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献的整理看中医学术流派的发展

2021-03-27 07:18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代玄烨陈丽云
中医文献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医派新安海派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代玄烨 陈丽云

近年来,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成为学术热点,学术界对学派、流派的研究逐渐细化,文化意识形态与中医药之间的关系、流派与学说之间的关联等学术探究开始出现,并出现关于中医学术流派的核心问题的探讨。如《学派、流派、医派刍议》《我国医学流派时空变迁分析》《古代文化意识形态对中医学术流派形成的影响》《中医地域医学研究刍议》《没有新学说就没有新流派》《小者小异,大者大异——论地域中医流派的分化与拓展》等。

正如《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中指出:“地域文化是按地理区域划分的中国文化的若干分支。研究区域文化,实际上就是研究文化的空间分布及其特征。”[1]一般来说,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前学术界把华夏(中华)文化作为上位文化,将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视为下位文化。近年来地域文化或民族文化成了华夏文化的源头,彼此不再被视为上下级关系,而是源和流的关系。又如《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2期起发起《重现发现江南:新问题与新思路》圆桌笔谈。该圆桌笔谈发起的初衷为,以往江南研究多集中于明清时期,且偏重于江南社会的经济变迁;有关现当代江南的研究则显得滞后,已有成果亦多局限于专题或个案,对江南区域共同体的形成、演变及走向缺乏通贯和整体的研究。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研究有着共同的问题,但又有所不同。

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有别于中医学史与各家学说。地域性医学(中医学术流派)与中医学史都是祖国中医学的组成部分。以前学术界较重视中国医学史(时间医学)的发展。从民国时期陈邦贤的《中国医学史》(1919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各家学说》(1964年),逐步发展到《中医学术发展史》(2004年)。但缺少系统性的以空间区域为核心的地域性医学和地域医学流派研究。

中医学术流派的区划研究

地域性医学(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属于区域区划研究。而我国的区域区划研究最早见于地貌、植被相关的区划研究,如《中国地貌区划》(1959年)、《中国植被区划》(1960年)等,该类研究的缘起受苏联专家查莫利依教授《地理区划问题研究》的影响。在此之前,我国的区划研究多为行政区划,如1934年创刊的《禹贡》杂志。目前中药材研究有《中国中药材区划》(1995年)、《中国中药材区划》(2019年),该研究是从道地药材的单味药研究到区域区划研究的学术转变。相对于中药材的“形而下”来说,“形而上”的中医学(地域性医学)区域区划研究更为复杂,其内容包含了地貌、文化、经济、行政、风俗、疾病、气候、药材、土壤、水质区划等相关区域区划研究。我们都知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区域区划来看,也是“一方水土现一方医”。

任何一个学术群体的出现,都有着其发展的脉络和过程。中医药的发展是一源多流的模式。其源头是《黄帝内经》,最早发展的核心区域在中原地区,并随着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大迁移,传播到我国的各个地区。1935年谢观先生编写的《中国医学源流论》,内容涉及上古医派,唐宋、金元、明清学派及临床各科等,从中可以看出,在新中国成立以前还没有学者进行过系统性的中医学术流派的区域区划研究。

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保障中医药临床治疗的两大核心——中药材(道地药材)与地域性医学(临床治疗)的学术发展。

一是中药材研究的发展,尤其是道地药材研究的深入发展。学术界对道地药材的研究始于1958年谢宗万《论“道地药材”与“就地取材”》,该文首次阐述了研究道地药材的意义。随着对中药材研究的深入,陆续出版了一些研究著作,如上世纪90年代胡世林主编的《中国道地药材》、中国药材公司编著的《中国中药区划》,2014年黄璐琦等的《中药材区划20年——从单品种区划到区域区划》,以及历史药物地理学研究等。这也说明了区域区划研究范围在不断扩大,不再是仅存在于地域性文化、医学、史学层面。

二是地域性医学研究(中医学术流派)的深入发展。1950—1971年学术界多关注地方病的研究,出版的研究著作有《中华地方病学》(1950年)、《东北的地方病》《浙江的地方病》《地方病资料汇集》(1971年)等。到1985年《北方医话》《南方医话》《黄河医话》《长江医话》《燕山医话》五部医话的相继出版,有了南北医、长江黄河医、中土医(行政中心)的学术推进,才有了中医学术流派学术层面的进步。地域性医学的提出大约在1980年前后,开始出现孟河医派、新安医学、海派中医、岭南医派等以空间区域命名的地域性医学。

