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437) 王志敏 朱生樑
《红楼梦》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皇皇巨著,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正如鲁迅所说:“一部《红楼梦》,道学家看到了淫,经学家看到了易,才子佳人看到了缠绵,革命家看到了排满,流言家看到了宫闱秘事……”《红楼梦》的文学成就用什么样的誉美之辞都不为过。自《红楼梦》成书以来,对其的分析、探佚、研究、扩展便不曾停止过,在《红楼梦》流入市井之际,清嘉庆年间京师得舆的《京都竹枝词》中便写道:“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文学性与思想性都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书中涉及的领域广泛,在服饰、建筑、饮食、民俗等方面都有详尽的描写。其中,医药方面的知识也随处可见。据文献资料记载,书中涉及的医药卫生知识共290余处,5万余字,使用的医学术语161条,描写的病例114种,有中医病案13个,方剂45个,中药125种,西药3种。据统计,120回的《红楼梦》,细致描写或明显涉及疾病与医药的就有66回,占55%[1]。
下文以主要人物及描写比较详细具体的医药案例为主线,对《红楼梦》中的医药内容作一概述。
林黛玉是《红楼梦》里的主要人物,作者曹雪芹借宝黛爱情展开了一幅清代末年贵族生活与市井百态的宏伟画卷。在书中,林黛玉体弱多病,多愁善感,悲忧喜哭,长年咳嗽,失眠,胃口不佳。第八十三回有一段王太医对林黛玉病情分析的描写:“左寸无力,心气已衰,关脉独洪,肝邪偏旺。木气不能疏达,势必伤及脾土,饮食无味,甚至胜所不胜,肺金定受其殃。气不流精,凝而为痰,血随气涌,自然咳吐。”并说:“这病时常应得头晕,减饮食,多梦,每到五更,必醒个几次。即日间听见不干自己的事,也必要动气,且多疑多惧。不知者疑为性情乖诞,其实因肝阴亏损,心气衰耗,都是这个病在那里作怪。”王太医认为,林黛玉的病是肝郁气滞造成肝木乘土,脾胃气虚,饮食无味,肝气郁结则易生闷气,甚至反侮肺金,气不利则津液不化,久则凝聚成痰,肝升肺降,肝气不疏,气机上逆,肺气不利,宣降失司,表现为咳嗽吐痰。心主神明,心气衰耗不能敛神,则心神不宁,夜寐不安。肺主悲,悲伤的情绪更容易伤肺,南宋医家严用和曾言:“忧伤于肺者,喘自有音,甚则唾血,谓之肺咳。”明末医家汪绮石还进一步指出:“咳嗽痰中带有血珠血丝……多因志节拘滞,预事而忧,或郁怒伤肝,或忧愤伤心,不能发泄而成。”“凡患此症者,如心性开爽,善自调养,又当境遇顺适,则为可治;若心性系滞,或善怒多郁,处逆境而冤抑难堪,处顺境而酒色眷恋,又不恪信医药,死何疑焉?”[2]而在现代医学上,也认为情绪波动影响自主神经功能,而迷走神经又在咳嗽反射中起到关键作用,精神刺激可通过影响呼吸道黏膜的分泌功能,从而引起咳嗽反射。汪绮石还指出:“虚劳之人,其性情多有偏重之处,每不能撙节其精神,故须各就性情所失为治。”[2]黛玉不知调畅情绪,对肺病是极为不利的。
后世有学者认为林黛玉患的是肺结核,也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肺结核更易发于身体虚弱、情绪抑郁的病人。从文学角度来看,肺结核是一种带有文学之美、艺术之魅的疾病。在西方自18世纪以来,是被文学家“浪漫化”得最彻底的一种疾病。西方的拜伦、济慈、肖邦、斯蒂文森、劳伦斯、梭罗、卡夫卡等知名的艺术家都患有肺结核,可以说它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家之病”。它不仅是一个人“优雅”“细腻”“善感”的指标,更是一个人“才情”的戳记。[3]民国时期的萧红、林徽因、瞿秋白、郁达夫、鲁迅、袁雪芬也都患过肺结核。在《红楼梦人物医事考》中,上海名中医陈存仁先生写出肺结核的治疗方法,如天然疗法,晒阳光,呼吸新鲜空气,常吃营养丰富的菜蔬,注重营养,修身养性;并提到治疗肺痨病的药物,主要以养阴润肺、化痰止咳、凉涩止血为主,常用药品如以沙参、麦冬、生地、石斛等滋阴润肺,川贝、象贝、紫菀、款冬、杏仁、马兜铃等化痰止咳,仙鹤草、侧柏炭、茜草炭、地榆根、藕节炭等凉涩止血,伴潮热者以地骨皮养阴清热。[4]
