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艳萍
(广州大学 人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中国古代文论,又称为“中国文学批评史”,是普通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通过系统讲授先秦到近代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使学生获得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历史的基本知识和总体印象,了解各历史时段主要文论家及文论著作的概况与要义,掌握代表性的文学观念范畴和批评形态,增强审美鉴赏与理论批评的能力。该学科初创于20世纪20年代,历经百年发展,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在教材建设、教法革新方面亦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中国古代文论的教学仍普遍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双重困境。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青年学子身处泛娱乐化、快餐式的社会文化生态中,习惯于浅表化、碎片化思维,更享受娱情快意、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文艺作品,不太愿意沉潜品味高深的美学哲学命题。中国古代文论教学是否会雪上加霜,陷入到更严重的危机?而随着国家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大力倡导,坊间国学大热,时尚界娱乐圈“中国风”深受青年人喜爱,中国古代文论所蕴含的中国古典美学精神是否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中国古代文论(下文简称为“古代文论”)的教学是否能够借助新媒体力量,实现一定的突破,出现新的生机?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以下三方面探讨:第一,新媒体时代古代文论教学的挑战与困境;第二,新媒体时代古代文论教学的新机遇;第三,新媒体时代古代文论教学的优化策略构想。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渐步入“新媒体时代”。人们对“新媒体”存在多种理解:一是从时间上理解,认为新媒体之新,是一个时间上的相对概念,互联网相对电视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二是从技术上理解,“所谓新媒体,或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它除具有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1],认为新媒体是相对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新兴发展的媒体形态。本文所指“新媒体”倾向于从技术层面理解,是信息技术革命最新成果在人类信息传播领域具体应用的产物。毋庸置疑,新媒体的兴起是人类媒介形态史上一次伟大跃迁,不仅从技术层面使传播信息的数量、速度与质量都有了革命性的飞跃,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与信息的关系,大众传播格局发生变化,信息世界秩序全面重构,对社会和文化造成巨大冲击。“日益呈现网络化、全球化、全民化、移动化、融合化、社会化发展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势的媒体,并深深‘植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新闻舆论传播等诸多领域。”[2]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媒体的来临影响了当代社会的任何领域,当然也包括对文学艺术领域的渗透。
“新媒体的兴起是人类媒介形态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它对当下社会的影响不是简单、浅层次的媒介作为一种工具的变化,而是作为一种新的尺度影响甚至决定事物的发展。”[3]新媒体的深度渗透对文学的发展影响也是巨大的,营造了新的文学生存环境,颠覆了传统的文学观念,改变了文学的接受方式,也直接导致文学趣味的变异。
裹挟在这样一个文学发展发生巨大变革、传统文学边界坍塌、多媒体对文学生存形成多重挤压的大环境下,古代文论学科承受的生存压力自然也是巨大的,时不时面临“理论是否过时、是否有用”的追问,学者们不断在反思中寻找着与当代文化现象的对接,寻找着古代文论现代转化的契机,但终究有些曲高和寡,只不过是在自己的学术圈里自说自话。新媒体环境下古代文论的生存现状既有来自本学科百年发展历程中因文化焦虑所引发的求新求变的内在诉求,也有学术研究相对活跃与学科教学相对滞后的失衡。
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作为一门现代学科,中国古代文论起步之初被命名为“中国文学批评史”,陈钟凡于1927年出版的中国第一部研究中国古代文论发展历史的著作,以及郭绍虞、罗根泽于1934年出版的同类著作,用的都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名。但是研究者也发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论著与西方的“文学批评”概念并不相符,其中“批评”的含义更侧重文学理论层面,而非文学裁判性质。后来研究者编著教材时,针对此学科的命名可谓五花八门,如“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中国文学理论史”“中国古代文论”“中国古代诗学”“中国文学思想史”等等,而大多高校将其课程名设置为“中国文学批评史”,约定俗成称为“中国古代文论”。简言之,中国古代文论学科是“认知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及理论演变历史的一门学科”[4],着重关注“五四”之前中国古人对文学理论与批评规律的认识。
