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媚
【摘要】作业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教学工作当中的关键内容。语文学科在作业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减负提质的实际要求,从课程标准入手改变传统的繁琐、粗糙作业方式,尝试让学生在语文实践当中学习相关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次研究也将从“双减”的时代背景入手,对语文作业设计进行整体改进。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0.引言
语文教育的发展对作业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作为一项培养人的活动,一切教育活动都应该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小学生厌烦死记硬背和机械性的作业内容,将学生捆绑在作业上必然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表明加强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并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作业数量与作业难度设计不合理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行的过程中,学生的减负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热议问题,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文件和管理措施针对减负进行保障。但因为受到种种原因的影响,当前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依然存在,原因在于很多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没有有效考虑到作业数量和难度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出现作业量过多及作业难度过大的问题,大量占用了学生的时间,并浪费了学生的精力。例如部分教师会单纯考虑到本学科作业,未能考虑到其他学科的作业比例,使得作业总量和时间消耗远远超过学生的承受能力[1]。
1.2 作业形式单一
语文本身是一门综合性比较突出的学科,所以语文的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类型可更加多样化和层次化。然而语文学科当中最为广泛的作业类型,就是默写、抄寫和配套练习,此外还包括阅读理解部分。这种作业模式本质缺乏趣味性和创新,学生只是在不断重复的机械步骤当中完成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显著下降,他们的作业效果和学习积极性都会因此受到影响。做实课程的主要补充部分,其目标定位应该体现出功能多样化的特征,如果将作业目标单纯设定为巩固基础知识,必然会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
1.3 缺乏层次性设计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征差异显著,如果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进行层次化作业设计,那么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本质存在偏差。更多情况下作业设计会依赖现有资源,如选择某些作业本或课题试卷当中的内容作为补充学习。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说明学校管理工作忽视了作业设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作业设计缺乏应有的指导和评价。对此,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策略和管理保障措施来改变作业设计现状,是优化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减负增效的关键点,也是教学工作改进的核心组成部分。
2.基于双减要求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2.1 注重作业设计的合理性
作业设计的合理性体现在作业数量和作业难度符合学生的能力标准,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作业观念,立足于学生发展需求正确认识到作业的地位和功能,以及作业在知识获取方面的内在价值。作业不仅可以成为巩固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还是培养学习习惯的合理措施。目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高度关注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和智能思维,所以作业内容可以从知识掌握和理解出发进行扩展,既包含一些必要的书写作业练习,也可以包含口语表达或阅读写作等部分。特别是在学习到某些文言文时,可以尝试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对文言文进行现代化改造,不同的学生之间可以自由组成小组,任选课文当中的片段编写成剧本,并尝试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对内容进行理解和深化。如果是比较长的课文,教师可以在学完第一课时之后就适当设计一些拓展延伸作业,或是提出某些具有开放性和合作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的方式得到自己的答案[2]。
2.2 作业形式多样化
作业需要突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保障形式多样化。例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当中讲述的是小兴安岭的景色特征和物产丰饶,表达的是作者对于祖国的喜爱。在学习完毕之后,除了要让学生感悟到美丽的景色特性之外,还需要分析作者根据四季顺序和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所以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时,可以考虑让学生对其中的某些片段进行赏析,然后尝试进行模仿式描写。描写的内容可以是他们喜爱的景色,也可以是他们喜欢的人和物。采取此类作业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完成作业,而不是让学生被束缚在某个作业设计的框架当中[3]。
例如在书面作业方面,包含的是传统的字词学习和成语学习;在实践作业方面则可以设计一些社会活动;课外作业方面可以设计交际课程或习作课程完成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深化;最后可以加入部分口头作业内容,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与家长进行说明和沟通,完成家校联动。
2.3 层次性作业设计
层次性作业设计的重点在于关注学生之间本身存在的差异并增加作业层次,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完成作业。
例如在学习到《落花生》时,就可以在作业方面进行层次化差异设计。对于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学习完生字词之后,将一些优秀的句子做好摘抄和记录;一些能力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熟悉文章的语言风格和文字表述;思维敏捷和创新意识突出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按照文章的描写方式进行阅读写作。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基础作业比例,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挑战合理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内容。
3.结语
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作业设计的具体要求,而小学生的特点使得语文作业设计有着更加特殊的功能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立足实践并做好学习和反思,从研究总结当中取得进步确定后续工作中的作业设计方向。,基于教育环境和教育要求,提出合理的改进策略。
【参考文献】
[1]江书尧. 推进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原则与优化[J]. 科学咨询, 2015(23):1.
[2]王芳. 走进"低碳"作业新时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新探[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1(2).
[3]冯素平. 减负增效落实处——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新探索[J]. 小学生作文辅导(五六年级版), 2016(04):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