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下降所致,出生后出现进行性加重呼吸窘迫[1]。随着围生医学发展,发生NRDS 早产儿成活率明显改善,但由于机械通气广泛应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也出现升高[2]。由于NRDS 是BPD 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其进行防治,可有效降低BPD 发生,但关于这类疾病治疗措施较多,疗效均不一致。
新生儿ARDS 病因较多,包括感染、酸中毒、窒息均可导致新生儿ARDS。与早产、糖尿病母亲、原发性PS 分泌不足等原因均有关系,新生儿ARDS 是由于肺内外多种炎症性原因导致PS继发型缺乏[3]。研究显示,ARDS 发生前患儿已经发生全身炎症反应,在发病机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炎性反应细胞、促炎因子等通过复杂因素引起炎性反应,导致肺泡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通透性增加。
炎症产物进入肺泡腔与肺毛细血管,大量细胞成分与蛋白进入肺泡Ⅱ型细胞损伤,使得PS 减少,炎性反应激活氧化和水解作用,会使得PS 降解增加,引起PS 缺乏,出现透明膜,并发生肺泡萎缩[4]。ARDS 在PS 异常及其后续病理变化之前,存在弥漫性肺泡损伤、内皮细胞损伤。ARDS 并不是单一疾病,而是临床综合征,对新生儿不同因素导致急性肺损伤病变有一定区别[5]。直接肺损伤首先累及的是肺泡,所致ARDS 以肺泡上皮病变为主,间接肺损伤以多种方式启动全身性炎症反应,肺外炎性介质进入肺内使得肺部出现损伤[6]。
新生儿ARDS 治疗原则在于纠正缺氧、降低肺动脉高压,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主要治疗手段在于PS 替代、呼吸支持、营养支持、液体管理等[7]。
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 基础手段,也是ARDS 危险因素,患儿肺部病变不均,使得传统通气模式会导致正常肺泡损伤,也就是呼吸机所导致肺损伤(VILI)[8]。高潮气量是ARDS 独立危险因素,为了降低VILI 发生率,临床推荐使用肺保护通气策略(PLVS)。主要目的在于较小的潮气量,减少肺容积伤,以及全身炎症所致生物伤[9-10]。PLVS 使用有效提升患儿治疗效果,但仍存在VILI 风险,因此有学者提出超小潮气量通气的超保护性肺通气策略(UPLVS),能够最大程度保护肺脏,但可能会出现呼吸性酸中毒、高呼吸频率通气等[11]。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可减少肺部损伤,但ARDS 新生儿仍然存在肺泡。有学者提出了肺复张策略(LRM),可预防肺泡反复扩张萎陷,但在新生儿中应用较少[12]。高频震荡通气(HFOV)与常规通气模式相比,可改善氧合促进CO2清除,避免肺过度扩张引起的气压上,降低肺部炎症因子水平。HFOV 可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但会增加气漏发生率,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氧合作用。对于严重呼吸衰竭的新生儿,早期应用能够提高治疗效果[13]。HFOV 联合PS 能够降低新生儿肺泡表面张力,改善肺部顺应性,对于轻度ARDS 患儿,可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避免引起相关并发症[14]。
体外膜肺氧合(ECMO)已经成为常规治疗无效的ARDS 患儿,也是目前最高等级的支持技术、ECMO 能够替代肺功能,维持患儿供氧、供血,为肺功能恢复提供时间,可明显改善肺通气需求,实施肺保护性通气,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对于危重新生儿,如何把握适应症,是临床重要挑战,且费用较高,临床技术经验要求较高,限制了其开展[15]。
肺表面活性物质具有维持肺泡容积的能力,避免肺泡的萎陷,利于肺泡的舒张,外源性给予PS 后能够提高肺泡顺应性,改善患儿的呼吸状况[16]。目前PS 主要包括天然和人工合成两种,后者缺乏蛋白成分,不仅可以促进磷脂单分子层的形成、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对磷脂的摄取、PS 的回收再利用,还能拮抗血清蛋白对PS 的抑制,有效维持肺泡稳定性,降低病死率[17]。早期PS 替代治疗能够提高氧合功能,改善换气情况,对于轻度ARDS 患儿疗效较为明显,可减缓病情进展,但重度患儿需要重复给药,可能是由于全身炎症有关,或者PS 首剂量不足。由于新生儿ARDS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使得PS 应用期间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给药时间、剂量,目前主要依赖临床经验[18]。
营养支持治疗与合理液体管理,虽然仅仅为辅助治疗,但却在治疗中起到重要帮助,早期少量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有利于肠道菌群建立,并维持肠道功能[19]。由于重症感染导致ARDS 患儿,在早期救治期间需要大量液体复苏,而限制性液体管理,在早期救治期间需要大量液体复苏,但需要保证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液体超负荷,降低肺水肿风险[20]。
近年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无论是产前还是产后,治疗均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目前暂无单一治疗改善患儿生存状态,新生儿死亡率至今较高,会影响新生儿后期生存质量。临床仍需要不断加深对疾病的认识,从发病特点、发病机制等方面加深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