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与路径选择

2021-04-06 04:17包国强陈天成黄诚
出版广角 2021年3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高质量数字化

包国强 陈天成 黄诚

【摘要】数字文化产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只有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技术创新动力,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诉求,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诉求,其发展要深化“市场主体”“产品与服务”“创新生态系统”“运营环境”“创新驱动”等内涵,选择高质量发展的正确路径,紧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技术、责任、信用。

【关  键  词】文化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内涵;路径选择

【作者单位】包国强,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华中师大中国社会信用研究院;陈天成,上海大学文化产业技术创新与系统开发联合实验室,英国利兹贝克特大学;黄诚,上海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媒体社会责任创新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

【基金项目】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转重点项目“构建三维一体的全媒体传播体系研究”(20AZD058)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03.00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2],数字文化产业面临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

一、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然而,这个领域仍存在很多问题,亟须实施数字文化产业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回应新时代要求。目前,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数字技术、产品及服务有待提升,供给结构有待优化,新型业态培育不够,线上消费模式仍需培养,数字化治理能力不足,国际竞争力不强,数字化核心能力欠缺等问题。一方面,面对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国内文化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尚不能完全满足;另一方面,国外文化产业及产品来势汹汹,对国内文化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因此,实施数字文化产业战略,加强文化市场主体的数字化治理,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文化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2017年,文化部对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做出指示,明确要求依托数字技术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3]。随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4]。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指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加快数字化建设[1]。“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实施数字文化产业战略”[2]。文化和旅游部及时出台《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推动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与转型升级、提升数字化服务、运用数字化思维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实现数字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5]。这些文件表明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国家战略,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

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代化诉求,其显著特征是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数字技术的不断普及,互联网平台的越发活跃,文化新业態的纷纷涌现,无疑为现代文化产业与市场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创造了有利条件。新时代,文化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就要推动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发展。

文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6],在过去十年中,其核心产业总值处于持续增长趋势,产业增速长期大于GDP增速。未来,只有以科技转化成果提升文化产品附加值,壮大国际文化消费的蓝海,提升国家软实力,才能在全球文化贸易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一进程中,数字化和高质量发展是文化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手段。

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还将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支撑。文化产业可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的有效融合,推动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文化建设,加快实现文化产业改革发展进程中有关文化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7]。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不仅体现在改善文化治理水平方面,还体现在以国家治理中的“型构力量”对经济、社会等的全面治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方面[8]。此外,可通过扶持文化科技企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科技水平,优化媒体融合环境等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支撑。

二、新时代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

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凸显高质量发展的导向,坚持稳中求进、以进求稳,全方位“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9]。新时代,文化产业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短期内的大幅经济增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产业发展目标,因此,在保证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更要关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10]。从经济学层面出发,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对文化产业竞争力和产品使用价值特性提出了较高要求[11],要实现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应从其重要内涵、效益的最优化着手,加强经济增长稳定性,并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9]。从整体上看,文化产业不仅具有产业普遍的经济属性,还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属性,其高质量发展内涵更为特殊和丰富。现阶段,中国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塑造高质量的数字化文化市场主体

作为市场主体的文化企业是维系文化市场活力的关键,其质量关系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化市场主体的数字化主要指文化市场中各类企业在生产、经营与服务中实现数字化,进而成为数字文化市场的主体。一方面,数字化文化市场主体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互联网及相关领域龙头企业作支撑,以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数字文化企业为龙头。另一方面,数字文化产业孵化平台在数字化文化市场主体的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通过协作生产、平台共享、资源互通,创新企业发展模式和产业融合方式,有效促进各类数字文化市场主体参与供给,从而推动上游和下游企业共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对数字技术的研发投入程度是影响文化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文化企业可以通过设立技术和设计中心机构来实现产品服务与业务流程的革新。

2.打造高质量的数字文化产品与服务

数字文化产品与服务开发是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数字时代的特点是通过大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将有效数据聚集起来,让冰冷的数字变成感性的认知,形成数字化产品与服务,以满足受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12]。当下,我国文化市场的产品与服务已具备一定规模,以电影行业为例,2019年我国票房持续增长,保持在600亿元以上,银幕总数稳居世界领先地位[13],然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传统影院放映受限,线上消费成为大势所趋,这对电影行业产品与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以及数字化转型提出更高要求。由此可见,产品与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是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核心。

3.构建高质量的数字文化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是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随着数字文化产业规模的增加与各类新业态、新消费模式的涌现,受众对高品质的数字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为解决数字渠道不断壮大对中小型文化企业原创动力的削弱以及同质化低端竞争等问题,必须构建高质量的数字化文化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这个系统,就是要以内容创造为重点,通过消费者导向型生产研发、文化产品推荐机制等,以精品化转型解决抄袭问题,以差异化竞争创造经济效益,以创新吸引流量注入,进而从根本上突破渠道对内容创新的制约。

