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外语图书编辑核心素养之养成

2021-04-06 04:17李海峰
出版广角 2021年3期
关键词:外语图书素养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整体提升队伍的本领能力。文章以外语图书编辑为对象,探讨外语编辑根植“四力”意识,养成四大核心素养的路径:加强政治素养,把握正确出版方向;锤炼观察力,全面提升认知能力;提升运营素养,完善图书全程策划;深耕专业素养,打造传世精品力作。

【关  键  词】编辑素养;“四力”;工匠精神

【作者单位】李海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03.0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干部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外语图书出版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人员要根植“四力”意识,培养四大核心素养,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国外语教育和国际化人才培养,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国际经济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加强政治素养,把握正确出版方向

加强编辑的政治素养,一要站得正,行得穩,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二要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正确道路上,方向对,内容新;三要深入市场开展全方位的市场调研,正确把握市场需求。外语图书编辑要以新时代思想、新时代要求、新时代目标和新时代任务为根基,多出版符合时代要求的出版物。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编辑的政治素养是出版工作的根基所在,外语图书编辑要不断加强党的理论学习,加强政治历练和政治修养,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推进国际传播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2.加强政策文件学习,把握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向和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推动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政策文件和改革措施,因此外语图书编辑必须积极关注和学习最新的文件和精神,确保出版内容符合国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政治层面,外语图书出版要服务于对外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经济层面,外语图书出版要服务于“一带一路”发展,服务于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层面,外语图书出版要服务于我国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服务于我国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外语图书编辑要时刻关注国家出台的教育新政,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推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积极落实“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成都宣言)”,积极推动“一专多能,一精多会”外语人才培养,积极推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积极贯彻立德树人教育宗旨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3.增强政治嗅觉,提升政治素养

《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明确指出:“审稿要注意政治”和“避免出现政治差错”,因此外语图书编辑必须增强政治嗅觉,提升政治敏锐性、洞察力和鉴别力,观察要细致入微,眼光要敏锐独到,严守政治红线。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外语编辑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警惕性,对于引进出版的图书要格外谨慎,要善于甄别错误并坚决修正;在重要问题、重要事件上要态度鲜明、敢于亮剑,旗帜鲜明、坚持真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把关人和引路人。

二、锤炼观察力,全面提升认知能力

1.加强市场调研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外语图书编辑必须尊重市场,充分贯彻图书选题源于市场、用于市场的出版方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外语图书编辑必须要有“踏破铁鞋觅真知”的态度和勇气,走出工作舒适区,深入市场开展调研。调研要面向各个层面,政府部门、学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图书经销单位等一个也不能少;调研要深入教学科研第一线,教师、学生、科研工作者、社会读者等要一一覆盖,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和分析市场需求,检验和修正选题方向。

2.增强市场意识

市场意识是外语图书编辑必须增强的核心力,市场意识决定了图书的传播力、畅销力、影响力和生命力,编辑只有具备敏锐的市场意识和洞察力,才能开发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引领性和主流性的图书选题。

首先,编辑要善于解读国家有关政策,从发展规划中挖掘重大选题。大学外语“金课”建设、慕课建设,全民阅读倡议与立法、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职业教育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出,为外语出版打开了蓝海。其次,编辑要善于从市场热点中发现市场机会。外语考级热、考研热、出国热、动漫热等,每一个热点都为外语出版创造了丰富的机会。再次,编辑要练就由小及大、由点及面看问题的能力,善于从个别现象中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苗头中发现倾向性问题。 最后,编辑要善于从销售数据中读懂市场,分析销售趋势,研判市场变化。

3.增强审美能力

外语图书编辑要具备一定的美学修养,要有审美的眼力,善于发现真善美。外语图书编辑的审美能力首先体现在书稿的装帧设计上:哪一个方案更美,哪一种版式更契合图书,哪一个封面最能展现图书的内容和气质,哪一张插图更能画龙点睛……每一项都有严格的美学要求。其次,外语图书编辑的审美能力体现在对内容的鉴别上:图书内容是否新颖鲜活,是否健康纯净,是否积极向上,是否专业权威?外语图书编辑只有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美的慧眼,具备美的鉴赏力和鉴别力,才能让人类语言智慧的继承和传播焕发光彩。

4.加强作者资源建设能力

作者资源是出版社的第一生产力,没有作者资源,选题规划就是空中楼阁。因此,外语图书编辑要不断提高作者资源建设能力,不仅要发现“蓝筹绩优股”,还要挖掘“优质潜力股”;要时刻关注外语界的动向,通过各类外语教学科研论坛、外语学术著作和教材出版情况、外语教学和比赛获奖信息等,挖掘优秀的作者;要积极主动地与外语界知名专家建立联系,根据作者的学术特点对作者资源进行分类管理,不断完善作者资源库,为各类短中长期选题规划提供人才保障。

三、提升运营素养,完善图书全程策划

新时代的外语图书编辑需要具备优秀的综合运营素养,要想得全、想得细、想得深,不断优化和完善内容出版与知识服务的整体设计,增强守正创新,增进纸数融合,提高出版效益,提升营销理念。

1.紧跟时代节拍,增强守正创新能力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正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向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我国的文化体制也朝着创新型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体制快速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及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观念交锋、文化交流、思想交融、信息交互日益频繁。身处移动互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外语图书编辑必须增强守正创新的能力,在根植传统出版优势、弘扬正能量的基础上解放思想,突破传统思维惯性,不断增强创新思维,提高思想敏锐度和开放度,不断认知新事物,把握新规律,推动外语出版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

