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于淋巴浆细胞脑膜瘤误诊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1-03-29 06:34李庆兵何成奇
重庆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查体脑膜瘤浆细胞

李庆兵,何成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康复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00)

脑膜瘤是常见颅内非胶质原发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3%~26%[1]。富于淋巴浆细胞脑膜瘤(LPRM)是罕见脑膜瘤亚型,属于WHO 1级[2]。LPRM临床表现多样,如医生缺乏对该病的认识,遗漏必要辅助检查,易导致误诊、漏诊,影响治疗和预后。本研究对1例LPR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或避免误诊误治。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49岁。因头晕伴四肢末端麻木无力1个月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四肢指尖麻木无力症状,头晕每次持续3~4 h,卧位减轻,四肢末端麻木无力呈持续性发作。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8年,高血压、糖尿病2年。就诊经过:1+个月前于当地医院就诊,颈椎磁共振成像(MRI)示退行性病变,颈C4-5、C5-6及C6-7椎间盘不同程度膨出、突出,相应硬膜囊受压,行常规针灸、按摩、牵引2周无效。1周前头颅MRI示:大脑镰左后旁占位(6.4 cm×4.4 cm×3.2 cm),考虑脑膜瘤可能性大。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以“颅内占位性病变”收治入院。查体:体温36.2 ℃,脉搏77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2/79 mm Hg。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专科检查:意识清楚,查体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球向各方运动正常,无眼震;口角不歪,伸舌居中。颅神经查体:视神经、动眼滑车外展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听神经、舌咽神经、副神经正常。运动系统查体:肌力、肌张力、反射、感觉、小脑功能正常。脑膜刺激征: 颈软,Brudzinski征、Kernig征皆阴性。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及手术知情同意后,全身麻醉下行“手术导航下左侧顶叶深部巨大占位切除术+窦修补术+开颅颅内减压”。术中见硬脑膜张力高,病变实质部分大小约5 cm×5 cm×4 cm,起源于大脑镰旁硬膜,周围大约5 cm硬膜受累,病灶质地不均,部分鱼肉样,血供较丰富,与周围脑组织边界欠清,部分病变破坏周围脑组织蛛网膜及软膜嵌入脑组织内,周围脑组织水肿严重,部分肿瘤侵及上矢状窦旁硬脑膜,切除后予以窦修补止血。手术顺利,患者术后安返病房。术后予以脱水、抗癫痫、补液、止痛、止吐、护胃等对症支持治疗。术后右下肢乏力,内科稳定后转入康复科继续康复治疗。术后切除物免疫组织化学和BRAF基因突变检测示:富于淋巴浆细胞型脑膜瘤[WHO 1级(G1)]。免疫组织化学示: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孕激素(PR,+)、CD163(+,组织细胞)、葡萄糖磷酸变位酶(PGM1,+,组织细胞)、CD38(+,浆细胞)、IgG4(-)、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NeuN(-)、Ki-67 (+,5%)。BRAF基因突变检测未检出BRAF(V600E)突变。患者经系统康复治疗后下肢肌力4级,可独立自行步行。

2 讨 论

2.1 疾病概述及特点

LPRM是源于脑内蛛网膜颗粒细胞的肿瘤,为WHO 1级,属罕见脑膜瘤亚型,临床少有报道[3]。LPRM主要见于青壮年,男女比例1∶1.7,以脑膜上皮细胞增生伴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特点,早期表现为高颅压症状(头痛、头晕、呕吐等),常伴有造血系统疾病(贫血、多克隆性免疫球蛋白病等)[4-5]。此外,有报道显示,部分患者具有过敏史、肝炎病史、视力障碍、肢体活动异常等[6-7]。本文病例既往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18年,未服用药物治疗,术前输血全套显示乙肝表面抗原半定量1 862 COI(+)、乙肝表面抗体定量11 IU/L(+);高血压2年,口服施慧达血压120~130/80~85 mm Hg;糖尿病2年未服用药物,血糖空腹6~6.5 mmol/L。患者因头晕伴四肢末端麻木就诊,神经系统查体阴性,结合颈椎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误诊为颈源性头晕及糖尿病神经病变,未完善头颅CT或MRI检查而漏诊。

