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放置胆管内支架对难以切除的恶性胆管梗阻的治疗价值

2021-03-28 09:34曲君成于洪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金属支架肝门胆红素

曲君成 于洪波

恶性肿瘤会引发恶性胆管梗阻,需要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方可改善,但恶性肿瘤患者身体损伤较大,已经不具备接受外科手术的条件,故常选用ERCP放置胆管内支架治疗,其属于一种微创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对患者身体伤害小等特点,是目前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常用手段。现抽取60例难以切除的恶性胆管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ERCP放置胆管内支架治疗,综合分析其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60例难以切除的恶性胆管梗阻患者,男女比例为29∶31,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62.8±17.6)岁。研究选取患者在术前均接受B超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确诊为难以切除的恶性胆管梗阻,肝门部胆管梗阻患者45例,胆总管下段梗阻患者15例。

1.2方法 所选取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检查,确诊后结合患者的基本情况使用ERCP放置胆管内支架的方法治疗。治疗期间所选取患者均取侧腹卧位,行JF-260V型电子十二指肠镜ERCP术,借助内镜将导丝插入患者胆管内,直至其超过梗阻部位,之后对狭窄部位进行扩张。完成胆管狭窄部位的扩张后,根据患者胆管的情况选择胆管支架并放置在合适的部位,一般情况下,胆管支架两端需超过梗阻段2 cm。常用的胆管支架有金属支架和塑料支架两种,治疗结束后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如出现异常升高的问题,则及时开展ERCP检查来评估支架的移位和阻塞情况,发现问题需在第一时间更换内支架,保障胆管支架引流通畅。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随访结果;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ALT、AST、AKP水平,肝门部胆管梗阻患者和胆总管下段梗阻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术后对选取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调查,记录6个月随访过程中患者的生存情况,评估手术治疗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治疗情况 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2例插管不成功,其余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经治疗58例患者的黄疸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皮肤瘙痒等症状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6例(10.00%),其中包含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3例发热、恶心、呕吐患者,2例高淀粉酶血症患者。

2.2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ALT、AST、AKP水平比较 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ALT、AST、AKP水平分别为(78.3±32.6)、(58.6±32.4)、(33.2±11.2)、(114.7±62.8)μmol/L,均低于治疗前的(235.5±54.3)、(104.5±41.3)、(66.8±13.4)、(438.4±86.7)μ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9.226、6.773、14.903、23.421,P=0.000、0.000、0.000、0.000<0.05)。

2.3肝门部胆管梗阻患者和胆总管下段梗阻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对比 肝门部胆管梗阻患者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103.3±42.8)μmol/L低于治疗前的(202.5±48.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64,P=0.000<0.05);胆总管下段梗阻患者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58.4±28.7)μmol/L低于治疗前的(242.7±62.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79,P=0.000<0.05)。

2.4随访结果 3个月随访时治疗成功患者有2例患者死亡,6个月随访结束后有8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在6个月随访结束后均存活,患者的生存质量较高。

3 讨论

恶性胆管梗阻是指各类恶性肿瘤疾病所引发的肝内或者肝外胆道狭窄及闭塞问题,患者会出现梗阻性黄疸症状,由于这类疾病的诱发因素为恶性肿瘤,患者多伴随免疫功能障碍和营养低下问题,发病后大部分患者已经失去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条件,只能接受手术或者胆管引流术治疗[1]。医疗技术发展下,因恶性肿瘤疾病所致的胆管梗阻患者手术切除率显著提升,由以往的15%外科手术根治切除率提升至35%,但仍有大部分恶性胆管梗阻患者不能接受外科手术治疗,须通过胆管内、外引流的方式来加以改善。胆管引流操作简单、创伤小,但治疗期间患者需携带引流袋,给患者造成生活上的不便,而且容易出现引流管堵塞、感染、脱落等并发症,给治疗效果造成负面影响[2]。近些年,金属支架及塑料支架等胆管支架的开发利用有效改善了胆管引流治疗的现状,相较于传统胆管引流方式,胆管支架的使用具有不易堵塞、脱落的优势,且支撑力大、支撑相容性好,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治疗手段。

国内在胆管内支架治疗恶性胆管梗阻患者治疗上的研究均证实了其良好的应用价值,总体插管成功率在90%以上,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3]。血清总胆红素指标是反映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的重要指标,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患者胆管内支架治疗后,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指标降低,全身性黄疸、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统计术后选取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发现,研究选取患者中仅6例出现并发症,且并发症的危害较大,及时发现并制定有效的处理对策后,上述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改善,证实了ERCP放置胆管内支架用于治疗难以切除的恶性胆管梗阻的安全性。为期半年的随访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患者术后的生存时间在半年以上,也为ERCP放置胆管内支架治疗对难以切除的恶性胆管梗阻患者生存质量的积极影响提供了证据。

目前较为常见的胆管支架有金属支架和塑料支架两种,金属支架在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胆管支架。一般情况下,金属支架释放膨胀外径可达到7~10 mm,相较于塑料支架在扩张狭窄胆管方面具有更为显著的应用价值。金属支架与细菌接触面积较小,有效避免了胆管支架所引发的细菌滋生问题,除此之外,金属支架还具有梗阻率低的优势,以6个月的调查数据为例,金属支架的阻塞率为15%,塑料支架的梗阻率为60%。具体治疗过程中金属支架和塑料支架的选用一定要结合患者的预估生存时间、经济水平来确定,预估生存时间在4个月以上、引流全肝胆系40%以上的患者则推荐选用金属支架。

ERCP放置胆管内支架治疗恶性胆管梗阻患者的过程中有以下几项注意点:①金属支架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不易出现梗阻问题,可通畅使用的时间一般在5个月以上,因此推荐用于预估生存时间在4个月以上的恶性胆管梗阻患者。②金属支架的选择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梗阻部位、梗阻长度、支架的放置位置等,一般情况下,胆管支架在完全扩张后需超出肿瘤两端2 cm以上,防止肿瘤生长而引发胆管支架梗阻。③肝门部梗阻患者的梗阻范围较大,病情严重,在放置金属支架的过程中需慎重决定。可使用引流术(ENBD)等方法进行过度引流,在引流效果满意的情况下使用金属支架[4]。④胆管内支架的放置过程中遇到无法穿过胆管的问题时,可与其他手术方法配合来提高插管成功率。⑤胆管支架梗阻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较大,如遇到支架阻塞问题,可在原有支架内再放置胆管支架来消除梗阻问题[5]。

综上所述,ERCP放置胆管内支架在难以切除的恶性胆管梗阻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指标,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且不会引发术后并发症,对于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金属支架肝门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联合半肝切除与围肝门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金属支架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研究进展
金属支架及硅酮支架治疗中央气道狭窄的进展
良性气道狭窄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金属支架的方法探讨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肝门部胆管癌47例临床分析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