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730000) 吴新凤 李应存 李鑫浩 余 磊 王 斑 季文达 叶 红 李俊珂
现面世的敦煌遗书中,医学类卷子总计有130种以上,涵盖了医理、诊法、医方、针灸、藏医、佛医、道医、医事杂论等内容,其中涉及脉诊内容的卷子共计20余种,占总数的15%以上,足以见得脉诊在当时的重要性,是敦煌遗书医学文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代学者对此的研究,一是进行原始文献的搜集、复制、编目和题跋,二是进行文献资料的辑校、考释[1],均已取得巨大成果。本文对当前脉诊文献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以期为后续敦煌脉诊文献特色研究打下基础。
在众多学者收集、辑校、考释、研究敦煌遗书内关于医学相关内容后发现,涉及脉诊的卷子主要收藏在英国图书馆、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及俄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这三个地方。其中,英国图书馆共藏有8卷,分别为S.181、S.202、S.5614、S.6245、S.8289、S.9431、S.9443、S.10527。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共藏有7卷,分别为P.2115、P.3106、P.3287、P.3477、P.3481、P.3655、P.4095。俄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经最新考证共藏有7卷,分别为Дх02869A、Дх06150、Дх08644、Дх00613V、Дх09319、Дх16882、Дх18168。关于S.181卷子,其内容所述与脉诊有关,马继兴的《中国出土古医书考释与研究》[2]189及丛春雨的《敦煌中医药全书》[3]340将其归列为诊法篇中。而据惠宏等[4]考证,S.181卷子实为1913年斯坦因第三次中亚探险从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西夏古城(即黑水城)所获的文书之一,应归为英藏黑水城文献。故将S.181卷子从敦煌医学诊法篇移除。关于S.6245、S.8289、S.9431、S.9443这四部卷子,据马继兴后来考证,此四卷本应为一卷撕裂而致,连接顺序为S.6245→S.9431→S.9443→S.8289[5]128。经惠宏考证,俄藏Дх02869A、Дх06150两卷前后衔接,本同属一卷[6]。后沈澍农考证,俄藏卷子 ДX00613V和法藏卷子 P.3287同属一卷断离所致[7],ДX00613V卷尾接P.3287卷初,归为一卷。沈澍农另考证P.3481+S.10527亦同属一卷分裂而成的两个部分[8]114。于业礼等[9]最新考证,ДX.09319、ДX.16882、ДX.18168 此3件残片所存内容,与 ДX.00613+P.3287中内容基本相同,可能是ДX.00613+P.3287 的不同写本,故纳为脉诊文献。当然,至今仍有许多敦煌遗书未见研究,我们也期待今后能看到更多医卷重见天日,为学者所研究,以丰富文献内容。
首先,敦煌脉诊卷子的内容抄自不同的医书,而同一卷子又可抄写多本医书的内容。其次,同本医书内容有不同卷子重复抄写,且所抄医书版本不同。最后,敦煌遗书年代久远,历史原因损坏缺失较多,因此对其命名确有障碍。现有的命名有以下几种:第一,部分卷子自带卷名。如S.5614卷子抄写了四部医书内容,依次为《张仲景五脏论》乙本、《平脉略例》甲本、《五脏脉候阴阳相乘法》甲本、《占五脏声色源候》;P.3477卷子卷名为《玄感脉经》;P.3655卷子第三部分卷名为《青乌子脉诀》。第二,根据卷写内容与现世传本古医籍内容相同或相似而命名,其中的部分命名各学者未能统一。如P.3287 卷子依次命名为《素问·三部九候论》、《伤寒论·伤寒例》、《亡名氏脉经第一种》、《伤寒论·辨脉法》丙本、《亡名氏脉经第二种》。此卷张侬根据罗氏旧题“《脉经》残卷又二”,又将此篇定名为敦煌《脉经》[10]。P.3481卷子马继兴[5]51将此篇命名为《针经·病形脉诊》,丛春雨[3]230及赵健雄[11]将此篇命名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李应存[12]将其定名为《针灸甲乙经·卷之四·病形脉诊》。P.3655 卷子第二部分命名为《七表八里三部脉》或《王叔和脉诀》。