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勇
(鄂州职业大学思政课部,湖北鄂州 436099)
近年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通常运用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形式,由此形成“第一课堂”即课内教学和“第二课堂”即课外教学两部分相辅相成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第一课堂课内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之少量易于课内完成的实践教学,第二课堂课外教学主要指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因此,思政课第二课堂是相对于课堂教学(第一课堂)而言的,指在思政课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以外,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愿参加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1]第二课堂具有特殊的教学活动组织形态,其更多以实践形式展开,通常称为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以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为切入点,探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与第一课堂教学形成互补效应,与第一课堂形成协同育人的教学共同体,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是全面深化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新思路与新趋势。
在教学环节中融入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是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要求,是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必要逻辑。
进入新时代,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地位愈加重要。2020 年4 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指出:深化实践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中,创办形式多样的“行走课堂”。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深入开展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等活动。推动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协同联动的“实践育人共同体”,挖掘和编制“资源图谱”,加强劳动教育。[2]2020 年12 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中着重指出:“各高校要规范实践教学,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中,切实提高实践教学实效。”[3]教育部出台的系列文件都强调了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特别是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指出了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方向。
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特色之处在于实践性,聚焦于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活动,点燃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热情,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的主动性。第一,通过组织各式各样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把课堂移到活动中,让课堂贴近学生生活,使抽象的理论教学转化为生动活泼的情景教学。真实、有趣的情景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联系理论知识,并运用理论知识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弥补了学生被动参与第一课堂教学的缺陷,学生由原先的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主动探求知识,思政课的价值性得到体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第二,通过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这个支点,可以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平台易于实现精准教学,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不同角色都能根据自身喜好展现个性,各尽其能显身手,打破了传统思政课教学“一对多”的局面,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与交流。总之,寓教于乐、笃践于行的活动形式是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特色亮点,能够把思政课理论知识贯通在行动、情景、乐趣之中。通过实践活动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学生主体性在第二课堂中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以实践和行动为中心,是一种特色的教学模式,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大大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得到落实。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根据理论内容来设计实践内容,把思政课理论内容分解为实践模块、实践项目,也就是把理论知识碎片化处理为实践项目,再用实践项目来实施教学,从实践项目中总结、提炼出理论知识点,真正达到思政课所一贯要求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得到落实。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拓宽了课堂空间,根据国情、校情、学情来开展的活动,给学生走出课堂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践行、去自我教育,往往会加深学生对社会和国家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解决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总之,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既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又做到立德树人,既“入脑”“入心”,又培养了人,实施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无疑是一个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的突破口。
高职院校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进行了多轮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然而,从现实维度来看,高职院校思政课在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具体活动中,普遍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教学形式单一,脱离学生实际,很难让学生产生共鸣,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未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
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且流于形式的现象较为普遍。第一,从学校主管部门到教师以及学生都把实践教学当作口号,并未引起一致的重视。在学时分配上,没有给予一定的学时,或者分配了学时却有名无实,没有把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纳入到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中;在教学计划上,一般只是虚设;在教学内容上,没有给予实际安排,仅仅注重于理论教学任务的完成,实践教学被弱化。第二,停留于纸面上,满足于走过场。高职院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一些思政实践活动,比较常见的有参观企业、走访社区、进行社会调查、参加红色文化基地等等。但是往往表现出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比如仅仅当做游玩拍照留念、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不听讲解员讲解等等,参观过程缺乏引导。第三,实践教学分课实施少。部分高职院校往往采取一个实践项目覆盖多门或者所有思政课程,没有实行具体问题具体实施,没有考虑到各门思政课程内容之间的差异性,以致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差,以致第二课堂实践教学重过程轻结果,停留于低水平层面。第四,实践教学形式单一。由于实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参与面不广等问题时有出现,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认知不足,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效果不佳。第五,部分高职院校对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上流于形式,致使实践教学开展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总之,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存在着流于形式的普遍弊端,难以将实践活动所蕴含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难以凸显真正育人的效果。
目前,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不一致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一大弊端。第一,实践教学活动主题不明确。在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活动中,主题内容模糊不清的现象普遍存在。主题内容不清晰,实践活动的灵魂就抓不住。学生实践过程以及实践结束之后,就没有得到应有的启发和思考。实践活动没有达到培养人的目的就失去了实践意义。实践教学活动主题不明确,显然偏离了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方向和宗旨。第二,实践教学活动内容的选取没有做到“因材选材”。常常一个活动覆盖所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由于大学生学科背景不同,且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同样一个实践教学活动主题往往对不同的学生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第三,活动内容与理论内容不相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内容没有积极主动衔接好理论教学内容,反之理论教学没有引领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并不能认真地将课本教材内容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没有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互统一。
高职院校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不规范不健全的问题比较突出。第一,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不健全。首先,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其课程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其次,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比较混乱,缺乏明确的管理主体以及责任主体,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不合理等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制约着实践教学目标的达成。第二,缺乏统一的、操作性强的计划以及大纲安排。从目前普遍存在的情况来看,实践教学缺乏系统的教学计划、方案、大纲等实施细则,包括实践选题、实践报告书、参考书目等。第三,缺乏规章制度保障。高职院校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对全校学生实行全覆盖,缺乏规章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实践起来比较困难。[4]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就没有保障。再者规章制度的不健全,管理与监督就会缺失,实践教学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第四,缺乏有效的程序。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具体开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员、时间、地点、费用、交通以及安全等多个层面的问题。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之所以开展不顺利就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程序。