这种现象是地方历史、文化、医学研究积累至一定高度后的学术体现,也是医学史研究、各省医籍考研究及方志研究学术推进的表现,其成果就是出版了《中国分省医籍考》(1987年)、《河北医籍考》(1979年)、《新安医学史》(1990年)、《新安医籍考》(1999年)、《岭南医籍考》(2011年)等一批相关研究著作。

相关著作的整理

全国性中医学术流派著作很多,尤其以新安医学流派和海派中医(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区)的研究成果为最。

1.中医临床各科流派研究著作

此类著作主要有:中医学术流派研究课题组的《争鸣与创新:中医学术流派研究》(2011年),胡国华的《全国中医妇科流派研究》(2012年),易法银的《中医临床医学流派》(2014年),向丽萍、杨志波的《中医皮科学术流派与传承》(2014年),陆念祖等的《中医骨伤科特色流派丛书》(2015年),胡国华、罗颂平的《全国中医妇科流派名方精粹》(2016年)等。

2.新安医学医著

代表性的著作是王键主编的《新安医学流派研究》(2016年)。该书将新安地区名医、名著中的学理建树与有关临证的重要学术流派予以介绍、评析。书中首列概论,先后论述新安地区古今名医、名著(包括近些年新发现的著作)、学术传承与临床特色、各科成就,其后阐述新安医学的数据挖掘研究以及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的文化品质等。这部书是集大成的著作,被誉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之作。除该书以外,还有洪芳度主编的《新安医学史》(1990年),王乐匋主编的《新安医藉考》(1999年),余瀛鳌、王乐匋主编的《新安医籍丛刊》(1987—1999年),李济仁主编的《新安名医考》(1990年)、《新安名医及学术源流考》(2014年),王键主编的《新安医学研究集成:学术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2018年)、《新安医学精华丛书》(2009年)、《新安医学名著丛书》(2009年)、《新安医学珍本善本选校丛刊》(2018年)等。

3.海派中医医著

海派中医代表性的著作是《海派中医学术流派精粹》(2008年)。这是一部系统论证近现代以来海派中医流派形成、发展、演进的专著。全书分为导论和正篇两部分,导论从宏观的角度,从近现代以来上海所处的历史时期、地域及人文特征方面,对海派中医形成的历史原因、海派文化与海派中医的关系、海派中医学术流派的特色、海派中医的传承与创新等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正篇从内、外、妇、儿、针灸、推拿、伤骨、眼科、喉科和中西医汇通方面,对40余家著名的海派中医作了介绍,内容包括流派传承、学术特色、代表人物、经验方、经验治法等。此外,还有上海中医学院编的《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集选》(1963年),陈泽霖、宋祖憼的《名医特色经验精华》(1987年),朱鼎成、李鑫的《海派中医:海派文化丛书》,上海中医药杂志社的《中医文化撷英》(1998)年,张文勇等的《上海中医药文化史》(2014年),詹红生等的《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系列》(2016—2017年),张怀琼的《海派中医流派传略图录》(2018年)等。其中,丁氏内科的《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2017年),有丁甘仁、裘沛然、程门雪、章次公、秦伯未、严苍山等12位先生的学术经验集,每本书都分为平生史略、学术钩玄、医案医话、流派速览等四个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

4.南方医学医著

江苏医学医著以孟河医派的著作最多,也有吴门医派、金陵医派、绍派伤寒及龙砂医学的著作。如李夏亭的《孟河医派三百年:孟河医派研究荟萃》(2010年)、程协润的《孟河医派文化》(2012年)、张琪的《当代孟河医派名家医论集萃》(2012年)、高炎的《孟河医派》(2017年)、润龄的《吴门医派》(2004年)、谢英彪的《金陵医派研究》(2017年)、徐建云的《民国医史研究:以金陵医派研究为中心》(2017年)、沈元良的《绍派伤寒名医医话精编》(2016年)、谈允贤的《龙砂医学丛书》(2019年)等。

浙江区域内的地域性医学著作多见于钱塘医派、永嘉医派和宁海医派等。如刘时觉的《浙江医籍考》(2008年),俞欣伟、周庚生的《浙江中医药名家之路》(2008年),范永升主编的《浙江中医学术流派》(2009年),胡滨、鲍晓东编的《浙江中医药古籍联合目录》(2009年),张承烈的《钱塘医派》(2006年),朱德明的《杭州医药史》(2007年),刘时觉的《永嘉医派研究》(2002年),钱菁等的《海宁历代医家学术要略》(2016年)等。

