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建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RICU,辽宁 沈阳 110024)
重症呼吸衰竭是临床较为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疾病,典型症状为二氧化碳潴留、缺氧等,病情危及时可导致其他脏器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与生存质量[1-2]。临床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主要是在有效控制原发病的同时确保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通气量,其中建立人工气道是关键的治疗措施。但患者由于吞咽功能受限,加之胃食道反流物、口腔分泌物以及医护人员的各项操作等极易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因此在治疗期间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3-4]。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用气道管理小组干预的临床价值。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在患者入院后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下限38岁,年龄上限80岁,平均年龄(59.12±0.35)岁;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6例重症肺炎,8例重症哮喘,6例肺纤维化,4例肺水肿。研究组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下限26岁,年龄上限80岁,平均年龄(59.21±0.22)岁;2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5例重症肺炎,10例重症哮喘,5例肺纤维化,5例肺水肿。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有呼吸衰竭症状,知晓研究内容,与家属认真阅读研究知情同意书后确认并签字。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心、肝、肾功能障碍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以及临床资料缺失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祛痰、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增加营养支持以及药物指导等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气道管理小组干预。
第一,建立气道管理小组,由护士长、责任护士、危重症专科护士、ICU护士以及来自急诊、呼吸外科和胸外科的护士组成,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完善护理内容,包括气管切开部位护理、气囊管理、机械通气、吸痰以及气道湿化等。由护士长制订护理质量的考核标准,完善气道管理的相关操作流程,并根据患者的气道管理难点进行相关培训;由责任护士监督日常的护理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导。定期举办人工气道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定期进行考核,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并总结经验,根据护理问题随时修改并完善相应的制度。
第二,为患者讲解重症呼吸衰竭的发病原因、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加深患者对该疾病的了解,消除患者的抵抗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定期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
第三,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尤其注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手卫生的管理,避免发生交叉感染,预防患者发生VAP。在建立人工气道后应加强对患者的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操作时动作应轻柔,避免对患者造成机械性黏膜损伤,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分泌物,妥善固定气管插管避免脱出。必要时给予患者吸痰治疗,吸痰时手法要准确、轻柔,将对患者气道的刺激降到最低。同时,在呼吸机上配备加热湿化器,根据患者痰液的黏稠度调节加湿器,保持气道湿润,避免湿化过度,避免患者频繁咳嗽、分泌物量多且稀薄。
第四,定期对连接呼吸机管道的冷凝水进行引流,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为患者变换体位时避免冷凝水倒流,以免患者因误吸而发生感染。在更换体位时将患者的床头抬高30°~45°,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胃食管反流。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动脉血气指标、血压、呼吸、心率指标。②对比两组再插管率、VAP发生率、气道黏膜出血率、肺部感染率及气道湿化满意度。③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④对比两组不良情绪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不良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动脉血气指标、血压、呼吸、心率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再插管率、VAP发生率、气道黏膜出血率、肺部感染率及气道湿化满意度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动脉血气指标、血压、呼吸、心率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血压、呼吸及心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动脉血气指标、血压、呼吸、心率指标对比()
表1 两组动脉血气指标、血压、呼吸、心率指标对比()
2.2 两组再插管率、VAP发生率、气道黏膜出血率、肺部感染率及气道湿化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再插管率、VAP发生率、气道黏膜出血率及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气道湿化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再插管率、VAP发生率、气道黏膜出血率、肺部感染率及气道湿化满意度对比[n(%)]
2.3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d,)
表3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d,)
2.4 两组不良情绪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情绪评分对比(分,)
表4 两组不良情绪评分对比(分,)
重症呼吸衰竭是临床较为危重的症状之一,患者极易因呼吸困难、缺氧、气促、肺部炎症等损伤肺功能,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5-6]。该疾病发病急且病情发展迅速,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极为重要。临床治疗该疾病多采用建立人工气道,将患者的生理气道和呼吸机进行连接有助于气道的机械通气与引流,但随之而来的是气道的加湿与过滤功能减弱,易发生感染,因此,在治疗期间给予其有效的护理干预极为重要[7]。气道管理小组将护理流程优化,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气道管理等一系列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风险,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对提高其治疗效果有较大的帮助[8-9]。本研究发现,研究组动脉血气指标、血压、呼吸及心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再插管率、VAP发生率、气道黏膜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气道湿化满意度明显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气道管理小组干预的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动脉血气指标,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缓解负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