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区域观察报道特色浅析

2019-06-27 19:14夏丹
科技传播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大众日报

夏丹

摘 要 随着新媒体发展,报纸上的独家新闻已经不存在了,纸媒的新闻一般都会晚于新媒体24小时。报道同一件事,效果影响却截然不同。在当前报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党报周刊必须具备开拓创新精神,充分利用编辑提前介入新闻报道选题策划和后期版面设计,强调版面的个性化特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文章对《大众日报》區域观察头版头条进行分析,研究党报《大众日报》的报道,分析区域观察多种采访的深度和角度以及报道特色。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了电子化的新闻。对于传统的纸质媒体,尤其是受众不多的机关报来说,如何在当前的时代潮流中立足,值得深入思考。

关键词 党报周刊;区域观察;报道特色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6-0046-02

纸媒如何争取更多生存空间?《大众日报》作为山东省委机关报,经过几轮改版,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使其在全国省级党报中位居前列。在当前报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大众日报》利用编辑提前介入新闻报道的方式,开办了周刊《区域观察》。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为分析《大众日报》区域观察如何在新闻报道中突显独特性,以及区域观察报道内容的特色。

为了研究区域观察的成功之道,本文选取《大众日报》区域观察新闻周刊中头版头条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从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为期一年,重点选取每月份中的其中一周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包括议题的内容取向、报道类型、消息来源、版面特点等。

1 观点开放选题贴切

《大众日报》改版后,在选题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作为省级机关报,《大众日报》主要面向的受众是山东省内的党政机关,区域报道才能引起读者们的共鸣。

对于普通党政机关工作者来说,了解自己身边的事,了解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因此,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生活是选题的标准。这意味着,选题要抓住社会危害性大,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密切跟踪事态的发展,注意对党和政府对有关问题的处理、解决结果及时追踪报道,使报道有头有尾,善始善终。 深入调查、小心求证、逼近事实的真相。

《大众日报》区域观察报题是一周之前开始,周一进行例会,讨论选题的可行性,主创团队对于记者有全面的了解,每个记者负责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主题、不同的版面。区域观察版面也分为不同的栏目,例如区域谈、区域看点、区域经济、区域发展等。记者从选材上把握可深入的点,从新闻现象上探讨事件的本源。区域观察每个版面都有至少一篇最多两篇的深度报道。他的问题涉及广泛,不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及时性,由于篇幅极大,一般来讲,为了缓解视觉疲劳,配以图片,形象生动。

作为党报,《大众日报》区域观察每期有1~2篇大篇幅农民新闻进行重点报道,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其对百姓的关注度非常高。“百姓农民”在城市社会有了工作生存的机会,但在很多方面仍然处于弱势,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作为主流媒体,《大众日报》区域观察的民生新闻在题材选择上,以农民为主,将关注农民生活作为自己的“常规报道”。

具有社会责任与公信力的党报,应该对社会底层给予高度重视。《大众日报》区域观察通过对这些社会底层事件进行事实的报道与情景再现,真实地反映出他们的社会现状。白纸黑字,在传阅率、历史记载、公信力方面都具有很大价值。

2 个性鲜明的版面设计

版面是读者对报纸的第一印象,因此,如何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是策划者要考虑的问题。

党报的严肃性、周刊的灵活性在区域观察的版面上有不同程度的展现,是内容与形式上的统一。其版式设计上充分体现了舆论的导向和新闻价值,提高了《大众日报》的影响力、感染力与吸引力[3]。区域观察泰安新闻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创新力,在头版头条的阅读提示前加入艺术字泰安文明行,该艺术字有绿、红两种颜色组成,文明行是红色,充分运用色彩的特点,更加醒目。区域观察版面一直致力于充实新闻报道的内容,为此开创了许多小板块,报道市民的日常生活,让新闻更接地气。

区域观察制定了严格细化的板式操作规则,报纸分栏统一的是五,版面右边留一个竖边栏,报道地方新闻。区域观察每篇的头版头条都配有图片,区域观察从视觉上对文字的报道进行补充,增加了读者的兴趣,图片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新闻事件的真实、可信度。

3 事实内容丰满——多细节、少议论

区域特色要求其新闻工作者在对客观实际情况有了切实了解后,再着手撰稿。这就要求记者们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认真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