由学科的命名即可看出,作为一种被研究的对象,近百年来,中国古代文论学科建设的历史,深受西方文艺学、文学批评史观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成为被西方文论阐释、观照、比较、凝视的他者,缺乏自己的主体性地位。“在世界文论中没有中国人的声音,在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中又没有古代文论的声音,这种根于中国人心灵民族意识的‘失根’之痛,在20世纪90年代引发了中国古代文论‘失语症’的讨论。近些年,部分学者们又从‘失语’的悲怆体验中走出,围绕古代文论的‘有效’与‘无效’之争,寻觅中国文论中国化的建设之路。”[5]而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强盛,文化自信的逐步提升,包括古代文论在内的传统人文学科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古代文论在当代的生命力和阐释方向,也即古代文论的当代性质和当代意义问题,自然便成为了学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促使学者加以重新审视和估价”。[6]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古代文论的当代意义的探寻一直是学界一个热点问题,譬如古代文论所包含的诗性智慧与人文精神、生态智慧与生存理念等等,都可以比对当下科学主义、消费主义、娱乐至上的新媒体文化环境,滋生一个个话题,引发学界热议。
学术研究的相对活跃,并没有引发全社会对古代文论接受的热情。古代文论作为古人在古代的历史条件下对文学问题做出的思考,无论是思维模式还是理论形态都与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形成了一定的断层。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及通俗文学、流行歌曲、偶像剧等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泛滥,当代青年学子更习惯通俗化、娱乐化的话语表达方式,文学的接受方式发生很大改变。读图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图像信息生动形象、一目了然,大众享受着图像带来的审美快感,造成对图像化视觉媒介的特殊偏好。视听结合文字取代文字成为大众接受文学经典的重要途径。新媒体环境下,文学审美趣味也发生了变异。当下人们精神生活伴随着“媒介社会或信息社会的出现,消费文化的巨大发展及其所导致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现实的符号化与图像化”,在严肃文学与精英文学衰落、边缘化的同时,“文学性”在日常生活现实中扩张。[7]人们的精神生活受到消费文化的影响,消费欲望得到极大扩张,经典文本的深度意义及艺术光晕被消解,人们更乐于接受通俗易懂的情感读物、时尚杂志、网络文学,更倾向于沉浸在影视作品、流行音乐、时尚走秀等娱乐活动中满足自己的感官刺激和感性愉悦,他们不在意是否能从中发现多么深刻的人生意义和理想情怀,追求的只是在接受的过程中获得短暂的愉悦和快感。
在此潮流冲击下,作为代表中国古人审美理想和审美风范、最具精英色彩的古代文论从语言到观念都与现代社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古代文论陌生晦涩的话语体系与表达方式、内蕴高深的哲学意识与审美精神、因时代背景不同而产生的话语隔膜与认知困难,都客观上构成了古代文论与青年学子的距离。无法对当下的文学活动给予回应,无法对当前的文学现象给出解释,无法直接批评当下的文学创作,古代文论读本更难激发起他们的阅读和学习兴趣。
古代文论课程教学也明显滞后于学术上的研究,没能紧跟时代步伐。现阶段的古代文论教学大多沿袭传统教学观念,以教材为课程核心,以灌输知识为主要授课方式,重理论轻实践,缺乏与实际生活的对接,难以让学生产生共鸣。学生普遍反映,古代文论内容枯燥难懂、系统性不强,学了之后,也较少应用到文学批评实践中,感觉“无用”又“乏味”。国内一些同行在教学中也面临相似的问题。比如,庞杂的知识体系与有限的课时之间形成较大的矛盾。古代文论课程所涉及内容时间跨度大、内容繁多、体系庞大,有限的课堂教学远远无法实现课程的通讲和精讲。古代文论课程的教材编排也极不统一,不同的编著者带着不同的学术立场整合古代文论资源。教师们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中,讲述内容也是大相径庭:有的偏向于精读古代文论名篇,有的偏向于古代文论的发展通史,有的截取某一时段将史论与经典名篇结合,有的以梳理若干理论范畴为构架组织教学等等,不一而足。由于教师授课大多以单向传导为主,师生间缺乏充分的交流与互动,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古代文论教材还普遍存在知识滞后的现象,古代文论教材是对古代文学理论及批评资源的介绍,与当下的文学语境形成错位,与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关注热点形成断层,因此难以有效介入当下大众的文艺实践与审美活动,难以满足学生迫切的理论需求。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不能与时俱进的话,必然使古代文论教学更显枯燥无味。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已是不争的事实。