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 循环提升医院院报质量的实践与研究

2021-04-04 06:53冀术明贾力涛张平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办报通讯员医院

冀术明,贾力涛,张平

1.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人事处,北京 100021;2.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宣传处,北京 100021;3.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党委办公室,北京 100021

随着微博、微信、APP 客户端等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介面临着“退潮”“边缘化”的困境,医院院报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1]。 作为医院的信息平台、宣传阵地和文化窗口,医院院报在记录医院发展历史、弘扬医院文化、展示医院形象和增强职工凝聚力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史料存档以及信息报道的精确性、完整性和深度挖掘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2-3]。新媒体时代,院报工作非但不能削弱,反而要不断加强。院报要找准定位,扬长避短,优化改进,不断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 该文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以下简称“肿瘤医院”)院报编辑和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探讨PDCA(Plan-Do-Check-Act)循环在改进肿瘤医院院报质量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不断改进思路和方法,促进院报质量不断提升,使这一宣传阵地的作用发挥得更好。

1 PDCA 在医院院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PDCA 循环又称戴明环,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戴明博士等提出和普及的管理理论,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4]。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领域,为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了依据。 PDCA 循环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行动(Act)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4 个环节环环相扣、互相制约、相互补充,并且循环往复、螺旋上升。PDCA 循环原理同样适用于持续改进医院院报办报质量[5]。 通过运用PDCA 循环对肿瘤医院院报办报工作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使院报质量不断提升。

1.1 计划阶段(Plan)

明确肿瘤医院院报的宗旨和目标,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制定院报质量管理规划,为具体实施质量提升提供指导。

1.1.1 基本情况 为不断扩大肿瘤医院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发挥肿瘤防治“国家队”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同时宣传医院优秀文化,1990 年医院创办了《所院信息》,2002年改版为《院所刊》,2007 年12 月《院所报》创刊,每月一期,成为医院信息发布的重要平台和记载医院发展历史的重要载体。

1.1.2 明确宗旨、目标和功能定位 首先要明确为什么和为了谁的问题,也就是办报的宗旨和目标[6]。从创刊之日起,《院所报》始终把服务医院、服务社会、服务职工、服务患者作为宗旨和目标,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及时挖掘和报道医、教、研、防、管等方面的动态与成果,成为展示医院文化建设、业务水平和品牌形象的重要窗口。 其次要明确办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也就是院报的功能、定位、栏目设置。《院所报》常规为每期4 版,一版为重要政策和新闻版块,主要紧跟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把握医院发展方向,及时报道有关政策信息和医院重要活动。二版为业务交流版块,主要报道医院特色专科、业务开展、专家名医、新技术新项目以及肿瘤预防宣传等。三版为综合新闻版块,主要报道医教研防管方面的会议、活动等综合信息。四版为党建和文化版块,主要是党政工团活动报道和职工文体展示,是医院精神文化园地。

1.1.3 查找不足,分析原因 制约医院院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①编校合一,编辑人员素质能力有待提升。 由于人员短缺,院报编辑工作多采取“编校合一”的模式,组织稿件、编辑校对、出版发行,往往集于一人之身,同时多由医院的宣传人员兼任,一般不具备医学教育背景,也未接受过报刊编辑培训,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院报的质量。②时效性不强,可读性和吸引力有待提升。 医院的院报出版周期多以月为单位,每月一期甚至有时时间更长。 相较于医院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快速及时的传播,当院报刊登时,一些新闻已变“旧闻”,失去了读者阅读的吸引力。③通讯员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通讯员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院报稿源的数量和质量。 院报通讯员主要是各专业科室的专业技术人员,普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新闻写作培训和锻炼,加之繁忙的业务工作,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及时性受到影响,稿件的数量和质量也有待提升。

1.2 执行阶段(Do)

针对院报办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具体的方案和计划,持续加以改进和完善,以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1.2.1 在组织机构和编审流程上下功夫,加大对院报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①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院报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并担任主编,设立专门的办报机构,先后由党办和宣传处具体负责,设专人负责统稿编辑,各临床科室、职能部门、党团组织全力支持配合,保证办报工作落实到位。②完善编审流程,保证院报编辑质量。建立三级审核制度,实现了责任编辑初审、处主任复审、主编终审的审稿流程和三校制度。③加大编辑人员队伍和经费保障支持力度。 医院领导十分重视院报办报工作,专门调入2 名专业编辑人员参与院报编辑工作, 加强了编校队伍;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以支付稿酬、表彰奖励和印刷费用。

1.2.2 在队伍建设和培养机制上下功夫,提高院报稿件数量和质量 近年来,医院建立了一支覆盖各党支部、业务科室和行政职能处室100 余人的宣传员队伍,通过加强培训、激励和交流等机制,保证了院报的稿件数量和质量。①完善培训机制。为提升通讯员队伍整体素质,医院每年定期举办通讯员培训班, 邀请国家卫健委宣传司、《人民日报》《健康报》 以及协和医院等兄弟单位的专家来院进行写作和宣传方面的培训,促进通讯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升。 ②完善激励机制。 院报每年组织评选“优秀通讯员”,对表现优异的通讯员予以表彰和奖励,激发通讯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③完善交流机制。 除了参加各级各类宣传工作或者院报经验交流活动外,院报还同国内同行兄弟医院每月进行院报交换, 相互邮寄院报,通过加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改进和提升院报的质量。

