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高龄及长期照护人才培养及启示

2021-03-30 11:20杨良琴吴琼满黄红橙鞠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高龄专业课程

杨良琴 吴琼满 黄红橙 鞠梅

(1西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2台湾辅英科技大学高龄及长期照护事业系)

2018年9~12月,笔者赴中国台湾辅英科技大学进行高龄及长期照护专业的短期研修,期间参与高龄及长期照护事业系不同学制的课堂教学活动、课外服务学习、长期照护机构参访和学术会议交流。现将在中国台湾辅英科技大学高龄及长期照护人才培养现状总结如下。

1 中国台湾辅英科技大学高龄及长期照护人才培养现状

中国台湾辅英科技大学早期以妇产为主要发展方向,为因应高龄与超高龄社会来临和中国台湾提出的长期照护2.0政策,学校重点发展方向已转变为高龄及健康照护。早在2007年学校开始设立老人照顾学位学程和长期照顾学位学程,2010年将其合并为老人长期照顾学位学程,2015年正式更名为高龄及长期照护事业系,隶属于护理学院。

1.1培养层次 高龄及长期照护事业系设有二技、四技两种学制。其中,二技指五专(初中毕业后经5年专业学习取得副学士学位)毕业后经2年专业学习,日间部四技是高中毕业后经4年专业学习,进修部二技学制主要招收已取得教育部承认的专科学历或者经过入学考试的同等学力学生。二技和四技学制学生达到毕业条件后均可授予学士学位。除此之外,护理系还培养老人健康照护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主要招收在老人照护领域具有至少2年实务经验的学生。

1.2培养目标 顺应全球人口老化现象,秉承专业、关怀、宏观及气质的四大教育理念,培育有志投入老人及长期照顾产业的学生成为具备照护服务、创新思维、沟通合作、同理关怀及经营管理能力的乐龄健康、长期照护管理及高龄事业经营管理专业人才。

1.3课程安排 课程设计以全人健康概念、活跃老化及守护乐龄三大理念为架构,顺应人口老化及社会发展的趋势来建构特色课程内容。课程规划包含基本能力、博雅涵养和专业课程三部分。除博雅涵养类课程外,课程内容涉及与老人长期照顾相关的医护、社会工作、营养、活动、环境、管理等多个领域,同时规划照顾服务与居服督导、照管专员等课程模组,学生可依自己的兴趣与生涯规划选择相应课程深入学习。辅英科技大学不仅重视理论学习,还注重实践,除了课程要求的服务学习,还必须获得职场综合实习(106 h)、海外见习及专题制作学分,以培养学生具备长期照护产业实务、经营、管理、创业等跨领域整合专业能力。

1.4师资力量 教学师资除校内专任教师外,还聘请校外具备丰富教学与实务经验的各领域兼任教师。比如,涉及护理、基础医学、管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及运动休闲等的课程,主要由护理学院、医学与健康学院及人文管理学院的校内专任教师授课;涉及社会工作、老人医学、居家护理、老人营养、老人居住空间规划、机构经营与管理等内容的课程,则邀请老人长期照顾领域产官学专家进行教学。

1.5就业方向 高龄及长期照护事业系学生毕业后可结合个人自身情况和职业发展规划选择到直接照护、非直接照护或高龄事业经营与管理岗位就业。直接照护主要指在长期照护机构、日间照护中心或者居家护理所担任生活照顾员、居服督导员、个案管理师、照管专员或者活动规划带领人等(个案管理师与照管专员必须有担任生活照顾员的经历);非直接照护主要指从事银发健康促进、养生、休闲娱乐或辅助疗法等银发产业;高龄事业经营与管理则是在高龄及长期照护相关产业、机构或非政府组织,以及辅具或保健用品等领域担任行销企划或管理人员。

2 辅英科技大学高龄及长期照护人才培养特点

2.1学制完善,高龄及长期照护人才培养体系形成 目前该校高龄及长期照护人才培养已有二技、四技、硕士三种学制,同时培养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完善的学制利于学生升学深造,其中二技学制招收护理、物理治疗、职能治疗、健康事业管理等相关专业学生。四技或二技毕业生可到高龄者相关研究所继续进修,如老年学/健康照护类研究所(包括老年学研究所、健康照护研究所、长期照护研究所等)和高龄长照事业类研究所(包括健康事业研究所、服务事业管理研究所等)。

