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曙东
(安徽天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00)
玉米粉红聚端孢穗腐病(Corn Trichothecium Ear Rot)是由粉红聚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 (Bull.)Link]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是玉米生长后期重要病害之一,属世界性病害。除玉米外,杧果、木瓜、香蕉、板栗、葡萄、粟、棉花、苹果、鸭梨和番茄等多种植物也是粉红聚端孢菌的侵染对象,受害严重。笔者对该病的病原特征,侵染循环,流行规律,危害症状进行了总结,并与玉米其他常见穗腐病的病状特征进行了类比,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农业及化学防治措施,旨在对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粉红聚端孢菌为半知菌类丛梗孢目丛梗孢科双胞亚科单端孢菌属真菌。
菌落初白色,后渐变粉红色。分生孢子梗直立不分枝,无色,顶端有时稍大,大小为(162.5~200.0)μm×(2.5~4.5)μm;分生孢子顶生,单独形成,多可聚集成头状,呈浅橙红色,倒洋梨形,无色或半透明,成熟时具 1 隔膜,隔膜处略缢缩,大小为(15.0~28.0)μm×(8.0~15.5)μm。
病原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生长温度为25℃;病原菌菌丝在pH 3~8 的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pH 为6;光照条件对菌丝的生长无显著影响。
孢子在无菌蒸馏水中的萌发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5℃,此时孢子萌发率最高,为50%。孢子萌发适宜pH 3~8,但在pH 为4~7时的萌发率较高。分生孢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速度快且萌发率高。
碳源以添加甜瓜汁液的培养基菌丝生长较好,其次为添加葡萄糖的培养基(PDA)。粉红聚端孢菌碳源培养基(D-果糖、可溶性淀粉、麦芽糖、木糖醇、葡萄糖、D-山梨醇、蔗糖)上的菌落均为粉红色,边缘白色或粉红色。但菌落的形态有所不同,大多数呈不规则形,少数呈梅花状或树枝状。在所有碳源培养基上的菌落较小,气生菌丝丰度较低。
氮源以添加VB 的培养基菌丝生长效果最好。粉红聚端孢菌以尿素、氯化铵和DL-胱氨酸为氮源的菌落为白色,其他的为中央呈粉红色,边缘白色突起。菌落形态多样,有圆形、梅花状、树枝状和不规则形,且DL-胱氨酸条件下的菌落形态呈风扇叶状,每个扇叶呈扇形铺开。病菌在硝酸钠、磷酸二氢铵、甘氨酸和DL-丙氨酸做氮源能产孢,而以另一部分氮源(L-胱氨酸、尿素、氯化铵)做氮源时不能产孢。
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由伤口侵入,传播到果穗上。发病后病部又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
病原菌发育适温25℃~30℃,相对湿度高于85%时易发病。暴风雨或害虫为害严重,发病重。遇有秋雨连绵的年份也可发生在田间。此外,种植密度大、土壤黏重、排水不良、氮肥施用过多、湿度大的地块发病重。
玉米粉红聚端孢穗腐病主要危害果穗,多发生在收获后的果穗上,可致使果穗全部或部分生出浅红色霉状物,使籽粒发霉。
玉米粉红聚端孢穗腐病从果穗顶端或基部开始发病,造成大片或整个果穗腐烂,病粒皱缩、无光泽、不饱满,有时籽粒间有菌丝体产生,其上覆粉状物,病粒易破碎。果穗病部苞叶常被密集的菌丝贯穿,黏在果穗上不易剥离。
除粉红聚端孢穗腐病外,玉米上常见的穗腐病还有玉米青霉穗腐病、灰葡萄孢穗腐病、丝核菌穗腐病、小斑病T 小种穗腐病、色二孢穗腐病等,其病原菌及病状特征见表1。
表1 玉米常见穗腐病的病原及病状特征
玉米穗腐病要通过病菌形态特征及穗部病害症状进行综合诊断。首先在田间记载病害的症状特点,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穗腐部上有无菌体或特有病征(颗粒状物、粉状物、霉状物等)。若病穗部未发现病症,可取20 粒病穗部籽粒,用清水或灭菌水冲洗3次,取3 个器皿铺上脱脂棉或2~3 层湿润的草纸,于上方均匀摆放籽粒,每皿放5 粒,然后加盖,在温暖处保温24 h 后,用刀轻刮长出的病菌菌丝体,置于载玻片的水滴中,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体、孢子和孢子梗的形态特征。如还不能确定病害的种类,则需要进行人工诱发试验,取用灭菌水表面消毒3 次的病粒,移置PDA 培养基中培养,将分离到的菌丝体或孢子,通过注射法接种在健康的穗部,观察穗腐病症状是否相同。
(1)实行轮作,与小麦、谷子、大豆等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2)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健康无病的种子。
(3)发病后注意开沟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4)适当调节播种期,尽可能使玉米孕穗至抽穗期不要与雨季相遇。
(5)加强田间管理;适度密植,尽量避免造成伤口,注意防止鸟害。
(6)收获后清洁田园,同时秋季深翻土地。
(7)贮藏库要求通风,入库前降低玉米水分含量。
在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硫菌灵WP 600 倍液,50%苯菌灵 WP1 500 倍液,50%多菌灵 SC 700~800 倍液,施药应均匀周到,可兼治玉米丝核菌穗腐病。在干旱缺水地区,可用20%井冈霉素WP 或40%多菌灵WP 3 kg/hm2制成药土,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点心叶防治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