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隅之地到精神高地:概念史视域下的“沂蒙”

2021-03-31 01:45魏本权
红色文化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大众日报沂蒙山沂蒙

魏本权

“历史沉淀于特定概念”(1)方维规:《什么是概念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版,第31页。。中国革命孕育了许多政治、社会、文化与空间等概念,并赋予其特定的表意所指与象征意义,如嘉兴南湖、延安、西柏坡、根据地、苏区等,均是在中共革命中赋有特殊含义与意义的经典表意符号,也隐含着特定时段的历史。其中,“沂蒙”也是中国革命孕育的概念之一。从1938年“沂蒙”区位概念的提出(2)目前,学界对“沂蒙”概念的研究仅见李洪彦《“沂蒙”的由来》一文,见https://www.sohu.com/a/277257836_678746.另有《“沂蒙”这个词,居然才出现了80年》(《齐鲁晚报》2019年2月19日)一文,亦援引上文观点。,到1989年“沂蒙精神”的首次提炼与提出(3)魏本权、汲广运:《沂蒙红色文化资源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13页。,再至近年来沂蒙文化、沂蒙精神的弘扬与传承实践,“沂蒙”作为自然地理、行政区划、文化空间、政治象征、精神符号的内涵不断衍生嬗变,溢出最初作为一个自然地理空间的含义,成为一个极富符号与象征意义的人文概念。从概念史的视角追溯“沂蒙”的概念演变、话语建构与意义表达,厘清其概念内涵,对传承沂蒙精神极具价值。

一、一隅之地:作为时空概念的沂蒙

据专家考证,“沂蒙”一词最早出现在1938年5月30日郭洪涛给毛泽东的一封电报中,该电文最早提出了“沂蒙”这个称谓,是目前我们掌握的“沂蒙”的最早出处(4)李洪彦:《“沂蒙”的由来》,见https://www.sohu.com/a/277257836_678746.,但该文没有继续深入考察“沂蒙”概念的后续衍变。如从概念史角度加以追索,可以清晰地看出“沂蒙”从最初的地理区位概念和行政区划概念向具有政治与文化意义的概念的历时性衍变。

1937年12月底,随着日军对山东的大规模军事进攻和韩复榘的不战而退,山东各地相继沦陷。1938年初,《中共中央给山东省委的指示信》指出,山东省委的工作“应以发动游击战争与建立游击区的根据地为中心”“省委工作的中心应当放在鲁中区,开始依靠新泰、莱芜、泰安、邹县的工作基础,努力向东发展,尤以莒县、蒙阴等广大地区为重心”(5)山东省档案馆等编:《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4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7—18页。。1938年5月,山东省委制定了《发展和坚持山东游击战争的战略计划》后,郭洪涛就山东战略计划致电毛泽东等:“为什么选择沂蒙山区根据地?(一)地区险要是适当的,便利发展。(二)群众条件好,民枪很多。(三)友军只有张专员部,和我们的关系好易于合作。(四)社会组织单纯,土匪会门很少。(五)物产丰富,给养容易,目前是最好根据地。”(6)常连霆主编:《山东党的革命历史文献选编》第3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6—17页。

