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2021-03-30 02:51王淑珍
中国林业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慢就业毕业生基层

王淑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策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1]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民生的大事,直接关系着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和谐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高校的健康发展。在国家和社会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努力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同时,高校毕业生出现了“慢就业”现象,而且人数呈上升趋势。

一、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界定及具体表现

(一)“慢就业”现象的界定

对于“慢就业”现象,学术界目前还没有统一规范的界定。目前一些高校大学生毕业后,既无就业规划也无继续深造的准备,而是通过游历、陪父母、创业考察、等待创业机会等方式慢慢考虑人生道路的现象即可称为“慢就业”。有关研究显示,有越来越多的“90后”告别毕业就工作、先就业后择业的传统就业模式,成为“慢就业族”。因此,笔者认为“慢就业”可以界定为大学生在毕业后因各种原因延长就业时间,导致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参加较为正式和相对稳定工作的情况[2]。

(二)“慢就业”现象的具体表现

“慢就业”包括两个方面的慢:一是就业意识上的“慢”,即在就业过程中就业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性;二是就业行为上的“慢”,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不主动参加招聘会,逃避就业应聘,甚至不就业,以延长就业时间。其具体表现为:

1.“思考人生”型

这种类型的毕业生受家庭影响较多,不再秉承先就业后择业和毕业就工作的传统就业观念。究其原因,一是这种类型毕业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丰裕,即使不就业也衣食无忧;二是自我目标不明确,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不迫切;三是家庭可安排其工作,对其“慢就业”的选择不反对,有的甚至是支持。这种类型毕业生的生活多被父母“包办”,有些毕业生甚至坦言自己的人生是“被安排”的,导致他们独立意识不强,就业能力不足,对自身职业规划把握不准,也未做充分的就业准备。因此,他们不急于就业,呈现出“慢就业”状态。他们选择通过游历、参加志愿活动等方式丰富阅历、开拓视野、了解自我、思考未来,最终是想过“不被安排”的人生。

2.备考“赖校”型

这种类型的毕业生一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到了需告别校园生活,步入社会开启新生活的人生阶段;二是不愿独立面对社会竞争,逃避就业。于是他们既不升学,也不就业,而是以各种考试为理由“赖”在学校。因为学校周围环境较为安全,经济开支较低,所以他们就租住在学校周围。据调查,目前“赖校”型的往届毕业生数量在逐年增多。

3.自身实力与就业定位不匹配型

这种类型的毕业生往往是就业定位不准,对就业要求较高,不但对企业薪资待遇、工作环境要求高,还对职业发展前景、公司实力要求也较多,理想是“钱多事少离家近”,但是自身实力又与就业期望不匹配,于是屡次求职频频碰壁,最终失去就业机会而加入“慢就业”的行列。

4.“多困生”型

这种类型的毕业生自身拥有诸多困难,如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脆弱等。由于他们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导致在就业过程中缺乏自信,陷入实力弱—不自信—受挫—越发不自信的循环中,最终被动呈现出“慢就业”的状态。

5.灵活就业或创业型

这种类型毕业生的特点是具有较为明确的就业目标,但他们需要等待时机、考察到合适的项目才能实现创业或灵活就业。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形势下,作为网络时代的“原著居民”不再通过传统就业方式就业,而是考察或尝试从事新的职业,如网络代购、游戏推广、视频主播等,在等待中寻找机会创业,他们自认为很享受这种“慢就业”的过程。

二、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成因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出现,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既有个人因素,也有家庭因素;既有社会因素,也有教育因素。

(一)“慢就业”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

1.经济层面

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90”后大学毕业生的家庭条件相对于“80”后和“70”后来说,要优越得多,他们多是独生子女,没有太多的经济负担和压力,这使得他们缺少工作赚钱的紧迫感[3]。

2.家庭层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体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在不断改善,使得很多家长能够接受孩子“慢就业”的状况。国家调查局上海调查总队的调查结果显示,68.1%的受访家长会给予不就业子女经济支持[4]。

3.个人成长的需求层面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按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5个层次,人的需求趋势整体上是由低向高逐级提升的。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较为优越的成长环境,使得“90”后高校毕业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往往对第一份工作提出很高要求,他们希望的理想工作是能满足自己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但他们忽视了职业生涯的“长期性”与自我能力的匹配性,于是在挑剔和“不满意”中把自己从就业大军中“剩”下来。

(二)“慢就业”是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的体现

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体现在:一是从就业期待上看,呈现出大学生精英就业的定位与大众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从产业需求上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单项跨越与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双重跨越”之间的矛盾;三是从培养过程看,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与社会需求多样化的矛盾;四是从专业设置看,专业设置滞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矛盾[5]。

(三)“慢就业”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失的外显

职业生涯规划也可以称为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并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可划分4个阶段:一是探索阶段(15~24岁);二是确立阶段(25~44岁);三是维持阶段(45~65岁);四是下降阶段:66岁以上。

职业生涯规划最初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传入我国,因此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初中和高中阶段基本未开展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因此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

虽然我国高校普遍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但存在着突出的问题:一是部分高校没有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修课,只以公共选修课或讲座的形式进行,导致受众少;二是任课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低,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对自身职业性格、兴趣、价值观、外部职业世界等把握不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慢思维”和“慢行为”。

(四)“慢就业”是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偏离的表现

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会受到社会因素、教育因素、家庭因素及个人因素的影响。当前部分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出现偏离,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也影响了国家的人才配置,进而影响了国家和社会的进步。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偏离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个体需要与国家需要不一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是人才配置的基础,人才的流动大都由个体决定,国家可通过宏观政策调控。为促动人才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国家推出了“西部志愿者”“三支一扶”“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政策,但大多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单纯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过分追求个人需求的满足,忽视国家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意愿低,出现个人需求与国家需要无法有机统一的矛盾,致使一些大学生错失基层就业的机会,反而觉得“无业可就”,从而造成“慢就业”。

