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业口述历史的微信传播
——以北京协和医院老专家口述历史项目为例

2021-04-04 06:53李苑菁董琳王璐王晶陈明雁段文利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北京协和医院微信历史

李苑菁,董琳,王璐,王晶,陈明雁,段文利

北京协和医院宣传处,北京 100730

口述历史作为一种“重要的治史方式”[1],不仅在历史研究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更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方法,广泛应用到多个学科领域[2],获得了学界和大众的诸多关注。 随着传播手段、传播渠道的日益丰富和可及,越来越多的行业、机构和口述历史爱好者也参与到口述历史的传播实践中,行业口述历史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其中,医疗行业口述历史研究成果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许多医院和高校机构纷纷成立医学口述史项目,挖掘重要的口述史料,利用著书立作的传统方式和互联网新兴的传播手段进行成果展示。从“各自为战”又异彩纷呈的探索实践,到形成合力的医学口述史研究,既体现了医学多维度的魅力,又凸显了口述历史对医疗行业巨大的价值与意义。新媒体时代如何赋能医疗行业口述历史研究,丰富的医疗行业口述历史传播实践对医疗行业发展究竟有何影响,又如何重塑了行业从业者的职业精神、影响了大家的身份认同,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1 行业口述历史的起与兴

1948 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后更名为“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中心”)的建立开启了口述历史研究的崭新一页,在此后的70 余年里,它以日趋完善的理论框架、不断拓展的研究范围、丰富多元的研究项目引领着美国乃至世界口述历史的发展。 在其聚焦人物、聚焦机构的众多项目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反映某一行业人物事迹、贡献及行业发展历程的口述历史项目类型,如航空项目(aviation project)记录航空业的技术变革和发展历程,采矿工程师项目(mining engineers project)关注矿工生活、聚焦矿业发展历程,美国手工艺人项目(american craftspeople project)诠释了美国手工业发展历史沿革,好莱坞电影产业项目(hollywood film industry project)记录了美国电影产业的崛起与发展等[3]。

近年来,口述历史研究在中国也呈现出多维度、多元化和多样性的欣欣向荣之势[4]。 温州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扬州大学口述史研究所、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等专业机构相继诞生,许多团体和机构也逐渐开始了口述历史的探索与实践,内容涉及教育、医疗、电影、手工艺、旅游、房地产、互联网、会计等多个行业。 例如,中山大学医学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医学社会史研究中心设立了医学口述史项目;南京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设立了教育口述史项目;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电影资料馆设立了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项目等。越来越多的行业口述历史成果得以凝结并呈现在大众视野之中。 《我与共和国—北京教育界老教师口述实录》《医者仁心:中国医学界院士口述访谈》《原工商业者口述实录》《会计口述历史(第二辑)》及“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丛书”等就是近年来行业口述历史的部分代表作品[5]。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行业口述历史的传播实践也日益丰富。 参与主体不再局限于历史研究的专家学者,许多口述历史爱好者、行业从业者也能广泛参与到口述历史资料的采集和发布中来。 同时,传播渠道和呈现手段不断拓展,增强可及性。越来越多地个人、机构可以依托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进行口述历史成果的融媒体传播。 可以说,新媒体时代为行业口述历史作品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天地[6],增强了行业从业者参与记录历史的能力、革新了口述资源组织与管理方式、转变了口述资源获取与呈现方式,也激发了更多的合作[7]。

北京协和医院2017 年起设立 “老专家口述历史文化传承教育项目”,率先在国内医疗机构中开展口述历史新媒体传播实践。随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昆山市中医医院、西京医院、北京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等一批机构开启了医疗行业口述历史的探索,纷纷采访医疗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老专家,形成访谈录或短片,通过官网、微信、微博等互联网传播手段进行传播。丰富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渠道,使得医疗行业口述历史的探索与实践异彩纷呈。

2 北京协和医院老专家口述历史项目的微信传播实践

北京协和医院“老专家口述历史文化传承教育项目”以口述历史为主要方式,对协和老前辈的个人生命史、亲历的重大历史事件、见证的科学发展过程的资料进行抢救性采集。口述史料的采集包括个人口述访谈资料和实物资料,访谈采取一对一、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按照采访提纲提问,同时录像、录音、拍照;实物资料主要包括书籍、照片、笔记、手稿、证书、奖杯等,以及访谈中提到的其他相关实物。 因多数实物为受访人所珍藏,将其电子化留存[8]。