新媒体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力量,随着网络化和社会化不断地高度发展和融合,新媒体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的中心。新媒体环境下,包括古代文论在内的人文学科都必然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这一无法回避的现实,如何在新媒体中寻找新机遇,如何破局,才是当前古代文论教学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正如党圣元所说:“如何在当代思想文化和学术语境下阐发传统文论的‘当代性’,如何对传统文论研究的‘当代性’达到一个在历史和逻辑两个层面既适合当前学术文化和理论话语建构所需,又符合深化传统文论研究的自身学理要求的准确定位,对于推动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具有关键的意义。”[6]要推动古代文论教学与研究的深入发展,必须得在当代语境下阐发其“当代性”,把教学与研究内容时时放在当代语境中考量,而当代语境最不容忽视的是新媒体对社会文化生态的全方位渗透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复兴的倡导,古代文论教学必然迎来新机遇,而新媒体时代更加开放多元的文化生态以及更加便捷的多媒体手段也必然为古代文论教学带来新的思路和启发。
麦克卢汉说:“一种媒介造就一种环境。环境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层包装的外壳。媒介是行为,它作用于神经系统和我们的感知生活,完全改变我们的感知生活。”[8]任何信息传播媒介的改变必然会引起一切社会模式的调整,随之整个社会文化生态也将调整,新媒体全方位介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数字化生存构成全民无可逃避的存在方式。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其开放多元的文化生态促使古代文论的批评方式和理论范畴,也许能跳出以往被西方文论话语体系否定、质疑的窠臼,在新时代寻找到新的适用性。
首先,古代诗文评式的批评方式可以得到重新认识。古代文论著作中除了《文心雕龙》这样体大思精的少数著作外,大多表现为即目散评,呈现出零散的、经验式的、随感式的、直觉式的、点到即止的特性,较少做抽象演绎与逻辑推演,这种表达方式在西方科学主义的视野下是遭到质疑的,被认为不成体系、不够科学。但是,当文学批评进入到新媒体时代,普通读者在网络上都可以充当批评者的角色,印象式的、感悟式的批评有了更多的市场。这种批评不再去深究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动因或作者的写作动机,也不讲究逻辑思维的严密和论证的有理有据,更不需要遵循某种刻板的固定格式和学术规范,往往只是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进行直觉地体悟,读者可以通过文学网站、个人主页、BBS论坛、豆瓣、知乎等平台,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既有三言两语的即兴发言,也有不少有深度有温度的好文。从这些随性自由的感悟式评论中,人们似乎看到了与中国古代诗文评传统精神上的通约。文学毕竟不同于科学研究,更强调一种人文关怀,更关注人的情感、人的生命体验。网络文学批评由于不受程式化、学院派批评的制约,批评者可以更加随性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尽管留下的文字缺乏精心的打磨,但带有原始的、质朴的生命力,让我们看到了发自内心、不计成本、不管目的的文学意趣。这些活泼灵动的批评文字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无疑可以对偏重学理、思辨、追求科学规范的学院派文学批评形成有益的补充,这种多元的文化生态也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古代文论的随性自由的表达方式。
其次,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过去被质疑被批评的古代文论的理论范畴也可能出现新的转机。随着西方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到来,盘踞西方思想数千年的二元对立、主客分离、天人对立等思维模式遭到质疑,而诸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天人合一、心物交融、虚实相生、形神兼备等文学观念与思想,反倒在新媒体数字化存在中有了新的生长点。正如杨柏岭所说:“就人与对象的关系而言,古代文论以天人合一之宇宙整体观为基石,倡导心物共感、物我交融,构筑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有机体系。这种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生命之间和谐交流的生态学思想,正是工业抑或是后工业文明急需补救的理念。”[5]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不是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可以相互沟通、相互对话,形成互补之势,古代文论的深入学习与研究对重新思考古代文论理论范畴的当代价值,推进全球多元文化的平等对话、相互融合有着重要意义。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高度重视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2014年10月,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构筑中国精神和增强文化自信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他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9]习近平的讲话无疑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从政策层面作出了良好的社会引导和示范,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无论是在文艺创作领域,还是在大中小学各个学段的教育层面,都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渗透,中国古典美学和古代文艺思想的学习也成为文艺创作者、文学接受者、中小学语文从教者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必要途径。