实际上,读者看报纸,图的就是知道发生了什么新鲜事。读者认为好的新闻媒体,就是能从其中了解到跟多深度新闻的媒体。而从这个角度讲,媒体也就有了更重的责任。你报道什么,读者就看什么、茶余饭后就讨论什么。因此,党报更要注重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可靠性。

一份好的报纸可以说是读者的精神食粮,对读者来说,“家常便饭”才是实实在在,吃得下、消化的了的“粮食”[4]。因此,想要更多的群众接受党报,就要多写实实在在的读者新闻。

那么目前来看,读者关注哪些问题呢?答案是肯定的,民生话题——住房、医疗、教育、食品安全、物价等。例如,2015年,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区域观察发表题为《果树认养火了乡村游》的报道,通过对普通的农民、农业领域专家、相关企业、政府等多方代表人物的采访,将淄博市博山镇政策介绍给老百姓,发展生态旅游。对于这篇报道,记者确定这个内容后,就要着手采访、实地考察。而采访的对象同样值得琢磨,可以采访各个领域的人员,如村里果树农民、前来认养果树的游客、镇政府及农村村干部等。详细讲述了每个阶层的群众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及影响。记者需要掌握很多一手资料,需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筛选,报纸图片是关于一对父女在为刚认养的小树挂牌,该图片对新闻报道进行补充。这篇报道没有很多的议论,多角度、全方面地报道了新闻主题。

新闻的内容是新闻报道的主干。近年来,区域观察版面一直致力于充实新闻报道的内容,为此开创了许多小板块,报道市民的日常生活,让新闻更接地气。同时,对于记者上交的稿件也加大了审查力度。对那些没有新闻事件、通篇理论评述的稿件一般不予刊登。区域观察的头版头条也不再专注于一个主题,而是涉及读者关心的方方面面。

4 语言平实——用词通俗化、口语化

党报要把党的主张变为广大受众能够接受、愿意接受的观念,在不违背新闻规律的情况下,运用各种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新闻手段,最大程度的保护群众的利益以及提高读者阅读兴趣方面下功夫[5]。把党的意志转变为群众的能理解的语言、新闻的语言,使之进入群众的思想。

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语言风格,这与媒体的受众、思路都有关系。党报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新闻报道一定要正规、正式,语言不能随意,一字一句都要仔细斟酌。但是,报纸的受众——广大群众,又决定了新闻的语言不能晦涩难懂,不能全篇套话。因此,区域观察版面在几轮改版和调研之后,确定了自己的语言风格:用通俗化的用词写出正式的新闻。语言简单、自然,读者读起来亲切舒服。

相比之下,若是全版都是党政类术语,一定会失去大量读者。语言的实在同样体现在标题上,标题要新颖、吸引人,但这并不意味着记者要绞尽脑汁琢磨出来一句看似高大上,实则让读者一头雾水、读不懂的标题。把新闻总结成一个标题,简简单单的词语和句式同样深受读者喜爱。区域观察为了通俗易懂,大量的运用短主标题。如区域观察烟台新闻一篇报道《烟台上半年GDP增8.1%》、青岛新闻《青岛会展迈向高端》题目简单明了,读者一眼就知道了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习惯使人们养成了快速阅读的习惯。人们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通俗的语言减少了读者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因此也就能迅速直接地对新闻产生自己的想法和评价。让读者看一眼就留下深刻的印象,看到标题就能联想到新闻内容。

参考文献

[1]陶丹.報业集团的经营新模式:跨越经营[J].新闻研究导刊,2012(7):86-88.

[2]白天明.网络时代时政新闻报道手法优化[J].传播与版权,2015(10):16-17.

[3]杜文景.如何办好党报周刊——以《大众日报》的《区域观察》周刊为例[J].传媒,2014(16):31-32.

[4]张佳.浅谈时政新闻的亲和力改革研究[J].中国报业,2013(10X):62-63.

[5]刘敏.新闻平衡报道原则的历时性考察[J].新闻界,2011(6):3-6.

猜你喜欢
大众日报
一体化考核按下媒体深度融合快进键
《大众日报》中的抗战题材木刻作品分析
抗战时期那狄木刻作品研究
关于抗战时期《大众日报》刊登美术作品的初步观察[*]
探源《大众日报》红色基因
吴宝康在《大众日报》社的工作经历研究
——兼论对其档案工作生涯的影响
高层传声
以改革创新为钥提升融合生产力、传播力、影响力——大众日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创新实践之三
抗战时期中共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媒体形象塑造
——以《大众日报》为中心
论抗战时期《大众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