自项目启动以来,项目组按照专业系统的口述史采集流程, 陆续完成了20 余位医界前辈的口述史料采集,并在北京协和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了“老专家口述历史专栏”,第一时间进行受访前辈的图文版访谈录和口述短片的发布。 截至2021 年6 月29 日,已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20 篇访谈录、20 部个人口述短片和1 部集锦短片《协和记忆》,累计点击率超60 万次。部分访谈录和视频获“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央视新闻公众号“夜读”栏目、央视网、新华网、《健康报》、“健康中国”客户端等主流媒体平台推介和传播。

2.1 从口述者故事到微信传播文本

从口述者故事到微信传播文本,也是史料整理者和编辑重新梳理历史脉络,进行意义重构的过程。 与绝大多数行业口述历史实践一样,在完成采访后,协和老专家口述历史项目组会通过多人多轮校对将全程录音整理为采访实录,并以此为基础编辑、节选成以对话形式呈现的访谈录。尽管尽可能地从细节上保留了受访者的叙述原貌,但访谈录中涉及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都是经过编辑筛选和取舍的,包含了编辑的价值判断。

北京协和医院老专家口述历史项目的工作人员均为医疗行业从业者,在整理和编辑口述史料、形成微信传播文本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带有行业从业者的判断和取舍,例如:哪段经历是受访者作为医务工作者值得特别提及的? 受访者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医患故事是什么?受访者的哪些表述可以体现医务工作者的个性与共性? 尽管类似的思考不会影响口述史料的真实性,但伴随着这些思考编辑的文本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医疗行业从业者的倾向性。

翻看北京协和医院老专家口述历史项目的访谈录,可见文昭明教授、徐乐天教授响应国家号召奔赴新疆和西藏奉献青春、播撒热血。 刘彤华院士、苑勰教授、王直中教授为了攻克某种疾病不懈探索、奋斗一生。查良锭教授、 叶世泰教授在艰苦岁月里辛勤开创学科。 籍孝诚教授、陈寿坡教授、蒋明教授赴国外艰难求学、辗转带回先进技术。还有罗慰慈教授、毕增祺教授、连利娟教授等用一生的奉献与坚持兑现“一切为了病人”的承诺……这些史料的节选刊登,无不反映了编辑对“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医疗健康职业精神的认同,无不包括了编辑对于材料的取舍和价值判断。可以说,从口述史料到形成微信传播文本的过程,也是编辑作为行业从业者不断赋予行业口述历史更多意义的过程。

2.2 从单一叙事到多元传播

以往,口述历史成果多以单一文字出版物呈现。 随着技术的发展,音频、视频、纪录片、图片库、专题数据库、网页访问和展览等方式变得越来越可及[9]。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行业口述历史作品的传播,可以进行更多融媒体的尝试,打破文字的单一叙事,实现多元传播。

北京协和医院在官方公众号上开设“老专家口述历史专栏”,每一期推送一位老专家的访谈录和精心制作的个人口述历史短片, 可以与丰富的史料图片互为补充,达到更具有沉浸式的传播效果。 尤其是视频,能够再现口述者的表情、语气、动作,这些是文字难以言传的,是语言之外的“副语言”,更能容易使读者产生接近感和亲近感[10]。每部个人口述历史短片时长在5 min 左右,在制作过程中截取了受访者口述得最流畅、最具个人代表性的段落,可以简短凝练地总结受访者一生的经历,既能让观看者对受访者有直观的了解,又能吸引大家深入阅读更为详实的访谈录。

此外,越来越精美、丰富的微信公众号文章排版功能也使得行业口述历史的微信传播有了超越传统出版物的魅力。 图文结合的方式让近万字的阅读变得友好,精巧的页面元素设计减轻了浏览过程中产生的乏味与枯燥,文尾添加了超链接的“往期回顾”可以将口述历史专栏发布的所有内容聚合到一起……融媒体传播正以更高地便捷度、趣味性、交互性影响着口述历史的传播实践。

2.3 从个体口述者到专家职业群体

传播媒介的改变,也正在改变口述历史的参与主体,赋予口述历史更强的生命力。 通过微信传播,口述文本可以实现更为广泛的连接与互动,尤其是可以在关联的群体中获得共鸣与支持。

协和老专家口述历史专栏一经微信公众号推出,便获得了许多医界同行的点赞、转发、评论、留言。 大家或为前辈的事迹震撼,或被前辈的精神感染,或为科学发展历程惊叹等只要有感兴趣的地方,便可以积极互动、发表评论和感想。 例如,著名病理学家刘彤华院士的访谈录登出后,有数位医界同行留言“刘院士是病理人的骄傲。她严谨治学、锲而不舍的精神,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协和医院是医学圣地,一直心向往之。 访谈专题是一部协和历史的再现,协和精神贯穿其间,每一篇都精心拜读,深化心灵启迪”[11]。