1.2.3 在栏目特色和报道深度上下功夫,提升院报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①设立特色栏目。 满足受众对某个方面信息的关心和了解。比如设立了团徽闪耀、科研动态、工会园地、医患故事等栏目,已成为院报的特色栏目。②策划专题报道。对某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或特定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设立栏目跟踪集中报道,如设立“健康大讲堂”栏目,连续12 个月从各科约稿,讲解科普知识;设立“科主任的一天”栏目,报道18 位临床、医技、科研的科室主任,树立榜样的力量;还设立过“九不准”“节能减排”“读讲一本书”“十九大专栏”“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栏目,对政策进行专题解读和报道。③出版特色专刊。对于某项专题活动、热点事件进行深度报道,满足受众对背后深层次信息的了解需求。 如出版了抗震救灾、两优一先、岗位标兵、医院志愿服务、院庆60 周年等专刊,通过鲜活、图文并茂的形式,提高院报的可读性,扩大影响力。

1.3 检查阶段(Check)

办报工作要根据医院的宣传工作重点和需要,结合办报工作计划安排,及时对办报工作进行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效果。每年年底医院通过召开院报编委会对全年办报工作进行总结并征求意见和建议;在重要的时间节点,比如创刊100 期时组织院报座谈会对院报的创办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同时经常向上级单位、兄弟单位和离退休老同志寄送院报,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据此,对院报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估和检讨,形成改进意见和建议。

1.4 处理阶段(Act)

对院报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总结经验,巩固成绩,对好的创意、做法加以肯定并予以强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该次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新出现的问题,提交下一个PDCA 循环继续解决,不断提高办报质量和效果。

2 运用PDCA 改进院报质量取得的成效

院报是医院文化的名片,是医院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7]。 通过PDCA 循环不断改进和完善院报办报工作,院报编辑管理制度不断完善,采编队伍和通讯员队伍不断加强,内容更加贴近患者、临床、职工,不仅成为上情下达的沟通渠道,为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育人文精神、凝聚职工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发挥了舆论导向和喉舌作用, 树立了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真正成为医院面貌的展示窗口、信息的交流平台、文化的传播阵地和健康的宣教园地[8]。 随着办报质量的不断提升,不仅进一步扩大了医院的知名度、美誉度,而且有力发挥了铭刻医院历史,记录医院辉煌的史料保存作用。 2018 年,肿瘤医院迎来建院60 周年,院报为医院回顾历史、搜集珍贵资料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办报工作也得到了上级组织和读者的一致好评,被评为北京市三甲医院“十佳院报”。

3 对改进和提升院报质量的建议

3.1 加强与新媒体融合,创新院报传播方式

新媒体的出现虽然给医院院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对于院报而言,并不能失去独有的地位。新媒体的出现给医院院报的传播和互动提供了新的平台[9]。 传统信息传播媒介与新兴媒介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各有各的优势,只有相互融合、优势互补,才更有益于实现医院宣传工作的整体联动。办报过程中要善于灵活利用各类媒介资源,与新媒体端形成良好互动,不仅可以提升运用新媒体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弥补院报缺乏互动性的不足,拓展和延伸院报的作用和功能。 可以充分利用医院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建立院报电子平台,更加方便读者浏览和下载。 同时,根据院报篇幅和版面有限以及只能进行图文报道的特点,可以尝试在文章中插入二维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方便了解更多资讯,链接更多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丰富院报的可读性和互动性。

3.2 加强采编人员和通讯员队伍建设,保证院报稿件质量和数量

采编人员和通讯员的素质能力是办报质量的基石。作为院报的策划者、编辑者和把关者,采编人员在院报办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编人员除了要求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扎实的文化功底、娴熟的编辑能力和一定的医疗专业知识外,同时要与时俱进,树立创新意识和新媒体意识,提高运用新媒体的技巧和能力,将新媒体手段运用到院报的编辑管理工作中,提高院报的吸引力。此外,要改变传统的等、靠、要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一线主动寻找新闻线索和优质稿源。 通讯员是院报在临床业务一线的“眼睛”,是新闻的发现者、报道者和宣传者,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院报的源头质量。 除了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外,还要加强对通讯员的考核,对于不能胜任工作的要及时进行调整,从而保证通讯员队伍素质和质量[10]。

3.3 扬长避短,发挥院报深度报道的优势,提高院报可读性和吸引力

区别于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和互动参与性强的特点,院报的属性决定了它在传播过程中需要更多发挥深度报道的作用,以及在史料存档方面的信息全面性、精确性和完整性的作用[11]。 可读性关系到院报的生存和发展,是衡量院报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因此,要提高可读性,必须学会扬长避短,在院报的内容策划、栏目设计上推陈出新,提高院报吸引力和影响力即:①在院报内容的策划上,要弥补在时效性方面的不足,发挥院报在权威性和深度报道方面的优势,从做深、做细、做实上下功夫,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和加工,从而提高院报的可读性。 ②在院报栏目设计上,可以积极配合医院重大活动,出版专栏专刊,专题介绍医院重要活动和重大事件,不仅为记录医院重大历史活动提供史料支撑,而且有利于提高宣传的效果和吸引力。

质量是医院院报生存发展的生命和根本[12]。 在信息传播媒介多元化背景下,医院院报要学会取长补短,与新媒体融合,创新传播和互动方式,提高可读性和吸引力,不断提升院报质量,才能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和宣传喉舌作用,更好地展示医院形象,宣传医院文化。

猜你喜欢
办报通讯员医院
红领巾小记者 “幸福”通讯员
“政治家办报”概念的百年演化与话语创新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虽是深秋,“热”度不减!
通讯员专栏
不变与变——政治家办报理论的发展与实践路径
试论公益活动对办报的促进作用——以《老年日报》为例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对树立“开放”办报理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