电文提出了“沂蒙山区”这一区位概念,同时也提出了创造蒙沂根据地等的计划。郭洪涛在电文中指出的战略任务是,6—8月创造以蒙山、抱犊崮山为骨干,包括新泰、蒙阴、黄(应为费县)、滕各县及泗水、沂水、莱芜各一部之根据地;以后如用主力兵团向东开展沂水、莒县、诸城而至海边,向南开展豫鲁边地区工作,并积极打击津浦、高徐、胶济诸要道之敌,开展游击战。具体的作战步骤则是鲁南区主力在新泰、蒙阴、费县、泗水之间首先创造泰山根据地;鲁东区两个主力团创造蒙沂根据地和诸城根据地;泰西区主力机动于津浦西、运河东、黄河以南地区;鲁西南区主力创造鲁西,以南阳等湖区为根据地,向铁路以东及苏豫边区发展;济南区主力活动于济南津浦两侧;鲁东区主力分布长山、邹平等县,配合游击队在胶济南北穿插活动;胶东区主力在崂山山脉配合胶东游击队威胁青岛,打击胶东敌人。按照上述计划,1938年6月中旬,省委书记郭洪涛等率省委机关大部及四支队二、三团经新泰、费县南下滕县东部,并于7月中旬到达滕县。与此同时,林浩率领省委机关另一部、四支队一团、教导队和政治部到达蒙阴,与廖容标带来的一个团会师,并选取沂水九区岸堤为省委的落脚点。郭洪涛所部南下滕县后,对申宪武及土顽刘广田部的进攻并不顺利,创建抱犊崮山区根据地的计划难以实现,不得已而重返鲁中,9月底,到达沂水岸堤,与林浩、廖容标会合。边区省委在此召开县委书记会议,“研究了开辟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的问题,……省委进一步确立了在沂蒙山区建立根据地的方针”(7)中共临沂市委党史研究室等编:《中共沂蒙根据地党史大事记》,济南出版社2016年版,第86页。。可见,至迟到1938年9月,以鲁中沂蒙山区为中心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计划已经形成共识。

对此,黎玉曾在回忆录中写道:“遵照党中央的指示,省委率第四支队分两部分沿莱芜、新泰、泰安进入沂水、蒙阴等沂蒙山区。这时已是春末夏初,发展组织起来的第四支队的四千多名健儿到达峰峦叠嶂的沂蒙山区,眼前呈现一片独特的风光。举眼望去,沂山、蒙山、鲁山等山脉连绵起伏,群山矗立,地势险要,不仅部队有回旋余地,而且在地理位置上,向南可以控制陇海线,向西可以控制津浦线,向北可以控制胶济线这三条铁路,是一个理想的有战略意义的坚持山东抗日游击战争的堡垒。”(8)临沂地区行政公署出版办公室:《忆沂蒙》上,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1页。徐向前在《忆在山东的一年》时也谈到,在中共坚持山东游击战争的同时,国民党也组建了苏鲁战区,于学忠部“五十一、五十七军约两万人先后进入山东,抢占了沂(山)蒙(山)、莒(县)日(照)、临(沂)费(县)等重要地区”。(9)临沂地区行政公署出版办公室:《忆沂蒙》上,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84页。对国共两方来说,沂蒙山区都是双方倚重所在,其战略地位可见一斑。

至此,“沂蒙”概念虽已提出,但它还是一个没有明确边界的泛化的自然地理概念,是最先以“沂蒙山区”区位提出来的,指的是鲁中以蒙山、鲁山、沂山等山系为中心的广大山区,具体意义尚未明确。之所以选择在以蒙山、沂山为纵深的广阔区域建立革命战略基地,是因为山地是建立长期的革命根据地的最好条件,“山地建立根据地之有利是人人明白的,……这些根据地将是抗日游击战争最能长期支持的场所,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堡垒”(10)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1938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19页。。沂蒙山区复杂的地质结构和类型多样的地貌,为根据地建设提供了天然屏障;沂蒙山区的独特地理环境,连绵起伏、层峦叠嶂的山地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广阔的战略纵深和回旋区间;在“建立了抗日的武装部队、战胜了敌人、发动了民众这三个基本的条件逐渐地具备之后”(11)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1938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24页。,山东抗日根据地以沂蒙山区为中心开始创建。

