巩茹敏 霍跃
摘 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应构建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协同效应。从学理视角看,二者在本质上都隶属于思政教育的范畴,体现为或隐或显的两个方面。从教育伦理看,二者体现了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关注与尊重,构成同频共向的合力作用。从内在逻辑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的育人宗旨契合,共同指向立德树人;协同的思政资源相互补充,各有侧重;协同的互动逻辑存在关联,表现为统领与递进。未来,需要打破惯性思维,提升教育主体“思政育人”的过硬本领,建章立制,构筑二者协同的合力机制。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效应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1.013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1-0074-05
近年来,各级各类高校加大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的同时,也在探寻课程思政的办法与途径。2017年至今,短短的几年时间,关于课程思政在中国知网能够检索到近7000篇论文,研究呈现蒸蒸日上之势。通过梳理和盘点,众多研究者从课程思政的功能意蕴、思政元素的挖掘、操作路径等层面进行阐述与分析,上述成果给笔者诸多启发。课程思政作为与思政课程对应的概念,不应脱离思政课程单维、抽象、静态存在,而应与思政课程构建多维、具象、动态的良性互动,呈现双轮驱动的协同态势。基于此,文章将尝试从二者协同的学理支撑、辩证关系、合力机制等内容进行探讨,以期对二者同向同行、合力育人有所助力。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的学理支撑
思政课程是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化、集中化、规范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捍卫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核心、灵魂课程。课程思政是上海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全新概念,2016年底,经媒体报道后被众多高校模仿与借鉴,内涵日益明晰,学者们达成共识:“其是一種课程观,而不是增开一门课,增加一种活动。”[1]是指立足于课堂教学,深入挖掘思政课程之外的各级各类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内蕴的思政因子与思政元素,在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发挥课堂主渠道承载的培根铸魂职责,潜移默化地促使受教育者接受价值引导教育,达到立德树人的宗旨。二者协同的学理依据在于:从“思政”元素看,无论课程思政的“思政”,还是思政课程的“思政”,本质上都是思政的范畴,前者的定位是隐性思政,后者的定位是显性思政,属于思政教育的二个分支;从教育伦理看,二者体现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关注与尊重,构成同频共向的合力作用。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源于20世纪初美国课程论先驱博比特的“隐性课程”,20世纪60年代,美国“隐性课程教育”发展迅速。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没有专门的思政课教师和独立的思政课程,而是将符合统治阶级要求的价值规范、意识形态浸透在历史课、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不仅如此,还通过选举等活动以及公园、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景,以真实存在且隐蔽性很强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理视角分析,其焦点在“隐”字,基本内涵是隐匿、隐蔽。在使用方法与手段上,“隐”的表现形式是多样而非单一;在教育内容上,强调隐寓、巧妙、无痕迹而非暴露、刻意、强硬地插入思政元素;在实施方式上,形成了“Who-What-How-For”的操作路径,构成了谁来实施隐蔽、隐蔽哪些内容、通过何种方式进行隐蔽、最终为了什么样的隐蔽意图的递进索链;在教学效果上,呈现自然、无痕迹、长久的鲜明特点;在本质上,思政以真实存在却“隐“性的形式呈现。
思政课程的本质是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显”字,基本内涵是明显、显露。主要特点在于:一是旗帜鲜明地突出“显性”的政治标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思政课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始终没变;二是历史沿革的“显性”存在与延续。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大中小学的思政课程经历了萌芽初创、成长壮大、改革发展的建设历程。2005年,为服务和支撑高校思政课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应运而生。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印发了一系列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文件,明确规定了本硕博思政课的学分、学时、衔接顺序、教务管理、师资队伍、组织保障等内容。换言之,思政课从始至终“显性”存在,且延续至今;三是彰显以课堂渠道为主“灌输”式的“显性”授课方式。即教育主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课堂主渠道上系统地讲授理论知识,架构“灌输—接受”的传播路径。