4.营造高质量的数字文化企业运营环境

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数字文化企业的成长及运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数字文化企业能否在互联网时代快速成长与高效运营,是评判运营环境是否健康的标准。营造高质量的数字文化企业运营环境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传统文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要实现新媒体平台的拓展。其次,数字文化经济新实体的形成离不开垂直文化电商供应链平台的开发与利用。结合各类电商平台创新文化产品与服务,探索文化消费的升级,有利于打造高质量的数字文化企业运营环境,如利用线上直播的电子商务模式重建媒体和用户之间的有效关联等。最后,以互联网平台企业与文化企业深度合作的方式,打造出更有吸引力的数字文化资源平台,创造出更加优质的数字文化内容,实现流量的转化与运营的创新。

5.实现高质量的数字文化产业创新驱动

近几年,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疲软,而一些与高新技术关联的创新型文化产业飞速成长,可以说,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旧动能转化、产业改造升级的要求,创新驱动是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一方面,创新驱动取决于产业的科技含量,在科技类企业的引领下,大力发展互联网信息服务和数字媒体技术,有助于实现高质量的数字文化产业创新驱动。另一方面,应激发创意先导型文化企业的活力,将产品内容和服务形式与体育、教育、旅游等行业紧密联系,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溢出效益、提升有关产业的附加值[14],进而实现高质量的数字文化产业创新驱动。

三、中国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9]。文化产业必须聚焦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加快深化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重视对文化企业高质量内容的生产与保护,提高文化企業的生产能力,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文化生产环节与模式。首先,通过5G、AR以及超高清等数字技术的应用,促使文化企业开发与各类智能终端、传播平台匹配的产品形式。其次,充分利用互联网及其他技术创新,保证文化企业掌握产业链信息入口以及大数据和其他网络传播技术,从而实现成本最小化,升级商业模式。再次,利用区块链技术,改变文化产品的单向弱反馈的供给方式,实现多向互动供给模式,有效地保障文化产品权益。最后,打造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存的局面,让传统纸媒和新媒体、高科技媒介等深度融合,加快文化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实现产品质量的飞跃。

2.完善现代数字文化产业与市场体系

一方面,从供给侧着手,调整数字文化产业格局[15]。其一,影院、电视制作企业、广告企业等应进行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营模式转型,通过平台经营和合作服务的方式,发挥传统媒体在细分市场的影响力优势。其二,坚持以社会效益为先,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借力数字文创产业等领域的政策利好,助推文化企业与相关数字文创产业融合,形成文化产业无边界渗透的格局,带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把握好国际文化市场高增长的机遇,利用国际文化消费实时化、在线化的特点,实现利润空间与经济效益最大化。其一,保持我国数字文化产业中的数字消费、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领先的优势,不断夯实技术创新实力,引导国际数字文化产业链进行横向整合,从而实现我国数字文化企业在世界范围内产业规模的扩大。其二,以改革开放为指导,减少对外商投资的限制,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数字文化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16]。通过开放型数字文化企业打造开放型经济,培养出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数字文化企业,以促进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17]。

3.着力提升数字文化产品与服务质量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工作重心。首先,科技拉动。在文化领域大力支持和广泛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包括数字化手段、大数据等[18]。围绕内容价值,利用科学技术,整合资源优势,结合文化产业功能属性,针对广播电视、电影娱乐、出版发行等文化产业重点行业的特性,完善其产业链中的技术研发、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等环节,塑造高精尖的数字文化产业结构;鼓励科技型企业开展主营业务的同时,提供文化类产品与服务,为文化产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19]。其次,融合发展。加快媒体融合,重建传播体系,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纵向融合,在内容、渠道等方面紧密对接,以存量资源创造更高价值[20]。总体来看,要以内容为导向、以用户为检验,形成数字文化产品与服务框架,建立媒体融合的全新业务和企业框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文化业态翻新;要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特征,依托互联网,横向整合文化产业与体育、旅游、电商等其他行业,制作直播平台、短视频节目等,增强互动,吸引消费者,最大化发挥数字文化产业的溢出效益,以“文化+”的创新动力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4.巩固国有文化企业“中流砥柱”的主体地位

着力巩固国有文化企业的“中流砥柱”地位,就要让国有文化企业与数字文化产业紧密结合。首先,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可通过股权结构的改善优化国有文化企业的资产产业结构,发挥数字文化产业在转企、上市等方面的优势,借助国家的扶持政策,巩固国有文化企业“中流砥柱”的主体地位。其次,利用国有文化企业平台大、资源广的特点,对有潜力的文化企业进行整合并购、包装上市,利用地方国资平台将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在政府的参与下打造智慧广电等普及广泛的智慧文化项目,占有市场、引领行业。最后,发挥国企资金充沛的长处,在证券市场对数字文化产业优质资产进行抄底,壮大国有资产的力量,从而使国企成为数字文化产业的中坚力量。

