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沙 宋燕
[摘 要] “互联网+”背景下探索“互联网+教育”新型教育融合模式是对研究生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突破和尝试。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经典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将其与互联网相结合是时代之需。研究生学习的特殊性使研究生进行网络合作学习具有必要意义。本文在探究研究生网络合作学习的适切性及必要性基础上,结合研究生网络合作学习的教学实例,为研究生进行网络合作学习提供了程序性策略。
[关键词] 网络环境;研究生;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3-0063-0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被广泛应用。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互联网+”行动计划作为国家战略提出。同年国务院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1]“互联网+教育”充分显示出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方面跨界融合的无限潜力,推动着学生学习方式的巨大变革。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基本教育手段,将其与互联网相结合进行的网络合作学习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及应用。网络合作学习与时代背景的呼应使其显现出巨大的优越性,而研究生作为社会的高层次人才,充分利用这种学习方式对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的改革意义。
一、方式创新——研究生网络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
合作学习的思想在我国已有千年的历史,如《学记》中提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即包含着这一思想的基本理念。正式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由于其在学生学业成绩和学习品质培养上的突出成效,甚至被誉为“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之一”。当前随着新课改实践的不断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越来越深入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被广泛采用。合作学习以异质小组为基础,以共同任务为驱动,以分工协作为方式,以共同发展为目标。它基于“学习者中心”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在互动互助中实现对知识的获取和学习品质的提升。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将网络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顺应了学习方式革新之势。传统的合作学习存在学习时空限制、学习资源有限等不足,而“互联网+合作学习”具有超媒体的信息表征与加工方式、虚拟化和非正式的人际沟通互动方式等优势弥补了传统合作学习的不足。[2]为全力做好2020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教育部已经安排硕士研究生扩大招生规模18.9万,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对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新审视事关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合作学习在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上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研究生学习方式和要求的特殊性,利用网络进行合作学习更显示出切适性和必要性。
二、最佳选择——研究生网络合作学习的适切性及必要性
(一)研究生网络合作学习的适切性
相比其他阶段教育,研究生教育在学习方式上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1.自主时间多
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基本集中在研一时期,且课程设置专业性较高,课程数量并不多,因此研究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这对于合作学习会产生两种情况:第一,课外合作多于课内合作。由于课堂学习时间有限、自主学习时间充裕,研究生大量的合作学习任务基本是在课外完成。第二,线上合作多于线下合作。在自主时间内,研究生多忙于自己的科研任务,每个人有各自的学习计划,导致同一班级学生课余时间能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很少,因此将有合作需求的学习任务放到线上进行更具有可操作性和便利性。
2.班级人数少
对于多数专业课程,研究生上课人数相对较少,相比传统人数较多、能经常更换合作对象的班级内小组式合作学习,研究生合作学习对象则较为狭窄,不利于合作学习过程中学术视野的扩展和思维的碰撞,而网络环境中合作对象广泛,能在班级基础上不断扩充新鲜成员,为合作学习持续增添新动能。
(二)研究生网络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网络合作学习在继承传统合作学习优点的同时又克服了其资源有限、时空限制等不足,优势显著。
1.学习资源丰富
有效学习离不开优质学习资源的辅助。网络学习资源是指学习者利用计算机网络手段開展网络化学习活动的各种网络信息资源。广义的网络学习资源包括相关网络硬件资源及其软件资源两个方面,而狭义的网络学习资源仅指学习者能够用于网络学习活动的各种网络数据库,[3]本文所论述的网络学习资源即指后者。网络学习资源不仅包括网络信息资源,也包括网络人力资源。合作学习中借助网络手段,我们能获取丰富的网络学习信息资源,如完备的电子资料、优质的公开课以及大量可利用的学习网站等,也能与其他知识水平不同、经历不同、观点不同的广泛学习者进行交流与合作。
2.打破时空限制