从教育伦理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是基于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关注与尊重。教育作为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承载价值观的交流与传播。现代教育在承认受教育者拥有创造性、能动性、独立性、自主性的同时,也要求受教育者在错综纷繁、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多元化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清晰的辨识,这绝非一般的知识教育所能达到,而是现代社会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更高使命与更具挑战的要求。课程思政强调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采取间接、侧面、迂回、艺术的教育方法、途径,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带有价值导向的思政因素渗入提前设计的教育内容中,促使教育客体在没有察觉的状态中无声无息地接纳教育,达到思政教育的诉求。思政课程偏重以组织化、系统化、密集化的意识形态课程,借助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对受教育者实施有计划、有意图、有目的的教化,使其达到政治认同、价值认同的教育目标。无论课程思政还是思政课程,在教育伦理上都强调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促使他们达到符合国家要求的道德规范。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的辩证关系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学理依据,可以更好地揭示二者的逻辑关系,为构建协同效应夯实根基。
其一,协同的育人宗旨契合,共同指向立德树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无论课程思政还是思政课程,育人宗旨的立足点都指向育人为本、德育先行。
关于课程思政,“课程”是教育依托的重要载体,“思政”是教育承载的内涵要求。课程思政强调以课程作为基本形式和主要抓手,立足于课堂教学中专业知识的研习与传授,将“思政”的灵魂与因子悄然无息地渗入、分散、浸润至各级各类专业课程、文化素养课程中,引领受教育者进行专业学习的同时,促进受教育者能够主动地选择自身成才、个人成长正确的价值导向,提升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的自觉,解决党和国家对受教育者思想发展的美好要求和他们真实的思想品德水准这一特殊矛盾,从而为实现民族复兴培养添砖加瓦的时代新人。虽然课程思政的本质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教育方式、手段、载体、途径、设计的“隐蔽化”“曲线化”“迂回化”,但“隐性”不代表“过滤”掉教育活动的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有研究者提出,“课程思政在教学理念上将所有课程的教育性上升到思政教育的高度,表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是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3]
关于思政课程,作为对受教育者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灵魂课程,体现了知识性、思想性、政治性三个鲜明特点。与一般的专业课程比较,思政课的知识性是课程承载的部分功能,而不是主要功能。也就是说,思政课的知识性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多的是为政治性和思想性服务。知识性是思政课教学的前提与基础,是课程蕴含思想性和政治性的先决条件;思政课的思想性体现了课程的理论性,是课程政治性和知识性作用、输出的客观结果,目的就是鲜明而准确地阐明政治性和知识性的价值与意蕴,彰显政理的学理特质;思政课的政治性主要是突出课程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是彰显思想性和知识性的核心和本源,本质就是维护我国的根本文化制度,彰显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说到底,思政课程的最终归宿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政治引领、思想导向的教育因素,引导受教育者认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看出,无论课程思政还是思政课程,二者遵奉的育人宗旨一致。
其二,协同的思政资源相互补充,各有侧重。無论思政课程中的思政资源,还是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内容,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体系的有机构成,二者互为补充,各有千秋。课程思政包罗了知识传播、价值形塑、能力拓展等众多层面的目标。课程通过自身具有的人物事件素材、方法思想素材、专业领域素材,蕴含了家国情怀、民族精神、核心价值观、思想品德、科学精神、工匠精神、榜样精神、职业精神、校园文化、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格塑造、人生态度、工作作风等隐性思政元素。
思政课程中的思政资源涵盖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的理论教育、中国革命和近现代史、党的路线方针、爱国主义、时政形势、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政课贯穿的逻辑主线,呈现科学性、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的鲜明特质。而课程思政中的思政资源,处于碎片化有余而系统化不足、散发式分布而非密集式聚合、针对性较强而非笼统性汇集的状态。过去高校主要利用思政课为主的显性思政资源,而对隐性思政资源重视不够,开发和应用的范围有限。客观地说,二者的思政内容都是思政资源的组成部分,可以互为协同,互为促进。
其三,协同的互动逻辑存在关联,表现为统领与递进。打造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还应清醒地认识双方在互动逻辑方面存在关联,表现为:思政课程在政治方向的“显性”上统领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隐性”弥补思政课程的“显性”不足,体现了教育理念的递进与更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有研究者认为,各级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同向”就是共同秉持正确的导向、方向,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目标,其本质在于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作用。[5]也就是说,实现二者的协同,在定位上要解决好“方向性”的“显”性问题,如果方向失误,无论再怎么发力,也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思政课承载的价值引领的科学合理内核,也为统领各类课程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供了指引与遵循。如果课程思政不与之保持一致,就会丧失文化根基,结果就是传道与授业、教书与育人的脱节与分离。