P.3106卷子在袁仁智主编的《敦煌医药文献真迹释录》中命名为《杂诊》[13],张永萍定名为《脉经》[14],但根据其抄写内容,命名为《素问·平人气象论》为宜。S.202卷子众学者命名为《伤寒论·辨脉法》,而沈澍农[15]认为S.202卷子实属 《金匮玉函经》之古传本,据此可定名《金匮玉函经·辨脉第二》。第三,虽分属不同卷子但因抄写内容相同或相似而命名。如P.2115卷子第二部分抄写的内容因与《平脉略例》甲本(S.5614)基本相同,故命名为《平脉略例》乙本。S.6245卷子虽缺失较多,但经对比,抄写内容与S.5614内容基本相同,且S.6245→S.9431→S.9443→S.8289相衔接,故依次命名为《五脏脉候阴阳相乘法》乙本、《占五脏声色源候》、《平脉略例》丙本、王叔和《脉经》[5]128。王淑民认为此四卷可统称为《脉书残卷》,相互衔接的部分定名《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为宜[16]。关于俄藏四部卷子,惠宏将相衔接的Дх02869A、Дх06150两篇命名为《平脉略例》丁本,Дх08644篇定名为《平脉略例》戊本[6],李应存则将Дх08644篇定名为《脉经》节选本[17]。关于Дх00613V卷子,马继兴根据其抄写内容定名为《黄帝内经素问注》[18],李应存考证认为,将其命名为“《黄帝内经》《难经》摘录注本”更为恰当[19],但因ДX00613V卷尾接P.3287卷初,故命名为《素问·三部九候论》最为合适。关于ДX.09319、ДX.16882、ДX.18168三卷,内容残缺较多,暂定名为敦煌《脉经》残卷[9]。
敦煌遗书的抄写年代从六朝一直延续到五代宋初,历时六百余年的时间。学者们根据遗书的语言风格、避讳用字等特点推断卷子的抄写年代,已取得较多成果。脉诊卷子的抄写年代多在隋唐时期,这与当时是敦煌的鼎盛时期有关。对于抄写的具体年代,学者各有观点。S.202卷子,赵健雄认为此卷成于唐代[20];马继兴[5]128与丛春雨[3]233则考证为在隋代之前,沈澍农后作深入考证,确定其抄成于隋以前的南朝陈代[15]。S.5614卷子,丛春雨[3]274认为抄写年代均为唐初唐太宗时期,另引万庚育先生观点认为其抄写年代为晚唐至五代初期。S.6245卷子公认的抄写年代为唐初时期,因S.6245→S.9431→S.9443→S.8289同属一卷,故抄写时间一致。P.2115卷子,丛春雨[3]274认为其抄写年代在唐初唐太宗时期;马继兴考证抄写于唐初八世纪左右[2]66。P.3287卷子,丛春雨考证其抄写时代约在唐高宗时期或唐中宗时期[3]96,赵健雄《敦煌医萃》[10]认为在武则天天朝时期;而马继兴认为此为唐高宗时期写本[2]51,未能统一。Дх00613V卷同P.3287卷子。P.3477卷子,据马继兴考证抄年似在五代时期[2]160,丛春雨[3]297推断应在唐睿宗期间及以后,而王淑民先生认为并据避讳字“旦”字被析分为“口一”二字,推断抄写似应在晚唐,且作者多为唐代或者唐代以前医家苏游[21]。P.3481卷子,其抄写年代均认为似在唐太宗时期之前。P.3655卷子,多认为其抄写年代为唐初,而沈澍农考证认为其抄于五代时期[8]135,王淑民[22]认为《青乌子脉诀》撰写于六朝末期,为肖吉所著。P.4093卷子,沈澍农推断抄写于五代时期[8]198。Дх02869A、Дх06150、Дх08644三卷,惠宏[6]认为其抄写年代与马继兴考证甲、乙本相同,为唐初之前,李应存经过对俄藏卷子Дх08644篇避讳字的研究,认为其为唐太宗时期写本[17]。新发现的俄藏三卷,抄写年代暂无考证。
对卷写内容的考证,是敦煌遗书研究的重点。最早王淑民[23]对《青乌子脉诀》《七表八里三部脉》(P.3477)两部卷子的内容进行校勘,并将其释文发表。其后赵健雄[20]将敦煌遗书中《伤寒论·辨脉法》(S.202)的内容和明代赵开美刻本《伤寒论》、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及《金匮玉函经》互校,从脉象、病机、治则、治禁及误治变证、预后判断几方面总体分析各书的不同之处。张侬[10]从敦煌《脉经》(P.3287)对脉象的认识、“踝脉叩诊”诊断法、寸关尺的论述及最后辨证施治原则四个方面综述敦煌遗书中《脉经》的相关内容,为探究《脉经》本源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马继兴[24]通过对敦煌遗书《素问·三部九候论》的校勘,指出其中提出了“足内踝上五寸”和“指微按之”的字样,使《内经》中的小腿诊法这种古诊脉法的操作方法更加明朗易解。刘喜平等[25]对《亡名氏脉经第二种》内的医方进行考证分析,并与现世留存医书内的医方进行比较,突出了敦煌医学内医方特色及意义。