传统合作学习需要学习者在同一时间、相同地点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时空固定。而借助网络平台则可以使学习者不受时空间限制,更加自由、灵活地进行合作。空间上,学习者身处异地也可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节省集会时间;时间上,学习时间的选择更加自由,即使某一学习者因故不能参与即时讨论,也可以在交流平台获取其他学习者的共享资源、发言记录、合作进程等,跟上学习进度。
3.多种能力培养
培育合作精神。“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就是要我们学会共处,不仅要学会竞争,也要学会合作,学会和他人共同参与,这是世界各国对教育的共识。树立合作精神,进行合作学习,将个人融入集体,精诚合作,是提高个人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提升自学能力。自学,既是合作学习的前提,也是合作学习进行的动力。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既是知识的接收者,也是知识的传授者,需要把学到的知识、领会的思想与其他成员进行交流、传授,为了讲得明白、教得清楚,每个人在之前都需要进行充分的自学,搜集资料、理解主题、自我思考、准备发言……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研究主题有话可说,成员之间也才能互有收获。自学过程即是学习者自学能力提升的过程。
发展思维能力。正如名言所说:“两个人相互交换苹果,每个人手中还是一个苹果,但两个人相互交换思想,那每个人将会拥有两种思想”。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都是参与者,共同分担学习任务,各自对学习主题产生独到的见解,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成员在悉知对方想法的同时,也在学习对方的思维方式,不断改进自身思维,获得思维的成长。
强化社交能力。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人最根本的特性就是人的社会性。合作作为一种社会性行为,是培养学生社会品质、发展学生社交技能的重要推力。合作学习过程中团队成员各抒己见、思维碰撞,有时难免产生冲突和对立,学会化解矛盾、良性沟通的方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看法,学会同伴间的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等等,都是我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培养的社会技能和品质。
4.提高学习成效
合作学习是成员间互帮互学的过程,身处团队的人更容易树立集体意识,更容易为此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合作学习中每个人劲往一处使,人人各尽其能,交流互助,对于加深学习深度、拓展学习宽度、提升学习效率大有裨益,使学习任务能高效达成。
三、教学实例——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研究生网络合作学习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面对“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这一非常时期的考题,老师们都变身主播,开启了线上教学模式,钉钉课堂、腾讯课堂、雨课堂、云班课等网络授课平台被广泛运用到研究生在线教学中。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采取集中讲授和分组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分组教学则常常要求研究生在课下进行网络上的合作学习。以我校研究生教学为例。
疫情期间,D老师为师范生开设了基础教育改革与实践这门课程。课程教学以小组为单位,教师首先基于当前教育实际和学生学情精心设计了10个教学专题,并将每一专题作为一个合作学习任务。课前,教师会在QQ群中分享相关主题的学习资料,包括书籍、论文、视频等,学习小组内部自我分配学习任务并进行自学,在此基础上制作PPT并撰写教案,这一过程中教师会经常在QQ群中与学生互动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并积极指导学生对课件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课上,教师先进行导入讲解,然后各小组学生围绕专题将合作学习成果融入教案中进行试教。随后,教师会对小组学生的试教进行分析,同学之间也会相互点评,指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最后教师会围绕该专题做进一步的讲解,弥补学生讲解中的不足、准确性的偏差、深度不够等问题,加深学生对专题的理解与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所进行的网络合作学习,一个学习小组是一个学习单位,教学专题是其共同的学习任务,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进行自学任务和小组规定任务的完成,再配合展示合作成果,生生间、师生间根据合作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多边交流互动,此外,教师网络指导贯穿学生合作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在整个网络合作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对专题的深入理解,也在教学活动设计、授课技巧以及合作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极大提升。
四、实现合作——网络环境下研究生合作学习策略
(一)科学设计合作任务
学习任务是合作学习的核心,理解学习任务的本质是很重要的,包括任务的类型和复杂性,互动群体的知识要求,交流媒介的要求等等。[4]合作学习是基于任务展开的,合作任务既要有助于提升研究生学术科研水平,也要对研究生合作品质的提升有所助益。设计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任务,首先,合作任务的主题对丰富学生的学术视野及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是有效的;其次,合作任务难度合理,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学生通过合作和努力能够完成的;再次,合作任务能进行板块或程序的划分,能为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及分配合理的工作。