明确“沂蒙”区位的重要标志,是1939年南、北沂蒙县委和联防办事处的成立。据现有公开文献,南、北沂蒙县之名最早见于中共山东分局1939年7月的《关于恢复县区乡政权之指示》。1939年6月,中共山东分局决定在沂水县南部地区和蒙阴县东南部地区建立南沂蒙县,泰(安)石(臼所)公路以南的原沂水县地域为南沂蒙县,公路以北的原沂水县地域为北沂蒙县。10月下旬,中共南沂蒙县委在北瓦庄成立;12月4日,南沂蒙各界代表在岸堤村南油坊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南沂蒙联防办事处,辖原沂水县五、六、九、十区和蒙阴县二、四区;1940年3月,南沂蒙县委、南沂蒙联防办事处改称中共沂南县委、沂南县。南沂蒙县委建立后,泰(安)石(臼所)公路以北的原沂水县委改称北沂蒙县委(习惯上仍称沂水县委),北沂蒙联防办事处于1940年1月成立(12)此为根据《大众日报》的报道而确定的成立时间,参见《大众日报》1940年2月13日。,辖原沂水县的一、二、三、四、七、八区和六区北部。至此,南、北沂蒙作为两个县级的民主政权,具有了明确的行政区划和施政范围,“该地区为当时山东省领导机关(八路军指挥部)活动之中心地区”(13)《鲁中南区政权建设概况》,山东省档案馆藏G004-01-0381-006,1949年5月5日。。

在此前后,以“沂蒙”为名的沂蒙回民支队、八路军南沂蒙支队、北沂蒙大队等抗日武装也相继组建起来。1938年7月,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派李敬渔到沂水县柳枝峪(今属沂源县)回民聚居村,组建抗日武装,名为沂蒙回民支队,此为以沂蒙命名的最早抗日武装。1939年6月,在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指导下,以马月如、刘醒吾两支民团为基础,组建抗日武装,名为八路军南沂蒙支队,同年12月改称南沂蒙县大队,1940年3月改称沂南县大队。(14)临沂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编:《沂蒙革命根据地志》,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257—259页。1939年9月,为开辟和保卫蒙山一带抗日根据地,山东分局、山东纵队决定,建立北沂蒙大队,正式番号为“山纵第一支队后方第一大队”(15)中共临沂市委党史研究室等编:《中共沂蒙根据地党史大事记》,济南出版社2016年版,第109页。。这是在南、北沂蒙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组建成立的属地组织。

随着山东抗日根据地县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推进,成立战略区级政权的时机逐渐成熟。1940年10月鲁中区党委成立后,设立了政府工作部以加强对全区民主政权建设的领导。1942年6月,鲁中行政联合办事处在沂南县成立,下辖第一(泰山)、第二(沂蒙)两个专署,联合办事处与二专署联合办公。至1945年7月,鲁中行政联合办事处先后辖一专署(泰山专署)、二专署(沂蒙专署)、三专署(泰南专署)、四专署(沂山专署)、五专署(鲁山专署)。其中沂蒙专署于1941年2月在沂南县朱家里庄成立,辖沂南、沂北、沂水、蒙阴、费东等县,鲁中行政联合办事处成立后,沂蒙专署归其领导。此时,沂蒙专署是鲁中区下辖的行政单位之一,至抗战胜利时未有变更。

1948年7月17日,为统一和加强对大鲁南地区的领导,中共华东中央局决定将鲁中、鲁南两区党委合并,成立鲁中南区党委,将直属华东局的滨海地委、冀鲁豫边区第一地委(泰西地委)划归鲁中南区党委领导,改称鲁中南第六、七地委。同年9月,鲁中行署、鲁南行署和滨海专署合并成立山东省鲁中南行政公署。1949年7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通令,鲁中南行署所属各专署进行更名,其中第二专员公署改为沂蒙专员公署。据1949年9月《山东政报》第2期的数据,鲁中南行政区辖7个专区、1个直属市,共48个县、1个普通市。

表1 鲁中南行政区所辖政区一览表(16) 山东省档案馆等编:《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23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11页。

可见,“沂蒙”从最初提出,到县级、专署级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其行政区划范围在不断演变之中,到新中国成立前后,沂蒙专区的范围已基本固定,并成为相对固定的行政单位概念。作为一个行政区划单位,“沂蒙”从县级行政单位南沂蒙县、北沂蒙县演进而来,到1941年成立沂蒙专署,其辖区虽有变化,但名称直至1950年代初没有大的变化,这是“沂蒙”这一概念的最初由来。

