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策略

2021-04-06 04:03傅日玲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生策略

傅日玲

【摘要】本文论述提高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策略,认为教师可立足语文教学、以科技校本课程以及科技系列竞赛为平台,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分享,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关键词】口头表达能力 小学生 策略 语文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有条理,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作简单的发言”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高年级学生明确提出的要求。我校五年级学生的口语表达现状堪忧:在口语交际时基本没有人举手上台发言,教师鼓励了一番,勉强有个别学生扭扭捏捏地站起来,却往往不知道说什么;有的学生作文洋洋洒洒,一旦让他们进行口头表达就声音细小、表述含糊不清,或是不愿开口;有的学生考试成绩很好,但在公众场合多是低头不语、极少发言,每次科学节、科技竞赛或者是公开课,这些学生总是默默地观看,极少展现自己……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还有可能影响学生以后待人处事、临场应变和传情达意等能力的发展。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摆在我校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艰巨又紧迫的任务。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整合学校现有资源,结合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多维度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立足语文教学,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分享

语文课程的学习就是不断地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换言之,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利用已有课程资源,多给学生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敢于表达、乐于分享,进一步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比如笔者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蜜蜂》一课时,其中有一个环节提到法布尔验证蜜蜂能准确找到自己的家的实验,笔者并没有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分析枯燥的字词,也没有让学生写下感受,而是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法布尔,用自己的理解组织语言向其他同学介绍实验方法。课堂上顿时像炸开了锅似的,学生四人小组你一言我一语就开始讨论起来,有些小组甚至采用图表的形式把实验过程罗列得清清楚楚,在之后的汇报环节中,各小组争先恐后地发言,他们的表达既清晰又流畅。在学生畅谈完实验方案后,笔者再让他们研读课文中法布尔是怎样做的,思考法布尔的做法和自己小组讨论得出的做法之间有什么不同。在这个环节中,有学生发出疑问:法布尔是如何能够做到完好无损地捉到大量的蜜蜂并且给它们做上标记的?笔者顺势让学生进行讨论:怎样才能在不伤害动物的情况下做实验,说说注意事项。就这样,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讨论、分享,学生的表达意愿与表达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又比如笔者执教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一课,本课有两个知识难点:难点一是理解詹天佑在开凿隧道过程中分别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是怎样解决的。课文用了三个段落描述这个工程的艰巨性,其中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的隧道是最困难的,詹天佑采用了两端同时开凿和通过井部中间向两端开凿法。难点二是尝试理解“人字形”铁路的设计。笔者让学生先读课文再找方法,通过“读文悟法”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难点。结果笔者讲了半天、学生读了半天,学生也没有弄明白相关内容,知识难点没有得到有效突破。随后有学生举手说,其实用畫图的形式把隧道开凿的方法呈现出来会比较好理解,用科技班本课程中学过的斜面的作用就可以解释人字形铁路设计。笔者请学生上台画出图形,全班再对照课文文字,学生就把三个较长的自然段理解并背诵了下来。于是笔者顺势引导学生用詹天佑的语气自信地上台介绍自己的图形、介绍自己的设计特色。学生一上台就能自信地演讲,这就是教师时刻把握语文教学中的契机,于无形中提升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体现。

二、通过科技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时候,学生往往觉得言之无物,久而久之就不想进行口头表达了,这说明学生缺乏口头表达的素材。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将我校的科技校本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平台之一,在科技校本课程中为学生提供多样表达素材,填补学生表达素材匮乏的缺口。

每周四的下午,学生在教师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下开展校本课程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都可以展示出来:有学生觉得现在的自行车功能性较弱,于是进行了创意自行车的探究活动;有学生觉得每天穿的鞋子实在太无趣,于是进行疯狂鞋子的设计活动;有学生觉得自己的书包实在太沉了,于是开展了书包设计沙龙;有学生想探究在传送物资过程中,什么样的斜面更省力,于是进行了实验探究活动;有学生想了解桥梁的抗弯曲性是什么,于是查阅大量资料……学生在这样的科技校本课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乐在其中,亲身实践后产生倾诉的欲望。于是,他们在这样的校本课堂学习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尝试说服同伴认可自己的设计理念,想尽一切办法完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既开拓眼界与思维,又无形中提升口头表达能力。由此可见,科技校本课程为学生的口语训练带来了丰富的交际资源,让学生有话可说、主动说。

笔者班上的小黄同学,天生聪颖,对画画尤其着迷,但是他极少向老师或同学倾诉,更加不敢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想法。笔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与其家长沟通都无果而终。二年级开始开设科技校本课程,笔者鼓励学生为自己的纸飞机设计构思图,最后全班比一比谁的设计最有创意。小黄同学的设计被评为最有创意的设计,笔者邀请她上台解说自己的创意。她刚开始扭扭捏捏,不好意思上台,后来在大家的鼓励下鼓足勇气上台。她第一次的发言很小声、语言凌乱毫无逻辑,分享草草收场。但是笔者没有放弃,紧紧抓住小黄同学的画画特长,常常创造机会让她在同学中进行分享。渐渐地,小黄同学对这种形式的科技创作着了迷,每当有科幻画比赛她必定报名参加,并且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就这样,小黄同学在一次又一次的分享中变得大胆起来,她慢慢变得开朗,也乐于与他人交流,分享的时候能够由背诵式演讲转变为流畅地即兴表达,精神面貌也由原来的扭扭捏捏、羞羞答答转变为现在的自信大方又得体。

三、通过科技系列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科技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竞赛、展示的机会,那些成绩虽然不是很好但是动手能力极强的学生能够拥有崭露头角的机会。例如慧星班的小韦同学,他的成绩一般,在传统课堂上的回答没有别人的精彩,但是他的动手能力较强。他参加航模比赛并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笔者让他在班级进行经验分享,结果他只用30秒就结束了演讲。之后,每当有学生在科技比赛中获奖,学校便在周一的升旗仪式后进行颁奖仪式并邀请获奖同学分享经验,小韦同学在两个学期里三次登上领奖台,每一次领奖的机会就是他展示自己的时机,他演讲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后来笔者邀请小韦同学在全年级同学面前分享经验,这一次分享,他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用了十多分钟的时间进行演讲,明显比之前更加自信、更想表达自己的想法。

总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既要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又要联系生活实际,高效利用校本课程资源等,用活泼灵动的方式唤醒学生说的欲望,用富有挑战性、创造力的方式让学生增强信心、主动开口说。

作者简介:傅日玲(1985— ),女,广西贵港人,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历,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责编 刘小瑗)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小学生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我是小学生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