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水关系在慢性心衰中的分期应用

2021-03-27 04:23焦一博汪艳娟
光明中医 2021年4期
关键词:气短利水阳虚

焦一博 汪艳娟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心脏结构功能变化,导致左心室充盈和射血分数降低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心阳(气)功能的衰弱会造成痰饮血瘀病理产物的形成,本文会从“气、血、水”三者的病理影响释其病机,并针对早、中、晚期之病理探讨可行之治法,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1 对“气、血、水”关系的思考

1.1 “血与水”关系的理论渊源由于水和血在生理上同源而生,并行不悖,相互渗透的关系,故在病理上亦常相互影响。如《灵枢·百病始生》谓:“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明确地揭示了血病累水,水病及血,常常相互交结为患;《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说:“少阳脉卑……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1]。原文是论述血瘀闭经而生水肿的现象,证明了血瘀与水滞之间的密切关联。清朝唐宗海亦说:“血积既久,其水乃成……其血既病,则也累及于水”[ 2]等,更是明确提出了血瘀可及水肿病的理论。这些均揭示了水遏血瘀、血滞水停的病理变化。可是,再进一步的思考,血不利导致的水肿,血不利是否是根本病机、是否仅指血瘀?

1.2 气机不利为“血不利”的根本病机《金匮要略·水气病》提出:“阴阳相得,其气乃行, 大气一转,其气乃散”[1],强调了胸中大气在身体周身畅行的重要作用,也说明胸中大气与水气病重要相关。胸中心与肺,通过“心主血脉”与“肺主治节”功能,使人身的气血能够协调运行,脏腑阴阳保持平衡,保证了“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功能正常运行,该过程全赖胸中大气的推动作用[3]。《类经·藏象类》中认为:“大气,宗气也。”《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概括了宗气的主要生理功能,即走息道而司呼吸、贯心脉而行气血等,皆与宗气的盛衰有关。故大气遇邪,阻滞经络,气结不散,其气衰则心脉受阻,血行不畅。《素问·五脏生成》:“气行乃血流”,气机不利可致“血不利”“血不利则为水”,故气机不利为水气病(心衰)之根源。根据瘀血其波及范围、阻塞程度的不同,临床表现亦不同,在临床治疗常以调气为上,调血次之。故治病定要求于本,用“治水法”(清热利水、淡渗利水、泻下逐水)解“水病”是治标,治疗导致“血不利”的源头为治本。该病属于慢性病,虚中夹实,因虚致实居多,所以初期气虚为主的气机不利情况最多见,故补气一法是水肿病早期治疗的重要一环。例如,王清任《医林改错》的黄芪赤风汤、补阳还五汤等方剂均是依此法而设。

2 “血不利”不仅指血瘀

《伤寒论·平脉法》解析:寸口脉迟主寒主收,是湿邪所患,阳不得散,肺不得通而致水肿;趺阳脉伏而不起,为脾胃气虚,无力运化,造成水湿内停,留滞筋脉,遍身水肿;少阳脉卑说明三焦阳气虚弱,通调水道功能失常;少阴脉细为肾气亏虚[4]。脉象的异常反映了病邪的深入,肺-脾-心-肾依此受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过程。笔者认为,仲景论“血不利则为水”主要说明心、肺、脾、肾、三焦阳气不足,功能虚衰,失于温运,从而影响气血运化和津液的正常输布代谢,产生诸多病理产物,这一致病本质。而原文却没有直接谈到血瘀的脉象及症状,所以,阳气亏虚,机体功能低下,才导致了诸如血涩、血瘀、血虚、血寒等诸多病理变化,不仅仅局限于血瘀一种。临床中,往往“血不利”的状态兼而有之。

随着病情的发展,由早期的气虚,逐渐演变为晚期的阳虚,此每每见于患者。针对核心病机,治疗慢性心衰强心扶阳利水是治疗法则中又一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例如真武汤、苓桂术甘汤、四逆汤加减等。

3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以面唇发绀、水肿、肝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5]。有观点指出:心室灌注压升高而心排血量尚正常时,心衰诊断便可确定[6]。中医学将心衰归属于“心水”“喘证”“水肿”等病症,中医虽无心衰病名,但早有类似记载,《素问·水热穴论》云:“水病,下为跗肿腹大,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也。”《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首创“心水”病名:“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燥,其人阴肿”。

