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洁
表象训练法在南宁市高校公共篮球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邓 洁
(南宁师范大学,广西 南宁 530023)
为提升南宁市高校公共篮球课的趣味性,文章探讨通过在公共篮球课教学过程中引入表象训练法优化公共篮球课教学形式和方法,提高大学生参与篮球课学习的习得能力;同时,加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参与公共篮球课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在南宁市高校公共篮球课实践教学中应用表象训练法授课,研究表象训练法对大学生学习篮球投篮与运球上篮技术动作形成的影响。
表象训练法;高校公共篮球课;效果;影响
新时期高校公共篮球课面临着来自新时代发展变化赋予的两大挑战:第一,体育改革创新再掀新浪潮;第二,综合特性复杂多变的上课主体——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自我、自大、自负”等特点越益凸显。所以加快高校公共篮球课教学的创新发展是必然趋势。
随“体育美育”的提出,再次强调高校“育人”责任之重;同时也是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如何在公共篮球课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篮球项目的优势,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实现“育人与育心”同步进行是高校公共篮球课的核心教学目标。为让学生在公共篮球课中获得更强的习得感,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投篮命中率与强化学生运球上篮技术的连贯性,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点滴进步,适时鼓励并有效引导,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表象训练法通过提高学生学习针对性,有效掌握学习内容,并引导学生克服不良心理因素,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与学习态度。
新时代发展下,在南宁高校公共篮球课引入表象训练法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既符合体育改革创新的要求,还能极大地调动大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经过有效的投篮与运球上篮的练习,学生的投篮命中率会变高、运球上篮技术会更连贯。所以,表象训练法是提高南宁市公共篮球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对南宁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改革与创新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本文以2020级4个公共篮球课班级作为教学实践对象,分别编号为A班、B班、C班、D班;A班、B班运用传统方法教学,C班、D班运用表象训练法进行教学;记录各班级学习的数据变化,研究以投篮与运球上篮作为支持的教学内容在南宁市高校公共篮球课的应用。
1.2.1 实践教学法
将所授课的4个公共篮球班分为A班(51人)、B班(50人)、C班(49人)、D班(49人),保证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同为投篮与运球上篮,区别在于A、B班还是运用原来较传统的方式教学,C、D班在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法教授学生投篮和运球上篮。
1.2.2 归纳总结法
将4个班级学生的投篮命中率、掌握运球上篮技术的学生人数、运球上篮连贯性进行如实记录。对4个班级的数据与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运用表象训练法和传统教学的区别。
丰富教学手段:表象训练法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授课对象的不同,而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它更注重教师的示范、语言指导、带练,学生根据脑海形成的印象进行模仿练习。表象训练法需要师生互动沟通方能完成,使公共篮球课变得更有趣味,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自信心。
加强学生记忆:运用表象训练法分解、强化投篮与运球上篮的每一个技术动作与环节,帮助学生在脑海形成完整且清晰的技术动作表象。学生通过表象感知进而加强技术和技术动作的学习。学生在头脑中边想象完整的技术动作、边自主地反复练习,不断刺激学生的大脑神经,有效提升思维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
更快掌握篮球技术动作:运用表象训练法进行篮球教学,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技术动作的表象后,再经过教师的不断讲解和分析,不断刺激学生反复思考,不断强化学生头脑中的技术动作表象;同时,指导学生根据头脑建立起来的表象进行实践练习,巩固技术动作,加强学生对正确、完整技术动作的掌握。
在专家建议下依据公共篮球课性质将篮球投篮与运球上篮这两项技术动作制定评定标准。拟定的评价方法为:(1)投篮定为中投:学生在罚球线外可任意设点投10个球;同时评分需参考学生投篮时的“持球手型、球的后旋、投球命中率”三项标准。(2)运球上篮:学生在半场的三分线外起步运球上篮,连续5次;该项技术主要参考学“运球基础、运球到上篮的连贯性、上篮的命中率”三项标准进行评分。
2.2.1投篮技术评分标准
(1)优秀:正确持球连续完成10次投篮,球有后旋,且投篮命中率达6个则为优秀。
(2)良好:投篮持球动作基本正确,10个投篮的命中率为3-5个,投出的球至少5个以上有后旋。
(3)及格:投篮持球动作基本正确,10个投篮的命中率达3个,投出的球少有后旋。
(4)不及格:投篮持球动作不正确,投出的球旋转慢或无旋转,命中率只有1-2个。
2.2.2运球上篮技术评分标准
(1)优秀:运球上篮整体动作正确,6min内完成5次半场运球上篮,动作连贯,上篮命中率达3个以上则为优秀。
(2)良好:运球上篮动作正确,7min内完成5次半场运球上篮,动作基本连贯,上篮命中率达2-3个则为良好。
(3)及格:运球上篮动作基本正确,8min内完成5次半场运球上篮,运球偶有丢球,上篮命中率达1-2个则为及格。
(4)不及格:运球上篮动作不正确,连续完成5次半场运球上篮超出了8min,命中率低。
表1、表2是基于在教授内容前利用两次课帮助学生恢复体能后进行测试的结果。两次体能恢复课主要内容是慢跑、拉伸;辅助内容是自主的投篮与运球。同时强调本学期的主要学习内容为:定距离投篮(即中投)和运球上篮;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练习,并注意相互观察学习正确的技术动作。表1和表2的数据统计显示:两项测试中获得优秀、良好、及格的学生人数差异不大,投篮技术“及格”以上的学生人数整体占比稍高于运球上篮技术“及格”以上的占比,其中最明显的是运球上篮不及格的学生占较大比例。关键因素在于对于公共篮球课学生来说运球上篮偏难,要求运球上篮动作技术性高,较多女生不能连贯完成运球上篮动作,“不及格”的人数中大部分也是女生。
