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观对医学生医德培养的价值探讨*

2021-04-03 13:46胡晓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仁爱医者医德

史 敏,魏 琪,李 倩,胡晓佳

(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5,1243838277@qq.com)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逆行而上,不顾个人安危,将患者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用大爱践行“救死扶伤、生命神圣”的医学宗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医学院校以疫情防控中的先进事迹为例,对医学生开展“敬畏生命”医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来源和主要内涵

“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由德国哲学家阿尔贝特·施韦泽最早提出,他在生命意志体验的基础上将“敬畏生命”伦理理念解释为“保存生命、促进生命,让生命达到最高度的发展”,并以此在道德上对“敬畏生命”进一步作了“善”与“恶”的明确规定。善,即珍重生命、促进生命发展;恶,即伤害生命、阻碍生命发展。很明显,施韦泽正试图以生命意志为体验来探讨道德根源,畏是因为纯粹的敬,由此将“敬畏”作为对待生命的核心伦理原则,这是一种非功利性的生命伦理,更是对生命“生存意志”的深刻体悟与共情。

“敬畏生命”就其原本含义,即对一切生命现象用一种既崇敬又畏惧的情感或态度去面对,尤其对人类生命既要有敬,更要有畏。正因为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才会对善待生命与关爱生命具有科学的认知,对促进生命与维护生命的价值保持正确的观点和立场,就能够如同珍爱自己生命那样对他人生命施以关爱。医疗行为关注的是患者生命,而医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敬畏生命,敬畏生命正是医德的基础和开端[1]。

良好的医德是当代医学生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必备元素,这也是当前落实立德树人素养的核心内容。以敬畏生命伦理作为良好医德之铺垫,引导医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即可形成缄默知识如“生命至上”的医学人文底蕴,让生命敬畏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全国各地医护人员秉持“生命至上”理念,逆行而上,驰援抗疫一线。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心系人民健康,为救护患者生命竭尽全力,这正是对“生命至上”的敬畏和尊重,他们用“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铮铮誓言诠释了当代医务工作者的职业使命与责任。

2 “后疫情时代”敬畏生命观作为医学生医德教育主要内容的价值

2.1 有助于深化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内涵

教育不仅传授医学知识和医疗技能,更重要的是塑造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生命观,而敬畏生命是生命观教育中最核心的内容。生命观教育,指在教育过程中以健康的生命观念、生命价值和生命情感等进行全方位的强化教育与培养[2]。然而,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在于所培养的是与患者性命息息相关的医疗卫生人才。因此医学生的生命观教育,应较一般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基础上更加明确,以突出“行医”之价值引导。因此,敬畏生命观教育让医学生深刻感悟到“生命可贵,来之不易,崇高神圣而又脆弱艰难”,并以人命至重、因畏而敬的生命敬畏理念作为未来职业的使命,有助于促进医德的培养。

“医乃仁术,贵在医德”已成为共识,医学教育当先养医德。医德教育对每一名医学生都是有起点无终点的终生教育,加强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改革的现实必然要求[3]。对医学生的医德培养,首先应该从医德理论的认同开始,培养医学生对未来职业所特有的珍爱生命认同,愿意竭尽所能为患者解除痛苦,本着对患者真诚负责的态度,想方设法治好病,这是医学职业人文属性的内在要求。课程思政教学、医学动物实验伦理、社区义诊医疗活动、医院实习等都是医学生医德培养的良好载体和契机。让医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在医学课堂教学中就能形成良好的医德修养,并将敬畏生命观融入医疗实践,时刻保持对患者的关怀和爱心,赢得患者的敬重、理解和信任。医患之和谐,源于医患双方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而心怀敬畏的医者拥有高尚的医学人文情怀,就能够深层次理解医患双方立场,有利于构建美好和谐的医患关系。

2.2 有利于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伴随社会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现代多元化医学模式的形成引导人们对生命健康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追求,也相应地对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和职业道德有了更深层的要求。重技能、轻人文的医学人才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医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其职业道德平庸,在临床实践中“只见病不见人”,对遭受病魔摧残的患者缺乏同情与关爱的人文情怀,态度冷漠、沟通匮乏,导致医患间缺少尊重、理解及信任[4]。