对于课程思政,其“隐性”特点弥补思政课程的“显性”不足,是思政课程的补充与扩展。这是因为,课程思政蕴藏了体现时代张力、彰显先进文化、弘扬正能量、激励人的潜能等隐性思政元素,凸显了渗透性、不易觉察性、隐藏性,这和思政课程的“显性”特点截然不同。课程思政的出现,跳出了单从思政课谈思政的窠臼与框架,破除了思政课教师“单枪匹马”作战的困窘,实现了全课程育人而不是单一课程“孤军奋战”的转变,体现了教育理念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与时俱进。
三、构筑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机制的思考
如何构筑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优化、协作发展的合力机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其一,摒弃旧有观念,打破惯性思维。作为教师,应从思想观念上认识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的意义,增强主动作为的积极性。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要摒弃偏重知识传授忽略价值引领、注重受教育者的专业能力培养忽视与之匹配的思想品德的塑造等倾向,在种好责任田的同时,切实把价值引领、思想疏导的思政元素、思政因子、思政灵魂注入课程教学并贯穿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上海市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于2016年底最早提出课程思政这一概念,但绝不意味着在此之前部分专业课教师就没有进行过课程思政的尝试与探索。换言之,虽然课程思政是一全新概念,但并不是崭新做法。只不过在国家构建“三全育人”模式的维度下,对课程蕴含的价值引领的思政元素更加重视。同时,思政课教师也要不断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增强亲和力,要改变过去“我的地盘我做主”、孤军作战的局面,联合各学科、各专业的优秀教师,勇于合作,擅于合作,建构大思政的同心圆,形成合力育人效应。
其二,提升“思政育人”的能力与技巧,是协同的关键。教师作为教育主体与教育者,肩负着开展教育活动、激发教育客体的主体能动性、创设温暖的教育环境等任务,对思政教育的各要素起到决定性作用。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6]因此,提升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本领与能力是打造协同效应的关键。
一是厚积薄发,提升教师的人文理论素养。“天下之势,以渐而成。”持续提升教师厚重的人文理论素养是打造二者协同优化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师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这六个方面下功夫。[7]其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属于思政修养范畴;“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可以纳入业务素养范畴。即专业课教师不仅需要提升业务素养,还要夯实思政修养。概括来说,专业课教师可以择取重点、有针对性地阅读、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代表性名篇名著,为提升思政育人本领铺垫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标准。[8]其中,“政治要强”是体现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要求,也是统领其他“五要”的方向要求。“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踏下心来学经典和悟经典,在真学和真懂上下功夫。”[9]只有进行沿坡讨源、追本溯源的学习,才能体现思政修养的“专”“精”“透”;才能在教学中应对自如、游刃有余;才能强化政治使命与政治担当,炼就思政育人的过硬本领。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只有具备博学多闻的知识视野、融贯古今的学识积累、汪洋浩博的理论素养,才能在实践中奠定二者协同优化的知识储备,做到博观约取,左右采获。
二是发挥“理论+专业”优势。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各具优势、各有所长。思政教师的优势在于“思政理论”,可以指导、协助专业教师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帮助树立政治导向标准,特别是在把握党和国家的政策文件、国内外时政形势、培养受教育者文化认同等方面可以为专业课程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指南。专业教师的优势在于“专业素养”。特别是在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国家治理等专业领域具有精湛的积累,可以借助思政课程的内在逻辑,打通课程之间的壁垒和障碍,体现思政课程的针对性、深刻感、厚重化,让思政教育更具说服力。概括来说,打造二者的协同,需要加强沟通与交流,整合不同学科资源和教师队伍,特别是遴选专业教师中的名师、两院“院士”、专家学者参与思政课讲授,构建“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协同的教学团队。
三是提升“思政育人”的方法与艺术。无论思政教师还是专业教师,都要不断地提升思政育人的技巧与方法。对于课程思政,教师要在讲好课程的基础上,从青年学生关注的选题选取切入视角,作为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的结合之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关注度;在教育的情境上营造温暖、光明、平等的氛围,做到思政之“道”与专业之“术”的合理衔接。教师要在备课环节精致设计,反对将思政内容机械生硬地汇入专业课程的倾向,避免单纯为了思政而思政,真正让思政与课程的结合如盐化水,浑为一体。对于思政课程,教师要在授课话语上形成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认知的语言风格;在授课方式上,忌讳直接给出结论,而应循序渐进、引人入胜地引导学生从横向和纵向的全方位视角分析问题;在案例选择上,思政素材、思政案例要凸显教育的目的,体现主流价值导向的基本维度。
其三,协同联动保障同向同行。有规矩才能成方圆。夯实组织体制、加大师资队伍培育、明晰课程建设体系、制定激励政策是促使二者同向向行、协调一致的制度保障。
