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林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2021-03-30 02:51吕月玲赵延安
中国林业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飞播林学水土保持

吕月玲 赵延安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陵 7121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杨陵 712100)

一、“水土保持林学”课程开展思政教学的意义

“水土保持林学”课程教学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公益性强的特点,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能恰如其分地、潜移默化地融入国家有关水土保持造林的政策、历史文化、生态文明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可以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一)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在教学中把水土保持的造林学理论、技术与国家有关发展战略、国家在水土保持林营造方面的重大决策及成果紧密地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从全局的视野认识所学的专业知识,充分体会学习专业知识的使命感与成就感,从而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增加他们对专业学习的信心。

(二)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的丰富水土保持造林经验及科学技术融入教学内容,不仅使课程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的专业思维,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水土保持造林生产实践中涌现的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以林业科学家勤学奋斗、刻苦钻研的精神激励学生养成学以致用、为林业科学发展不懈拼搏的自觉性,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四)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

教师在课程教学与专业实践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断教导学生遵守职业道德、职业规范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有关要求,使学生自觉成长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全面掌握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水土保持林学”课程开展思政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水土保持林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根本在课程建设

“水土保持林学”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水土保持造林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政治素质合格的人才,两者相辅相承、互相促进。所以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应把与专业教学联系紧密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贯穿于课程教学,并找准两者结合的交汇点,使两者达到自然融合,将思政教育贯穿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方位育人。

因此,在“水土保持林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做好课程自身建设是根本。专业课程建设不到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教师应坚持“水土保持林学”课程的性质不变、本位不改,从造林技术、整地方法、造林规划等课程内容中挖掘思政要素,为学生传递更多的正能量,从而达成培养学生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国家情怀及核心价值观等思政育人的目的。

(二)“水土保持林学”课程思政教学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专业教学内容的融合

笔者结合“水土保持林学”课程教学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多样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中,注重挖掘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将其与课程教学内容相融合。例如,笔者精心选择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精神、爱国情怀、优秀文化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其与水土保持林学专业知识及技能联系起来,以境触人、以情感人、以文育人,避免脱离“水土保持林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空洞说教,增强“水土保持林学”课程教学的内涵。

(三)“水土保持林学”课程思政教学应注重林学专业的伦理教育

在“水土保持林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以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感染和影响学生,培养他们树立起专业伦理意识。如在进行森林立地调查实习中,教师应亲身示范,并要求学生爱护林木、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在造林规划设计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重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林区实践中,教师应教育学生自始至终要把林区防火与林木养护放在首位。“水土保持林学”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实践应用,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最终要运用到社会生产中,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服务中,并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培养起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厚情感。

(四)“水土保持林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关键是传播正能量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极其丰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针对课程教学特点进行取舍,要着重选取能给学生树榜样、弘精神、扬正气、传播正能量的素材,不断挖掘水土保持林学发展中所蕴含的优秀文化和科学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明,用林业科学家伟大的人格和崇尚科学的精神激励学生,用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实例引导学生,用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的作用、专业技术人员才能有用武之地的观念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水土保持林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组织实施

(一)在绪论的讲授中融入水土保持林建设成果等内容,对学生进行制度自信教育

绪论部分涉及了水土保持林发展的历史以及我国历史上对水土保持造林方法的探索等内容。沿着这条主线,课程组又增加了与“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相关的教学内容。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风沙化土地面积的85%。大量农田长期遭受风沙危害,草场沙化、盐渍化。国家为改善生态环境,从1978年开始,启动了“三北”防护林这一世界最大的生态工程的营建。国家先后投入了500多亿元的资金,经过40年的建设,大大地改善了“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2]。通过对“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的介绍,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像“三北”防护林这样的超级工程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变为现实,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协调性,也体现出党和政府对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决心。

(二)在混交造林理论与技术的讲授中融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对学生进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

混交造林理论与技术主要讲授的是生长在一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树种,通过相互作用对另一方的生长发育、生存所产生的利害关系。根据竞争排斥理论,竞争相同资源的不同物种不能无限期共存。而在森林中,不同物种的共存说明它们在群落中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所以,营造混交林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不同树种的生态位关系。两种及以上树种混交,可能会出现某一树种对其他树种有影响,而对自身影响不大,或多个树种之间均有影响的现象;也可能出现一方为另一方改善地力,促进生长,或因竞争、抑制而克生等问题[3]。因此,在建造混交林时,可以有选择地把相互促进的树种混种在一起,这些树种通过一段时间的驯化可以互相适应,达到混交林防虫防病的效果。

教师可以用混交林理论启发学生,即树种之间有矛盾的一面,也有和谐的一面,人可以发挥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天性,也可以通过驯化达成相生,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生物之间能够形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生同在、协助同进的共生关系,那么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等社会关系的过程中,也应从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心主义”转向平等的“和谐共生”,相互适应、共同发展、共享共赢,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建立和谐的地球家园。