2.个人意愿与父母要求相对立

大学毕业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初步成熟,他们对职业拥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但“90”后的父母对孩子的事情操办较多,在就业问题上也是如此。《中国青年报》的一项关于父母最容易干涉子女哪些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60.2%的父母选择干涉子女的职业选择,[6]使得一些子女“逆反”“被动服从”或“面从心不从”。例如,有的学生希望毕业就业,父母却不同意,强制子女考研、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等,这都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进程,这也是“慢就业”现象逐年呈上升趋势的原因之一。

3.理想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不匹配

每位大学生都对自我和职业有一个理想的认知,但在现实中,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常出现偏差,导致理想中自我和现实中的自我认知不一致。主要体现为:一是理想中的自我高于现实中的自我,这种认知偏差使他们在择业中容易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二是存在着低估自我的情况,导致他们在择业中易降格将就,选择了不理想的职业,造成较大的心理落差,而不愿意就业。

三、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应对策略

(一)在国家和政府部门层面应优化就业政策和环境,促进大学生就业

1.优化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确保“下得去”“留得住”

国家和政府部门应继续深入推进大学生基层就业战略,优化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使优秀大学生认识到在基层可以大有所为,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良好机遇,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能主动到基层就业,做到“引得来”;国家和政府部门还应对农村、农业、农民继续加大投入和扶持,逐步破除“城乡二元格局”造成的结构性矛盾,为在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待遇一致、医疗福利有保障的均等的就业机会。同时,政府要大力推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实现大学生基层就业能“留得住”。

2.优化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环境,提升扶植政策的执行效率

虽然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工作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推出了系列政策加以推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大学生创业中,高层次人才较为稀缺、创业融资渠道单一、创业政策和专门服务创业就业的平台实际效果低等,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环境,提升政策的落实效果。因此,政府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引入市场机制,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大学生创业生态;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政策,实施就业促进计划,拓建就业实习基地,对那些未就业的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援助等,进一步提升政策的落实效果。

(二)在高校层面应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工作,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

1.加强价值观引领,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出现大多是就业目的和动机不清晰导致的,有什么样的就业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就业行为。因此,用什么样的就业观念和择业价值观去引领大学生的就业行为是高校需要解决的问题。马克思指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所以高校要重视就业教育,强化价值引领,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学生到基层和西部就业。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基层和西部的发展还存在着人才短缺的困境,高校毕业生并不是无业可就,而是部分毕业生不想去基层和西部就业。对此,高校可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一是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弘扬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引导学生以祖国发展、人民幸福为己任,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需要的基层和西部就业;二是加大对基层和西部就业学生的表彰和宣传。高校每年都有毕业生以“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选调生”“西部计划”“振兴计划”等形式就业,高校可加大对这部分学生的表彰和宣传,树立典型和榜样,加强价值引领,引导更多毕业生投身基层和西部,为振兴乡村、建设美丽乡村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7]。

2.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教育效果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的积极意义在于:一是能明晰职业生涯目标,增强大学生前进的动力;二是职业生涯规划能促使学生不断突破自身障碍,更好地开发自己的潜能,提升幸福感,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实证研究表明,“慢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往往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水平较低,因此各高校应以职业目标为核心,遵循“人职匹配”的职业发展规律,由面到线、由线到点开展分层次、分类别的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实现学业、择业、就业和职业的有机统一,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和水平。

(1)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的建设

虽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有些高校目前并未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必修课程,部分高校仅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公共选修课程。要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首先需建设一支具备职业生涯规划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应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各高校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支持这支队伍系统、深入地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知识,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水平。高校应重视对他们的培训,使其在面向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能结合大学生的个体优势、兴趣、性格、价值观等开展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帮助学生明晰职业生涯目标及发展路径等,引导其更好地成长成才。

(2)构建职业生涯规划的宣传教育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的学习、工作和发展都能更切合自身的特点,从而使学习、工作和生活更加美好和富有创造性。因此,各高校可通过以下方式来构建生涯规划的宣传教育体系:一是通过举办《规划人生、成就未来》等系列讲座、影视赏析、图书分享会以及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等传播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唤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激发其规划职业生涯的动力;二是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必修课或公共选修课,通过课堂教学,向广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激发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提升他们进行自我规划的能力;三是举办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精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难题。

(三)在家庭和学生层面应更新就业观念和注重提升就业竞争力,激发大学生积极就业的内驱力

1.家庭方面

作为毕业生的父母应不断更新就业观念,教育引导子女积极就业而不能过多干涉孩子的选择。家长要清楚地认识到社会和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实,不应再用“铁饭碗”“稳定职业”的就业观干预子女的就业,而是应教育子女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引导子女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

2.学生方面

高校毕业生应积极主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就业。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产生,与社会、学校和家庭有直接的关联,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毕业生本人。高校毕业生要顺利实现就业首先应具备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同时应对自我兴趣、性格、价值观、职场有较为清晰的把握,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目标。其次应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在职业理想和目标的驱动下,珍惜大学时光,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利用各种锻炼机会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第三,应设置科学合理的就业定位,面对结构性就业难的现实,客观科学地调整就业期望,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需要紧密联系起来,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幸福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资助项目:2020年陕西省高校辅导员精品项目——基于“生成树”的大学生成长共同体路径构建探索,项目编号2020FXM03;2019年陕西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课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项目编号2019FKT48。

猜你喜欢
慢就业毕业生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慢就业”并非一曲田园牧歌
“慢就业”开始在中国流行
走基层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