田永衍[26]就《不知名氏辨脉法之二》与《玄感脉经》所载 “右肾及手心主合三焦”“头角者,精识之主”及寸关尺三部命名与分部等问题作考论,阐明三焦与膀胱功能互相配合,结构互相连属的密切关系,肯定了《玄感脉经》中“寸口位八分,关上位三分,尺中位八分”的定位,解决了《难经》《脉经》定位不明确的问题。曾启宇等[27]根据天、地、人三才思想,从三才定三关、寸口分候脏腑法、三才与脉象主病、三才与影响脉象因素等方面分析敦煌遗书中脉学的内容,肯定了其理论价值与临床意义。汤伟[28]将敦煌本《三部九候论》(P.3287)与现传王冰注本《素问·三部九候论》对比,分析其中异文的成因,对比敦煌本与现传本异文的优劣。赖雪瑜等[29]从使用通假字、古今字、俗字、讹字四个角度对敦煌卷子S.202与传世本《金匮玉函经》的用字差异进行研究,对其中异文进行举例探讨。
众多学者对敦煌遗书中脉诊文献的研究多以整理、校勘、考证为主,从各角度对遗书进行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残卷缀合。随着研究的深入,新材料的呈现,考证部分残卷可以相互缀合,这对探索遗书内容的完整性必不可少,这就需要跨地域整合。其二,命名的不统一性。众多残卷原卷名、作者已遗失不全,又因遗书距今千年之久,与现传本内容有所不同,使得研究学者对卷子的命名不能统一,各持观点。其三,卷抄年代的不确定性。因遗书年代久远,对其抄写的年代我们仅能从其语言特点、避讳用字等方面确定,仍有许多卷子避讳用字不明,阻碍了我们对其抄写年代的判断及对历代医学发展的研究。其四,异文研究薄弱。古代文献资料保存不易,现传本古医籍历经千年的辗转流传早非古貌,难免失传、讹误。而敦煌遗书保存了千年之前古医籍的原貌,这对我们校正医书、追溯传统大有裨益。因此对遗书中的异文加以研究、探索、验证势在必行。其五,未传世医书研究欠缺。对像《平脉略例》《玄感脉经》《五脏脉候阴阳相乘法》等现世医籍及目录均未收集的医书研究较少,对其中的脉诊特色、应用特点少有涉及,未来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验证。
脉诊作为中医传统的、最具特色的诊法,是我们继承与发展中医的基础。对敦煌遗书中的脉诊文献深入研究,可校正脉学古医籍,纠正传世古医书的讹误,这无疑丰富了中医脉学的理论,也能使之更准确地指导临床诊断,提高辨证治疗的效果。
S.202卷:抄写于南朝陈代或唐代,根据卷抄内容命名为《伤寒论·辨脉篇》或《金匮玉函经·辨脉第二》。
S.5614卷:抄写于唐太宗时期或五代,根据卷抄内容及旧题,依次命名为《张仲景五脏论》(乙本)、《平脉略例》(甲本)、《五脏脉候阴阳相乘法》(甲本)、《占五脏声色源候》(甲本)。
S.6245+S.9431+S.9443+S.8289应合为一卷:抄写于唐初,根据卷抄内容及旧题,依次命名为《五脏脉候阴阳相乘法》(乙本)、《占五脏声色源候》(乙本)、《平脉略例》(丙本甲、乙、丙、丁卷)、王叔和《脉经》。其中《平脉略例》(丙本甲、乙、丙、丁卷)又称为《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合卷总称《脉书残卷》。
P.2115卷:抄写于唐太宗时期或五代,根据原卷旧题,命名为《平脉略例》(乙本)。
P.3106卷:抄写年代不详,根据卷抄内容,命名为《素问·平人气象论》为宜。
Дх00613V+P.3287卷:抄写于唐高宗时期或武则天天朝时期或唐中宗时期,根据卷抄内容,依次命名为《素问·三部九候论》《伤寒论·伤寒例》《亡名氏脉经第一种》《伤寒论·辨脉法》《亡名氏脉经第二种》。合卷总称敦煌《脉经》。
P.3481+S.10527卷:抄写于唐太宗时期之前,根据卷抄内容,命名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或《针经·病形脉诊》。
P.3477卷:抄写于唐睿宗时期或晚唐或五代时期,根据原卷旧题,命名为《玄感脉经》。
P.3655卷:抄写于唐初或五代,根据卷抄内容及旧题,命名为《七表八里三部脉》《青乌子脉诀》。总称《王叔和脉诀》。
P.4093卷:抄写于五代时期,根据卷抄内容命名为《平脉略例》。
Дх02869A+Дх06150卷:抄写于唐初之前,根据卷抄内容合称为《平脉略例》(丁本)。
Дх08644卷:抄写于唐太宗时期,根据卷抄内容命名为《平脉略例》(戊本)或《脉经》节选本。
ДX.09319、ДX.16882、ДX.18168三卷:残缺较多,抄写年代不详。总称为敦煌《脉经》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