二、“沂蒙”概念的衍生与衍变

“沂蒙”一词出现之后,在中共山东分局、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相关文献中即得以广泛使用。与此同时,沂蒙山区、沂蒙山、沂蒙抗日根据地等名称也随之大量使用。1940年1月20日,《中共北方局对山东工作的意见》提出:“确实掌握泮山、鲁山、莲花山及沂蒙山”,并指出“为加强已经取得政权之领导,并提高其作用,以后凡有三县政权的,即成立专署(如胶东),有两个专署的地区,即成立主任公署。沂、蒙两县应利用机会成立县政权”(17)山东省档案馆等编:《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4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3—126页。。南沂蒙、北沂蒙两县由沂水县分置而来,是山东抗日根据地创建初期的中心,两县在根据地创建中的示范和试点作用,得到山东分局的首肯,对两县经验的肯定和推广使“沂蒙”逐渐在更大范围内传播。1940年8月5日,李竹如在山东省联合大会上的报告中肯定了南沂蒙的群众工作,鲁南“最好的是泰山区,其次是抱犊崮、南沂蒙”,李竹如还将“沂蒙”与泰西、鲁西北、清河、泰山、抱犊崮等区位概念并列。(18)山东省档案馆等编:《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5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9—80页。可以说,“沂蒙”这一区位名称是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得以使用和传播的。

自1939年底起,“沂蒙”一词在当时报刊、文献中的使用开始变得非常频繁。11月17日,《大众日报》刊载:“苏鲁战区青联会近为培养区乡级干部,积极推进工作起见,在各地举办短期训练班,沂蒙区于上月三十日开课,到学生30余人。”(19)《鲁苏战区青联会训练大批干部分发各地工作》,《大众日报》1939年11月17日。12月23日,《大众日报》发表《南沂蒙联防办事处拟定施政方针八项 推动各种抗战工作》。12月26日,《大众日报》发表《蓬勃热烈的劳军运动 妇女大众走向抗战前线》,报道了泰莱新及沂蒙等地妇救会自成立以来发起大批募捐慰劳运动,其中南沂蒙×区募得鞋子1100双,且曾数次发动大批慰劳伤兵员运动,现泰莱新沂蒙等地妇救工作正在一日千里跃进中。(20)琴:《蓬勃热烈的劳军运动 妇女大众走向抗战前线》,《大众日报》1939年12月26日。1940年1月1日,《大众日报》发表《南沂蒙联防办事处又施善政 抚恤灾黎抗属》。1月4日,《大众日报》发表《南沂蒙各界抗战妇女成立妇女联合救国会》,“于12月20日,假×召开南沂蒙边区各界妇女联合救国会成立大会”。1月13日,《大众日报》发表《南沂蒙联防办事处召开公审大会》。2月13日,《大众日报》发表《北沂蒙军政民成立联防办事处》,“北沂蒙军政民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月12日在×地举行,到有北沂水和北蒙阴的军政民各代表,共有40余人,当议决成立北沂蒙联防办事处,以便统一领导军政民抗战工作”(21)《北沂蒙军政民成立联防办事处》,《大众日报》1940年2月13日。。1940年4月4日,《大众日报》发表《滋长着无限抗战活力 鲁苏青年积极参战》,报道了南沂蒙各区青救团、南沂蒙青年抗敌先锋队英勇参战的消息。同日,《大众日报》发表《沂水民众走上了光明的康庄的抗战建国大道——沂水邵参议长江县长访问记》,江海涛谈道:“各区乡民众与各救亡团体,都纷纷建议南沂蒙和北沂蒙联合办事处召开成立各级参议会,南北沂蒙联合办事处接得民意之后,就在×月×日在××地召开了一个沂水全县军民代表联席会议,当时即决定成立县区乡各级参议会。”可见,在1939年底至1940年初,关于南、北沂蒙县的相关报道已经非常频繁,此当与南、北沂蒙县所处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位相关。

