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琛,王璐瑶,宋舒婷
(西安培华学院,陕西 西安710125)
2020年我国虽然已经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中国摆脱了绝对贫困,但是在即将迎来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尤其是“十四五”时期,我国仍然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因此党中央下发了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回顾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中依然离不开党组织在农业产业化质量和效益方面的引领。
项目组成员利用假期等时间,对项目进行实地调研,获取调研所需资料。通过与调研地党委和产业负责人的访谈与沟通,掌握调研地的基本信息和资料。通过调研,了解陕西省重点贫困县脱贫的好方法,探索该地实现全面小康的理论指导和地区优势,总结经验,为该地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提供建设性意见。利用寒假等时间进行回访调研,通过多次调研进一步了解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结合后的新成效,调查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在脱贫攻坚成果总结上,探索周至县丹阳村基层党组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之路。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经济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2]。为了更好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将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了首位。各地方党组织应该积极进行乡村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在“三农”工作中的作用,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先锋带头的作用,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振兴之路。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要牢记初心和使命,秉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思想,本着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勇于担当,履职尽责。因此,基层党员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时候应该立足于人民,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中做到先锋模范。近年来,周至县委、县政府超前谋划工作落实,每年确定一个脱贫攻坚工作主题,明确年度脱贫攻坚工作重点。2016年开展数据清洗,2017年聚力抓产业就业,2018年紧盯“577”标准抓脱贫退出,2019年聚焦摘帽后脱贫巩固,创新建立防返贫监测预警帮扶机制;2020年围绕脱贫提升,出台《周至县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战方案》,明确“扛责任、抓整改、防返贫、补短板、强机制、促提升”思路,细化分解年度脱贫攻坚重点任务。
我国的最高政治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近年来,周至县立足党建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推动党建促脱贫走在前列。创新联村党委模式,打破了村域行政界限,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同、取长补短、做大做强”的原则,探索成立了全省首个村级联合党委——竹峪镇丹阳联村党委。目前,全县共成立联村党委23个,涵盖102个行政村。由于今年陕西雨水较多,对猕猴桃的产出和收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竹峪镇兰梅塬村,果农们趁着雨停的间隙采摘,在田间地头,果农们把一筐筐新鲜采摘的猕猴桃缓缓送上运输车辆,运送到村里的猕猴桃临时加工点。在突发的自然灾害面前,镇党委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生产防汛两不误,又是谋划筹备安置点群众吃住,又是引进猕猴桃加工企业,既让群众在村委会安全避险,又让群众有钱可赚,解决了群众在汛期的急难愁盼,这些充分展现了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周至县始终坚持以党建来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积极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深化推进农村改革,做到农村产业兴旺,农民持续增收,被省政府评为“现代农业强县”,荣获“中国猕猴桃之都”和“中国绿色生态农业先进县”称号。2021年,成为陕西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全县各级党组织坚持党建引领农村产业发展,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乡村振兴发展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各镇党委全面加强对村级产业的工作指导,创新“党建+产业发展”工作模式,形成了“镇有支柱产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长效产业”的产业发展新格局[3]。
就目前来看,全县累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744个,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142个,完成237个行政村产权制度改革,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4个,产业发展红旗村47个,美丽宜居村庄97个,认定家庭农场142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100人,建成省、市级农业园区20个,带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9.3%以上。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具体有:楼观镇周一村、竹峪镇丹阳联村党委、骆峪镇复兴寨村、骆峪镇黄家湾社区、王家河镇东涧沟村等。
2.2.1 基层党员工作理念落后。现阶段,我国部分农村的基层党员在参与基层党建工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服务意识不足,自身文化素养欠缺等。这些问题对基层党建的开展有严重影响,因此,基层党建需要重视基层党员的素质短缺问题。帮助其学习专业的农业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了解新政策,把握市场发展的关键机遇期,提升工作理念和能力。
