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幼儿生活在物质丰富的时代,似乎难以理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背后的艰辛,浪费、挑剔、进餐无规律等不良饮食习惯揪着教师和家长的心。饮食行为看似是纯粹的生理性行为,实则蕴藏着教育契机,如何通过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增长知识、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且听幼儿园代表给出的合理建议。
▏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活动
劳动体验不仅能够使幼儿体会到获取食物的艰辛,还能开阔幼儿视野。通过以下方式,加深幼儿对食物的认知:在班级创设自然角培养植物,使幼儿了解细心照顾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带领幼儿参与种豆、摘豆、剥豆等劳动,感受种植的辛苦;鼓励幼儿采摘海棠、山楂,并参与清洗、去核、切片、晾晒,体会食物的来之不易;自制月饼、重阳糕等,了解食物背后的秘密。珍惜食物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幼儿园和家长重点培养并长期引导。
(北京市东城区崇文第三幼儿园 李荣伟)
▏创设特色区域环境
区域环境是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环境的隐性教育价值,有意识地投放材料,创设幼儿感兴趣的食育环境,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角色区开设健康水吧,投放山楂、檸檬等食材,引导幼儿在了解其营养功效的基础上提高健康意识。还可以开设面馆、火锅店等区域,幼儿在游戏中和面、玩面、揉面、切面、抻面、撕条……不仅为幼儿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还有助于幼儿了解食物的不同吃法,从而激发幼儿的进餐热情。
(北京市怀柔区第六幼儿园 杨攀)
▏普及传统饮食文化
开展传统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有利于提高幼儿对食物的认知、增强对食物的兴趣。可以融合名著、名人、名吃故事,寓教于乐,提高幼儿对各种食材、营养等的探索意识。此外,充分利用传统节日,结合餐桌礼仪、特色饮食,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比如中秋节,向幼儿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并说明吃月饼的习俗由来以及制作方法;还可以开展食物制作活动,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月饼,有利于提升幼儿对传统饮食文化的认同感。
(山东省聊城市实验幼儿园 郭秋林)
▏积极推进亲子活动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在于一朝一夕,而在于坚持。家庭是幼儿重要的生活场所,为使优秀的饮食文化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食育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以饮食文化为纽带,以家园合作为基础,幼儿园可以邀请家长参与美食节、营养知识竞赛、美食故事演讲等趣味十足的亲子活动。幼儿和家长在亲子互动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不仅能增进亲子情、家园情,还可以使幼儿感受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北京市顺义区馨港幼儿园 郭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