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树芳
[摘要]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创立《大众日报》,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型范例,适应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需要。作为党的机关报,《大众日报》始终秉持群众观点,依靠群众办报,不断创新办报方式。从内容上看,《大众日报》与时代同步,突出实践特色,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从形式上看,《大众日报》以通俗浅显的语言、生动鲜明的实例和独具匠心的结构体例安排,诠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深入研究《大众日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对于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众日报 抗日战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紧密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更加重视党的建设。在1938年9月至11月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鉴于山东战场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指示山东党组织,除了要极力争取国民党抗战外,主要是迅速动员组织人民,建立统一战线,积极准备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山东党组织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先后在各地建立和发展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游击战训练班”等抗日团体,在各阶层中间广泛進行救亡活动,为抗日武装起义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而在所有准备工作中,山东分局创办的《大众日报》成了建立和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环节。《大众日报》担负起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历史重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重要舆论阵地,从思想上武装了山东广大军民,为发展和壮大抗日革命武装,建立山东抗日根据地,最后夺取抗战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历经抗日战争的血与火的洗礼,《大众日报》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范例。
一、《大众日报》创刊的时代背景及其原因
社会大动荡的时代,也是思想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大众日报》就创刊于这样一个时代。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山东成了华北抗日的最前线。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加紧推行“奴化”教育政策,企图泯灭中国人民抗日的斗志和民族精神。在国内,国民党政府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逐渐由积极抗战转向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在思想文化上,1938年7月,国民党政府公布《战时图书杂志原稿审查办法》及《抗战时期图书杂志审查标准》等法令,禁止进步书刊的出版和发行,推行文化专制主义,鼓吹“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和“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等陈词滥调。作为肩负抗战主要责任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毛泽东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1]p658-659他大声疾呼: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实际上就是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探索和开辟自己的革命道路,也就是毛泽东后来经常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毛泽东还具体阐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原则、实现途径等重大问题,为全党指明了方向。而报纸就是一个重要的宣传舆论阵地。1938年12月,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成立后,急需一个阵地来宣传党中央和分局的大政方针,作为山东分局机关报的《大众日报》就应运而生了。1939年1月1日,为了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适应抗战的需要,满足读者的需求,《大众日报》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部驻地沂水县城西40余里的王庄创刊。它的创刊,开创了山东报业史的新纪元,并在中国现代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大众日报》创刊号报头为武中奇书写,放报头中间。右报耳刊登“坚持抗战,克服困难,准备进攻”的口号;左报耳为本报订阅办法及本报广告价目。创刊号4个版共发表文章、通讯、消息、广告、启事74篇。一版头条文章是《应该警惕的二十八年的第一天》。一版正中间是发刊词,并附有两则启事:一则说明由于印刷机还没有完全整理及补充起来,所以暂出三日刊,争取不久成为二日刊以至日刊。二则说明青年报社同人全体参加大众日报社工作。《大众日报》从创刊伊始,就用通俗化的语言,向广大抗日军民宣传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舆论阵地。《大众日报》忠实记录了山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凶恶的日本帝国主义浴血奋战的战斗历程,起到了动员鼓舞齐鲁儿女前赴后继投身抗战的作用。