与此同时,“沂蒙”已不单单指称行政单位,也同时成为区域代名词,沂蒙山、沂蒙抗日根据地、沂蒙山区等名称已频繁出现,且其象征性意义已经凸现出来,越出了一个地理空间和行政单位的含义。1940年1月16日,《大众日报》报道,“鲁南各地如泰山、抱犊崮、临沂以东地区及蒙山南部,曾经敌不断的连续‘扫荡’,敌曾数次扬言要大举‘扫荡’南北沂蒙山区,尤以着重合击坦埠”,“敌人有随时抽调兵力,‘扫荡’南北沂蒙抗日根据地之可能”(22)罗舜初:《苏鲁一月战况》,《大众日报》1940年1月16日。。2月1日,《大众日报》所载《春联》可见“挥长戈沂蒙山上 饮战马鸭绿江边”;“沂蒙山”出现在了1940年春节的春联中,与鸭绿江并列使用,可见创作者凸显沂蒙山战略意义的考量。6月25日《大众日报》发表《战斗中壮大的沂蒙青先队》,“‘……我们在沂蒙山上,我们在沂蒙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那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那里灭亡……’这雄壮的歌声,冲过了层层的高山,大河与树林,传送到了辽远的地方,振奋了人们的胸怀,更激发了青年们的心头恨!”《大众日报》1941年11月27日发表《八路军战术灵活 捷音遍传沂蒙山》(23)《八路军战术灵活 捷音遍传沂蒙山》,《大众日报》1941年11月27日。,“沂蒙山”已具有象征性意义,是激发沂蒙青年抗战勇气的基石与基地。1940年7至8月召开的山东省联合大会会歌为:“蜿蜒的沂水,巍峨的蒙山,前进的战士们,盛会空前!我们在抗战中成长,我们在烽火中锻炼,三千八百万人的意志,已铸成钢铁的巨拳,粉碎投降的危险,挣断奴隶的铁链,听啊!全山东的人民一齐高呼:团结到底,抗战到底,看啊!自由的光芒,在晨曦中辉耀,解放的旗帜,在黎明中招展!蜿蜒的沂水,巍峨的蒙山,前进,战士们,盛会空前!”(24)《联合大会会歌》,《大众日报》1940年8月19日。在此歌曲中,沂水、蒙山的象征与指意已非常明显的指向“沂蒙”。1947年3月,牛玉华创作的《沂蒙人家》诗歌,已表达出沂蒙人家日常生活之意象,“团瓢石屋自温馨,桃红柳绿年年春。老少三代围一炕,高粱煎饼不称贫。金黄小米支前去,车轮滚滚赶星辰。黄花大姐抬担架,美名红嫂处处闻”(25)临沂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编:《沂蒙革命根据地志》下,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1161页。。由此,沂蒙山、沂水、蒙山、沂蒙的表意与指代已经开始凸显出来。

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名称,至少在1941年沂蒙山区抗日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已非常明确。1941年2月,沂蒙山区抗日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开幕,“共商团结抗战救国大计,实为沂蒙山区空前之盛会”,大会第二天,省战工会首席组长黎玉报告《目前抗战形势与沂蒙抗日根据地》,历时5小时;第三日选出沂蒙区参议员90人;第四日选举张伯秋为参议长、邵德孚、刘云蒲为副议长,牟宜之等为行政委员;第五日举行参议员宣誓就职典礼,牟宜之专员在答词中,“略谓决将竭尽个人之力量,为创造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而奋斗,庶不负二百万人民之厚望。……下午二时由牟专员报告自四县联合办事处成立以来,各项工作总结与检讨,及今后工作之方向,直至下午四时始休会”。1941年3月,《大众日报》以《沂蒙二百万人民一致热烈拥护抗日人民代表大会开幕 大会胜利完成伟大历史任务成立沂蒙区参议会、沂蒙区各救总会、沂蒙区专员公署》予以头版报道。沂蒙区作为行政区划概念至此正式形成,沂蒙区开始广泛使用。

