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表象遮望眼

2021-04-02 10:14钱骏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文体态度

钱骏

多年来,高考作文从命题类型到写作形式一直受到广大语文教师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高考作文成与败往往成为很多学生高考成绩好坏的风向标,可见高考作文在高考语文中的重要地位。新时代背景下,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从形式呆板的命题作文到自由开放的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学生的写作样式从单一僵化到天马行空,确实是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新的弊端也产生,文章不接地气的现象尤为突出。面对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宽泛性,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容易做纸面文章,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显得手足无措。只是纸上谈兵,又怎么能满足新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呢?在这一背景之下,任务驱动型命题作文成为新形势下高考作文的新秀。

无论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之前都要找准命题的脉搏,正确审题立意。下面我就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任务驱动来谈谈自己浅陋的看法。

2015年高考全國Ⅰ卷的作文题: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是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一、明确写作主体及文体

任务驱动型作文和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一样都提供了材料,但与其他两种类型作文不同的是,它有明确的任务指令。命题者在写作要求中明确提出,对所发生的事情“你”怎么看?请“你”给小陈、老陈等写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那么学生在写作之前只要仔细阅读材料要求并不难发现,命题者的要求突出了“你”,也就是说创作主体是“你”,不是“小陈”、不是“老陈”,更不是其他人。在这个任务驱动下,学生应学会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及社会认知对以上事件进行具体的分析,深入地探究并阐述自己的观点才能切合命题者的任务要求。这与话题作文中的创作主体灵活性却有不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创作主体明确、清晰,更具有个体性,对了解不同学生的认知有着重要意义。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体现一个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写作主体明确下的写作更是创作主体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一个过程,它对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具有直观性。同时,这为教师以后的个性化教学也指明了方向,也有利于教师长期、持续性的教育。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在命题时并没有对文体有明确的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也容易忽视文体特征,仅仅凭感觉而作,写出的文章多是“四不像”。而任务驱动型作文在命题中多明确给出驱动任务,如“演讲稿”“一封信”等,明确文体要求。即便没有明确地指出文体要求,也会给出“你的看法”“你的认识”等语言来暗示文体特征,明确要求。这样的命题方式不仅对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清晰的结构思路,更有利于学生明确写作对象和写作内容。某种程度上说,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出现也让一度混乱的话题作文的文体发生了巨大改观。

二、真实情境的具体展现

话题作文在命题时多以词语或词组出现,看似留给学生的空间很大,但是学生在进行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往往摸不清思路,抓不住命题者的意图,写出的文章大多虚有其表,文章主题不明确;材料作文虽提供材料,但材料作文范围宽泛,有的还不接地气,让学生写作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任务驱动型作文与材料作文一样也提供材料,但与材料作文不同的是,它提供的材料中常常展示一个现象或设置一个场景,而材料中的现象或场景大多指向生活中的一个实际问题。就这三种作文命题形式而言,任务驱动型作文中真实情境的展现对还未踏上社会的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指向性作用。我们常常说,创作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只有善于体验生活、捕捉生活、了解生活,才能在生活中找到写作的素材,并写出真情实感来。

在创作之前,对材料的分析也应当是具体的。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老陈开车打电话是整个事件的起因,小陈为劝戒父亲采取了一系列的举动,同时也引发了交警及社会各类群体关注。那么,在整个事件中,学生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具体的分析,比如,老陈的行为对错与否,小陈及其他人对老陈的行为有着何种态度和看法;小陈的劝阻行为是否适当,老陈及其他人对小陈的举动又是怎样的态度和看法。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之中,各种现象的分析才能是具体化的展现,学生也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各种现象或问题进行具体而细致的分析。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后面的解决能力恰是命题者命题的初衷。

三、多元化思辨思考

在任务驱动型作文中,材料中所展现的观点态度往往是多角度、多元化的,进而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和认知就某一观点进行具体的阐述,在深入分析探究过程中也能与材料中出现的其他观点态度相互比较、分析,从而形成思辨的过程,激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

在上面的材料中,出现了多类人,如果把行为的主导者看成是小陈和老陈,那么对两个人的行为,除去他们相互评判之外,还有其他人在进行评判。各类人的评判态度是不同的,作文的命题者则一再强调“你”的看法,也就是创作者的看法。然而,作为创作者,“你”的观点态度是从哪来的呢?一方面,我们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对待事物和事情的看法是有自己见解的,就材料中出现的真实情景,他们有自己的认定和判断。另一方面,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考虑到不同类别的人的观点和态度,教会学生联系地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哪怕是某些相对立的观点,也应互相比较,不顾此失彼,培养他们用哲学的思辨思想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如此一来,“你”的观点态度就不是原先单一的个人观点了,而是在运动、发展中形成的全面而有深度的理性思考。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水平,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升理性思维水平。” 任务驱动型作文恰是践行这一思想。

眼下,高考仍然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肩负着引导教学的任务。高考作文的改革一直在不断探索中,任务驱动型作文通过在作文材料中增加任务指令,增强写作的针对性,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明关系,在多角度、多元化比较中说理论证,旨在引导教学要联系生活、着眼实际问题,完成写作任务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文体态度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高考作文两关注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