《大众日报》的创刊适应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需要。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历经艰难困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许多仁人志士,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都看,在很长的时期内产生了一种信念,认为这些很可以救中国。面对西方各种社会思潮,有所谓的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国家主义、新村主义、乡村建设理论、平民革命理论等等,不少的人良莠不分,都把它们当成了真的马克思主义,只是在经过反复的实验、失败后,经过反复的比较推求,中国早期的先进分子才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之下,这就是毛泽东所讲过的,什么办法都试了,结果都行不通,最后的结论是只有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才能救中国,别的办法都行不通。《大众日报》的创刊恰恰切合近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需要。
《大众日报》的创刊符合抗日战争的实际。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华民族遇到的一个最残暴的敌人,它不仅要灭亡我们的国家,而且要灭我种族,中日民族矛盾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特别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各种矛盾空前复杂尖锐,中国的抗战进入了最为艰苦和困难的时期。一方面抗战的任务空前繁重,另一方面全党的思想状况还远远不能适应抗战的需要。这也是山东抗战面临的问题。早在1931年11月中央苏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的建设问题决议案》中就指出:“党内教育工作与思想斗争也是很缺乏,一般党员对党的基本主张与重要策略的了解是很浅薄的。还有许多党员不认识党的阶级性,把党看成是工农或穷人党,相信党的个人甚过于相信党的组织。马克思列宁主义最基本常识的系统教育工作,尚未能引起党的严重的注意。”并提出要“注意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工作”[2]p467。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的队伍空前扩大,农民出身的党员又占多数,一些非无产阶级思想被带到党内来,这种状况也说明了加强党的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这些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尤为必要,《大众日报》这样的读物正是抗战实际的急需之物。
《大众日报》的诞生也是与各种反动学说进行斗争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从来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与各种反动学说不断斗争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后,曾被称为“过激主义”“异端邪说”而受到打压。1927年国民党新军阀上台后,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被严加禁止,说成是十恶不赦的大罪,要遭到逮捕、屠杀。抗战开始后,国民党政府企图借抗战之机削弱共产党的力量。它为了巩固统治,维护其法西斯独裁统治,大肆攻击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蒋介石更是亲自赤膊上阵,鼓吹“力行哲学”的反动学说,抛出了《中国之命运》一文。一些反动文人也紧密配合国民党的反动宣传,比如李石岑、张君劢、张东荪等人的“唯意志论”,叶青的唯心主义,陈立夫的“唯生论”等,都是代表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学说,就其本质来说都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其目的就是蛊惑人心、扰乱视听。1943年共产国际宣告解散,蒋介石认为是进行反共的大好时机,鼓吹“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要求解散共产党,准备派遣胡宗南进攻陕甘宁边区,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中共中央对此进行了有力的批驳。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子孙”,他们“必将继续根据自己的国情,灵活地运用和发挥马克思列宁主義”,“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3]p41。在此之前,毛泽东在1938年9月至11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向全党发出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号召。《大众日报》正是适应这一斗争需要,担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历史重任。
二、《大众日报》的传播途径和表现形式
《大众日报》创刊后,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一直坚持出版,因特殊情况不能铅印时,就出石印、油印报或书页式小报。创刊伊始,《大众日报》的定位就十分明确,即:第一条,这是个党的报纸,代表山东分局的机关报;第二条,是一个统一战线的报纸,一切消息、言论等等都要考虑到有利于统一战线;第三条,是群众性的报纸,要广泛发动群众。叫什么报纸好呢?报纸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叫《群众报》吧,也可以,《大众》吧,也可以,最后确定叫《大众日报》。办报的方针有三条:第一要广泛开展统一战线;第二要大力开展群众运动;第三要坚持宣传党的抗日战争的方针政策。宣传抗战,坚持抗战,解释抗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增强抗战的信心。首先回答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普遍的问题,抗战能不能胜利?能不能坚持下去?历史已经证明,《大众日报》践行了党的宗旨,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那么,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大众日报》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人民群众视野之中的呢?
(一)通过报刊本身直接传播
