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在慢性腰痛患者护理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2021-03-28 13:44:58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0期
关键词:腰痛腰部离子

李 雪

(本溪市中医院理疗科,辽宁 本溪 117000)

慢性腰痛多因腰部肌肉筋膜的慢性劳损、骨关节的慢性炎症、腰骶椎的先天畸形以及外伤后遗症等所致,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此外,无菌性炎症、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炎症、盆腔炎等也可引起慢性腰痛。腰肌劳损、腰骶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慢性损伤致腰部酸痛的病程往往较长,病情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1]。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的治疗原理为:相同的电荷在直流电场中相互排斥,相反的电荷相互吸引,因此药物离子通过完整的皮肤或黏膜进入机体[2]。其适用于其他关节边缘形成的各种骨质增生、骨刺和滑膜肥大等疾病。有研究表明,临床使用该方法治疗肿胀、疼痛、肌肉和软组织损伤(如肩周炎、腰肌劳损、扭伤等)均有良好的效果[3]。为此,本研究旨在研究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在慢性腰痛患者护理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25例,采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护理干预)和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针灸护理干预)。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48.23±4.32)岁;体质量45~75 kg,平均体质量(48.31±10.12)kg;病程时间4~65个月,平均病程(15.12±9.51)个月。研究组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48.46±3.67)岁;体质量44~78 kg,平均体质量(47.91±9.53)kg;病程时间3~65个月,平均病程(15.52±10.11)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针灸护理干预,患者取俯卧位,于腹部下方垫一薄枕,常规消毒后,在患者的左侧腰部取穴三焦俞、肾俞、大肠俞,用7号长注射针行穿刺,每穿刺1个穴位,患者即有触电的感觉,并向下肢放射注入镇痛液。研究组根据慢性腰痛患者的具体评估情况选择计算机中频治疗仪,取双肾俞穴、双大肠俞穴、双秩边穴、双委中穴进行药物离子电渗疗法的综合护理。在使用治疗设备进行治疗时,护理人员需将药液均匀地散布在电极板上。液体药物的主要成分是:当归、白术、牛膝、红花、白酒、独活、乳香、威灵仙。根据患者对药物的耐药性,适当调整治疗的频率和强度。在通常情况下,每次治疗时间为20 min,周期为15 d。在采用直流药物离子传导护理方法前,护理人员应调查和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史、治疗效果、疾病严重程度、心理素质以及手术部位的皮肤状况。向患者介绍治疗和护理方法,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护理工作。检查患者的皮肤是否有感觉障碍或损伤,并根据治疗部位选择金属板和衬垫。确保衬垫紧贴皮肤,金属板放在其上,然后用塑料布覆盖。使用沙袋、绷带正确固定电极。护理人员需确保药液的均匀性,用绷带固定需要治疗的穴位,并根据患者的病因和病情选择适当的药液配方和护理方案予以康复治疗。及时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了解患者对电流的接受程度,以确保护理方法应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更换衣物,确保患者体位舒适。护理人员提示患者保持腰部温度,严防交叉感染。如果患者发生不良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向医师报告,并根据医师的建议进行相应的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效果判断标准:痊愈为患者通过护理后,腰部疼痛感均已消失;显效为患者通过护理后,腰部疼痛感基本消失;有效为患者通过护理后,腰部疼痛感有所改善;无效为患者通过护理后,腰部疼痛感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护理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采取本院自制的腰痛评估表对患者的腰痛症状进行评估,评分越高康复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痊愈12例(48.00%),显效6例(24.00%),有效6例(24.00%),无效1例(4.00%),护理总有效率为96.00%(24/25)。对照组痊愈8例(32.00%),显效7例(28.00%),有效2例(8.00%),无效8(32.00%),护理总有效率为68.00%(17/25)。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58,P<0.05)。

2.2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研究组腰痛评分为(24.56±4.78)分,对照组腰痛评分为(17.56±5.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66,P=0.001)。

3 讨 论

腰背痛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疾病,是指腰骶、腰背和骶髂部位的疼痛,常伴有下肢放射痛或感应痛症状,疼痛性质多为钝痛、隐痛、刺痛,伴放射痛或局部压痛,患者多会出现俯仰不便、活动不利、不能持重、肢倦乏力、步行困难等症状,甚至导致腰部前屈、侧弯、后伸等功能障碍,严重可能导致脊柱畸形[4]。下背部疼痛可能是由于皮肤、肌肉、皮下组织、韧带、肋骨等病变所致[5]。慢性腰痛以腰痛为主要症状,特定的症状可反映在腰部的两侧或一侧。中医认为,腰部疼痛在很大程度上与肾功能缺陷有着密切的关系[6]。腰椎伴随大量的活动,更易受累,进而出现腰肌劳损。若情况较为严重,可对腰部的局部组织产生严重损伤,从而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和血液循环不畅等问题。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的治疗原理是:相同的电荷在直流电场中相互排斥,相反的电荷相互吸引,因此药物离子通过完整的皮肤或黏膜进入机体。经临床试验证明,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具有不同电荷的离子可被引入机体[7]。皮肤表面有许多毛孔、皮肤腺体和汗腺导管开口,该方法可从阳极引入阳离子,从阴极引入阴离子。有研究证明,临床使用该方法治疗肿胀、疼痛、肌肉、软组织损伤均有良好的效果[8]。该方法操作简单,使用安全,且易于携带,特别适用于诊所和家庭中使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将药物直接导入较表浅的病灶局部浅表组织中,药物浓度较高,且作用时间较长[9]。由于引入直流电在皮肤中形成离子堆,与其他药物治疗方法不同,其会通过血液循环迅速排出体外,因此导入药物可在体内长时间保存,并具有长效的作用。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护理方法在腰痛患者中的应用,能够加快患者腰部的血液循环,避免腰部组织结构受到影响,因此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消除炎症。此外,其能够对患者的腰部肌肉和组织弹性的恢复起到促进的作用,较好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护理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慢性腰痛护理方法,具有效果显著、操作方便、成本低、起效快的优点[1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腰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慢性腰痛患者康复护理过程中采取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干预的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的腰痛症状。

猜你喜欢
腰痛腰部离子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祝您健康(2022年6期)2022-06-10 01:37:18
怎样让腰部得到有效休息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职业腰痛早防治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钢渣对亚铁离子和硫离子的吸附-解吸特性
铝离子电池未来展望
电源技术(2015年5期)2015-08-22 11:17:54
久坐当心腰“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