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彦星
摘 要: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为研究内容,首先介绍其重要性,然后提出教学策略,为现代初中语文教学提供更多的思路,以期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学;措施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文化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传播汉语言文化知识的主要渠道。
一、在语文教学中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在现代教育中,文化传承越来越重要。通过语文学科进行文化的传播,不仅可以使语文学科学习更具意义,同时也能满足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
1.传统文化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人格与品位
文化的传承包括对先进的文化技术、思想等内容的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在对受教育者进行良好品质的塑造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在语文学习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使学生更加具备社会基本道德观念与准则, 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以及道德等方面的追求。通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使学生更加熟悉语言与文字工具,加深对更多文化领域的探索与研究。
2.让语文学科体现其文化传承价值
语文这门学科的性质就是对人类文化成果的记录与传播,所以,语文具备的基本价值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依靠文字及语言的方式进行记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通过写作、面对面交流以及文献阅读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学习和了解,这就是文化的传承。
3.让初中语文教学更有吸引力
在语文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更加重视交流与表达工具的运用,对课程中关系到社会生活以及历史等文化背景内容缺少进一步的拓展与延伸,这就会导致语文教学失去文化内涵和人文气息,教学更加枯燥乏味。所以,通过渗透传统文化元素,能够提升语文教学的吸引力。
二、传统文化的渗透实践
1.发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实际上,文化传承与语文教学存在密切的联系,之所以出现语文和文字,都是为了更好地支持文化传播,而历史发展中涌现的交流思想与技艺等形成的诗歌等创作,都进一步丰富了语文学科内容。这些内容在社会发展中促进了更多文明成果的形成,这也是语文课程内容中出现大量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原因,不仅仅包括与语文学科存在直接关系的哲学类及文学类内容,同时也有政治、伦理道德与历史层面的内容。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发掘教材中存在的传统文化元素十分重要。
2.课堂上引经据典触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究兴趣
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果教师想要通过语文课程渗透传统文化,那么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语文教师需要对我国经典的创作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解读,例如《史记》,已经有很多内容编入语文教材案例中,教师需要运用自如的讲解并根据教材内容联系传统文化,拓展知识空间。在语文教学中,资料与素材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需要在课堂学习中引经据典,吸引学生眼球,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教师在文学作品的学习和深化中,能够加强自身的综合素养和精神境界,更加有修养和有内涵,这也会成为学生的学习典范,进一步影响学生的言谈举止。
3.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作品与资料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和资料,因为语文与很多领域都存在紧密的联系,这些领域也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面对学生不同的性格和兴趣,教师需要为学生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切入点,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从文化视角学习知识,深入领会文化深意与内涵,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内化这些传统美德,成为新时代下具有一定精神内涵的人才。
4.带领学生体验传统文化的别样意境
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洗礼,现代学生意识中缺少对这些文化的认识,从思维、文字表达等方面来看,都存在一定的隔阂。所以,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验传统文化的意境,这样才能够有利于语文教学的推动。教师可以为学生选取一些经典的文学创作,让学生在课前或者自习时间进行阅读,同时也利用独特的背景音乐进行课件的制作,和学生一起朗诵古诗词,感受诗人等文学作家的创作背景与思想情怀。如果学生兴趣与特长差异明显,那么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个性化的文学学习任务,有利于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然后在课堂中分享学习成果和感悟,实现课中互动。文化学习的视角比较多,对内容的理解都会存在不同,所以让学生自主认知文化知识,更有利于学生体会文学的思想境界与精神内涵。
5.为学生搭建探究传统文化的平台
课堂学习时间有限,教师教学的内容也会比较少,那么,教师就应该开发多种学习渠道,为学生搭建探究传统文化的平台,可以采用社团文化、主题活动以及选修课堂等方式,使学生学習更多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王立华.试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究[J].好家长,2018(12):192.
[2]史艳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