首先,面对跨界“中国风”的文艺作品,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批评者都需要更多的古典美学素养才能更好地把握其精神内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要“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推出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实施网络文艺创作传播计划,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中华文化电视传播工程,组织创作生产一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具有大众亲和力的动画片、纪录片和节目栏目”[10]。在这一意见引导下,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界参与当代文学艺术创作,融入当代流行文化潮流的优秀实践大量涌现,一股新的“中国风”已然成为时尚,受到人们追捧。
央视2021年春晚时装秀节目《山水霓裳》在宛若幻境的景致中展现中国服饰之美,国际时尚大牌将传统织锦工艺、祥云图案、青绿山水应用于服装设计中;《白蛇·缘起》《姜子牙》《大鱼海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优秀国产动漫主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体现出传统魅力与年轻活力完美结合的视觉风格;网游界更是不甘示弱,争相把传承传统文化、开发国风游戏作为自己差异化经营的核心战略,譬如网易公司不仅开发了《大话西游》《梦幻西游》《大唐无双》《倩女幽魂》《英雄三国》这类融入中华元素的竞技类游戏,还开发了《惊梦》《绘真·妙笔千山》这类展现中华传统美学古朴典雅、浪漫唯美意境的手机游戏,这类以中华元素为核心创造的游戏,尤其是手机游戏,一进入市场,就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市场表现极为亮眼;还有网络文学对神话玄幻题材的审美挖掘,故宫文创产品的开发等等,可以说各个设计领域,都不约而同地涌现出对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对中华美学精神的演绎。这些极具“中国风”的文艺作品,正是以中华古典美学为基础,巧用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借助新媒体技术,创作出的深具中国气度、中国神韵的优秀作品。
面对这些融合了古典美学精神和传统文化元素的文艺作品,无论是创作者、接受者还是批评者,古典美学素养的培育和古代文艺理论思想的学习必然需要提上日程,只有更深入地展开古代文艺理论的学习才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体验中国风的魅力、更精准地甄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日韩文化、西方文化对当下文艺创作的影响。
正如之前所说,古代文论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得以建立和发展,主要仰赖西方现代学术建制,百年来在西方文论的比照下被研究、被质疑、被拷问,承受着巨大的文化焦虑和精神压力。当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弘扬,其精神旨趣正指向对古代文论所蕴含的中华古典美学精神的回归和中华审美风范的重建。古代文论作为“非常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民族传统”[11]的学科,理应获得更长足的发展契机。古代文论研究不仅应重拾文化自信,将理论的挖掘回归到本土的立场,以中释中,对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基因和审美风范进行不带偏见的重新认识,而且必然参与到当代文艺学的整体建设中。“虽然在中国现代文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传统断裂现象,但是古代文论作为某种精神基因,依然潜隐在中国现代文艺学肌体之中,只是从其体外移植进去的西学基因反客为主而压制着这些基因,使这些基因似乎处于一种睡眠状态,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正是要激活这些蛰伏的基因。”[6]当下形势使古代文论在当代的生命力和阐释方向,成为学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成为当代中国文论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古代文论的教学也应该应时而动,有更大幅度的变革。
其次,古代文论教学新机遇还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迫切需要提高传统文化素养有直接关联。
