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理专业数学教学改革实践性教学探讨

2021-03-27 11:06全志芳
中文信息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数学课专业课数学知识

全志芳

(桂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桂林 541004)

中职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掌握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毕业后满足医疗保健机构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岗位需求[1]。单纯从这个目标来看,好像没有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但实际上,护理工作会接触大量数据,例如,病群和药物分类、生命体征指标、治疗检查结果、静脉输液剂量和时间等。从数学角度去理解、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以下结合笔者的个人经验,探讨在中职护理专业中如何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实践性改革。

一、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和问题

中职学生大多是被中考淘汰的学生,他们的底子差,具有较强的厌学情绪。一项问卷调查中,结果表明约80%左右的中职学生数学基础弱,理解能力差,学习数学很有压力。他们就读中职学校的原因有三:一是因为中考成绩差,没能被普高录取;二是想着能避开数学、物理、化学等传统理科知识的学习;三是学习一门专业技术,以后有个谋生的技能。单从教学角度看,目前存在的问题有:

1.课程设置不够规范

部分学校对数学教育的育人作用认识不足,忽略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数学课程的地位被弱化。具体表现在:新课标设置的中职数学基础模块共8个章节,要求不低于108学时,即每周不少于3学时,但部分学校实际每周仅安排1—2学时。教学时数的缩减,导致教学内容的缩减,直接影响到中职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

2.学生的学习兴趣低

当前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低是一个典型问题。分析原因在于:一是教学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上,也就是定理、规律、公式推导上,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在理解上有难度。二是以教师为核心进行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讲解+练习的方式,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三是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再加上教学评价方式落后,严重降低了教学质量。

3.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中职数学课程教学中,课堂教学以教师口头讲授为主,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浅尝辄止,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新型模式难以推广开来。分析其原因,一是受限于课时长度,一些重难点难以铺开讲解,尤其是函数方面的知识。二是学生自身底子薄,教学内容紧贴教材,盲目开发教学资源可能适得其反,学生不接受、不理解。三是一些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不深入,备课过程草草了事,只是按部就班宣讲,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感受。

4.数学课专业课脱节

对护理专业的中职生而言,如何在教学中把握专业课和基础课的平衡,实现两者的互补和融合,是教师的关注焦点[2]。目前教学中,数学课和专业课脱节现象比较严重。一些教师认为,护理专业中有很多问题要用到数学知识,例如在护理查房记录患者的体温、心率、脉搏、血压等指标,涉及集合知识;静脉输液时液体量和时间的相关性、饮水量和体重之间的变化,涉及函数知识;人体中的PH酸碱度涉及对数运算知识;生化指标的变化,心电图、脑电图的解读,涉及解析几何知识;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感染率、构成比等等,涉及统计与概率知识。当前的教学活动,数学课和专业课之间泾渭分明,资源整合不到位,教师没有利用好真实案例。

二、中职护理专业数学教学的改进方法

规范中职数学课设置,将数学课程和护理专业课程的融合,有助于学生树立数学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未来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到数学教学中,改进方法如下所示。

1.规范数学课程设置,整合教育资源

将数学课和专业课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发挥出1+1>2的效果,是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其一,中职学校主要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要规范数学课程设置,重视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足额安排数学学时(即每周3—4学时),完成必修内容的教学,强化学生的基础运算能力,使之学会利用简单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其二,合理设置教学目标,既明确数学知识的重难点,又涉及护理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利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其三,对校本教材深度开发,要求符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技能需求,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其四,数学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探讨数学和护理专业的融合点,挖掘数学知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3]。教师跨学科合作,能实现取长补短的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新时代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2.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兴趣

对教师而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对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作用,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把握学情,评价学生的基础能力,了解学生对教学活动的需求和意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让学生尽快进入教学情境。第二,教师收集典型病例,挖掘护理工作中的数学元素,让学生看到数学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密切关联,从而端正学习态度。第三,合理安排课程体系,数学教学以新大纲为基础,合理补充专业教学内容,贴近实际生活,贴近护理岗位,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4]。

3.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以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方案,目前在教学中普遍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变革。中职护理专业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好信息技术呢?一是在课程导入环节,利用患者案例创设教学情境,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在习题演练上,单纯的数学问题比较枯燥,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感,教师可以在数学习题中融入临床护理知识,例如输液时间计算、用药剂量调整、药物的不同浓度配置等。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掌握了护理工作技能,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5]。三是在复习环节,突出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收集相关的知识点,对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源进行整合,在温故知新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查缺补漏的能力。

4.组织实践活动,培养思维能力

护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数学知识也是来源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上,还应该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组织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利用重阳节、中秋节等节假日,组织学生进入养老院、走进社区,帮助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测量血压、心率、体温,进行健康宣教,介绍疾病和防治知识等。活动完成后,对活动中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既是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也巩固了护理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成果。

三、教学改革案例分析

1.基本资料

以某中职学校为例,选取2020级护理专业学生128名,包括男生24名、女生104名,年龄在16—18岁之间。以班级为单位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均有64名学生。这两组学生的性别和年龄分布、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没有明显差异,可进行比较。

2.教学方法

以函数知识为例,两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

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以教师讲授、学生练习为主,对教学重点进行总结,包括函数的定义、性质、实际应用等,全程不涉及护理专业的内容。

观察组实施探究教学法,将护理专业和函数知识相结合,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解决。任务包括:第一,探究静脉输液时滴注速率和输入液体量之间的关系;第二,探究1—2岁小儿的体重计算方法;第三,儿童用药时,分析用药剂量和体重的相关性;第四,糖尿病患者进行糖耐量试验时,分别在服糖前、服糖后30min、60min和120min采血检测,分析血糖值和时间之间的关系;第五,记录患者的体温、脉搏、心率等指标,绘制曲线图,分析变化规律。学生选择任务后,教学步骤如下:首先,小组长到医院相关科室中,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其次,组员在网络上、图书馆寻找必要的数据支持;再次,汇总资料,小组成员通过分析、讨论,将任务内容用函数表示出来;最后,教师进行评价,展示学习成果。

3.效果比较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活动,对比两个班级教学效果。在考试成绩上,对照组学生平均成绩为(67.7±5.9)分,观察组平均为(80.1±6.3)分。从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分析:在学习兴趣上,两组从最初比较有数学学习兴趣占比20.17%,对照组提升至80.12%,观察组则为40.37%;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能力方面,对照组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为主导,教师配合学生为辅。对照组学生的满意度为45.8%,观察组为84.5%。在自主学对比可见,观察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好,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提升显著,教学满意度更高,说明探究教学法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护理专业教学中,需要用到不少数学知识,如何将数学课和专业课相整合,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改革,成为当前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结合数学教学现状和问题,从激发学生兴趣、创新教学模式、整合教育资源、组织实践活动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数学教学的改进方法,实践证实能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数学课专业课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有趣的数学课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