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妈祖中学,福建 莆田 35115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法治意识的核心内容是公民树立法律权威和信仰。中学生处在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学习模仿能力,这个时期的学生由于自身缺乏自控力,对事物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刻,很容易受到不法行为的影响和诱惑,触碰法律的底线。这个时期是他们法治意识培养的重要时期,加强对中学生良好法治意识的培养,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而他们的个人素质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复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提升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素材和途径。为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聚焦核心素养,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生活中做到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自觉履行相应义务。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载体,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教师要了解和研究教材的整体布局,把握教材具体内容在单元和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任务,根据本标准,充分发掘教材中包含的法治教育资源,设定鲜明而集中的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必须明确课时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科学合理设置“三维目标”。比如,在讲授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时,可以根据初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影响等特点,从课程标准出发,分析教学内容,分解不同维度的教育价值——帮助学生理解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学会依法办事,自觉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地认同法律、信仰法律、遵守和捍卫法律,养成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依据课时内容的教育价值,科学地设置教学目标: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信仰,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③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依法办事的简单程序和要求,理解树立法制观念的重要性。
实践表明,清晰科学的学习目标是培养中学生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关键环节,在实施课堂教学时,要明晰教育价值,才能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实现素养的落地生根,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法治教育素材,在七、八、九三个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里,都设置了法治的内容,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八年级下册及九年级上册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这些散落于各年级和各课例的法律知识,我们要细致深入分析,明确编者的意图,进行逻辑整合,合理设计教学结构,把相关的要素,经过内部和外部的有机联系和链接,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教学体系。[2]我们可以把这些整合成《全面依法治国》的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这样,教师通过整合教材资源,形成教学体系,做到条理清晰、逻辑明了,既让学生容易理解掌握,又帮助学生形成法治认同和法治意识。
在整合资源的同时,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补充课堂教学素材,让简洁的教材知识变得丰满充实,让学生在翔实的充满生活化的课程素材中实现知识的掌握,将核心理念、重要概念与学生生活实践能够接触的事件相结合,与学生的理解能力相适应,和学生一起在教学过程中建构法治知识,内化法治意识。如在讲授《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的课标依据:本节课所依据的课标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教师依据这一课标,可以收集近年社会高度关注的校园欺凌案例。这个案例与未成年人生活和成长相关,就发生在学生身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视频呈现、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对校园欺凌事件有明确的认知,引导学生思考,要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和信仰,按法律要求去做,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做法律的忠实崇尚者。通过补充这个课堂教学素材,简洁的知识变得充实,做到了深度学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也更加深刻。
以案说法,以鲜活的案例阐述法纪,是最生动、最有效的法治教育手段,教师通过剖析一个个发生在中学生身边的案例,可以揭示违法违纪的思想根源,释放法治的威慑力,让学生深刻认识“违法必究”的道理。中学生由于受认知思维限制,很容易受到外界消极面影响,但自身也有非常多潜在的闪光点,这个年龄段最容易误入歧途,正是因为他们具有这样的特性,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只有了解他们的喜好志趣、个性特点、心理需求,用典型的案例,找准切入点,以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因势利导,便能保证法治教育的成效。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许多教学内容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针对性,需要依靠实例分析来深入掌握这些知识点。尤其是在七年级下学期开始之后,学生们陆陆续续会接触到与法律知识相关的教学内容,这对初学法律常识的学生来说有些晦涩难懂。许多学生可能会背诵相关法条,但却不知道如何运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实际,充分考虑中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做好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充分重视对学生法律意识的灌输渗透。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还可以合理地加入情景模拟、辩论会等学生喜欢并容易接受的教学形式,传达正确的法制理念,鼓励学生按照所学法制内容来规范自己言行举止,促进他们树立法律观念,提高法治素养。在课后作业布置的时候,或课堂检测环节,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改编之后或真实案例,让学生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运用课堂所学知识点来解决问题,保证课堂教学成效,不断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例如,在上《法律为我们护航》这节课,教师要注重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个角度融入一些生活中发生的案例,教师在选择或者设计的案例时要通俗易懂,案例中需要有效渗透具体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当然,案例要凸显实践性、时代性,从而保证课堂知识的检测成效。通过案例分析方式,教师将本节课教学内容贯穿起来。同时,通过具体案例与法律知识的答题内容,教师可以了解学生薄弱之处,是查漏补缺的好方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关系密切,枯燥无味的法律法规知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学生处于青春期,多数学生学习容易叛逆,这些源于生活实际的法治案例,是学生学习基本法律知识的重要素材。为此,教师需要认真对待初中生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积极有效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中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浅、社会经验少,对当前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的看法常常存在片面性,对事件深层次的理解难以把握,将时政热点引入法治课堂教学,不但能印证教材里的核心知识,充实课本教材中的案例内容和数据,又能增强法治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同时,教师在授课中,适时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问题,容易让学生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使教学充满乐趣和活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法治内容的理解。比如,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观看央视每晚的“新闻联播”“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节目,让学生自觉养成关注时政热点、思考重大社会现象的习惯。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现代媒介手段,拓宽他们获取时政信息渠道,并结合所掌握的知识辨别真伪,提高正确解析时政热点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2020 年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是个时政热点。疫情期间,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为抗“疫”的胜利保驾护航。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强调要“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充分阐释了法治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鲜明指出了落实依法防控、依法治理的重要意义。[3]
在《我们与法律同行》课中教师可以运用这个时政热点进行讲解,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些讨论主题,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各抒己见,最后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点评,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
要想让学生真正将法治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明白法律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还不够的,必须要结合实际,开展一些贴近教学、形式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各种条件,积极开拓法治意识素养培养的第二课堂,想方设法拓宽法制教育阵地。通过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加深知识的深化和运用。例如,结合所学法律知识,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法律知识层面,树立良好的遵纪守法意识。在学习法治知识过程中,笔者就要求学生定期观看《今日说法》法治节目,撰写观后感,使学生有意识地认识到学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时刻提醒自己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坚决不能做。同时,在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开展各种法治普及活动,组织“法治兴趣小组”,举行“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报告会”,以“法治”为主题的征文比赛、辩论赛,开展模拟法庭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法治知识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参加当地法院的审判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法律的尊严,深刻领悟法治的重要性。这样,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知识实践,学生就会深刻领会法治的内涵,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
总之,法治意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中占据重要地位,提高学生法治素养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因此,要提升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教师要先明确素养培育的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与方式,为学生创造思考和实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