敬畏生命观最基本的是认识生命、领悟生命,对生命有限性的确认,以此来唤醒重视生命和珍惜生命的良知。敬畏生命观要求医患双方对待生命都应保持尊敬和珍爱,尤其是医护人员对身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应萌发恻隐之心。施韦泽提出“伦理首先是一种同情的事实”,并在此基础上总结道德最初的起点,即“只能敬畏所有生命,我只能与所有生命共同感受”。这种“与生命共同感受”论证了敬畏生命“无所不包的爱”的伦理原则,与近代情感主义的“同情心”与“爱”一脉相承[1]。

同情心与爱是人性中的最基本的情感,医患和谐基于医者的同情心与爱。懂得敬畏生命,才有怜悯、恻隐之心;也只有敬畏生命,才能拥有仁爱之心。心中有爱并赋予同情,则能激发医者主动去理解、关怀患者,感受患者的痛苦、悲伤与快乐,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做患者所需。悲悯、恻隐之心正是敬畏生命的具体体现。如果医生与患者加强沟通并注重方法和态度,那么将会给予患者更多的爱护和关怀。沟通与关心让医患双方更加珍惜生命,让医患在相互理解、相互鼓励中同情共振,最终得以建立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

3 将敬畏生命伦理观念切入医德教育的路径

3.1 培养医学生敬畏生命的德行、精益求精的精神

珍爱生命,是医者最基本的一种人文育化,怀悲悯之心理解生命之重,这正是培养医学生正确生命观的潜在要求。如施韦泽所言:敬畏生命的本质与爱的伦理原则是一致的。心怀有爱之人,才能将心比心理解其他生命意志所体悟的共同“愿望”。因此,敬畏生命本身就包含爱、同情、关怀和奉献之德行。医学生怀敬畏之心投身于医学事业,努力钻研,激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知精神。因为敬畏,就会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因为敬畏,更会博览群书、疗疾尝百草;因为敬畏,就更懂得珍爱与关怀。

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医者必须有精益求精的学术态度。医是“至精至微”之事,精湛的医术是良医的必备条件,也因此决定了只有那些用心精微的医者才会深刻理解“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这句话的深刻寓意。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应在医德教育中告诫医学生,学医之路要处处显“精”,每一项技能都务必严谨审慎、精益求精,丝毫的懈怠都可能犯下攸关性命之大事。因此,医学生要时刻提醒自己在以后的医疗工作实践中“虚心”学习,以扎实的医疗技术来实现“珍爱生命”的誓言。

3.2 培养医学生精诚兼备、仁爱关怀的人文精神

医者行医不仅要“精”,更要“诚”,这是行医者最基本的行为准则[5]。“精”即精湛的医术,“诚”即以仁爱之心诚心诚意、尽己所能为患者服务,这就是医者之人文精神修养。医术乃“性命攸关”之事,医疗行为关注的是患者生命,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因此“仁爱”在医学领域尤为重要[6]。自古仁德是医德之源,大医者必为仁爱之人,晋代名医杨泉在《论医》中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仁爱思想体现了对生命热爱和关怀的道德理念。医家仁爱,就会将生命至上内化于心,就能给患者施仁术,就会真正为患者考虑,尽其所能去关爱患者、帮助其解除痛苦,同时,以仁爱引起患者共鸣,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7]。

希波克拉底所言:“世界上能治病的东西有两样,一个是药物,一个是语言。”除了药物,医生的语言同样能治病,很多时候医生的话语不仅能治患者的心病,而且能给予患者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最温暖的心理关怀。因此,医生不仅要会治病,还要会读心。医患相互信任,患者才会以性命相托。医学人文精神不仅仅是知识,还是一种信念。所以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精神修养,在其医德教育中融入仁爱和关怀教育理念,使其心存敬畏,让他们如同对待自己亲人般善待患者,让其感受温暖与关爱,这正是发扬中华民族“医者父母心”的真实写照。

