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2021-03-27 14:52任灵芝
中文信息 2021年11期
关键词:惠民文旅群众

任灵芝

(广饶县文化和旅游事业中心,山东 东营 257300)

一、群众文化及群众文化活动的概述

群众文化的主体为广大人民群众活动,是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现象,而群众文化活动就是展现群众文化的综合形式[1]。对于群众文化而言,其内容广泛,在当前可以细化分为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队伍。

二、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及其展开价值性分析

对于群众文化活动来说,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通俗性,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进行理解。第一,群众文化活动与群众生活联系紧密。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为广大人民群众,其内容主要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涵盖着民俗民风、民族文化、日常生活行为、价值观与社会审美、美好愿景等,与人们的生活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性。同时,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普遍选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容易接受、感兴趣的形式,且多样性较为明显,因此,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能够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等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第二,群众文化活动的专业性要求偏低。相比于精英文化来说,群众文化及群众文化活动对于参与者的专业性要求始终呈现出较低水平,具体而言,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并不需要拥有极强的艺术水平与专业能力,这意味着,来自不同岗位职业、年龄阶层、文化素养的群体均能够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并实现对其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主观意愿等自主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并在其中与其他群众展开交流、沟通,实现对群众文化活动价值的发挥。

从这一角度来看,群众文化活动有着较高的价值性。依托多样性群众文化活动的展开,能够对不同群体产生影响,实现对其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群众通过参与群众文化活动,能够与更多群体展开沟通与互动,并在其中受到正能量的影响,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认可程度。同时,在当前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群众文化活动还能够达到提升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效果。结合前文的分析能够了解到,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来源群众实际生活,展现出区域群众的民俗民风、民族文化、日常生活行为、价值观与社会审美、美好愿景等,所以有着较高的文化价值性,人文内涵丰富。因此,可以将多样性的群众文化活动设定为区域的人文景观,以此实现对区域旅游资源的进一步扩充,消除区域旅游产业之间的同质性,强化区域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达到吸引更多游客的效果,助推区域文旅融合程度加深以及旅游产业升级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2]。综合来看,在新时期背景下展开并持续优化发展群众文化、群众文化活动有着极为明显的现实价值,相应文化活动的组织与推行手段值得进一步更新。

三、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优化开展路径探究

1.依托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为满足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的需求,需要强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创新推出文艺精品,强化风险防控,努力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实践中的具体工作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实施惠民工程,推动文化服务全覆盖。在广饶县的工作实践中,投资1300余万元改造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建成徐青峰美术馆、24小时城市书房,改造完成多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持续推进“进千村乐万家”文艺巡演、“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作,组织“百姓文化大讲堂”公益培训,并实现戏曲进乡村全覆盖。第二,创作文艺精品,繁荣群众文化事业。在广饶县的工作实践中,主要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主线,推出大型音乐舞台剧《真理的味道》,创作大型中国画人物题材作品《故土的力量》,创排的大型革命历史吕剧《热血芳华》。策划开展“百年逐梦·文旅前行” 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文化活动50余项。探索开展“乐安艺苑”空中课堂、“村歌”作品线上展览等线上活动。第三,聚焦旅游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品质。在广饶县的工作实践中,扎实推进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积极举办“百城千校万人研学季”活动;开展“夜游季”系列活动,丰富市民休闲旅游体验;参与中国文化旅游博览会,推介广饶城市形象。

2.举办具有区域特色的多样性文化惠民活动

可以将传统节日设定为关键时间节点,结合区域特色文化、民俗民风等展开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真正把文化惠民落到实处。实践中,需要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原则,组织和动员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工作者结合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将有温度、有特色的文明实践活动送到百姓身边。

例如,在春节期间,区域可以举办新春群众广场活动,联合区域内的艺术团体,免费为广大市民带来舞龙舞狮、秧歌锣鼓、民俗艺术、灯会花会、歌曲演唱、器乐演奏、舞蹈曲艺等多种精彩的艺术表演。可以举办民间艺术展演活动,旨在传承发扬我县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挖掘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丰富的表演内容,吸引广大人民群众驻足观赏和积极参与,不仅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展现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还展示出区域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优秀成果。

在实际的文化惠民活动中,要紧紧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一步夯实阵地、发动群众、丰富活动内容,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把精神文明建设更多更好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3]。另外,应当积极在区域内打造集群众文化活动、文艺创作、文化培训、展览展示、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公共空间,进一步提升城区文化活动水平。在此基础上,要以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目标,不断推动“文旅融合,繁荣发展”,让群众文化生活更精彩。

3.重视群众文化满意度的持续性提升

定期组织群众文化满意度考核工作调度会议,汇报群众文化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区域特色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对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文化惠民成效提出要求,旨在实现对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工作的持续性优化,提升区域广大人民群众对群众文化、群众文化活动的满意程度。

新时期背景下,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在此过程中,需要相关从业人员着重关注以下几项工作要点的落实。第一,要高度重视,再组织、再发动,切实增强做好文化生活群众满意度提升的责任感、使命感。第二,突出重点抓提升,紧紧围绕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工作薄弱环节,切实找准问题症结,精准施策。第三,加强宣传,扩大文化工作的覆盖面、影响力,利用报纸、电视、公众号等渠道,大力宣传文化工作,让群众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文化工作就在身边[4]。第四,要对照标准抓规范,弥补短板抓提升,在夯实文化阵地、提升服务效能、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综合施策,不断加大人、财、物投入和宣传力度,全力破解制约瓶颈,切实提升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4.持续优化建设群众文化活动的硬件基础支持

为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应当持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配备,紧抓软硬件提升,丰富文化活动内容,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实践中的具体工作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大文化投入,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质量。持续推进区域内多个村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改扩建。同时,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乡村、社区配齐配全健身器材、音响、锣鼓、服装等文化惠民物资,并保证运营管理有序、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促使公共体育场地覆盖率进一步扩大,由此构建起全覆盖的城区的“15分钟健身圈”[5]。

第二,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提振居民精气神。充分发挥街道优势,在辖区组织开展多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持续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为载体,积极开展消夏晚会、社区艺术节、村(居)趣味运动会、书画展、诗歌朗诵、棕香端午、非物质文化遗产贺新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贺元宵直播等活动;鼓励文艺人才创作,并广场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措施。

第三,创新文化产业,传承古老民俗文化。积极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整合鼓乐、锣鼓、刺绣、粗布制作等多项文旅资源,依托区域特色自然景观,打造集生态疗养、民俗体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城乡融合发展型乡村旅游片区,进一步振兴丰富乡村文化 内涵。

结语

新时期背景下,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更高,持续强化群众文化的宣传推广以及群众文化活动的展开有着较高的现实意义,相应策略值得着重探索。在把握群众文化活动主要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依托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举办具有区域特色的多样性文化惠民活动、重视群众文化满意度的持续性提升、持续优化建设群众文化活动的硬件基础支持,推动了区域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展开工作的升级。

猜你喜欢
惠民文旅群众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多让群众咧嘴笑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坚定不移抓教育 践行初心惠民生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文旅照明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