表1 实践教学前投篮技术指标测试情况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A班(51人)10(20%) 13(25%) 16(31%) 12(24%) B班(50人) 11(22%) 13(26%) 17(34%) 9(18%) C班(49人) 8(16%) 14(29%) 16(33%) 11(22%) D班(49人) 11(22%) 12(25%) 15(31%) 11(22%)
表2 实践教学前运球上篮技术指标测试情况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A班(51人)10(20%) 11(22%) 16(31%) 14(27%) B班(50人) 8(16%) 13(26%) 15(30%) 14(28%) C班(49人) 7(14%) 14(29%) 15(30%) 13(27%) D班(49人) 9(18%) 12(24%) 13(27%) 15(31%)
表3、表4的数据真实地反馈了运用表象训练法进行实践教学的C、D班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取得“优秀”与“良好”学生人数明显增加,“不及格”的学生人数明显减少;由于运球上篮项目技术要求较高,“不及格”的占比仍然偏大。
表3 实践教学后投篮技术指标测试情况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A班(51人)12(24%) 15(29%) 15(29%) 9(18%) B班(50人) 15(30%) 15(30%) 13(26%) 7(14%) C班(49人)14(29%) 21(43%) 13(27%) 1(2%) D班(49人) 17(35%) 17(35%) 15(30%) 0(0%)
表4 实践教学后运球上篮技术指标测试情况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A班(51人) 9(18%) 12(23%) 19(37%) 11(22%) B班(50人) 10(20%) 13(26%) 18(36%) 9(18%) C班(49人) 12(24%) 19(39%) 15(31%) 3(6%) D班(49人) 16(33%) 18(37%) 10(20%) 5(10%)
图1 实践教学前后“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成绩的学生比例柱状图
将4个班级在实践教学前后经测试获得“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成绩的学生比例形成柱状图进行对比可见(图1),南宁高校公共篮球课运用表象训练法开展投篮与运球上篮技术内容的教学,学习掌握学习内容及进步成效明显。
南宁高校现在的在校生基本为“20”后,这一群体最明显的现象在于:绝大部分学生在经济条件优渥家庭条件下成长,受信息化发展熏陶,从而是一群有鲜明主见的“20”后。南宁高校在开展公共篮球课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基础,掌握学习的特性,巧妙地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才能发挥表象训练法的教学效果。
2.4.1全面把握学生身心动态和篮球技术基础水平,与学生有效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个是高校公共篮球课运用表象训练法进行教学时首要解决的问题。
2.4.2 运用表象法合理掌握实践教学时间,主要包括学期实践教学课时的安排和每次课教学时间的把握。经过对公共篮球课4个班级开展一学期的表象训练法教学,经分析总结:运用表象训练法教学,每次课教学时间应在8-10分钟更为有效;每学期的课时中运用表象训练法教学实践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
2.4.3 教学示范动作清晰,教学语言应用适当;善以技术动作的型命名,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动作印象。该阶段的学生较为缺乏耐心,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更好地耐心去引导教学,并多以鼓励形式帮助学生克服耐心不足的问题。
高校公共体育课在培养与锻炼大学生身心素质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是高校育人的一个重要教学过程。南宁高校公共篮球课运用表象训练法实践教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投篮和运球上篮两大技术动作,大大提高了学生在公共篮球课的习得感和积极性。通过对4个班级运用表象训练法的对照实践教学后进行测试,结果直观地反馈了表象训练法产生的教学效果更为明显。它能更快且更好的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篮球技术动作印象,促进学生正确的篮球技术定型;同时,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篮球技术的信心,满足学生们课后参与篮球运动或自学篮球的需求。
表象训练法主要以辅助学生学习为主,在给学生展示动作、观看视频、图片时需要集中学生注意力。指导学生在练习时注意结合头脑表象与思维进行练习。注意引导学生以大脑表象为基础,结合视觉观察到的技术动作,如观察技术动作娴熟的同学练习时展现出来的动作,帮助自我正确技术动作定型。实践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个性特点,针对性地选择学生所适应的语言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让表象训练法能在南宁市高校公共篮球课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1]李文龙.浅析表象训练在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中的运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
[2]张巍.表象训练法在街舞HIP-HOP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9.
[3]姚伟娟.扬州市广陵区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现状调查与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
[4]张树成.表象训练法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投篮训练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
[5]刘野,王晓云,阮云龙.北京市上地街道辖区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职业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J].运动,2017.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Appearance Training Method in Public Basketball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of Nanning
DENG Jie
(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ning 530023, Guangxi, China)
邓洁(1981—),硕士,中级职称,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学、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