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初中德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1-04-06 03:25何育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20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初中德育

何育文

【摘要】在学校教育工作当中,德育一直都是重点所在。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能够真正地培养出遵守社会规则和公德、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劳动者。所以,在当前,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真正做到百年教育、德育为先,更好地促进初中生的成长和发展,推动初中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良好构建,让德育的价值得到不断的展现。

【关键词】初中;德育;有效策略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不断推动的背景下,德育的重要性也得到了不断的凸显。需要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加强重视程度,并采取多元化的策略和手段更好地联系学生实际,推动德育的有效开展。这样才可以使得德育的形式得到扩展、内容得到丰富,真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道德观念,带动学生取得良好的发展。

一、当前初中德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在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当中,德育在开展的整体形式上是不容乐观的。在日常工作和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受到诸多因素所带来的制约。要想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是非常难的。在现阶段,我们处在一个网络时代中,互联网在人类生活当中的普及使得人类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都得到了转变,同时也使得学校德育在开展的过程当中面临着更高的挑战。另外,再加上一些家长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对于学校教育的要求只是停滞在知识和技能上,导致学校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为了更好地迎合家长而忽视德育的渗透,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初中德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第一,做到晓之以理,有效实施德育。所谓的晓之以理就是指一种说服法,通过说服法可以对学生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让学生可以对社会当中的一些道德规则进行自觉的遵守和接受,并可以对以往的错误观念进行积极的改正。例如,站在心理学这一层面上看,教师所提出的诸多要求以及道理的传授,只有学生在接受的过程当中做到心悦诚服才能够更好地转化成道德行为,让学生产生道德行为和道德动机。假如教师无法对学生真正的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那么学生就无法接受和理解。只靠一味的强迫和压制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严重的还会产生负面影响。在说服法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让形式更加多元化。比如可以通过座谈会、思想品德课程、主题班会等各种各样的方法开展教育和引导,达到理想当中的教育效果。

第二,加强情感陶冶,有效实施德育。在德育实际开展的过程当中,让学生构建成优良的品德往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其中往往是由高尚道德和积极情感所构建而成的。因此,在日常的引导和教育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加强情感陶冶,努力为学生创造出情感色彩比较强烈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当中入情入境,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当中更好地受到感染。例如,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班级和学校是日常生活当中的主要场所。所以,在班级内部,教师应该努力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活动提高班级整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良好的班风,让班风更加积极向上。同时,也应该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教师自身的言行来带领学生更好地对善恶荣辱、是非美丑进行辨别。让学生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并能够在无形当中受到情感方面的熏陶,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第三,重视实践锻炼,有效实施德育。要想让学生的品德得到真正的形成,就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对学生的道德情感起到激发的作用。例如,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往往具备积极好学、精力充沛、内心敏感的特点。在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尽量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对各种情境进行创设,让学生对道德规范进一步的进行明确。比如,教师可以在微博热搜当中选择一些社会性、探讨性比较强的话题和新闻,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探讨。让学生更好地对善恶美丑进行分辨,并能夠在判断事物的过程当中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能力。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也能够逐渐的内化在自己的行为当中,更好地实现德育的渗透。

第四,实行榜样模仿,有效实施德育。在德育开展的过程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通过对一些先进人物和英雄模范言行和思想的学习,能够更加有助于学生品德的形成。所以,在日常当中,教师也应该更好地展现出在此方面的作用,达到理想当中的教育效果。例如,首先,身为一名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不仅要在科学知识方面成为传播者,也应该展现出自己的专业热情,在无形当中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带动,做到言行一致,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到一个率先垂范的作用。此外,教师也可以将古代先贤、现代社会当中的一些优质人才以及社会贡献者引入进来,让学生可以在实际分析的过程当中更好地学习人物身上的优点,能够让学生在这一过程当中真正地努力成为高尚的人,让学生提高修养和品德,真正地达到理想当中的德育的效果。

第五,注重心理健康,有效实施德育。在德育开展的过程当中,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两者之间是不能偏废的。初中生的情绪具备不稳定的特点,意志品质也比较薄弱,性格并未定型,特别容易受到外界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所以,在日常当中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道路上的问题。例如,在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实施的过程当中,主要应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带动学生情感的丰富、情绪的健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自制力。在实际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真正地做到理论结合实践。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心理调控方法和理论,也应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更好地进行实践。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素质拓展训练,让学生的心理锻炼和承受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坚定的意志,让他们获取到更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针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阶段,对独立和自主非常向往,所以更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一阶段下,不断地进行德育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可为学生的发展指明方向,更好地将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展现出来。所以,在当前,应该做到晓之以理、加强情感熏陶、重视实践锻炼、实行榜样模仿、注重心理健康,让德育在实施的过程当中能够变得更加有效,真正地实现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龚亚丽.初中班级管理中用好班规实践积极德育[J].试题与研究,2020(25):133-134.

[2]王秉渊.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开展互动德育的相关探析[J].求知导刊,2020(36):83-84.

[3]郑立辉. 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 新课程,2020,(36):205.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初中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