还有一些与受访者有过交集的同事、学生、患者,他们纷纷在评论区留言,回忆与受访者相识、相交的经历,这不仅是访谈录内容的补充,也是口述史料的再一次印证。 例如,一位医学生在阅读完著名呼吸病学家罗慰慈教授的访谈录后写道:“的确感动,上学时亲眼见到罗教授在食堂边吃饭边讨论患者病情,得知检验结果中午能出来,就起身带着其他几个大夫回病房去查结果,让人敬佩。”还有一位进修生在留言区提及:“二十七年前在协和进修时曾多次聆听罗老查房讲课,跟罗老看门诊,留下深刻印象,罗老对患者、对学生和蔼可亲,平和乐观。 协和医院是医学殿堂!协和人认真敬业值得敬仰!”一位八十二岁的退休教师回忆道:“在我46 岁时,学校体检时候发现肺有问题。 让我到大医院检查。 当时北京市大医院还没有CT,有的医院说我是肺癌,活不过半年,有的医院不能确定什么病……后来我找到罗教授看病,他非常细致、认真,以高超医术正确诊断我是肺结核,不断给予我安慰和信心。他给我治疗一段时间,我病好了,给我和全家带来了快乐,我也能继续工作直到退休。 罗大夫是我恩人,他是个医术、医德都好的医生”[12]。

当行业口述历史经互联网发布、传播,它面对的便不再是一个个单一、分散的读者,而是具有关联性的群体。 动人的个体讲述可以唤起群体的强烈共鸣,达成意见共识。如此,群体就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被制造出来,并被宣告存在[13]。

3 价值意义:职业精神的具象化与再型塑

职业精神作为一种集合概念,许多时候都是通过高度凝练的词语和表述被提及,例如军人的职业精神内涵包括了服从命令、能战善战、不怕牺牲、乐于奉献等,教师的职业精神内涵包括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14]。 让从业者更加深刻地理解、贯彻职业精神,也让大众更加直观地了解不同行业从业者的职业精神,需要更具象化、形象化的表达。北京协和医院老专家口述历史项目的实践证明,行业口述历史的微信传播可以构筑具象化的职业精神、再型塑行业从业者的身份认同。

3.1 行业口述历史:实现职业精神的具象化

口述历史具有鲜明的“去中心化”的特征,它不强调宏大叙事,而是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以个体记忆陈述历史[15]。正是基于平民视角,它能够发掘历史中更为丰富生动的细节,并以更有说服力、更具亲和度的方式呈现。

在行业口述历史实践中,高度凝练的职业精神经过个体的讲述,转化为一段段具象的经历,一个个真切的选择。 受众在感知受访者崇高职业精神的同时,也能感知其面临选择时的矛盾,其克服困难时的坚毅勇敢。 行业口述历史细腻地再现了多维度、立体感的历史场景和行业生态,并将职业精神具象为可知、可感、可悟的具体事例,更便于大家对其丰富内涵进行感受、理解和认同。

3.2 微信传播:推动职业身份认同的再型塑

有学者指出,微信作为公共场域,许多参与者会基于共同的兴趣和情感在其中形成“圈层化连接”,呈现出强连接、自组织化与内容共享的传播特质[16]。 行业口述历史的微信传播正是如此,通过公众号发布、朋友圈分享、微信群转发等一系列传播路径,它能在特定的行业群体中获得关注、引起共鸣、产生连接。尤其是当受访者的身份或讲述的内容特别具有行业典型性和代表性时,更容易获得来自行业群体的讨论与关注。

而行业群体就职业相关问题进行交流、互动的过程,也是一种对价值和意义的承诺与确认[17],是对各自职业身份进行思考和再确认的过程。这种互动不仅激发了观众更丰富多元的记忆,也使得口述历史生产者收获了鼓励与肯定,扩大了建构意义的效能和社会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和强化了彼此的身份认同[18]。

通过北京协和医院老专家口述历史项目的微信传播实践可见:正向的连接与共鸣、积极的讨论与互动,能加深行业从业者对职业精神的理解,推动其职业对职业身份认同的再型塑。

4 结语

日渐丰富的口述历史实践不仅是研究行业历史的重要曲径,也正在变成社会建构的重要手段。 该文以北京协和医院老专家口述历史项目的微信传播实践为例,从其流程、特点、意义等方面论述了医疗行业口述历史微信传播对构筑具象化的职业精神、强化医疗行业从业人员的身份认同的重要作用。 如今,新媒体时代让医疗行业口述历史的传播实践变得更加丰富,相信越来越多的行业从业人员参与口述历史传播实践,必将对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恪守医德医风医道、在全社会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起到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北京协和医院微信历史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科研能力自评与他评的结果分析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科研能力培养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微信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微信
微信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