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金开
摘 要:在目前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需要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培养核心素养。但是,实际情况是学生对于新课设的课程学习主动性不强,并且在中考的背景下,被动学习方式较为明显,这些都会影响教学效率。针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就成为了学生感受知识、获取知识、养成素养的主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影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并从生活情境、微课运用、理论结合实验三个角度介绍了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前言:课堂教学的效率的提升不是单一的提高速度,需要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建立相应的知识认识,能够有效地获取知识内容,并有思维能力、知识结构、解题能力的成长。鉴于此,效率提升的策略上就要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解决降低效率的因素,使学生愿意在课堂中参与化学知识的探索思考,能够有效的理解和认识知识内容,养成方法,更为与化学实验进行一定的结合,这样不仅能保证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的有效性,也能推进化学素养的内化吸收。
一、影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
在目前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学方式和方法也都是以学生为核心,所以影响教学效率的因素上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质量。学生不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对于知识的理解就会不全面,没有思考探究也就不能推动知识学习的延伸,单一性的理论理解更不能实现知识理解的有效性。所以,学生的自主學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需要教师在学生的角度做改革创新的尝试[1]。
二、初中化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构建生活情境,引导应用思考
在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中,学生的应用思考决定了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对于陌生的知识,初中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在策略上,教师要挖掘初中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化学概念和介绍有生活的基础。这样就能保证学生有去思考的方向,也让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称为应用思考的动力[2]。例如,在《燃烧和灭火》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燃烧的不同情况和灭火的方式,让其感受燃烧这种化学现象的差异性,也感受化学知识在具体生活中的应用。在此情境下,有助于学生对于燃烧定义的理解,脱离单一性“火”的认识,在宏观和微观的双层角度理解燃烧。并且情境还能激发其知识学习的意识,科学解释灭火的方法,有成就感和认知感的提升,也就实现了应用思考的有效引导,有助于课堂教学中主动学习,教学效率会有本质上的提升,更能带动化学核心素养的自我认识。
(二)运用微课教学,增强探究意识
在初中阶段的化学课程只有九年级学习,缺乏前置性的知识理解,所以很多学生对于化学这门课程知识的学习意识不强,缺乏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探究意识,总是做等待性的学习,教学效率肯定不会有做提升。教师可以运用微课,丰富课堂中的化学知识内容,也针对化学知识做递进式的呈现,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理解认识,能够让课堂学习有具体的意识和行为,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教学中,教师就运用微课引导学生的知识探究,让课堂中的知识教学有阶段性的进行。首先呈现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不同性质,在生活中的呈现,以趣味的介绍让学生产生了解学习的意愿,建立宏观理解认识;然后再以微课呈现化学式、空气中的状态、在什么样的条件形成,为自主学习理解提供一个方向,在此过程中可以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之间做自主学习的讨论和总结,完成深度的理解认识,保证教学的参与性。微课在课堂中的应用保证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三)优化教学结构,理论结合实验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要以学生的有效理解认识为核心,所以在策略上要发挥出化学课程中实验教学的作用,优化教学结构,让理论学习与实验实践有具体的联系,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深度,也就能提升教学效率。以《溶液的浓度》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线上教学平台或者教学视频指导学生做课前学习,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中,保证每个学生的独立思考有足够的时间。其中要注重实验预设和结果猜想的内容落实,让学生有更多地思考[3]。然后在课堂中则是以实验教学为主,让学生参与到化学实验的总结和思考中,从而实现高效教学,保证理论知识有实验的验证,形成应用思维。
结论:总而言之,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是必要的教学工作,要让学生对化学课程产生兴趣,能够做有效的探究学习,将自主学习与知识应用进行结合,这样就能改变课堂进行的形态和环境,学生有兴趣,也有能力参与教学过程,效率得到了提升,教学质量也会有保证。但是,在策略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教学方式的配合,削弱学生的被动意识,让主动探究和自我表达成为课堂学习的形式,既提高学习感受,也丰富课堂知识内容,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洪亮.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257.
[2]郗陟.基于微课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251.
[3]孙冬梅.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20(19):171-172.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盐源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