2.2.2 传统农业种植发展空间有限,发展动力不足。随着周至县猕猴桃种植和苗木花卉种植主导产业的发展,传统粮食种植和蔬菜种植发展空间受限,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发展动力不足。粮食和蔬菜种植生产资料和人工成本大,特别是蔬菜种植劳动力以中老年为主,轻壮劳动力务工多,务农少,田间劳作时间长,辛苦,效益低,直接影响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蔬菜和粮食发展动力不足。一些村集体经济依然薄弱,产业布局不具规模。尽管各村都在积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但当前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只能满足村部日常开销,不能直接惠及村民,还远远达不到致富惠民的目标。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的规模仍然很小、单一,项目引进的面比较窄,在引进大型农业企业从事特色产业发展上不足,没有形成配套的产业链,存在无人才、无项目、无资金的情况。在为村民搭建致富平台、促进村民家庭收入上力度还不够。农村电商等发展不足,仍然依赖传统销售模式。留守在家的村民整体文化素质都不高,运用新媒体平台发展经济能力不足,仅靠传统农业致富速度缓慢。
基层党建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工作,就要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作为重要基础支撑。但是,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基层党组织中并没有具备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无法为基层的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许多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待遇低,使党建工作不能顺利开展,降低工作积极性,同时会出现微腐败的问题,基层党员和干部得不到合理待遇,使党员同志参与基层党建工作的热情得不到提高,从而严重影响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基层党建工作成效。
始终坚持把打造一支作风过硬的扶贫队伍,作为打赢高质量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强化扶贫领域作风建设。首先是要创新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立足党建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推动党建促脱贫走在前列。创新联村党委模式,打破村域行政界限,取长补短,做到了包户全覆盖、脱贫不脱帮扶,基层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凸显,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其次,提高党员带头人队伍的思想水平,通过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脱贫攻坚、村级集体经济、乡村振兴等重点内容,对党员进行全员轮训,提高基层党员整体水平,大力培育后备干部,加强农村致富带头人的队伍建设。最后,要强化党员在扶贫领域作风方面的整治,党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应该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不能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应把最新的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拒绝出现帮扶工作流于形式等作风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主体,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队伍建设上要抓住基层领导干部,使其深入乡村振兴工作之中。其次,必须要破解人才瓶颈的影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构建新型农业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现代化意识。同时,加大优惠政策以及宣传力度,引来人才,留住人才,用共建共享的机制用好人才,掀起新时代“上山下乡”的时代热潮。三是注重信息化、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实现对培育农民的在线培训、互联网服务、在线技术咨询和跟踪管理考评。使新型农民紧跟时代潮流,带动农村向前发展。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完善经费待遇保障机制,是乡村党建工作顺利开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乡村基层党员干部是农村稳定发展的持续奋斗人员,但是,他们面临的一些问题与困境也是必须要重视和解决的。比如他们的工资待遇不高、缺少上级的关心、在群众之中的信任度也不高等等,乡村基层党员面临的这些困境,充分说明了在完善经费待遇保障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要落实严明的奖惩制度,坚持以铁的纪律、严的规矩推进脱贫攻坚任务落实,鼓励有作为、整肃不作为,激发党员干部抓脱贫攻坚的正能量和苦干实干的精气神。在国家财政预算中,要落实农村基层党员的经费待遇支出,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保障农村基层党建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建立日常评价机制,对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获得的表彰、奖励、评优等或通报、批评、曝光等正反两方面内容进行日常动态监测,并以此作为评价使用干部的依据,激励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进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乡村振兴是关键,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党建引领是乡村振兴的“定星盘”,要着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行动优势,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建强组织堡垒,“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要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持续加强党的建设,以促进乡村的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必须建强基层党组织。在项目接下来的调研中,笔者会重点调查研究丹阳村联村党委如何探索出一条带领乡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路子。落实联村党委、先进党员、致富能手和贫困户以及相关农业合作社或企业接受访谈,入户实地调研“镇有支柱产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长效产业”的发展新格局,增强“支部领着产业走、党员带着百姓富”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其次,还会继续研究周至县丹阳村脱贫攻坚的模式和思路,为当地注入国家新发展理念、新乡村政策、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思想,让所调研地区的人民更加深入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规划,为乡村振兴道路做铺垫,为相同乡情的农村提供可借鉴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从对周至县丹阳村联村党委的脱贫模式与体系进行研究与探索,为已经脱贫的地区总结一条乡村振兴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