在传播媒介非常匮乏的年代,报纸本身就是最为通行的传播媒体。《大众日报》作为党的机关报,其重要职责就是及时传播党的政策,成为广大军民“万事不畏难,万事抢先一步”的精神支柱:“及时综合情况,进行时事分析,让军民在对敌斗争中头脑清醒、及早应对。同时,对实际斗争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批评,引导军民吸取教训。这对于强化大众日报的指导性,提升在读者中的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4]p16-17《大众日报》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是通过社论的形式发表。社论常态化,是《大众日报》的一大特色。《大众日报》创刊后的第一篇社论是《加紧肃清亲日派汉奸托匪的工作》,刊发于1939年1月4日,也就是报纸第二期,时为三日刊。在残酷而紧张的战争年代,《大众日报》几乎每隔一两期就有一篇社论。社论是宣传党的政策、指导实际工作、反映群众意愿的重要方式,同时由于形势紧张、复杂多变、时机紧迫,干部群众迫切需要听到党的声音,社论能够为干部群众提供政策解读、形势分析、局势判断的服务。为了体现出权威性,重要社论都由大众日报社社长和《大众日报》总编辑亲自完成。1939年2月11日发表社论《关于抗日游击根据地》,指出:必须纠正“等待主义的太平观念”和“游击主义的观念”,“把建立、巩固与扩大根据地问题,提高到第一位”。文章最后强调,“必须着重指出:根据地内绝对不是太平的和平景象,而是充满了活跃的、紧张的、战时的抗敌情绪与活动”,“如果在那里有着太平和平的现象,那就等于消灭了它的灵魂。它将不是策动抗日力量的根据地,而是消磨抗日力量的赘疣了”。
抗战爆发后,1938年1月,山东党组织发动了徂徕山起义,建立了山东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但由于日寇的进攻,徂徕山根据地于1942年失守,使在此坚持近五年的党政军民失去了立足之地。1942年9月25日,《大众日报》在一版以半个多版的篇幅发表社论《接受徂徕山血的教训》,及时对这一“莫大的损失”和“惨痛的血的教训”进行了总结。社论认为,根据地的领导机关骄傲自满,麻痹大意,没有把工作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真正连在一起,群众没有得到好处,所以,“对我们只是有普通的感情,而无同生死共患难共荣辱的决心”。社论强调,光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还不行,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育,组织群众开展政治的武装的斗争,武装群众,在斗争中一点一滴地巩固胜利。否则,群众“即使过去对我们再好,形势恶化的时候,也是靠不住的”。社论要求各级党委赶快警惕起来,好好检讨,否则徂徕山血的教训还会再现。文章最后说:“我们要记着徂徕山给我们血的代价:谁麻痹,谁倒霉;谁侥幸,谁也要倒霉。”这篇社论刊发后,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向山东全体党员发了通知,要求认真学习,对照社论检查工作,还要求各级党委把社论念给群众听,同群众一起讨论,提高认识,制定对策。这些社论,全面宣传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武装了广大群众,鼓舞了山东军民抗日的斗争意志,成为打败日本法西斯的精神力量。
(二)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在巩固山东抗日根据地与反“扫荡”的残酷斗争中,《大众日报》始终秉持群众观点。1939年1月9日发表的题为《广泛开展自卫团突击运动》的社论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武装民众参加抗战,不特为当前的急务,而且早已成为我们进行民族自卫战争中的中心课题。”因为一年零六个月的抗战教训完全证明,“没有千百万民众的参加,是不能取得最后胜利的”。1943年10月19日发表的题为《战斗动员起来粉碎敌人的扫荡》的社论中,要求各级干部“只有同群众结成血肉相联的关系,才能保全群众和保全自己,没有脱离群众脱离战争而能独自安全的”,“再没有比这时干部依靠群众、群众依靠干部更加重要了”。
《大众日报》在其发表的文章中,为了动员群众参军参战,时刻关注群众利益,突出强调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这种自觉的群众观,是《大众日报》自创刊之日起就坚持的核心理念之一。1939年1月1日《大众日报》发刊词中写道,《大众日报》要“为大众服务,成为他们精神上的必要因素之一,成为他们自己的喉舌,更成为他们所热烈支持的最公正的舆论机关”。1943年1月3日,《大众日报》刊发的《大众日报四年来的奋斗》中指出该报“开始成为名副其实的党报,成为山东人民的喉舌,成为指导山东抗战、指导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武器”。《大众日报》非常重视对党的土地政策的宣传,其有理、有节、有力的论述,得到了地主士绅的认可。1945年夏天,《大众日报》记者在一个高姓地主家里,看到一叠《大众日报》,其中《向地主士绅们进一言》那篇社论上,“被划了许多浓圈密点,旁边还批了八个端端正正的字:‘字字良箴,句句珠玉”[5]。1946年9月1日,《大众日报》刊登的中共中央华东局关于加强《大众日报》工作的指示中说:“大众日报是华东中央局的机关报,是山东人民忠诚的代言人。”为人民代言,為人民说话,这在《大众日报》战时办报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在人际和群体间的宣传推广传播
《大众日报》的诞生和发展,与沂蒙山革命老区的群众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是分不开的。据统计,先后有160多人为了帮助报社埋机器、藏纸张、掩护伤员而壮烈牺牲。他们中间有老人,有孕妇,也有未成年的孩子。报纸从印刷发送到设备保存,报社干部职工从生活起居到战斗转移,无不得到群众的倾力支援。《大众日报》初创时,报社无处办公,加之日寇的封锁,根据地物资非常紧缺,油墨、纸张和铅字等都是通过地下党从济南、泰安等地历尽曲折弄来的。报社印刷厂设在云头峪村新婚不久的牛庆禄家里,身体强健的张之佩成了数百位交通员的一个代表。《大众日报》在沂蒙深山出版,就靠交通员们越过千山万水,冲破重重险滩,发往全省各地及大江南北和革命圣地延安。在沂蒙人民的支持下,《大众日报》不仅成为山东人民喜爱的报纸,而且也成了许多兄弟抗日根据地的干部和群众喜爱的一份报纸。据说,曾经有一个时期,有些兄弟根据地的干部和群众,以能经常读到《大众日报》为快事。《大众日报》为其他兄弟抗日根据地的同志所欢迎,主要的原因是:一、言论和报道能比较正确地反映当时党的政策精神。二、文字较生动,编排较活泼。三、在任何战斗情况下都能坚持出报,坚持送报。《大众日报》的这些特点,是非常宝贵的,值得我们传承弘扬。
(四)努力创新办报方式
一是学习列宁办《火花报》的经验。《大众日报》重视培养党报观念,认为从事党报工作是很崇高的事业。为了加强党报思想教育,报社编辑还翻译了列宁如何办《火花报》的有关章节,在《大众日报》上发表,连载4期。从办报一开始,就强调党报的重要性,加强党报、人民报纸的教育。二是报社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是工作队、战斗队和编辑队。在任何条件下坚持出报,坚持把报纸送到读者手中,是党交给《大众日报》的战斗任务。《大众日报》的同志们没有辜负党的期望,他们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战斗任务。报纸成了战斗中鼓舞人心、鼓舞士气的最好的工具之一。紧张的战斗一来,敌人的“扫荡”一开始,《大众日报》的全体人员就和八路军部队一样地动员起来了。他们组成了工作队、战斗队、编辑队、印刷队、发行队,既要和敌人搏斗,又要做群众工作,还要坚持出报、送报等等。《大众日报》就是在这样一次一次的战斗和反“扫荡”的实际斗争中锻炼、发展、成长起来的,许多忠勇的同志为抗战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大众日报》的创刊,成了抗战时期在山东的土地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舆论阵地,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理论和科学内涵,绘出了一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动画卷。