(二)综合考量合作对象
在更多时候,研究生对合作学习任务拥有自由挑选合作对象的权利,因此也要求研究生在挑选合作对象时要保持理性、全面的思考方式。当班级人数或小组人数较少时,研究生合作学习对象的选择就不应局限于当前,即使是课程合作学习任务,也应始终保持开放的思维和进取的学习态度,积极开展跨班、跨年级、跨专业、跨校等合作,网络平台则为此提供了绝佳便利。其次,在具体合作对象的选择上,学习者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认知能力、认知风格、认知方式等都将影响合作的效率。[5]异质成员更容易做到能力互补,因此在选择对象时,性别、性格、学习水平、信息技术能力、研究兴趣、特长等都应成为考量因素。
(三)合理分配个人职责
正如机器的运转需要每一个零件的协调运作,合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也需要每一位合作学习参与者都承担好自己的那份职责。每位成员都是独特的,但合作学习中不能各行其是,最好由小组成员共同选择一位有能力、被信服的人作为组长,来统筹整个合作学习过程。组长要依据成员个人的研究兴趣和能力把每个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合理进行任务分配。此外,组长要安排好成员进行任务进度的定期汇报,确保任务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每一次汇报都以成员的自学为前提,然而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缺乏教师的督导,这要求每一位成员自觉树立责任意识,为完成好自己的那份团队任务而进行高质量自学,这一过程同样需要组长聚集起强大的团队凝聚力。
(四)积极进行深度讨论
网络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积极的交流讨论,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要有发言的机会和发言的任务,来保证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发言应围绕自学任务和合作中规定任务的进度、学习成果以及自身思考等来进行,其他成员要敢于对发言者的发言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疑问甚至质疑,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互动也有利于削弱这一过程带来的人际压力和紧张感。合作组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专门的资料库用以储存每次讨论的成果,使不能参与即时讨论的成员能在之后了解到讨论内容、跟上学习进度。
(五)展示成果多边反馈
合作学习最终成果的展示既是本组成员学习收获的分享,也是团队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一种手段。在展示学习成果后,对学习成果進行多边评价也是极为重要的。评价包括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学习者之间的互评以及学习辅导者考评。[6]学习者自评,即学习者根据自己完成任务过程的情况以及学习效果来评价自身在合作学习中的收获及不足。学习者互评既指团队内成员的互评也指团队间的互评,团队内成员互评可以帮助团队及时发现不足、纠正偏差;团队间互评除竞争外更多的在于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他组的优秀合作经验及成果,同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争取自我完善。学习辅导者考评则主要指教师评价,教师对整个学习过程及合作成果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使每一位合作学习者都能对本次合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进行有效的自我总结。
(六)教师指导贯穿全程
在网络合作学习进行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教师需要为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任务,需要提供团队组建及分工的建议,需要在交流讨论过程中参与讨论、提出建议、指导方法,也需要在合作成果展示后进行即时反馈、补充深度信息。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教师绝非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和指导者,不断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也不断为学生搭建解决问题的支架。
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必然会给当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带来新的思考。网络合作学习既继承了传统合作学习的优点,又在此基础上顺应了时代潮流,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但我们也应看到,线下合作同样具有不可替代性,线上、线下合作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互为补充。基于研究生学习的特点,可采取网络合作学习为主,辅以线下合作学习的方式,灵活进行合作,才能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功能,实现研究生自身学习力的巨大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Z].2015-07-01.
[2]储君,和学新.“互联网+合作学习”的内涵、特征与有效实现[J].教学与管理,2017(6):77.
[3]陈时见,王冲.论网络学习资源的意义、功能与类型[J].电化教育研究,2003(10):50-51.
[4]杜健霞,孙玫璐.网络合作学习模式的设计与应用——合作学习的任务、分组交流和认知过程[J].开放教育研究,2007,13(5):27.
[5]李苗在.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模式综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5):132-133.
[6]丁丽.网络环境下成人合作学习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责任编辑:张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