3.3 培养医学生普同一等、以人为本的医学人道主义

在“敬畏生命”的原则基础上,施韦泽提出道德观的核心内容是“生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敬畏生命伦理观否认生命之间的高级和低级、富有价值和缺少价值的区分。我国传统医学伦理学秉持医德思想之初心,很早就从“医乃仁术”观念出发,提出了普同一等的行医原则,提倡对待患者应一心赴救、贫富虽殊、药施无二。这种医者之博爱理念,要求医者自觉怀有平等理念,对待所有患者都要一视同仁、专心救治。

唐代孙思邈医德思想中始终贯穿以“仁爱”为本的基本原则:“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宋代名医张炳,仁爱救人,无问贵贱,有谒必往视之。如果医生视患者如亲人一般给予关爱与尊重,对其病痛感同身受,怀“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之同理心,患者也会感受到医生的用心,从而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古代良医救命疾苦、不分贵贱、尊重人性、一视同仁的精神,为现代医学生树立了真实的榜样形象。医学教育是高尚的事业,敬畏生命是医学人道主义的最高价值[8]。

此次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在危急中挺身而出,承受着职业暴露的风险,或因周围同事的感染而忐忑不安,然而他们毫不退缩、坚守病区、日夜奋战,给予患者同情、照顾和安慰,这正是医学人道主义之体现。在病区,他们扮演着患者的家人、患者的心理按摩师,帮助患者克服恐惧、消除心理不安、积极配合治疗。他们用大爱无私捍卫了百姓之安危,用仁心仁术践行了“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一心赴救”的大医精神,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赞誉。因此,医学院校在回归教育之初心、加强医学生敬畏生命之医德教育时,用这些榜样来触动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未来的医务工作中保持赤诚,真心实意以患者为中心,把“普同一等”的仁心仁术思想转化为医务人员的自觉行为。

3.4 培养医学生履行义务、服务社会的职业精神素养

医学的根本任务是治病救人,医德就是医生在患者救治过程中所体现的责任感。正如《苏联医师誓言》中陈词:“把我的全部知识和权力贡献给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治疗和预防疾病。”因此,医学生要明白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把“救死扶伤,生命神圣”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和医学服务宗旨。本次新冠肺炎传染性极强,危急关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了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国各地医护人员纷纷“请战出征”,自愿加入抗疫一线。疫情面前,他们是医生,更是战士,他们勇敢无畏、甘于奉献,他们用勇敢的职业精神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人的生命是有价值的,而生命价值的实现是在为社会服务与奉献中体现的,个人的生命只有和社会的命运融合在一起才有价值。因此,医学生应牢牢树立“救死扶伤,服务社会”的宗旨,为守护人类健康奉献一生。教育医学生在未来的从业生涯中始终秉持敬畏生命观,以忘我的工作态度拯救他人、救命去疾,始终以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作为毕生的理想与追求。医学生常怀敬畏之心,就会感悟生命而提升生命价值,就能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所规约,进而达到净化生命本真、医者仁心之境界。这正如《论语·子路》中所讲:“人而无恒,不可作巫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名医生在请战书中写道:“全力以赴,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坚决打赢这场硬仗,为战胜病毒作出贡献。”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让这段特殊时期带来的深刻记忆来激发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引导他们树立病魔面前义无反顾、尽己所能的职业精神,自觉承担起“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学社会责任感。

4 小结

古往今来,医学深受儒学影响,赋予医学“仁”的丰富内涵,认为医学为“仁术”。自此以后,医学和美德论便融为一体。“仁”赋予医者之义务,因此,医者须具备深厚的医德素养来铸就美德。古今中外名医经历和事实告诉我们,医生须对患者负责,以精湛的医术、仁爱的医德,救人疾苦,关怀并善待患者,用自己的职业智慧演绎善良,用自己的医学职业道德铸就美德。他们集大德于一身,恩泽人民,造福社会。如此看来,这正是“上医医国”美德论育人的最好榜样,也是对“医乃仁术”道德观的高度总结。

猜你喜欢
仁爱医者医德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
中职护生医德认知现状及对策
论医德考评中的自律导向*
医德信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