三、《大众日报》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历史地位和启示
毛泽东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6]p1318《大众日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贡献巨大,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它把深奥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了通俗易懂的东西,走进了人民大众之中,为群众所掌握,成了人民群众对敌冲锋陷阵的锐利思想武器,成为人民群众改天换地无穷的精神力量。
(一)从内容上看,《大众日报》与时代同步,突出实践特色,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7]p544毛泽东也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8]p534《大众日报》就是适应抗战的需要,针对现实问题来宣传马克思主义的。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面抗战爆发后,面对日寇的凶焰,“亡国论”一时甚嚣尘上,但同时又存在不切实际的“速胜论”。中国抗战的前途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最尖锐最现实的问题。中国抗战的结局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1939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到了第三个年头,即战略相持阶段,这是整个抗战最为艰苦的阶段,侵华日军加紧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蚕食、“扫荡”,执行更加疯狂的“三光”政策,山东抗日根据地与所有根据地一样进入到了最为困难的阶段。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正确的理论予以指导。
《大众日报》的创刊,顺应了抗战斗争的需要,它及时向山东抗日军民传递了党中央的声音,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持久抗战的思想,极大地增强了山东军民抗击日寇的必胜信心,激发了广大抗日军民的斗争意志。
(二)从形式上看,《大众日报》以通俗浅显的语言、生动鲜明的实例和独具匠心的结构体例安排,诠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1.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的成功范例,成为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宣传舆论阵地。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革命实践的理论,是面向生活、面向大众的理论。列宁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土地上迅速传播。从那个时候开始起,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被翻译出版,例如《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解说》《资本论》等等,但这些著作普遍艰涩难懂,主要是在知识分子之间传播,对于文化水平很低的中国工人来说,很难掌握。在“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9]p323方面,《大众日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它突出的特点就是语言的大众化,用大众化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道理,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2.在结构体例安排上,编者针对当时严酷的战争环境,抗日军民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在版面的安排上也独具匠心,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表述更具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了使文章内容通俗,便于群众理解掌握,从文章形式到内容以及版面安排都进行了创新。凡是重要的时政内容,都以社论的形式发表在头版头条,文章尽可能短小精悍,同时注意语言的表达,比如用群众熟悉的民间谚语“光打雷,不下雨”,批评有些地方贯彻党的土地政策不力、干部作风不实的问题。
3.坚持为人民办报的宗旨,也使《大众日报》显得平易近人,易于接受。《大众日报》的全体工作人员不是居高临下地向人民大众宣传自己的理论思考,而是处处以普通大众的一分子的面貌出现,在寇深祸亟、神州有陆沉之忧的紧急时刻,紧密结合抗战主题,一切都围绕着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这一中心任务来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路线。应该说,《大众日报》真正承担起了这一历史使命。这种主动为抗战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办报意识,使得《大众日报》具有很强的民众亲和力,缩短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大众的距离,成了人民大众喜欢的理论读物。它启示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紧密联系实际,要不断创新理论传播的途径,创造清新活泼的文风,创新理论的表达方式,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讲述方式,使之带有鲜明的中国人民所熟悉的中国语言、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大众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3]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4]大众日报70周年报庆丛书编委会.大众日报新闻创新70例[M].济南:大众日报出版社,2008.
[5]呂若骥.党报在各个角落——几个镜头下的大众日报[N].大众日报,1946-01-01.
[6]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8]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张荣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