对“沂蒙”概念的运用,还有广义的理解。广义的“沂蒙”是指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鲁中、鲁南、滨海三个战略区所辖地域。相应的广义的“沂蒙抗日根据地”即指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鲁中、鲁南、滨海三大战略区。在目前学界的一些研究和山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军领导人的回忆录中多使用“沂蒙抗日根据地”这一称谓。崔维志在《沂蒙抗日战争史》中的界定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山东省委(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山东分局)在胶济铁路以南、津浦铁路以东、陇海铁路以北、黄海以西地区,先后创建了鲁中、滨海和鲁南抗日民主根据地。按照现在流行的习惯说法,这些根据地的中心地带统称为沂蒙抗日根据地。”(26)崔维志、唐秀娥《沂蒙抗日战争史》,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78页。当时山东党政军的领导人朱瑞、黎玉等的回忆录文章也是使用了“沂蒙抗日根据地”的说法。黎玉的回忆录文章《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以“沂蒙根据地”来指称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鲁中、鲁南、滨海三大战略区。(27)黎玉:《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山东党史资料》1983年第3期。抗日战争时期原八路军115师参谋长、滨海军区司令员陈士榘在为《沂蒙抗日战争史》一书所作的序中也使用“沂蒙抗日根据地”这一称谓。朱瑞也曾提到:“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是鲁中区也是山东抗日根据地创建之开始。”(28)朱瑞:《朱瑞笔记》,《山东党史资料》1987年第1期。

“沂蒙”这一区位概念虽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但不能割断与历史上这一地区的联系。古之“沂蒙”之地,大致相当于沂州府所属地域,以今临沂市为中心。《沂州建置沿革考》载:“沂州者海右之澳区也。……以其为江浙数省通衢,兼本地四至开广,一州不足以镇之也。盖自府治设而屏藩齐鲁,保障东南,巍然雄邦矣!”(29)《续修临沂县志》,临沂市地名委员会1989年重印,第200页。1734年,沂州升格为府,辖郯城、费县、沂水、蒙阴、日照、莒州五县一州,此行政格局延至民国未有大的变更。所谓“沂蒙山区”的中心地带,主要就是沂州府所辖之地。201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山东沂蒙革命老区参照执行中部地区有关政策的通知》,通知所指的沂蒙革命老区18个县(市、区),即临沂市的费县、沂水县、沂南县、郯城县、平邑县、蒙阴县、临沭县、莒南县、兰陵县、罗庄区、河东区、兰山区,淄博市沂源县,潍坊市临朐县,济宁市泗水县、泰安市新泰市,日照市五莲县、莒县。沂蒙地区则是指以沂蒙山区为中心,以现临沂市为主体的山东东南部地区。这一区域大体上包括今临沂市、日照市、泰安市、莱芜市和枣庄市的全部;淄博、潍坊和青岛三市的南部和济宁市的东部以及江苏省的北部。

三、精神高地:“沂蒙”的意义建构与概念指向

“沂蒙”概念一经形成,就溢出了自然地理空间的范围,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得以传播,并因而具有社会、政治、文化符号的象征性含义,这也是“沂蒙”的内涵从地理区位—行政区划的概念向历史—政治、文化—精神意义的建构过程。从目前关于“沂蒙”话语的梳理中可以发现,“沂蒙”话语体现了革命战争时期的党政军民关系,是关于党群关系的区域实践与话语表达。在此意义上,“沂蒙”是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鱼水深情、唇齿相依亲情的象征,这也就是对“沂蒙精神”特质之表达。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沂蒙地区战斗、工作、生活的干部与战士,在回忆录中倾情地表达了与沂蒙山区人民之间的军民鱼水深情和水乳交融的党群、军民关系,揭示了军民难分一家人、鱼水难分心相连的质朴情感。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黎玉回忆到,“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和机关干部的那种鱼水情、骨肉亲,使我铭刻在心。正是由于沂蒙山区人民群众的心与人民子弟兵息息相通,紧紧相连,才使我们创建的革命根据地立于不败之地”(30)临沂地区行政公署出版办公室:《忆沂蒙》上,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2页。。吴岱在回忆八路军115师教导二旅四团的经历时说到:“只要在根据地内发现敌情,就要跑步参战。从此以后的多少年里,四团只要听到枪声,就立即出动,一听到群众有危难,就一口气奔赴现场。”(31)临沂地区行政公署出版办公室:《忆沂蒙》上,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94—395页。郭伍士是抗日战争时期被沂水县桃棵子村祖玉兰(秀莲)救治的八路军战士,历经生死,“生我的母亲已不在人间了,我这个八路军战士,今天是躺在沂蒙山区另一位母亲的身边”(32)临沂地区行政公署出版办公室:《忆沂蒙》上,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9页。。抗日战争时期曾在蒙阴垛庄一带工作的刘继先回忆,当时垛庄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高粱红岗岗,谷穗黄又黄,彭、韩大娘工作忙。抗日老模范,拥军是榜样,捐衣、捐鞋、又捐粮,人人都夸奖。”(33)临沂地区行政公署出版办公室:《忆沂蒙》上,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56页。杨雷在回忆高乃贞母子两代掩护伤员的英雄事迹时,曾赋诗“抗战军民情谊深,危难之时有亲人。黄石山上风雷紧,难忘乃贞救我恩”(34)杨雷:《情洒沂蒙》,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此类关于沂蒙人民群众革命战争经历的回忆,集中地表达了彼时的军民关系,使“人民,母亲”的“沂蒙”概念表意凝成一种共识性记忆,个人记忆最终演变成集体记忆,并最终以社会记忆的形式将“人民,母亲”的“沂蒙”内涵推而广之。