中医认为,该病久病入络,血流不畅成瘀血,阻于肺则通调水道失司,呼吸困难、胸闷气短;阻于心则可见口唇四肢发绀,瘀斑瘀点;阻于肝脾,肝脾失调,水停中焦而水肿;阻于肾络,肾之温煦、膀胱气化失常而为呼吸困难、四肢厥逆。故本病早期病机为心肺气虚兼有局部湿邪和血瘀;中期心脾阳虚,脾失健运,痰浊水饮内停,泛滥肌肤,心阳无力推动,血瘀加重;后期心脾肾三脏阳虚,血瘀痰浊凝滞。病位在心、肺、脾、肾。气虚阳虚为本,水湿、瘀血、痰浊为标。血瘀既是因虚致实的病理产物,又是加重疾病的致病因素,恶性循环。在面对临床中复杂变化,往往单用活血利水一法,恐难以应对。

3.1 早期补气活血利水法心衰早期,主证为:少气心悸,尤以劳累后突出,伴头晕胸闷乏力,脉滑细,舌质暗苔少等,病位主要在心、肺。《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以气虚为主的气机不利是主要原因,以血虚血瘀为主的“血不利”次之,故气血亏虚兼局部血瘀、弥漫湿邪为心衰初期病机。遂用当归补血汤合保元汤加味进行治疗,然其活血逐瘀力逊色,可加赤芍、丹参、红花、桃仁等。

案1钱某,男性,27岁,未婚。3年来心悸气短,近7个月症状加重,活动后心悸气短明显,纳眠差,少气懒言,同时出现脚踝轻微浮肿,脉弦滑,舌淡苔白。医院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I度。中医症见:胸闷气短,脚踝轻微水肿,舌质暗苔白腻,脉滑细。病属心肺气虚兼血瘀,选用当归补血汤合保元汤加味。方药组成:黄芪30 g,肉桂(后下)6 g,黄连3 g,党参15 g,炙甘草10 g,茯苓20 g,丹参10 g,柴胡20 g,白术 15 g,干姜10 g,当归15 g,川芎15 g。上述诸药水煎服20剂。本方重点通过黄芪、党参补气健脾;当归甘温质润,补血活血,益气为主,气旺而血生;肉桂,干姜温补下元和中焦,以丹参,川芎气血同调,血运畅行;茯苓,白术等利水除湿。全方温而不燥,补而不滞,切合病机。服用10剂后,浮肿消失,尿量增加,睡眠有好转可平卧,精神胃口渐加,活动后未见明显气短,胸闷偶发。后由于患者经济原因,嘱玉屏风散加味继续治疗。

3.2 中期温脾调气利水法心衰迁延到中期,主证为:心悸怔忡,四肢不温浮肿,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滑,脉细,病位主要在心、肺、脾,脾阳虚湿浊重为此期主要的病理变化。由于气虚日久,心、肺、脾阳气不足,之前的弥漫湿邪或较轻的血瘀,逐渐转换为有形的水饮痰浊和较广的血瘀,弥漫三焦,聚于气血薄弱处。病机发展为心脾阳虚兼痰浊水湿,以“四平桂”(四逆散、平胃散、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苓桂术甘汤温阳利水,提供动力起主要作用;四逆散调畅阴经气机之枢,气顺则痰消,水湿亦不阻滞;平胃散运脾除湿,通畅中焦气机水液代谢,全方共奏理气化痰、强心温脾、祛湿逐瘀之功,加肉桂、附片、丹参、桃仁等增强温煦和活血化瘀之力。

案2李某,45岁,男。多年来心悸气短反复发作,四肢常年不温。半年前,心慌气短加剧,尿少下肢浮肿,西医诊断:慢性心衰Ⅱ级。中医症见患者在安静时有心悸气短,冷汗咳喘,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面部脚踝浮肿,脉促而弦,舌暗少苔。病属心脾阳虚兼痰浊水湿,宜逐瘀化痰,强心温脾。拟:附片(先煎30 min)15 g,桂枝6 g,小茴香6 g,肉桂6 g,干姜10 g,陈皮 15 g,茯苓9 g,苍术、白术各10 g,丹参9 g,桃仁9 g,柴胡15 g,党参30 g,炙甘草9 g,大枣3枚。上述诸药水煎服7剂。肉桂、附片温通阳气;肉桂、干姜温暖心脾;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温阳健脾、利水降逆;苍术、陈皮、厚朴等理气化痰祛湿。全方共奏疏利三焦、温阳补脾、理气化痰之功。7剂后,患者心悸气短明显好转,下肢浮肿缓解,偶有咳喘,已能平卧,纳眠可,二便常,脉弦滑舌暗苔白。1周后患者二诊:前方的基础上减附片8 g,加黄芪30 g,当归15 g,红花10 g。守方1个月余,症状明显好转,可以下床活动,无明显心悸气短咳喘,下肢浮肿得到控制[7]。