组织体制上:要形成自上而下、层级递增、各司其职的联动体系。宏观上要在学校党委有力领导下,成立校主要领导负责的协同专项工作机构,从全局和战略上做到校院系三级整体推进。同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要组织教师学习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思政课建设标准、课程思政建设等文件,以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和深谋远虑的政治要求履行主体责任,进行整体把握;中观上要由各院系、各学部教学管理机构、教务管理机构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随事制宜,在本硕博培养计划修订时,引导专业教师重视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价值理念、思想品德等内容的提炼与挖掘,设立专门的课程思政教改立项,积极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划拨课程思政的专项经费。打造思政示范课堂,定期推出精品思政课程,构建一批以思政课为核心,体现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通识素质课程群,构筑覆盖面广、类型多样、互为支撑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优化的课程体系;微观上,以专业、课程为载体,立足课程建设的长远规划,重点发挥思政领域和专业领域教学标兵、教学骨干、教学能手、教学名师的率先垂范作用,引导和动员广大的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持续投入,条件成熟时,申报国家一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体系上:要从构建大思政格局出发,立足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以学科、专业为划分依据,以课程门类为考量标准,列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建设的参考指南。此外,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督导评教、同行评教等方面建立具体实施方案,使二者的协同做到立足课程,促进课程,提升课程。
师资队伍培育上:要重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因为只有教师拥有坚定的理想信仰,才能在课堂中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要以专题教学研讨会、教学沙龙、专题讲座等多样化的形式手段,加大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的培训力度,共同提升;激励研有专长的专家学者加入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的队伍中来,以制度的形式给予充分的保障,使之行稳致远。
激励政策上:要建立章程,依规奖惩分明。对教学效果突出、育人成效优异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奖励;年底核算绩效工作量时给予适度倾斜,营造协同互促的良好氛围;鼓励有条件的学科、专业率先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优化的探索改革等。
四、结语
综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可以构建多维、具象、动态的协同互动。从课程定位看,思政课程具有目标定位高、方向宏观、教学手段侧重讲授的“显性”特点,而课程思政蕴藏了不易觉察、激励人的潜能、弘扬正能量等隐性思政元素,二者建构了“显性+隐性”协同的互动态势;从教育效果看,思政课程主要依靠理论产出的“教育主体灌输”—“教育客体接受”的单维路径,对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诸多细节的培育有待提升;而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处于碎片化状态,且受教育者对于浸润其中的思政元素处于无意识状态,可以促使受教育者更好地获得相对长久的内心体验;从教务管理看,思政课程往往是不同专业、不同起点、不同基础的学生合班上课且班额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存在着“大班漫灌”的弊端,而课程思政是以某一专业、年级统筹安排教学班级,学生理论基础、旨趣追求、学识水平相对一致,并且是小班额度教学,克服了“大班漫灌”的弊端。
参考文献
[1] 高德毅,等.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4.
[2][11] 习近平.全力推动新时代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起热烈反响[N].人民日报,2018-09-12(1).
[3] 邱开金.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路该怎样走[N].中国教育报,2017-03-21(10).
[4] 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5] 石书臣.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59.
[6] 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8.
[7] 习近平.全力推动新时代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起热烈反响[N].人民日报,2018-09-12(1).
[8] 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9] 徐奉臻.视野要广:思政课教师的基本功[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62.
[责任编辑:孙 皓]
收稿日期:2020-09-1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跨学科视野下工科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机制研究”(GJB1320071);工信部党的政治建设研究中心重点课题“部属高校大学生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优化研究”( GXZY2021);哈工大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大思政视域下焊接专业人才培养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研究”(AWJ-20-M04)
作者简介:巩茹敏(197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实验室,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霍 跃(1976—),女,黑龍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