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学生有相当大比例将走向中小学语文教师岗位,随着《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2021)等文件的印发,教育部明确指示要从小学到大学各学段全面覆盖、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2016年开始编写的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比重大幅增加,如主编温儒敏所说,统编本教材“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统编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约占所有选篇的51.5%,比原来的统编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12]教材的改革必然对中小学语文从教者提出新的要求。
而从现实的调研来看,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不尽令人满意,重知识传授、轻精神内涵,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涵养,缺乏对古诗文蕴含的人文情怀、精神内蕴的深入挖掘和宣讲,从事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因此,古文的解读能力、古代美学思想的领悟能力、古代传统文化修养的养成都必将成为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培养的迫在眉睫的目标和任务之一。
因此,古代文论教学也应该迎来一个新的历史机遇,古代文论的教学内容关注的恰是中国几千年来漫长岁月所形成的具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文艺思想体系、话语体系和言说方式,阐发的恰是古代经典文艺作品中所渗透的中华美学精神和中华文化基因。可以说,大学古代文论课程,和古代汉语、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等课程共同承担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文脉的重要使命,应引起更多的重视。
身处新媒体时代,当我们用客观、公正的眼光正视新媒体带来的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是一味排斥时,会发现借力新媒体资源,既可以丰富古代文论的教学内容,使古代文论的教学更接地气,更具时代气息,还可以利用各种现代高科技优化古代文论教学手段,使知识集约化,使理论有趣化,使课内课外更有机地结合。
“中华古代文论的研究已经被公认为‘国学’的一重要方面。”[13]古代文论教学的首要任务自然是古代文论原典的学习,古代文论经典承载着多彩的文化印记,彰显了中华文明博雅古典的文化传统。教师应该向学生倾力讲授古代文论的主要理论范畴、主要特征、历史演进、不同时期的重要文论家的代表观点、理论及建树,回到经典产生的原初形态和历史情境重读经典,是理解我国古代文论精神本真和民族特色的最基础工作,也是让学生重拾文化自信、探寻中国文论原创性精神的起点性工作。对古代文论原典的重视和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解决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重读经典只是回到原有的历史语境探寻其本意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在精读细读原典的基础上,在原初意义和历史情境的本真还原的同时,辅以当代热点话题,打通古今,使青年学子更乐于接受。
1.借用网络素材夯实基础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往往以教材为主,教学内容受到限制,古代文论教材的编排往往是纲要式的纯理论教学,古代文论与丰富的文艺作品、文艺现象是脱节的,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种媒介产品应运而生,教学内容的范围得到扩大。教师可以利用各种链接、信息库、网络文件、文学网站对古代文论、文艺作品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将这类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可以扩大其知识范围,调动其文学思维的主动性,使古代文论教学活动得到有效开展。随着对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倡导,传承优秀文化的影视作品、网络素材大量出炉,身处大众文化时代、更多依赖电子媒介的大学生,更多习惯通过影视、网络而不是纸质文本接触或阅读文艺作品,因此在讲授古代文论的生成背景、文化环境、与之相关的文学创作时,可以借用慕课、微课、影视素材进行补充。利用网络资源作为背景知识的拓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哲学历史文化背景。
2.利用网络热点激发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古代文论的课堂上可以直接援引网络热点、网络素材还原古代情境,结合当下的新媒体语境给予古代文论命题、概念以新的活力,运用批评史上经典文论阐释大学生熟悉的文艺现象。比如在讲到宋代文论和美学精神的时候,在着重讲授宋代社会风尚呈现出的重文、尚理、崇雅等特点,文学艺术呈现出雅致化倾向时,可以将2020年大热的古装电视剧《清平乐》引发的关于“宋代美学”的讨论引入到课堂中。正午阳光影业出品的《清平乐》凭着高度还原历史的精美“服装、道具、化妆”艺术和极具典雅美感的大场面构图,为人们展示了一幅古色生香的宋代生活画卷。剧中所展示的宋风雅韵、诗意书香、宋人对日常生活的审美追求,受到年轻人的热捧,被网友称为最想穿越回去的朝代。宋代文人梅尧臣提倡的“平淡邃美”、苏轼提倡的“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张炎追求的“古雅峭拔”之“清空”理论无不渗透在剧中。在讲述这一部分理论时,引入《清平乐》的剧照、视频、音频等影视资料以及宋代的书画作品,将视觉文化和古代文论经典有效结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进一步加深对经典古代文论的理解。