3.3 中晚期真武汤佐“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治法晚期心衰,主症为:心悸短气,甚至端坐呼吸,或咳粉红色泡沫痰,面色苍白,四肢厥逆,重度水肿,尿少或无尿,皮肤多处瘀斑,脉微欲绝,病变脏腑涉及心、肺、脾、肾。本病已到后期,阳气虚衰,阳损以阴,痰湿胶固互结,从心脾阳虚兼痰浊水湿,发展为脾肾阳虚兼痰浊血瘀互结。“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虽是利水消肿之三大治则,但该病根本为心肾阳虚,故需真武汤配合利水法才更能有效。“开鬼门”为发汗活血利水法、“去宛陈莝”意为活血化瘀利水、“洁净府”为温阳化气利水法。

3.3.1 发汗活血利水法“开鬼门”为宣肺,解表,“上焦得通……濈然汗出”。肺气宣则营卫和,气行则血行,水道亦调,故真武汤配合越婢汤或肺热之麻杏石甘汤主之。辨证为心阳虚,阳虚水逆,上凌心肺,肺气不宣。临床报道,此方剂的运用显著控制了心衰,而未使用西药洋地黄等[7]。

3.3.2 温阳化气利水法“洁净府”为行水利尿之法,通过泻下使水液平衡,作用在肾。辨证为心肾阳虚,痰湿阻滞。在上文中提到,根本为君火不足,阳气虚衰。故治法应气得温则化,血得温而活,水得温而行。方以消水圣愈汤加减治之。若患者兼有心肺阴虚的症候,即心悸咳嗽,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配合使用生脉饮;若患者兼有心律失常,可加炙甘草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

3.3.3 活血化瘀利水“血不利则为水”导致的血瘀水肿,常用唐代孙思邈,在其《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了的“血利则水消”之法,用桂枝茯苓丸合真武汤(或合猪苓汤或合五苓散)治疗血分病之水肿[11]。在治疗时,要预见血与水往往互为因果,考虑到气、血、水的相互关系。治疗上活血与利水并重,方药以血水共治的药物为主。

案3熊某,男,54岁。咳喘肢肿,腹满反复发作5年,加重1周,西医诊断为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III度。1周前因感冒上述症状加重。中医症见:患者咳喘胸憋闷严重,痰多白而黏稠,肢肿尿少,腹部膨隆,不能平卧,唇发绀,脉弦滑而数,舌暗苔白腻有齿痕。病属心肾阳虚,痰湿阻滞,宜温阳利水,逐饮化湿。以消水圣愈汤加减。方药组成:黑附片(先煎30 min)9 g,桂枝9 g,甘草9 g,麻黄4.5 g,知母9 g,黄芪15 g,防己12 g,茯苓15 g,干姜9 g,杏仁9 g,大枣6枚。上述诸药水煎服10剂。以真武汤中附片温阳补肾,化气行水,此为“壮元阳以消阴翳”,取其洁净府之意;又以麻黄、茯苓、防己、黄芪辛温宣散,补气消肿,恢复津液之畅行,以温阳通阳;以杏仁敛降肺气,通利水行。全方温肾阳扶正为主,利水化饮为辅。服药10剂后,患者胸闷气紧逐渐好转,咳喘减轻可平卧,痰白易咳量大清稀,尿量增多,每日900 ml以上,浮肿仍显,体质量由原来的71 kg下降至62 kg,唇有瘀斑,舌淡苔白腻有齿痕,脉弦滑。半月余患者二诊:在上方的基础上加茯苓30 g,车前子(包)30 g。服用10剂后,患者尿量每日在1500 ml以上,水肿减轻明显,痰量减少偶有喘,胸闷显著改善,腹水征转阴性,仅小腿微肿,体质量降至55 kg,纳眠可,舌淡苔白脉弦滑。1个月后患者三诊:麦冬12 g,五味子6 g,杏仁10 g,太子参15 g,麻黄10 g,小麦30 g,远志6 g,茯神15 g。服用20剂后,患者浮肿消退,心衰得到控制,心率84次/min,精神食欲均好。后以四君子加味继续调理。

综上,本病为气机不利日久阳虚,造成血不利,二者共同致水液积聚。虽然活血利水法是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方法,但临床实践中,需要针对各种导致“血不利”的病机辨证施治。笔者认为,活血利水治法并非拘泥于活血化瘀,其中的养血、益气、温阳亦是活血。临床上对于气血水互相影响之病,应注意从气血水共治全面考虑,灵活运用补气、温阳、发汗等方法解决以血瘀为主的各种“血不利”的形态,达到随症治之的目的。

猜你喜欢
气短利水阳虚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揭开气短背后的玄机
气短到底短在哪里
阳虚了会有这些表现
玉米薏苡仁利水汤可改善小腿肿胀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益气活血利水复方塌渍治疗大鼠深静脉血栓的实验研究
葶苈子、薏苡仁、车前子的利水功效比较
浅谈茯苓在宠物临床上的运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阳虚血淤型冠心病的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