这样的共识性记忆在“沂蒙”概念出现以后,通过小说、歌曲、戏剧、绘画、影视等形式得以广泛传播,进一步强化了关于“沂蒙”的集体记忆。1948年3月,山东新华书店出版了蒋元椿的散文集《沂蒙山》,该书共收入散文8篇,首篇《沂蒙山》充分表达了沂蒙山的这一意象。在作者看来,“沂蒙山,这矗立在黄海之滨,华北大野上的历史的丰碑”,就是人民的化身,“而从有人民的时候起就和人民在一起的沂蒙山,以他一切的力量,支援了战争”“沂蒙山是人民的,沂蒙山和人民在一起战斗”(35)蒋元椿:《沂蒙山》,山东新华书店1948年版,第3页。,在此,沂蒙山成为人民的象征,是革命战争中铜墙铁壁和坚强堡垒的象征,沂蒙具有了人民的指称意义。

“沂蒙”借助《红嫂》《沂蒙山小调》《沂蒙颂》等文艺作品,更进一步衍生出沂蒙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知名作家刘知侠不仅创作了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1960年代还创作了《红嫂》《沂蒙山的故事》等文艺作品,其中心主题就是对革命战争年代军民关系的记述与表达。以小说《红嫂》为例,创作思路源于他和亲历沂蒙战场的李子超的对话。1960年8月,刘知侠和李子超在访问苏联返国途中,谈及依据沂蒙人民的斗争事迹进行文学创作时,李子超介绍了沂蒙山区沂南县一位佚名青年红嫂乳汁抢救伤员的事迹,小说《红嫂》就是据此创作而出的,后发表于《上海文学》1961年第8期,全文约23000字,以艺术手法再现了乳汁救伤员的红嫂形象。无论在封建伦理还是革命伦理中,以乳汁救伤员均是大义大爱之举,是冲破世俗伦理的亲情之举。小说发表后获得广泛关注和赞誉,代表沂蒙女性的“红嫂”形象也至为经典,红嫂的“奉献”精神成为最能体现“沂蒙”内涵和意义的经典符号。

1964年,山东省淄博市京剧团将《红嫂》改变为京剧现代戏《红嫂》,并于该年赴北京、北戴河等地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毛泽东在观看京剧《红嫂》后的座谈会上说:“《红嫂》这台戏可用‘玲珑剔透’来概括,剧本编写得细致,人物表演得细腻,充分体现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深。”(36)二月春风:《周总理点名要看的淄博〈红嫂〉》,《文史博览》2009年第3期。毛泽东对京剧《红嫂》最为欣赏之处,即该剧所表现的“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深”。1973年,根据《红嫂》改编的芭蕾舞剧《沂蒙颂》将“沂蒙”所表达的军民一家、鱼水情深的关系展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从《沂蒙颂》优美的舞姿中,能够更强烈感受到体现在沂蒙女性——红嫂身上的母性光辉。由《沂蒙山小调》衍化而来的歌曲《愿亲人早日养好伤》(又名《我为亲人熬鸡汤》)——“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心向共产党,红心映朝阳,映朝阳,炉中火,放红光,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重返前方,重返前方”,同样是表达军民鱼水情的经典之作。