3.援引争议话题强化辨思
新媒体时代给我们一种开放自由的舆论环境,各种争议也必然前所未有的活跃。例如前文提到“中国风”的大热表现出人们对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向往,但也会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因为缺乏更深层的古典文论素养,缺乏更精微的古典文论解读能力,缺乏古典文艺美学养分的滋养,网络上也出现很多 “伪中国风”现象,这就必然引起人们对“何为中国风”的争论和思考。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比较《白蛇·缘起》和《功夫熊猫》,讨论何为真正的中国风。美国动漫《功夫熊猫》(2008)中充满了中国元素:中国动物(国宝熊猫)、中国艺术(写意风格的山水、书法、汉字)、中国功夫(太极、五禽戏)、中国医术(针灸、穴位)、中国美食(面条、包子、豆腐)、中式建筑(庙宇、牌坊、小桥)等等,可以说从外在形式上将中国文化的点点滴滴渗透到了每一处细节,将“中国风”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这种拼凑在一起的随意组合的中国元素由于缺乏真正的中国精神的贯穿,并不能传达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精神,创作者只不过是借助中华元素的外衣进行了一场美式价值观的传输,表面很中国,文化内涵却恰恰是不中国的。而《白蛇·缘起》(2019)中的中国元素并不是简单地堆砌,不管是人物造型、情节推动、思维方式、甚至是招式打法、法宝器具都非常本土化,在美术设计上也包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殊韵味,如山水城镇的全景式描写,气势磅礴、天马行空的奇幻法术,一叶扁舟和水墨丹青的意境之美,都颇具中国韵味和中国特色。因此,在课堂上增加对当下文艺创作中争议性话题的讨论,培养年轻人对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美学风范、审美范畴的正确认知,既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学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亦能提高对外来文化的甄别能力,汲取精华,去其糟粕。
新媒体技术所拥有的便捷、开放,信息的集约化,对时空限制的打破,受众随时随地可以处理信息,如果应用恰当,可以给古代文论教学带来诸多便利。
1.利用网络巨大的存储空间,建设古代文论的专属课程资料库
中国古代文论的资料非常丰富,文本繁多,涉及从上古到近代的文学理论专著、随笔摘要式文论著作、文学选本、文学评点本,散见于论者别集或作者其他论著中的有关专论、序跋、书信、日记、札记,乃至诗词作品、各类典籍与各种非本人之作中的论文资料等等[14],如此庞杂的资料在有限的课堂上是难以消化的,即使课后通过自学、阅读,也难以穷尽如此多的资料。如何让学生在课堂的指引下建立自己的阅读谱系,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是古代文论教学需要思考的问题。古代文论教学不是仅仅向学生传授几个知识点、讲授几篇美文即可,而应该将鉴赏与研究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以感性的火花引领理性的探索,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研究。
面对古代文论这一富矿,传统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坐冷板凳、扎扎实实投入到故纸堆里挖材料,但是在如今普遍浮躁的学术风气下,这种做法可能会收效甚微。如果缺乏更直接的资料推介,估计很多学生早就望难而退,但是如果我们借助多媒体数字化技术,利用网络巨大的存储空间,将纸质材料转化为电子资料,建立虚拟图书馆和专属电子资料库,并分条目建立各种导航条,学生可以根据提示,快速查找到自己想要的原始资料和参考文献。由于数字技术的普及化,这项工作并非一定要计算机专业人士才能完成,教师可以引导每一位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通过各种云空间(如百度云、阿里云、华为云等),建立充满个性化的专属虚拟资料库。譬如可以引导学生按古代文论主要理论范畴(意境、意象、虚静、感物、言志、文气等)进行分类整理,将涉及这些范畴的原始资料、研究资料都尽量收集到一个资料库中,使信息集约化、精准化,尽量减少网络上过多无用信息的干扰,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共享资料,提升古代文论学习和研究的效率。新媒介时代的教学不仅要当好课堂的组织者,还要当好网络世界的导航者,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网络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成为终身学习型的人。
2.利用电子设备,加强原典的学习和课内课外的互动
