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数学作业的趣味化设计和个性化评价

2021-04-02 21:20杨宏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数学作业

杨宏

[摘 要]作业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结合具体课例,就如何通过趣味化设计与个性化评价来发挥小学数学作业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作业;趣味化设计;个性化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1-0056-02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多数教师比较关注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而对于如何利用作业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度不够,数学作业的作用还仅仅局限于巩固数学知识和训练技能。日常教学中,作业的内容常常局限于教材,从配套的课本、练习册中选取,题型也以模仿例题为主,机械重复的较多。这些过于规范、封闭的习题内容缺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只需通过多次操练,套用现成的法则或公式便能顺利解决。如此,学生就难以发现这些数学问题的实际背景,从而削弱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业作为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有效的作业设计及评价应能够体现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它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感悟,培养学生欣赏数学、热爱数学的情感,发展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自觉应用数学的能力。

一、关注作业内容,提高作业的趣味性

传统的作业设计中,内容比较单一,基本上以例题的模仿性操练为主,相关的内容偏重于知识的系统性而缺乏趣味性,作业中蕴涵的信息元素常常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的配套作业中,要求学生说出下列百分数的意义:

青草晒干后要失去相当于原质量80%的水分。

一块铜锌合金的含铜量是82%。

......

学生对青草为什么要晒成干草很难理解;对于“合金”,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也不能从材料合成的角度去正确理解,而只能对数据的意义进行程序化解释。此类作业难以反映学生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真实理解水平。

为了让学生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有机结合起来,可把教材中对百分数的解读内容进行重新改编,在自然、科技、财经等各类生活热点中寻找学习素材,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去解读数据、分析数据,加深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如:

再如,在五年级的课堂上,当学生探索并解决了“正方体中的涂色问题”后,作业不应仅仅满足于学生对计算公式的单纯记忆和运用,而应视学生的能力水平,引导学生将探究的过程用实验报告(如图1和图2)的方式记录下来。

在实验报告中,学生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举例尝试——列表分析——概括规律——公式提炼——应用解题”的问题解决过程清楚而详细地表达出来,真实而完整地展示了数学学习的过程、结果与水平。这样的作业少了机械性的习题操练,多了学习过程的反思和數学思维的梳理。通过有条理的记录,学生能从一个问题的探究活动中感悟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性思想和方法,为日后自主探究同类问题积累了宝贵的活动经验。

二、关注作业形式,体现作业的应用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能停留在只掌握课内知识的低层面上,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因此,数学作业的设计应不拘泥于传统的作业形式,而是知识性与现实性、挑战性相结合,体现数学的应用性,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例如,数学作业可以“移植”语文作业的“周记”形式,让学生根据一定的数学命题自主完成数学周记。一位五年级学生就根据学校“数学活动周”中开展的“数数我的头发有几根”的趣味数学活动写下了一篇周记。

这篇充满童趣的“另类”作文(略)及时记录下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完整经历和点滴体会。因此,当教师在课堂上将此文读给其他学生听时,分享作业中的智慧与乐趣,让个体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感染整个集体。

同样,在低年级“解决问题”的作业设计中,可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用编儿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并配上插图制成了一张张可爱的“题卡”。

这类作业符合儿童的个性和情感需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不知不觉地经历了观察生活、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表达应用的数学问题解决的全过程,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教学“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目标。

三、关注作业反馈,增强作业的科学性

传统的数学作业反馈往往采用学生纸笔答题、教师依据答案评价的方式,这种反馈比较适合于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识记和理解水平,却难以评价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更难以区分不同层次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而实施表现型任务作业,就能借助事先设定的多元的、可操作的客观标准来对不同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科学、全面、细致的描述,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指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乘法口诀的学习中可设计如下的表现型任务作业:

乘法口诀的表现型操作任务改变了单一的背诵口诀、计算乘法的作业模式,将口诀记忆、动手操作、思维表达结合起来,采用“记一记、摆一摆、说一说”的方式让学生在任务完成活动中展现自己的学习情况,不仅反映了口诀记忆、意义理解这一“双基”的掌握情况,而且展示了灵活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水平。同样的任务,不同层次的学生会呈现不同的完成情况,教师将赋予学生个体相应的分值。学生获取的不再是单纯的结果,而是通过分数的差异知晓自己真实的水准,并以此改进学习的目标;同时,教师和家长也能从作业反馈中准确地获悉每个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便于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综上所述,作业的教育价值不可低估。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同样,作业的改革也应立足于此,应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改进小学数学的作业评价,应从关注数学作业的内容、形式和反馈入手,赋予作业更强的操作性、开放性、创造性和人文性,让作业这一评价活动不仅反映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能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责编 罗 艳)

猜你喜欢
数学作业
浅谈农村普通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
高中数学如何提高学生作业有效性的探索
评语式批改在数学作业中的运用尝试
浅析初中数学作业的作用
提高数学作业质效的几点尝试
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简谈小学数学作业的批改
关于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及反馈
也谈数学作业练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