2.优化资源整合,增强纸数融合能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在“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體”时代,外语出版已经从单一的纸质出版进入纸质出版和数字出版相融互通的纸数融合阶段,出版模式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全媒体出版、自助出版、社交出版、有声书、移动出版等层出不穷。

外语图书编辑要重视信息技术发展对线上线下混合式外语教学、外语学习和外语测试模式产生的变革,把握社会学习、可视学习、探究学习、深度学习、建构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的特点,根据外语学习者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手段,不断增强生产要素与媒体资源的整合能力,实现知识内容、信息技术、平台终端、管理模式的整合互通,构建全媒体、全天候、多领域的纸数融合外语出版服务新生态。

3.加强成本管理,提升“双效益”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外语图书编辑不仅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握正确的出版导向,加大主题出版,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还要注重出版物的经济效益,增强成本意识,加强成本管理,对外语出版物的市场需求、产品形态、装帧设计、纸张选择、印刷材料、印刷工艺、工价核算、数字配套、网络平台、教学课件、数字课程等要有整体设计和成本核算意识。

4.推进编发融合,增强市场营销意识

市场营销意识是外语图书编辑必备的重要能力,图书的市场营销离不开编辑的直接参与。一方面,作为图书产品的总策划师、总设计师和总工程师,编辑对图书产品的内容了如指掌,是最了解产品的人;另一方面,外语图书因为语种的特殊性,专职营销人员不一定具备详解图书特点的能力,这时就需要编辑参与营销。

因此,编辑首先要把营销理念融入市场调研、选题策划、读者定位、内容创作的每一个环节,实现产品创作和营销理念的紧密结合;其次,要善于借助互联网和各种媒体手段,创新和优化营销模式;再次,要通过组织学术会议,开展外语竞赛活动,创建示范基地等方式加强产品推广和宣传;最后,要加强与营销人员的合作,加强线上线下、直销分销网络的建设和维护。

四、深耕专业素养,打造传世精品力作

专业素养是编辑内在学养素质和职业能力的综合体现,外语图书编辑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踏踏实实提高文学功底,切切实实夯实专业基础,兢兢业业弘扬工匠精神,争做岗位上的行家里手,领域里的精英专家,打造政治过硬、内容引领、形式创新、经久不衰的精品力作。

1.坚持终身学习,提升文学功底

作为把关人,外语图书编辑必须练就扎实的语言文学功底,要注重多听、多说、多读、多写,点滴积累,坚持不懈,全面提升文学素养。多听,就是要多聆听专家学者的声音,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培训,不断提升学养高度,拓宽视野。多说,就是要多与专家、作者和同行多交流,开展各类产品宣讲,提升自身认知和表达能力。多读,就是要多读业内学术论著和文学佳作,不断提高语言文学功力。多写,就是要坚持文学创作或撰写学术论文,不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

2.熟悉行业规范,增强加工能力

过硬的编辑加工能力是外语图书编辑必备的素质,因此,外语图书编辑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编辑处理能力。一要对党和国家关于新闻出版的政策法规熟稔于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等;二要扎实掌握外语编校规范,熟悉《芝加哥手册:写作编辑和出版指南》等;三要熟悉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学科发展、课程标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四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五要熟悉编辑加工的各种要素,实现封面、开本、版式、纸张和印装等要素的最佳组合。

3.坚持精益求精,弘扬工匠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因此,外语图书编辑要不断提升职业素质,爱岗敬业,求实创新,秉承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一丝不苟的审校精神、树标立杆的榜样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创业精神,按照严苛的技术标准、挑剔的审美标准和极致完美的价值追求,打造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出版物精品。

党的十九报告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文化建设是党和国家既定的政策方向。外语图书编辑必须牢牢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强化政治素养、观察力、运营素养和专业素养,锐意创新创造,锤炼优良作风,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贺彦峰. 出版者如何运用“四力”践行主题出版,讲好中国故事——以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初心永恒》为例[J]. 科技与出版,2019(9):157-160.

[2] 陈光耀. 试议新时代主题出版精品的打造[J]. 中国编辑,2019(6):61-64.

[3] 郑可. 打造出版精品,推动高质量发展——关于新时代出版人践行“四力”的若干思考[J]. 中国编辑,  2019(11):30-33+54.

[4] 植天鹏. 从审读质检的角度看编辑“四力”的培养[J]. 出版广角,2019(18):54-55+90.

[5] 宋海波. 融合背景下图书编辑技巧研究[J]. 中国报业,2019(18):90-91.

[6] 章可. 互联网+环境下的出版社编辑工作转型路径[J]. 传媒论坛,2019(20):140-141.

[7] 范俊强. 浅析全媒体时代编辑的全新要求与困境应对[J]. 今传媒,2019(10):127-128.

[8] 王雪婷,周俊华. 试论新时代高校外语教材编辑素养之提升[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7):188-190.

[9] 秦茂盛. 新形势下外语图书编辑的软实力[J]. 出版广角,2014(8):42-43.

[10] 呼和巴拉. 浅析编辑行业视域下的工匠精神[J]. 出版广角,2019(17):51-53.

猜你喜欢
外语图书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图书推荐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