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向阳
摘 要:在初中生物课堂中,进行生活化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创新教学措施,生物教师通过在课堂内设立生活化的情景,能够引导学生将生活的体验感受和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融合,让两者成为一种能够互相印证且互相激发的良性循环体系,展现生物学课堂的人文气息,增强生物学课堂的丰富性。在教师进行生物课堂的生活化设计时,需要注意所设计的相关内容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尽可能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生活背景贴合,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满满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生物课堂中。
关键词:初中阶段;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思考
一、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其一,有助于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是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打印成册,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应对考试,这样造成的后果是虽然学生通过了考试,但是却没有真正掌握知识,只需要过段时间,便忘了答案。而采用生活化的教学可以将生物教材中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转化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大大减小了生物学习的难度,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其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生物课堂中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回归到生活,拥抱生活中的无限乐趣,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的魅力,而不是一提到生活就想到自己的学习和作业,没有任何有趣的东西[1]。
二、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1.在生物课堂中引入生活情境
学习是一个双向得过程,绝不只是从外部传到内部就完成了,还需要将其从内部传递到外部,将自身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要想让学生对生物知识掌握得更加深刻,就需要生物教师能善于发现生活中所存在的具有一定教学价值的相关信息资料,然后将其作为生活情境的例子引入课堂中,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并大大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深度。譬如,在学习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入:有人说,绿色植物是“消声器”,有的却又说绿色植物是温湿度的“调節器”,除了这些,我们还知道有人说绿色植物是“吸尘器”、负氧离子的“发生器”或是“灭菌器”等等,那么,你认为这些人的说法能否成立,原因又是什么?一旦教师提出了问题,将问题抛给了学生,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自然而然被吸引。又因为所引入的生活情境是和学生紧密相关的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因此只要学生将其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加以联想,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2]。
2.开展实践活动,推进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活动可以说是对教材的二次架构。因此在实际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教师能够根据班级内学生的不同特性,对教材进行适当改动,让其能够和生活更加贴近。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可以开展实践活动,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标,促使两者能够互相促进,贴近教学目标[3]。譬如在学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亲手种植一棵植物,每天对植物的成长进程做好相应的记录观察,最后将植物的成长现象流畅表达出来。学生的实践活动以及他们所进行的一系列记录都可与教材所记载的相关知识进行比较,感受理论和实际之间的关系,切身感受教材中所记载的生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从而能够形成独特的生物认知[4]。
3.布置生活化作业
巩固知识的主要途径除了作业也许就是练习了,因此我们在布置生物作业时要尽可能生活化,从而能够让学生在轻松良好的氛围内完成作业,注重作业的质量,而不是为了获得高分机械完成作业。教师除了注意作业的时效性,还需要注意的是作业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尽量去选择和生活有紧密关系的内容作为课下的作业或者练习,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还能够将其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可以布置一些角色扮演或是动手实践操作类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感受生物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大大推进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5]。生活化作业的布置,对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有着很大的帮助,能够带动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进步,提高自己的成绩,有效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我们要清楚地明白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主要支撑,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让孩子的未来可以熠熠生辉。我们需要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初中阶段生物教学的水平,拉近孩子和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再只是单一的课堂,而可以拓宽到整个世界。
参考文献:
[1]张绍山.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人文之友, 2020(4):238.
[2]张文科.中学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0(28):139-140.
[3]史晓静.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A].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20.
[4]肖启秀.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A].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20.
[5]林明海.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活化意识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