《红楼梦》第十回,贾蓉请张友士先生为秦可卿看病,书中对秦可卿有一段脉理描写得也是颇见功力。原文写道:“看得尊夫人这脉息:左寸沉数,左关沉伏,右寸细而无力,右关濡而无神。其左寸沉数者,乃心气虚而生火,左关沉伏者,乃肝家气滞血亏。右寸细而无力者,乃肺经气分太虚,右关濡而无神者,乃脾土被肝木克制。心气虚而生火者,应现经期不调,夜间不寐。肝家血亏气滞者,必然肋下疼胀,月信过期,心中发热。肺经气分太虚者,头目不时眩晕,寅卯间必然自汗,如坐舟中。脾土被肝木克制者,必然不思饮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软。据我看这脉息,应当有这些症候才对……这如今明显出一个水亏木旺的症候来,待用药看看。”这个脉理分析实在是妙绝,脉证相符,思路清晰,是书中写脉证最精彩的部分,读之令人叹服。肝在五行为木,脾为湿土,肝主疏泄,条达气机,情志不畅,则易致肝气郁结,气血不畅,则月信过期;胁下为肝经所过,肝气郁滞,则胁下疼胀;木气乘土,从而导致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亏虚,无以濡养精血,则精神倦怠;脾主四肢,气血乏源,四末不养,则肢体酸软;心主神,心气亏虚,则不藏神,表现为多思善虑,夜寐不安;寅时是肺经循行主时,肺主皮毛,肺气虚,腠理开泄,则易汗出。“于是写了方子,递与贾蓉,上写的是: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人参二钱,白术二钱,土炒云苓三钱,熟地四钱,归身二钱,酒洗白芍二钱,炒川芎钱半,黄芪三钱,香附米二钱,制,醋柴胡八分,怀山药二钱,炒真阿胶二钱,蛤粉炒延胡索钱半,酒炒炙甘草八分,引用建莲子七粒,去心,红枣二枚。”这本是一张“补气补血、健脾疏肝、通气开胃”的方子,此方以八珍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疏肝和胃、益气养血,并以香附、蛤粉炒延胡索加强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效果,山药健脾益肾,阿胶养血生血,莲子、红枣养心安神,切中病机,故而秦可卿的病可渐好。
曹雪芹祖上在南京做官,所以在文学创作中,处方也有南京流派的特色,有药品土炒、酒炒、蛤粉炒等字样。比如南京名医张简斋先生的药方便习惯用土炒、酒炒、蛤粉炒等。[4]
《红楼梦》在第五十五回写到王熙凤“刚将年事忙过,凤姐便小月了……谁知凤姐禀赋气血不足,兼年幼不知保养,平生争强斗智,心力更亏,故虽系小月,竟着实亏虚下来,一月之后,复添了下红之症”。第六十一回中平儿说凤姐“好容易怀了一个哥儿,到了六七个月还掉了”,第七十二回中平儿道“只从上月行了经之后,这一个月竟淅淅沥沥得没有止住”,第七十四回中抄检大观园后,“凤姐夜里又连起来几次,下面淋血不止,至次日,便觉身体十分软弱,起来发晕,遂撑不住”。结合上面的描写,可知凤姐曾有过小产,小产过后,便添了“下红”,后发展成崩漏的病症。凤姐性喜争强斗智、筹划算计,虽在病中,却也不肯放宽心思,抛下家事,还是一味劳碌,且喜怒善虑,肝经火盛,冲任失调,所以血崩。思虑过多,则伤心脾之气,且平素失于调养,造成气血亏虚。在抄检大观园后,请太医来诊一节中,写道:“诊脉毕,遂立药案云:看得少奶奶系心气不足,虚火乘脾,皆由忧劳所伤,以致嗜卧好眠,胃虚土弱,不思饮食。”心脾亏虚,用归脾丸健脾养心,补气养血是适宜的。
