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检验科服务能力探讨

2021-03-26 20:39方燕锟于鹏飞李胜强牟凤毓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医共体检验科卫生院

方燕锟,于鹏飞,李胜强,牟凤毓

(1.天津市津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天津 300350;2.河北省隆化县七家镇卫生院检验科,隆化 068154)

检验科是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临床标本检验,为临床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判断预后及疗效观察等医疗行为,提供科学、可靠信息的重要科室,其检验结果的可靠与否直接影响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和基层新型合作医疗网络的不断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逐步落实、基层服务能力的提升,乡镇卫生院检验科工作逐渐得到重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已基本配备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等中高端设备,使得检验工作逐步向自动化和智能化过渡和转变[1-2]。然而基层检验科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检验标本量减少、全自动化检验成本消耗增高、检验质量下降、患者流失等恶性循环的结果。针对基层检验科存在的问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对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提升检验人员的基本素质、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基层检验科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将起到重要作用[3]。

1 乡镇卫生院检验科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1.1 检验科科室人员较少且素质偏低目前,乡镇卫生院检验科医学检验专业人员普遍欠缺,很多医院检验科依然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模式,部分人员只有中专文化,有的是从其他医疗专业转行而来,或者是由其他科室人员兼职,没有进行过专业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对检验原理、仪器规范化使用、质控和校准、仪器维修保养等工作了解不够,导致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不能满足临床医疗工作的需求[4-5]。

1.2 基层医院检验科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基层卫生院检验科缺乏强制性文件,无法对工作行为产生管理、指导和约束的作用。由于对程序性文件的认识度不够,很多医院检验科尚未建立起标准化操作程序文件,即使有相关文件,依然存在书写不规范、不符合本院实际、未实时更新、工作人员未认真阅读并依照实施的情况。大幅度降低检验科的质量管理水平,不能为检验质量提供保障[6]。

1.3 检验科质量控制意识缺乏基层检验科缺乏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在检验标本的采集、储存、运输等环节不能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不能对实验前、后的质量控制提供保障;检验科工作人员对室内质量控制的概念、流程和方法等不清楚,基本不做,甚至是装机后从未做过,不能及时发现并排除测试过程中导致结果不满意的各种因素;针对更高级别的室间质量评价没有定期实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得不到验证[7]。这些因素均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1.4 检验科规范化运行成本较高 质量保障措施不到位近年来,由于人才流失、服务能力降低及医疗机构职能弱化,以及患者生活水平提高对就医需求的提升等各方面原因,导致乡镇卫生院检验科标本量急剧减少,收入大幅降低,而全自动化检验系统成本消耗较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有些检验项目试剂等耗材包装量较大且价格昂贵,而临床日常用量较少,导致试剂上机以后长时间不能用完,超过试剂的开瓶保质期甚至是产品的有效期;第二,现阶段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求的第三方质控品和校准品的价格昂贵,检验科现有的收入不能满足正常质控和校准程序的支出需求,很多时候在更换试剂、仪器维修和保养后不再重新校准和质控,导致检验结果失去可控性;第三,收入降低直接导致仪器配套设施的保养和更新不到位。以生化检验制水机为例,水质监测设备缺失,不按规定时间更新滤芯,水质下降。这些原因造成检验质量下降。

1.5 设备维修、保养不到位先进的检验设备需要人员操作、校准、维修和保养,而大部分基层乡镇卫生院地理位置较偏,交通不便,再加上部分仪器售后服务质量良莠不齐,应由工程师完成的基本维保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基层医院缺少设备维修专业人员,在检验设备发生故障后,只能联系设备厂家或第三方维修公司维修,造成维修费用高、维修周期长的结果,严重影响基层检验工作开展[8]。从检验科职工角度考虑,自身专业能力不足和意识不强,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未做好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等基本维护程序,导致仪器性能下降,寿命缩短,影响检验质量。

2 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 提升基层检验科服务能力

2.1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提升服务能力第一,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大背景下,依托体制内核心医院招聘平台,进行大中专高素质人才统一招聘管理,聘任后由主体医院统一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带教考核,合格后在能够独立胜任基层检验科工作的情况下,派往各卫生院检验科开展工作,保证基层人才配置问题[9]。第二,真正做到优秀人力资源下沉,根据医共体成员单位的实际需求,主体单位按月、按季度、按年等定期选派青年优秀技术骨干下沉到基层进行业务帮扶工作,并对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形成反馈性文件上报主体单位,以便下一期帮扶人员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开展工作,起到实效,不再流于形式,确保做到基层医院检验科高素质人才全覆盖。第三,加强检验人才的培养和再教育,由“医共体”核心医院定期将基层工作人员免费“请上来”对其进行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尤其是规章制度、规范化操作和“三基”的培训教育,之后进行强制性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再上岗,并将其考核成绩纳入绩效管理,促使基层检验人员技术水平稳步提升。第四,建立专人定向负责制度,安排核心医院检验科高级别技术人员与对口帮扶科室成立专用信息交流群,实时为基层工作人员推送最新的医学信息和学习资料,并对基层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实时解决问题,大幅度地提升上下级的沟通效率,真正做到上下级医院的联通[10-11]。