2.2 影像学及病理学表现

LPRM发病部位广泛,儿童多发于后颅窝,成人可发于大脑半球表面、大脑镰、桥小脑角区、枕骨大孔、前颅窝底、鞍区、颈静脉孔区等[8]。LPRM影像学瘤体多匍匐性生长,与脑膜关联且广泛不均匀增厚;病灶呈不规则片状、分叶状,界限不清,瘤周水肿明显,邻近脑组织常受侵;CT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病灶,MRI表现为T1W1呈等或稍低信号,T2W1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9]。LPRM瘤体为实性,灰红色或灰白色,血供中等或丰富,与周围脑组织粘连;镜下可见大量炎性细胞与淋巴浆细胞浸润[10]。免疫组化染色示免疫球蛋白κ链和λ链均阳性,提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均呈多克隆性增生,且以B淋巴细胞浸润为主[1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MA、Vim、LCA、CD38等表达阳性[12]。本文病例头颅MRI提示病变部位在大脑镰,符合LPRM影像学特点,且病理及免疫检查提示EMA(+)、CD163(+)、PGM1(+)、CD38(+),均符合LPRM的病理表现,诊断明确。

2.3 鉴别诊断

LPRM常不具备良性脑膜瘤脑膜尾征、脑外肿瘤镶嵌征等影像学特征,易误诊为炎性肉芽肿、淋巴瘤、静脉性梗死及其他恶性肿瘤等疾病。颅内炎性肉芽肿好发于青少年,病灶多位于皮层或皮层下,边界模糊,周围可见指样水肿带,增强后呈不规则实性伴或不伴环形强化[13]。脑原发性淋巴瘤多发于中、老年人,病灶多位于脑室周围,常靠近中线分布,轮廓大多较清楚,病灶周围见轻度水肿。静脉窦性梗死多表现为对称性脑回肿胀、脑沟消失,可见皮层及皮层下斑点状出血,多呈片状强化,并随时间变化[14]。病理免疫浆细胞性肉芽肿、淋巴瘤、静脉性梗死均缺乏脑膜瘤典型形态学特征,且EMA为阴性[12]。本文病例以头晕、四肢末端麻木为主诉,首诊医生应完善头颈影像学检查及血压、血糖相关辅助检查,影像学结合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2.4 治疗

肿瘤手术全切是LPRM最佳治疗手段,完全切除复发可能性较小;未全切者可行伽马刀定向放疗[15]。既往8例手术切除患者1~4年随访研究提示[12],仅1例术后1年复发,行2次手术(随访2年未复发)。本例患者术后1~3个月复查头颅MRI均未见复发征象。

2.5 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LPRM属罕见疾病,临床表现可不典型,易误漏诊。本例患者误漏诊原因如下:患者因头晕及四肢末端麻木就诊,既往患有颈椎病、糖尿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神经系统查体未查及病理征,首诊医生因缺乏疾病全方面综合分析,主观考虑颈椎病颈性头晕和糖尿病神经病变,忽略头颅CT或MRI检查从而误漏诊,进而误治。随后诊疗中及时完善头颅MRI检查示脑膜瘤,建议患者到上级机构就诊,经手术及康复治疗,患者预后良好。

2.6 防范措施

LPRM已报道的病例少,目前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掌握不足。鉴于该病易误漏诊,首诊医生应结合已掌握该病临床发病特征,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积极完善影像学检查,头颅MRI及病理检查能较好地鉴别诊断和明确诊断,从而避免误治。

猜你喜欢
查体脑膜瘤浆细胞
椎旁软组织髓外浆细胞瘤1例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健康查体中以人为本服务的应用
健康查体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论健康查体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浆细胞唇炎1例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浆细胞病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及其临床价值研究
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