在第五十七回,紫鹃有意试探宝玉的心迹,说黛玉要回苏州去,宝玉便发了病,“他呆呆的,一头热汗,满脸紫胀……发热事犹小可,更觉两个眼珠儿直直地起来,口角边津液流出,皆不知觉。给他个枕头,他便睡下,扶他起来,他便坐着,倒了茶来,他便吃茶……”李嬷嬷问他话也无回答,掐他也不觉疼,宝玉发病时跳起来有一人高,捂着船不放。在后文中,史湘云和宝玉开玩笑,提到宝玉病情发作的事情,宝玉丝毫不记得。这一节的描写很像癫痫之疾。癫痫发作时可表现为神识不清,口角流涎,身体僵直抽搐,醒后对发作时的表现无记忆。且同一章节中写雪雁看到宝玉一人闷坐,想着“春天凡有残疾的人都犯病,敢是他犯了呆病了?”在黛玉的心理活动中也提到“宝玉之病亦非罕事”,故而推测宝玉以前应该也是发过癫症的。春天是肝木主气,精神类疾病多与心、肝关系密切,故也多发于春天。王医生诊断他是“急痛迷心”,并说不妨,因为癫痫有自发自止的特点,但要防其口唇痉僵之时咬破舌头。癫痫的发作有多种诱因,如光、电、声音、气味、发热、过量饮水、过度换气、饮酒、缺眠、过劳和饥饿、精神激动、受惊、计算、弈棋、玩牌、情绪等都会造成癫痫发作。宝玉是因为受了黛玉回乡的精神刺激而发病。心病终须心药医,“宝玉……每一惊时,必得紫鹃安慰一番方罢”,使宝玉心安,方才能解除宝玉的心病,治病除根。现代对于小儿癫痫的治疗,有生酮饮食的疗法,根据临床研究,生酮饮食可以较好地减少小儿癫痫的发作。
人的情绪和疾病之间有很大的关联,以上如林黛玉的“悲忧伤肺”、秦可卿的“肝郁经乱”、王熙凤的“劳心崩漏”、贾宝玉的“急痛迷心”,都说明了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很大。
《红楼梦》中涉及数十种中成药,篇幅所限,仅列药名就有人参养荣丸、 梅花点舌丹、紫金锭、活络丹、催生保命丹、黑逍遥散、四神散、十香返魂丹、至宝丹、败毒散、地黄丸、香薷饮、八珍丸、黎洞丸黄酒和山羊血黎洞丸、调经养荣丸、八珍益母丸、左归丸、右归丸、麦味地黄丸、天王补心丹、祛邪守灵丹及开窍通神散各样上方秘制诸药。
《红楼梦》中的美食及养生知识也在书中随处点辍,且美食不仅味道美,名称往往也很美。比如说枫露茶、梅花雪水茶、玫瑰露、茯苓霜、惠泉酒、菊花酒、合欢酒、木樨清露等。枫露茶在《芙蓉女儿诔》中便入了诗:“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而其中的美食更是品种多样,如有碧粳粥、腊八粥、香薷粥、燕窝粥、鸭子肉粥、枣儿粳米粥、绿畦香稻粳米饭、绿稻米粥、江米粥、御田胭脂米、碧糯、白糯、粉粳、杂色梁谷、下用常米、银丝挂面,豆腐皮包子、枣泥馅山药糕、鸡油卷儿、糖蒸酥酪、粽子、桂花糖蒸的新栗粉糕、菱粉糕、藕粉桂花糖糕、松瓤鹅油卷、花样小面果子、螃蟹馅炸饺子、内造小饽饽、如意糕、元宵、燕窝、洁粉梅片雪花洋糖、法制紫姜、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莲叶汤、红菱鸡头、菊花叶儿桂花蕊薰的绿豆面子、鸡油卷儿、茄鲞、野鸡崽子汤、牛乳蒸羊羔、野鸡爪子、糟鹌鹑、油盐炒枸杞豆芽儿、糖蒸酥酪、梅花香饼儿、火腿炖肘子、糖腌的玫瑰卤子等。
第六十三回,林之孝家的在怡红院中叮嘱宝玉,“夜间怕停食,应该喝普洱茶”。袭人等便说已喝过两碗女儿茶了。有人考证出小说中女儿茶是一斤至十斤普洱团。清代方以智原稿,其子中通、中履等编定的《物理小识》载:“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物。”吴大勋的《滇南见闻录》载:“团茶,能消食理气,去积滞,散风寒,最为存益之物。” 普洱茶有消食积的作用,所以用于夜间停食是适宜的。有些养生知识贾府中阖府上下皆知,如“贾府的风俗秘法:只略一有些伤风咳嗽,总以净饿为主”。可见贾府中有些养生之道已经变成了一种日常习惯或生活常识。