2.2 完善管理体系 规范检验操作鉴于乡镇卫生院检验科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的情况,“医共体”主体单位应派出高资历技术人才深入到检验科实际工作中,充分了解其工作现状,并量身定制出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科室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检验工作规范化操作的程序性文件等,带领工作人员充分学习并认真执行。后期主体单位相关科室定期对各基层检验科体系的依从性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情况纳入绩效管理。将基层检验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提上一个新的高度[12]。

2.3 加强基层医院检验科质量控制管理质量控制管理是影响基层医院检验质量的重要因素,针对乡镇卫生院质量控制管理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医共体”主体单位应主动承担起相关责任和义务。对医务人员进行检验标本留取、储存、送检等工作的规范化培训,并编写《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以便日常工作参考,确保实验前质量控制;改变检验科工作人员对室内质量控制重要性的认知,指导监督其合理、规范做好室内质量控制,并将质控结果进行远程化管理,始终将质量达标放在工作首位;鉴于不能参加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的情况,主体单位应定期对下辖各卫生院检验科进行区域内质量评价(或区域内室间质量比对)。下发有质量保证的标本或质控品,由基层检验科在规定时间内检测完毕并反馈检测结果,主体单位对反馈回来的结果进行评价,评估其结果的准确性,对失控或不合格的单位进行指导处理并限期整改,确保检验质量的准确性[13]。

2.4 合理管控运行成本 提升服务能力目前,乡镇卫生院检验科普遍存在标本量减少、自动化体系运行成本增加等限制科室规范化运行的情况。因此,“医共体”核心医院应从多方面着手,帮助基层检验科走出困境。第一,对区域内临床需求量少、检验成本高、质量控制程序复杂的检验项目进项整合,按照规范化的样本储存、运输程序,将样品送到区域内指定的、有能力的医院或者是“医共体”核心医院进行检验。随后,承担该检验工作的单位及时将结果以可靠的电子版或是远程局域LIS(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传输给送检单位,保证检验结果回报的及时性。纸质版报告在规定时间内统一按照相关规定反馈给送检科室[14]。第二,对于成本较高的试剂、质控品、校准品等,“医共体”主体单位应对辖区内各检验科项目开展情况、耗材种类、用量等情况,进行统计、规划,由主体单位或指定成员统一进行公开招标,利用价格竞争的方式,降低购进价格。之后按照其他各成员单位的实际需求情况,以小包装瓶、小分装瓶的形式进行分发使用。这种“一家购买,分家使用”的运行模式,将从很大程度上解决耗材包装量过大、单一单位不能消耗其最小购买量的问题,彻底打破传统各单位“单打独斗”的僵局,既能保证试剂的正常消耗供应,不造成浪费,又能保证检验工作的质量,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第三,既然成立医共体,做到财务上的统一,就要真正做到资金的合理化下沉,对基层检验科必要的耗材进行定期维护、更新,做好配套辅助措施保障,确保检验科工作规范严谨地开展。

2.5 免费维修、保养基层检验科设备 解决基层医院无维护工程师的难题在医共体成立后,体系内主体单位应发挥专业及后勤维修方面的优势,定期派出检验专业人员和维修人员对其各成员单位的检验设备进行免费维护保养;当设备发生突发故障时,专业团队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对其进行维修,保证基层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行。

3 小 结

综上所述,随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规划建设的提出和实施,最终能够打破传统的层层壁垒,由上级医院对医共体成员单位的人、财、物进行统一调配,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循序渐进,采用多元化的运行模式,逐步弱化医共体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发展阻力,提高乡镇卫生院检验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检验科的运行成本,提高基层检验科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区域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

猜你喜欢
医共体检验科卫生院
藏北农牧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与成效:比如经验研究①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医院的实践与成效分析
探讨医共体财务管理
天长:医共体撑起县域医疗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卫生院切莫孤军作战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卫生院重新吃上“大锅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