“沂蒙”所表达的党政军民之间的亲情关系,进一步衍生为沂蒙人民的无私奉献和沂蒙人民跟着共产党走的行动自觉。1940年6月,抗大一分校学员沙洪、王久鸣共同创作的歌曲《跟着共产党走》,在沂蒙山区传唱不衰,并远播到其他根据地,可谓是体现了沂蒙人民的心声。“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中国一定解放!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这首歌曲是在抗日战争进行的第3年、中国共产党已经在沂蒙山区初步扎根的背景下创作的。歌曲将中国共产党誉为照耀中国革命前行的灯塔和舵手,意味着党引领着中国革命的旗帜和方向。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地人民群众则永远跟着党走,实现中国解放和人类解放,表达的正是沂蒙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支持。通过这首歌曲也就不难理解沂蒙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什么会全力支前、破家支前,为什么会形成坚不可破的铜墙铁壁,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赢得人民群众的无私支持和倾情奉献。

助力“沂蒙”传播的还有著名歌曲《沂蒙山小调》。《沂蒙山小调》初名《打黄沙会》,是1940年底抗大一分校文工团阮若珊、李林借鉴当地民间传统音乐创作的。当时,在费东县一带有一个称为“黄沙会”的民间武装迷信组织,破坏抗日、扰乱群众生活,并与国民党顽固派沆瀣一气,引起当地民愤。《打黄沙会》以揭露“黄沙会”罪行、军民共同反击黄沙会求得解放为主线:“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沂蒙山的人民(哎)得解放,男女(那个)老少(哎)喜洋洋。”《打黄沙会》从沂蒙山区的自然环境切入,首先呈现优美的沂蒙自然风光与当地风土人情,进而揭露“黄沙会”刀枪不入、装神弄鬼、烧香磕头、骗取钱财的罪恶,而团结抗日根据地军民反对顽固势力、共同抗日、带来人民解放的是党领导的八路军。因此,《打黄沙会》是战时抗战宣传动员的歌曲,“是作为无产阶级的‘音乐武器’而流行于鲁南地区的工农大众和八路军中的‘革命历史民歌’”(37)郝亚莉、李岩:《山东民歌的音乐社会学视角研究——以〈沂蒙山小调〉为例》,《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1953年,《沂蒙山小调》重新填词后在海内外广泛传唱,成为最具“沂蒙”特色的经典艺术作品。“在沂蒙山区,没有一座叫‘沂蒙山’的山,以‘沂蒙山’指称沂蒙山区的群山,从目前文献来看,《沂蒙山小调》起了巨大作用,中国革命所衍生的新的革命空间概念——‘沂蒙’也借助这首歌曲而强化并远播它地”(38)魏本权、汲广运:《沂蒙红色文化资源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54页。。

“沂蒙”概念的内涵演变和指向,与沂蒙精神的本质、特质的凝练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视察时指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39)《构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求是》2018年第23期。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揭示了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与沂蒙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表达了党的革命动员与沂蒙人民的行动自觉之间的契合关系。“沂蒙”概念的内涵,清晰地呈现出沂蒙精神“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特质。“沂蒙”概念从最初的自然地理和行政区划概念,向历史—政治、文化—精神概念的进一步演变和意义建构,建构基于但又超越于革命历史情境的新内涵。沂蒙精神的大力宣传、弘扬和传承,是“沂蒙”概念内涵演进的逻辑结果。

猜你喜欢
大众日报沂蒙山沂蒙
建党百年视域下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
《沂蒙壮歌》
关于抗战时期《大众日报》刊登美术作品的初步观察[*]
探源《大众日报》红色基因
《大众日报》区域观察报道特色浅析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论抗战时期《大众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与启示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盛大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