第二十回中又写道:“那宝玉正恐黛玉饭后贪眠,一时存了食,或夜间走了困,皆非保养身体之法。”在第六十七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中又写,宝玉知道黛玉看见宝钗送的故乡之物生思乡之情而伤心,想去看她,又怕她见人来,悲伤之情不能尽情疏泄,反倒郁积在体内,对身体不利,不如让其尽情地发泄一番,再去劝慰。这一节人物心理描写,不能不让人为宝玉的一片爱恋之心感动,爱之所以处处设身处地、面面俱到地为其考虑,同时也说明了宝玉也是通晓养生之道的。文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第三十四回,宝玉被贾政打后,黛玉去看他,宝玉便说,夏日黄昏虽然太阳已经西下,但是仍有暑气未散,黛玉体弱,怕她会中暑。冬日宝黛去薛姨妈处吃酒,宝玉要吃冷酒,宝钗便劝他说:酒性最热,若热吃发散就快,若冷吃下去,以五脏去暖它,便容易受害。宝钗在说黛玉的病情时,也说:“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肺结核多阴虚肺热,据黛玉的体质、病状来看,也是阴虚内热为主,人参肉桂虽然大补,但是对于有内热的人的确不太相宜。燕窝性味甘平,可养阴润燥、益气补中、清虚热、治虚损,对体质虚弱、营养不良、肺阴虚咳嗽、气喘、咯血等有较好的效果,具有滋补气阴的功效,对黛玉是比较合适的。诸如此种日常生活中的养生知识,在文中多处可见。
《红楼梦》不是一本才子佳人之书,曹雪芹洞悉了人事终归幻灭的本质、众芳流散的结局,所以其悲,但这种悲又无可奈何。在两百多年前,对于女子的悲剧找不到一条出路,书中女儿薄命,早在故事开篇太虚幻境中,作者便以神话的方式写了离恨天的几个司,用预言的方式道出了众多女子的命运,借茶酒之名写出了“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之句。这些女子生在钟鸣鼎食之族,其命运尚且如此,至于其他的女子更是可想而知了。林黛玉的《葬花吟》便发出了天问般的生命最强音:“天尽头,何处是香丘?”这样的“香丘”即便在现在也是实现不了的,更何况是在两百多年前的封建末代呢?在贾宝玉的心中,这些女子是美的化身,而最终各美的悲剧命运也代表了贾宝玉心中理想的幻灭,最终出家!《红楼梦人物医事考》中,宋淇说到了“钗颦对峙”,认为作者对钗黛并未扬此抑彼,并谈到高鹗续篇中黛玉之死情节的不合理性[4]。笔者认为续作者将林黛玉之死安排在贾宝玉、薛宝钗成亲之时,从戏剧冲突的角度来说,这一处理的确不错,将人物的矛盾冲突升华到了最大化,更突显了黛玉的悲剧性。但是如果从《红楼梦》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来看这样的处理是不合理的,因为《红楼梦》开篇便讽刺道:“有一类风月才子佳人小说,其中必有拨凉小丑离间其中。”若《红楼梦》如此安排,则贾母、王熙凤、王夫人、贾元春甚至薛宝钗都成了离间宝黛爱情的“拨凉小丑”,这岂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曹雪芹用“春秋笔法”写《红楼梦》,每一个人物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是立体的、多层面的、鲜活的。他用“草蛇灰线,空谷传声”笔法,明线、暗线穿插,直笔、隐笔俱行,其意旨深刻而隐晦。正如戚蓼生言《红楼梦》道:“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曹雪芹才华横溢,深通医理,但《红楼梦》毕竟是一部小说,不是医学书,所以其中的医学内容有合理性、科普性、趣味性的一面,也有为人物性格、情节需要而做某种程度艺术处理的一面,这一点也要考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