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运生,郭智旭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河南分局,450000,郑州)
水利工程造价具有单件性、多次性、组合性、多样性以及复杂性特点,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造价精准度都对投资有较大影响。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工程造价制度逐步发展和完善,实现了从静态投资向动态投资转变,相继颁发了适合不同时期、 不同地域的概(估)算办法、预算定额、收费标准, 但全面造价管理理论和技术尚未成熟。水利工程较为复杂,现有定额子目、造价信息欠缺,加之造价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在工程造价预算评估过程中会出现工程变更、 索赔难以准确定价的情况,导致投资增加,甚至引起承包方与发包方价格争议。
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提供了基础支撑。近年来各地各专业工程造价管理机构陆续建立了工程造价信息平台,但仍处于材料价格信息发布、工程量计算及工程造价初步统计分析阶段。从整个水利造价行业看,全国性统一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还未建立,工程造价管理的数据库、知识库尚待完善。
精准定价是政府部门、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标准化清单及定额管理的具体体现,是推动水利行业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水利工程精准定价总体目标是从项目立项开始,采购、变更处理、结算等各环节精准定价,达到全过程、全要素造价精准定价。
水利工程定价涉及多个阶段、多个环节,是造价信息收集、整理、运用的系统性工作。 实现精准定价须依托现有的造价制度, 不断创新优化、化繁为简,使定价向专业化、集成化、模块化方向发展。 实现精准定价要以精细化管理和信息化为抓手,必须两手抓、两手硬。 一手抓精细化管理,建立水利工程造价信息收集制度和机制,确保收集造价信息全面、准确;一手抓信息化,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全面收集各环节、各阶段的造价数据,做好数据筛选、甄别,建立集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共享和再利用为一体,集项目管理、文件编制、文件审批、结算办理、计划统计、查询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全过程、有秩序的信息化造价管理模式,达到“日常工作高效化,过程管理规范化,造价监控实时化,数据分析科学化”。
加大水利行业造价人才、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尤其要注重二者精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信息化知识普及及应用技能培训,以培养能适应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人才,建立专业的信息化开发应用队伍,满足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构建适应水利工程特点的全国统一的水利工程造价平台,从政策法规、行政许可、计价依据、造价信息等多方面完成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的建库工作。
做好过程控制工作。 由于实施方案是影响造价的关键因素,应该严格审核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做好方案甄选;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经济承受能力,做到事前控制。
做好造价资料积累工作。 解决造价问题必须有基础数据支撑,应按照科学的造价方法,开展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 工程造价资料积累的内容主要包括 “量”(如主要工程量、人工工日量、材料量、机械台时量等)和“价”,以及对工程造价有重要影响的技术经济条件,如工程概况、建设条件、施工工艺等。 现场管理必须详细记录施工过程、工艺流程、施工环境,准确记录人工、材料、设备等影响价格的数据,夯实精准定价基础。
做好计量和计价的衔接工作。 实现精准定价不仅需要价准,更需要量准,要建立与定价体系配套的计量规则,且计量规则应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避免歧义。
造价工作信息量一般较为庞大,若造价人员不足,则造价工作耗费时间长,易出错。 通过开发运用信息平台实现多人协同办公功能,可减少冗余沟通协调,降低人均工作量,减少人为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及精度。
在工程价格的市场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工程造价信息主要包括造价信息、工程造价指数、已完工程信息等。 出台工程信息收集和处理、交流和共享配套技术标准,对信息进行系统分类和统一规划,实现信息资源的远程传递和共享。
BIM 技术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等特点,相比传统的造价方式,采用BIM技术进行造价管理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改进工程计价模式和优化管理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具有积极意义。利用BIM 自动算量功能可得到更客观的数据,提高工程量计算准确性。此外利用BIM 模型提供的基础数据可以获得任意时段的工作量和工程造价,从而为安排资金计划、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帮助。 利用BIM 技术可对工程造价指标、 含量指标进行分析和抽取,形成工程量清单、造价数据,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水利工程造价数据庞大,如何快速收集、分析、利用造价数据一直是难题。 目前造价数据收集分析工作主要采用人工和计算机辅助统计的传统工作方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近年来大数据获取、存储、管理、处理、分析等相关技术已较为成熟,应用大数据技术将助力水利工程造价管理。 应统筹规划、开发建立全国统一的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数据库以及相关支撑系统, 实现全国水利工程造价数据高度共享和及时处理。 水利工程造价大数据建设应包括“四库”。
①基础数据库。 基础数据指支撑造价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开展造价管理活动所必需的基础性、战略性数据,这些数据内容相对固定不变。 基础数据库主要包括定额库、标准清单数据库、材料价格基础数据库等。
②业务数据库。 业务数据库主要包括造价信息库、 造价文件数据、应用系统数据库等。
③主题数据库。 主题数据是指通过对时间和空间断面的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形成的面向行业综合业务和管理决策的统计数据。 主要包括造价数据库、业务应用数据库等。
④共享数据库。 共享业务数据具有跨行业、 跨部门或业务协同需求。共享数据库主要包括文件业务、清单业务和工程业务等数据库。
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应以互联网、大数据、 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引领,通过搭建水利工程造价信息大数据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对造价信息进行及时全面收集、互联互通共享、综合有效处理。 完善造价管理体系,以信息化为抓手, 以精细化管理为支撑,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科学定价水平,实现精准定价, 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助力水利事业不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