伴随着电脑、手机、iPad等媒体的出现,全新的阅读时代来临了。读者的阅读方式改变了,可以随时进行在线阅读或下载阅读,还可利用“懒人听书”“喜马拉雅听书”等软件,收听录制好的原文,阅读打破了传统的“看文字”的内涵,融入了“视听”等新意义。古代文论的原典学习借助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可以改变以往单一的阅读方式,使经典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古代文论大多篇幅短小、精致,以美文美句居多,即使是碎片化阅读也不会影响到对原意的理解,故可以精选篇目,以诵读、抄读、诗画品读的方式在学习交流群里打卡,督促学生对经典文论的学习。譬如,除了在线收听听书软件里已经开发好的古代文论经典素材,可以选择结构整饬、具有音乐美的文论名篇(如《文赋》《文心雕龙》等),让学生自己大声诵读,并录制音频,记录学习古代文论经典的过程。再如对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学习,教师可以将原文内容分解,按照每天一读或每周一读的进度,布置到QQ群的群作业中,并设置“要求学生在线提交作业”,学生利用零散时间抄写原文,然后拍照上传,完成打卡。而对《二十四诗品》的学习,则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组,依据每一品的意境拍摄诗画结合的小视频,分享到学习群。这些方式既可以督促学生对文论原典的学习,也可以加强师生线上线下的交流,学生有了对原典的深入阅读,也能更好地理解教师在课堂上的阐释与发挥。
除了利用新媒体创新阅读方式之外,社交软件和学习平台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共同学习的群读环境,可以通过QQ、微信、雨课堂、腾讯课堂、classin等平台,设置讨论群,开启论坛,抛出话题,组织学生交流,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起提交发言,在网络上的交流可以打破课堂上的有限时空,让每位同学都自由思考自由发言,同时段分享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避免相互影响,限制思路,调动所有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而不是像传统课堂教学中只能关注到少数活跃学生的发言和反馈。
3.利用网络视听综合材料,化理论讲解为沉浸式教学
中国古代文论的主要范畴可以说是古代知识分子人生旨趣、生存智慧、人格理想的集中体现,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文论不是仅仅追求文物考古式的知识获得,更应该“通过对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阐释,可以进而把握古人的生存方式与生存智慧”[14],进而对“今人如何活着”提供一种参照。因此在教学上不能仅仅满足文字上的释古读古,而应该以沉浸式体验尽可能进入到古人的生活情境和心灵世界。对于历史情境的还原,我们以往只能通过文字激发想像在头脑中建构,但是新媒体技术的运用,通过各种数字媒体的再加工,通过视听结合、AR技术、三维技术的还原,声、光、色和文字融为一体,构建更具视觉冲击力、更具情感沉浸的场景,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沉浸于古人的情境,体会古人的情感、意趣。学生在体会古人生存智慧的同时,也建构起自己对生活的体认,从而达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目的。
譬如电影纪录片《太极》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视听材料,引入到关于传统山水美学、道家美学、太极文化、传统音乐美学等诸多领域的讨论中。课前通过网络将影片分享给学生,课堂上和学生共赏精彩片段,片中如泣如诉的二胡旋律,配合行云如水的太极剑法,再加上云雾缭绕的武当绝境,无不营造出一种意味绵长的东方情调。而曾经不堪重负的二胡演奏家陈军正是在自然山水与传统文化的洗涤中,醍醐灌顶幡然醒悟,追寻到灵魂的归属,重返舞台,为世人演奏出天籁之音,专场音乐会获得巨大成功。我们观看这部作品时,对何谓天籁之音、何谓天人合一、何谓隐逸情怀等等都能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而纪录片以当代著名二胡家陈军这一真实人物为主角,以现代人追求心灵归宿为主线,回应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观后让人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似乎跟着主人公完成了一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安置灵魂的心灵之旅。这种沉浸式教学也能让学生获得极大的审美快感,增强对课程的兴趣。
综上所述,古代文论作为中国古人审美理想和审美风范的理论总结和升华,在新媒体时代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着曲高和寡、从语言到观念都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困境,但是随着中国国力日盛,国家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和加强文化自信的倡导,以及古代文论学科百年发展求新求变的内在诉求,古代文论的当代性探讨不断深化,在古今中外对话中,滋生出很多新的理论生长点和阐释空间。古代文论教学在新媒体时代既面临压力,也迎来转机。古代文论教学应与时俱进,改变以往单向传导、知识灌输为主的授课方式,借力新媒体技术,将线上线下更好地结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群读环境,教学内容在加强原典学习的基础上,援引网络热点,丰富教学内容,以古释今,使古代文论话语更接地气,更具活力,为新时期文艺工作者、文艺接受者、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提供持续的古典美学养分,更好地承担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文脉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