南方地域性医学的医著除安徽、浙江外,还有岭南医学、巴蜀医学及福建医学。如邓铁涛的《岭南医学文集》(1988年),郑洪的《岭南医学与文化》《岭南医学文化史》(2009年),高日阳的《岭南医籍考》(2011年),王小平等的《巴蜀中医特色医学史话》(2005年),周仕伟的《四川何氏骨科流派史实研究》(2018年),刘德荣的《福建医学史略》(2011年),吴熙、潘丽贞、王小红的《闽南吴氏妇科流派医集》(2018年)等。

5.北方医学医著

北方的地域性医学著作主要见于河北医学、天津医学、三晋医学、齐鲁医学、中原医学、龙江医学等。如郭蔼春的《河北医籍考》(1979年)、赵石凌的《陕西医学史志文集》(1980年)、赵恩俭的《津门医粹:天津市名中医学术经验选编》(1989年)、张学勤的《河北医学两千年》(1992年)、刘振寰的《三晋医学论文集》(1994年)、张伯礼的《天津中医药史略与学术思想》(2008年)、陈晓阳的《百年齐鲁史话》(2010年)、李建军的《齐鲁医学往事》(2017年)、许敬生的《中医药文化寻源——中原中医药文化遗址考察记》(2017年)、梁群的《龙江医派现代中医临床思路与方法丛书》(2018年)等。

相关学术论文的整理

王键教授曾倡导与主持了《中医药科技人文研究文库:地域性医学与中医流派研究》的编写工作。该项工作搜集整理了改革开放40年间(1978—2018年)两万余篇地域性医学与中医学术流派的学术期刊,经过多次筛选,选取了近2000篇高质量论文并建立了相关数据库,加上所搜集的1949—1978年间的论文,从中可以初步看到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部分特色与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

从数量来看,论文数量较多的地域性医学流派是新安医学(422篇)、海派中医(418篇)、岭南医学(110篇)、孟河医派(100篇)、江西医派(65篇)。

从空间来看,江苏地域性医学流派多于其他地域(有吴门、孟河、金陵、南通、扬州、龙砂、山阳、虞山、江阴、昆山等中医流派),其次是浙江中医流派(有钱塘、绍兴、永嘉、婺州、衢州、台州、乌镇等中医流派)。

从时间来看,历史时期新安医家世传最多。据不完全统计,新安家传三代至三十多代的共有63家(《新安医学世家简表》)。

另外,当代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最多的地区在上海。据《上海中医药发展史略》所载,目前海派医学有47家中医流派传承工作室。还有,南方医学流派数量多于北方医学流派。同时,从目前搜索到的中医流派的论文来看,北方各省医学流派,如中原医派、齐鲁医派、三晋医派、河北医派、燕京医派、东北医派、陕西医派、甘肃医派等的研究论文数量少于南方医学流派。

最后,新安医学(新安黄氏妇科)、海派中医(青浦何氏妇科)、浙江医派(浙江陈木扇妇科)、江苏医派(昆山郑氏妇科)、三晋医派(三晋王氏妇科)等均能见到从两宋之际至今的中医学世医活态存在。目前京、津、冀、晋、蒙、辽、吉、黑、沪、苏、浙、皖、闽、赣、鲁、豫、鄂、湘、粤、桂、琼、渝、川、黔、滇、藏、陕、甘、青、宁、新、台、港、澳等地均有中医学术流派及地域性医学的学术研究。地域性医学(中医学术流派)之间如何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临床水平,共同推动祖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是目前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其意义不仅有利于当代与民族文化的振兴,更重要的是为未来的医学和治疗作战略性储备。

地域性医学(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将跨越地域及国家、民族的限制。对内,其本身经历过朝代更迭与历史上三次人口大变迁,外来文化、医学、药材的融合,疾病谱的变化与科技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地域性医学流派特色的保留与地域差异值得深入研究。对外,中医药海外教育已影响全球183个国家,各国地域文化与中医药融合后均产生出了新的中医学术流派(日本、韩国、越南、英国、美国、俄罗斯等),并随着海外院校教育、中医药(针灸)学会、第三方(合作机构)及中医药“一带一路”的发展,影响将更加深远。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如何发展并引领全球化的中医学术、临床、实验、药材的融合性研究,将是地域性医学与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核心。

猜你喜欢
医派新安海派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山阳医派宗师吴鞠通
新安滩
传承孟河医派 弘扬国医精髓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孟河医派治疗水气病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张新安教授简介
孟河医派三大家及传人档案追踪
新安滩
海派剪纸
海派绘画中的金石重彩大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