5.扎实推进民营数字文化企业的壮大与发展

作为新时代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文化企业,特别是拥有互联网高新技术的文化企业,在丰富国家文化体系等方面功不可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出席民營企业座谈会时指出,“民营经济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21]。数字文化产业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讲话精神,并从以下方面着手落实:其一,改善营商环境,关注民营数字文化企业痛点、难点、堵点,优化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的机制,打造新型政商关系;其二,鼓励数字文化市场主体升级,通过品牌、知识产权及标准化战略推动产品和技术创新;其三,着力解决民营数字文化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改变民营数字文化中小微企业融资旧模式,减少企业贷款利息支出;其四,扎实推动民营数字文化企业减负降本,针对土地、能源与物流使用的合规成本采取有力措施[9]。

四、技术、责任、信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数字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及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对国家治理还是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数字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都将起到积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创新、社会责任履行、提升信用水平是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首先,数字文化产业要切实提高数字技术水平以及科技创新能力,引领文化技术的发展,强化社会责任履行。具体而言,就是要丰富数字文化业态,创新数字文化管理机制,促进公共文化与文化消费业态协调发展,加强数字文化产品服务在公共文化空间的应用、在公共文化等文化事业的项目中的使用。其次,数字文化企业要自觉运用互联网平台,在舆论导向、舆论监督和信息传播等方面严格把关,营造积极健康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比如制定数字文化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战略,引导数字文化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定期公布数字文化企业在遵守相关法律、遵循社会伦理、维护公民权益等方面的履行情况和具体规划,构建文化数据安全责任体系,强化文化企业的数据安全服务等。最后,要切实加强信用治理,全方位提高数字文化企业的信用水平。信用是数字文化产业治理的总抓手,应建立数字文化产业及企业信用档案,对失信名单严格管理,健全和完善数字文化企业信用评级机制和信用问责制度,运用好市场机制中的信用管理约束和激励机制,规范数字文化产业第三方信用服务,形成信用网络管理平台和信用评价长效机制,以健全的信用监管政策和制度促进数字文化企业经营和管理水平的实质性提高。

数字文化产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经济新常态下,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改善文化产业的供给结构。只有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技术创新动力,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EB/OL]. (2020-10-29) [2021-01-12]. http://cpc. people. com. cn/GB/http:/cpc. people. com. cn/n1/2020/1029/c64094-31911510. html.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 (2020-11-03) [2021-01-12]. http://www. gov. cn/zhengce/2020-11/

03/content_5556991. htm.

[3]文化部出台《指导意见》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EB/OL]. (2017-04-26) [2021-01-12]. https://www. mct. gov. cn/whzx/whyw/201704/t20170426_826553. htm.

[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解读[EB/OL]. (2020-11-27) [2021-01-12]. 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27/content_5565522.htm.

[6]徐忠华,王庆云,谢雨蓉.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中国文化产业链演化影响因素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 2019(5):133-144.

[7]解学芳. 基于技术和制度协同创新的国家文化产业治理[J]. 社会科学研究,2015(2):50-57.

[8]廖胜华. 文化治理分析的政策视角[J]. 学术研究, 2015(5):39-43.

[9]盛世豪. 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内涵[N]. 浙江日报,2019-01-02.

[10]杨伟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途径是什么[EB/OL]. (2018-12-13)[2021-01-12]. http://www. cfen. com. cn/rwcj/sxh/201812/t20181213_3092351. html.

[11]金碚. 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18(4):5-18.

[12]包国强,黄诚,厉震安. 智众时代:“智众传播”的特征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融媒体背景下基于受众与媒体关系根本性变革的思考[J]. 新闻爱好者. 2021(1):15-19.

[13]2019年全國电影总票房达642. 66亿元 IP类电影数量占比提升[EB/OL]. (2020-02-26)[2021-01-12]. https://www. askci. com/news/chanye/20200226/1704391157349. shtml.

[14]徐顽强,王剑平,王文彬. 中国传媒产业的融合实践及趋势[J]. 中国出版, 2018(13):30-33.

[15]陆剑秀. 融媒体时代传媒产业供给侧改革实践的思考[J]. 消费导刊,2018(18):121.

[16]张瑜. 中国传媒市场对外资进入的开放度研究[D]. 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17]Xuming Q . “One Belt One Road” Initiative and China and the Middle East Media Exchanges[J].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18(5):239-245.

[18]左惠. 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论析[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6):47-58.

[19]刘红梅, 郭雅明. 浅谈科技传媒对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推动作用[J]. 科技传播, 2014(2):39-40+32.

[20]徐立军. 媒体融合已到“动本体、改存量”关口[J]. 青年记者, 2019(24):4.

[21]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去一年习近平这样说[EB/OL]. (2019-03-01)[2021-01-12]. http://language. chinad

aily. com. cn/a/201903/01/WS5c788fc4a3106c65c34ec205_3. html.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高质量数字化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