2.2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紧密联系,注重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适用性 课程设置以活跃老化与健康乐龄为发展的核心价值,秉持以人的健康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并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见图1。课程内容涉及多个领域,贯彻整个老化阶段,注重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适用性。专业课程与博雅涵养课程并重,使学生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同时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能力。理论结合实践,学校设有高龄及长照人才培育中心,专业仿真硬体设计配合情景模拟教学,提供学生友善高龄长照空间及生活重建的概念,有助于知识与技能的转化。职场定锚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职场定位和有方向性的职涯学习,选修相应模组课程并考核合格后可获得中国台湾长期照顾课程推动委员会及辅英科技大学认证的修业证明。基于学生的多元背景与众多银发产业,学校提倡适才适任、自我导向学习,鼓励依个人志趣与意愿规划实习单位和职业生涯,选择相关职场就地实习,达到实践结合理论、实习结合就业的目的。

图1 高龄及长期照护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的关系

2.3紧密围绕高龄健康,注重培养学生全程照顾能力 根据高龄者所处不同老化阶段对应的照护重点,学校制定出学生应该具备的照顾能力要求〔1〕。学生既要具备高龄相关政策与福利,生理、心理、营养及高龄学、人类发展学相关基础知识与能力,还需要具备跨领域整合创新研发、社会科学研究、人工智能与辅具设计等进阶能力。

2.4产、学、研融合互动,提高务实能力和跨专业素养 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学校都极为重视产、学、研的融合,比如核心师资遴聘自业界,鼓励教师将相关研究、产学服务与合作融入教学,增进学生接触与理解实务的机会,强化对人口老化及老人长期照顾整体脉络的认识,增强整合跨专业团队合作的素养与能力。学校设有老化及疾病预防中心,开展延缓老化、预防疾病的相关研究,搭建学研平台。同时高龄及长期照护事业系与百家优质长期照顾单位签署合作备忘录,提供多元实习与就业机会,建立产学交流平台〔1〕。学校还设有乐龄大学和失智友善关怀据点,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学校对教师实行学力、实力、愿力三方面评鉴,要求教师需执行部分产学合作计划,鼓励将产业新知识、技术纳入实务教学课程,提升教师实务教学能力。

3 中国台湾高龄及长期照护人才培养对大陆的启示

3.1明确高龄及长期照护人才培养定位和理念,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高龄及长期照护人才属于技术型人才,人才培养需根据市场需求定位专业发展目标。截至2017年底,我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1.7亿人,占总人口的11.4%,预计到2050年最需长期照护服务的高龄老人将突破1亿人〔2〕。当前,全国已建立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约有15.5万个〔3〕。尽管人才需求市场庞大,但目前从业人员存在文化程度低、专业技能差、流失率高等特点〔4,5〕,缺乏专业人才的培养,亟需能为老年人提供连续、专业、精细医疗照护服务的专业照护人才。大陆地区老年护理教育起步晚,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长期照护人才培养体系〔6〕,目前仅少部分的中职、高职院校开设独立的老年照护专业〔5〕,或在护理专业本科生、硕士生的培养中增加相应的课程或方向〔7〕。大部分院校还将老年照护相关专业仅仅定位于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临床护理人才上,缺乏多元化领域特色〔8〕。因此,大陆地区应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培养,尽快完善老年照护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体系,实行多学历教育,形成多层次高龄长期照护人才培养梯队,沟通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学习晋升通道〔9〕。同时为志愿加入长期照护队伍的非专业学生开放长期照护学位课程,多途径培养老年照护人才。

3.2完善课程体系 完善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前提。目前尚未见到大陆地区有关长期照护课程模块和下属课程模块体系的报道,且偏重于医学临床和护理专业课程,对与老人照护相关的高龄辅具、另类疗法、银发活动等课程关注较少〔10〕,且重专业知识灌输,轻人文素质、职业素质和动手能力的培养〔11〕,影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基于中国台湾辅英科技大学老年长期照护人才的培养经验,大陆高校应放眼未来发展,根据高龄者服务需求开设专业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做到理论结合实践,还要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通识课程比例,开设人文、社会、管理等领域课程〔12〕,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高创新能力的“三高”老年照护人才〔13〕。学校还需重视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灵活选修课程,比如通过发放学习指导书或开展选课交流会使学生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做到学有所用、有的放矢。

3.3促进产、学、研互动,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将产、学、研结合融入当前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途径中,是专业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必然要求。目前大陆地区开设有长期照护专业的高职院校,由于高水平师资不足,研发能力较薄弱,主要提倡产学互动、校企合作〔14〕,忽视研学、产研的结合,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因此大陆高校不仅要积极与产业界缔结盟约,为学生实践学习提供场域,还要招聘经验丰富的产业界老师参与研发与教学,同时要求校内专任教师定期去产业界学习,建设具有双师素质的高水平专业师资队伍〔15〕,在产学研深入融合基础上开展高龄及长期照顾人才的培养〔16〕。

猜你喜欢
高龄专业课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