(三)在造林整地工程讲授中融入造林整地的典型案例,对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坡面整地是水土保持造林整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水平阶、反坡梯田是常见的整地方式。经过水平阶、反坡梯田整地,切断了径流线,改变了坡面径流状况,增加了土壤入渗能力和持水能力,径流被就地拦蓄,提高了土壤蓄水能力,从而使种子发芽和苗木根系生长的环境条件得到改善,苗木根系发达,吸收根的数量增加。

水平阶、反坡梯田的智慧来源于中国南方历史悠久的稻作梯田修建技术。早在1 300多年前,云南元阳县哀牢山南部的元阳梯田,就是哈尼族同胞依据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开垦稻田的整地方式。哈尼族同胞利用这种梯田在山坡地种植水稻和经济作物,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哈尼族百姓。在元阳县境内这样的梯田大约有17万亩,已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4]。因此,在干旱少雨且雨量分布极为不均的北方,可以借鉴这种梯田修建技术,特别是在山坡地,可以减少土壤流失,蓄集雨水,给林木生长创造有利的立地条件。元阳梯田等前人创造和积累的坡地整地技术,经过改造,形成这种田面窄、成本低、造林效果更好的整地方式。这一典型案例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祖祖辈辈利用聪明才智创造的古老生产技术和优秀文化。

(四)在飞播造林的讲授中融入先进的无人机技术等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飞播造林的教学中,主要介绍了飞播造林的优势,那就是速度快、效率高,投入少、成本低,不受地形限制,可以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劳力缺乏的大面积荒山、沙漠、采伐迹地造林。我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在广东、陕西、黑龙江等13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飞播造林,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当时飞播造林的技术装备落后,在飞播造林过程中存在着落种不均匀,形成的幼林常稀密不均,用种量过大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成为世界第一的我国无人机制造技术为飞播造林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利用无人机配备的地形测绘仪及精确定位目标的电磁信号探测器等多种传感器,配合浸种催芽技术及鸟鼠驱避剂、生根粉、保水剂、种子粘胶剂等造林新技术,大大地提高了飞播成效。2018年5月,湖南省林业厅在娄底冷水江市的难造林地开展无人机精准飞播造林,一台载有5kg种子的无人机,播撒完100亩面积的山地只用了大约10分钟[5]。通过对这一案例的讲述,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国家实力的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创造了基础条件,学生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也为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

(五)在加强水土保持林规划的讲授中融入绿色发展观等内容,对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水土保持林规划设计中,主要的教学内容是要求根据流域的自然条件和水土流失特点,全面考虑坡沟川、上下游、左右岸地形分布,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林林种,就地拦蓄水土流失[3];同时要注重流域内自然条件和造林树种特性的适应性,坚持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同步发展。因此,教师在讲授时应引导学生从社会、经济、自然资源条件和人类活动各种因素和需求出发,制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对水土保持林体系进行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规划设计。在该教学环节中,笔者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为总揽,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遵循,要求学生在水土保持造林规划设计实践中,坚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把绿色发展理念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贯穿其中,也就是要把生态文明战略贯穿于水土保持林规划设计教学全过程,使学生树立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观念,切实增强学生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

四、“水土保持林学”课程开展思政教学的效果

(一)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

在“水土保持林学”课程教学中,把水土保持林的发展与“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飞播造林与国家现代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林业科学技术发展与科学精神等融合在一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感受林业工作者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环境的勇气和艰苦奋斗、顽强不屈的精神;感受国家科技实力的强盛和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信。学生不再是单纯地学习专业知识,而是能从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国家发展的视角审视水土保持林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

(二)专业知识与生态文明战略相融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把造林整地工程与古老的梯田文化、混交造林理论及技术与和谐共生意识、水土保持林规划与绿色发展理念及生态文明战略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创造的先进生产技术和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还能大放异彩,发挥作用;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与关注,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学习“水土保持林学”课程的责任与使命。

(三)专业技能与思政实践相辅相成,促进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水土保持林学”课程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让学生了解了我国生态治理的思想、理论、技术的发展脉络及传承,了解了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决心与举措,了解了我们国家在环境领域取得的成果和面对的挑战,从而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水土保持专业知识在国家战略规划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学生通过专业知识、技能与课程思政元素交融的课堂体验,更加坚定了专业知识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的实用性,使课堂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更接近社会实际。

(四)兼顾理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深入的理解

“水土保持林学”作为一门理工科的课程,比较注重培养学生“问题—对策”两点一线式的处理水土保持造林中的技术问题,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也常常忽略了对林业技术问题产生的历史脉络、系统施策以及技术治理中的工程美学等方面内容的挖掘,影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通过在“水土保持林学”课程中开展思政教学,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相得益彰,更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活学活用,也懂得了用辩证的思维看待水土保持林工程建设的意义。

资助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项目“强化基层党建,推动特色鲜明的马院建设研究”,项目编号02200/Z109021900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引领,加强研究生及导师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项目编号02200/A100021932。

猜你喜欢
飞播林学水土保持
巴音温都尔沙漠飞播造林主要技术措施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林木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贵州大学林学专业为例
水土保持
朝阳地区提高飞播成效技术措施
邯郸市太行山区飞播造林经验
科尔沁沙地飞播示范及沙化草地修复效果监测
如何构建高效的职业院校林学教学课堂
地方民族院校复合应用型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