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好问题”的驱动式教学实践

2021-04-06 03:20吴烈
教育界·A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

吴烈

【摘要】一个“儿童好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深层思考,是深度學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的重要载体。本文试从“儿童好问题”的内涵、“儿童好问题”的“催生”与“共生”、“儿童好问题”的“审视”与“超越”这几个方面来阐述“儿童好问题”的指导策略,旨在让学生在“好问题”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深层次地学习知识,培养核心素养。

【关键词】儿童好问题;驱动式;教学实践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以“儿童好问题”来驱动学生的深度学习,是实现“不需要教”的一个有效途径。“儿童好问题”来自学生自己,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最大动力,它能诱发学生深层的思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儿童好问题”的内涵诠释

“儿童好问题”是指小学生在认知新的数学世界时与已有经验世界之间存在落差,从而产生的疑问。这种疑问是源自小学生内在需求的,是具有高质量思维含量的问题。它能激发小学生探索问题的强烈欲望,满足小学生好奇、好强、好胜的心理,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和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感悟,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1]。

二、“儿童好问题”的“催生”与“共生”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新增加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目标。可见,引导、诱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且提出有高度思维含量、具有挑战性的好问题,已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重中之重。

(一)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助推好问题的生成

“提问”虽是儿童的天性,但“儿童好问题”的催生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引导,而“导”之前提就是要找准小学生的认知起点。首先,教师不仅要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沟通各知识间的联系,找准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还要通过课前谈话、前测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助推“学生好问题”的生成,从而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主动、构建知识结构。

例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时,教师从小华、小军、小明三人买笔记本的情境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并说一说获得的信息。在多人叙述中,学生体会到信息的多与乱。此时,教师及时引导:“面对这么多信息,你有什么建议呢?”学生在内需驱动下各抒己见:“理一理。”“怎么理呢?”在群策下,“整理信息”这一好问题生成,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整理信息的欲望。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不习惯用“列表整理”的方法来整理信息,认为没有“列表整理”同样能解决问题。不难发现,这是受到了原有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的影响。找出了学生的认知“瓶颈”,教师便可有意让学生多人叙述信息,让学生感悟“繁、乱”,从而帮助学生生成“列表整理信息”的内需问题,以此激发其探究问题的欲望,使其形成自觉运用列表整理信息的内在情感。

(二)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助力好问题的增值

学生提问的潜能是巨大的,但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具体而言,针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可先从引导学生提出客观性问题“是什么”入手,再逐步引导学生提出反思性问题“怎么样”,诠释性问题“为什么”,决定性问题“还有什么”,从这四个层面来质疑、提问,让学生提出的问题从浅表走向深层,不断升华为“好问题”,从而逐步增强学生提出“好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由于学生面对课题只会提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的问题,教师可以学生熟悉的圆柱形木条切成圆锥的情境入手,引导学生回忆切割的过程,并让学生试着在练习本上写出自己的问题。当学生提出“圆柱切割成最大圆锥,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时,教师及时追问:“怎样来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呢?”“它们的底面积、高、体积之间会有什么关系?”有学生说道。教师继续启发:“如果他们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你又想到了什么呢?”有学生抢着说:“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借助圆柱来获取。”

“是什么?”是学生提出的客观性问题,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有些“肤浅”。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情境创设,并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写在练习本上,给学生提供思考问题与完善问题的空间,在呵护学生原始问题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问题从“是什么”走向“怎么样”,最终使学生在历经提问的过程中,掌握提出好问题的方法,让提出的问题指向更明朗。

(三)慧择学生问题,追求问题间的共生

由于学生个体的学习经验、认识水平等有所不同,他们会对同一内容生成不同的问题,而问题又有主要与次要、共性与个性之分。为此,教师要从学生自身的需求,问题的思维含量,问题所具有的挑战性、探究性,以及问题的延伸性等方面分析学生提出问题的价值并做出取舍,使问题间相融转化、和谐共生,让好问题引领学生深度探究、深度思考、触摸知识的本质,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辨析好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平均数”时,在预习环节中,学生提出了各自的问题:(1)从条形图中,你知道了什么?(2)男生总共套中了多少个?女生呢?(3)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怎么比?(4)7个是怎样算出来的?(5)什么是平均数?它有什么作用?(6)移一移与计算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异同?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必须用心去分析,厘清这些问题的内在联系及主次关系。第三个问题和第五个问题是整节课一明一暗两条线,教师应精心引导,逐步使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让学生在触摸这两个问题的内在本质中,自然而然地触摸到其他问题的本质。这能使学生体验到在繁多复杂的问题中,有些问题是不需思考就能找到答案,而有些是需要思考、探索才能找到答案的,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提出更有挑战性问题的方法、提高把握问题背后实质的能力。

三、“儿童好问题”的“审视”与“超越”

列维·斯特劳斯说,“探究真理系统可以互相变换条件”。学生好问题在驱动探究学习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教学的不断推进,好问题要催生新问题,不断向外延伸,使学生由片面的认识走向整体的思考,对好问题的认识不断产生嬗变,最终实现对自我的超越。

(一)调整学生好问题的“度”,增强学习的自信

人人都想成为成功者,学生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审视,把握好学生问题的难度,不能让学生感到遥不可及而失去自信,也不能让学生觉得唾手可得而失去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有层次、有梯度的好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探索或与学习共同体合作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从把活动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入手进行讲解,由此,学生在计算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与面积时产生了问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算呀?它们周长相等,可面积不一样呀!”这时,教师用课件演示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互变的过程,并问道:“从它们互变的过程,你想到了什么?” “可以向长方形一样,用面积单位来摆一摆。”“平行四边形的边是斜的,正方形的面积单位很难摆的。”也有学生提出了疑问,“我们把它变成长方形不就行了吗?”……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是第一次想到。这给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增加了难度,因此教师要及时引导,使学生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这一问题的引领下,想到“数面积单位的方法”,从而自然而然地催生出“转化”这种思想方法。教师把握好“儿童好问题”的“度”,引导学生走入“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这样不仅保护了学生提问的天性,也增强了其提问的信心。

(二)超越学生求知中的“问”,提升数学的关键能力

提问不仅要求学生提出“好问题”,还要求学生自觉、自信、自然地发现现实生活中所蕴含的与数学知识相关联的问题,能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动下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在与同伴合作、对话、共享中创新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感悟数学思想,提升数学关键能力,就像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成为一个能‘自得的人”。

例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从《三字经》全文有多少字入手。当学生认为可以数一数或上网搜索后,教師直接出示百度截图“三字经全文共有1162个字”,引导学生以数学的眼光看这段文字并提出问题。学生提出:“它是不是3的倍数,3的倍数有特征吗?”在2、5的倍数特征的迁移下,有学生提出了“3的倍数特征是怎样的”的问题,但在大量的举例验证中又否定了猜想。在学生思维遇到障碍时,教师及时用听珠辨数(计数器拨数并有落珠声)的游戏引导学生调整研究方向、获得新的猜想,并在举例验证中巧妙引入算理论证图加深学生的理解(见图1)。从审视、质疑“三字经全文的字数”,到2、5倍数特征的迁移下“听声辨数”的游戏,再到验证猜想、理解算理,顺应了学生思维,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力图在好问题的驱动下,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积累探究经验、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提高数学的关键能力。

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难与易,都应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与尊重。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应给予真诚的赞扬,让学生在好问题的驱动下进行深度探究、深度思考,从而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

【参考文献】

张齐华.好问题:揭开深度学习的密码[J].教育视界·智慧教学,2019(02):25-27.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
立足课堂,因学施教
财务业务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改革分析与实践应用
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教学实践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