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也是长期存在的问题。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考核随意、评价主观。第一,实践质量、实践过程、实践效果等如何评价缺少客观、明确的标准。在考核评价中,教师往往主观断定,随意打分,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实际,忽略学生个体差异性。更有甚者,把演讲稿、实践报告书、心得体会等静态文字材料当成实践考核的主要标准。传统而呆板的考核评价体系,不能如实记载实践活动的真实情况,也不能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第二,综合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探索出系统有效的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体系的完善刻不容缓,如果缺少综合评价体系,就会导致高职院校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失去动力。
破解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探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有效路径,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必须遵循的内在逻辑。走出一条以专业实习实训为平台,以社团活动为载体,以实践教育基地为依托,以实践教学手册为抓手,以考评体系为支撑的新路径,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新格局,是构建高效的高职院校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的良好途径。
高职院校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离不开专业课的全面支撑。采取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和校企合作的方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给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提供了最佳平台。
高职院校思政课充分利用专业实习实训的平台,把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延伸到学生的专业模块实践活动中。第一,教学资源上充分利用。专业实习实训的教学资源丰富,且每个专业都拥有数量庞大、固定的实习场所。充分利用专业实习实训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专业实训实习基地,是开展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实用途径。第二,教学计划上充分融入。专业教学计划系统、详细、周密,把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纳入专业实习实训的教学计划,在专业实习实训中安排一定时间作为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专用课时,确保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计划、实践课时落实到位。同时,实习实训现场,充分利用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现身说法”来加强思政课教学。第三,育人目标上协调同步。高职各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目标是为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与高职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立德树人目标是一致的。充分挖掘各专业各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实践育人内涵,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达到育人目标上的协同。
高职院校校内蕴藏着各种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元素,比如社团活动、党日活动、团日活动和主题教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其中以社团活动为主要载体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要依据各类社团活动的不同优势和特点,准确把握社团活动与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切入点,将思政课教学内容融入社团活动之中,使课上讲授和课下活动相互融合。通过开展理论宣传、公益服务、主题辩论、社会调查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增强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以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为载体进行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为大学生施展才华架起一道桥梁。第一,思政课部门牵头培育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团”,思政课教师担任社团的指导教师全程全员参与,社团活动覆盖到全校每一位学生。坚持把思政课教学内容与社团活动密切结合,根据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要求精心策划红歌比赛、诗词朗诵比赛、辩论赛、情景剧演出、摄影比赛等一系列与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活动。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在学习毛泽东思想部分的内容时,依托“思政课实践教学团”举行毛泽东诗词朗诵比赛,先是每位教师以所带班级学生为单位举行班级预赛,然后每个班级选拔出种子选手参加全校的半决赛以及决赛。用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充分发挥社团自我教育的功能,将之打造成学校的品牌社团。第二,以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内容为主线,指导其他学生社团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与其他学生社团活动的关键结合点就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通过社团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得以实施和实现,呈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根据教学内容或实践活动项目结合各社团的特点、性质与资源优势做好相应的分工、协调和指导工作。充分发挥理论学习型社团的理论核心作用,注重公益服务型社团的道德仁爱作用,重视专业知识型社团的精神引领作用。比如,要开展仁爱、诚信等道德实践活动可依托爱心社、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公益类社团,让学生去“敬老院”开展帮扶老人、“义务维修”等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
思政课的理论内容来源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伟大的实践催生了一大批红色文化、历史遗迹、名人故居、博物馆、科技馆、新农村、社区等实践教育基地,其蕴含着无数感人的事迹,有着强大的感染力,为高职院校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提供了最佳的依托、提供身临其境的实践体验。
建设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保障高职院校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第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应充分利用节假日、重要纪念日,到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有特色的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师生开展体验教学,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旅游、体验红军生活、重走红色革命之路、参观博物馆、调研美丽乡村建设状况、调研基层民主建设情况等活动,充实精神生活、升华思想境界。促进红色文化资源、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融入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发挥爱国主义的育人功能,达到提升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效果的目的。第二,积极寻找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资源,与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合作。合理选取实践教育基地,加强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首先,实践教育基地的建立,应结合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并结合当地特色,充分整合当地的相关资源,建成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交通便利的基地,为师生创造良好的社会实践条件。其次,共建实践教学基地。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智库优势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协商,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在参观考察的基础上,与相关单位签约挂牌,共同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高职院校思政课部门与实践教育基地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保持良好的沟通,形成工作合力,促进融合发展。前者为后者工作人员提供学习、培训的支持以及挖掘实践教育基地精神内涵等,后者为前者开放实践提供拓展场所、实践岗位等便利。加强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还应积极参与实践基地管理,建立健全双方长期合作机制。
高职院校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是由学校领导主管、相关职能部门协调、教师主导、学生主动参与的一项比较复杂的动态教学活动。以实践教学手册为抓手,构建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形成校级党政领导、职能部门、思政课教学的二级学院和师生在内的实践教学管理平台,形成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制定和修订实践教学手册,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制机制。第一,制定实践教学手册文件。根据思政课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结合各专业的学情,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学期实施计划(方案)、实践教学考核办法、编制实践报告书、实践教学学生分组情况表、实践教学进度表、实践教学学生成绩登记表、建立完善的教师指导责任制等规范管理性的实践教学手册。第二,修订实践教学手册内容。实践教学手册的修订要结合高职生的自身特点和职业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主旨和要义。实践教学手册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甄选各异的实践教学形式,积极构建多形式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情景和模式。实践教学手册的布局要合理,要贴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体验,要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实践报告书为例,毛泽东思想部分的内容,对应的实践主题为“红色之旅”体验活动;邓小平理论部分的内容,对应的实践主题为“改革开放之家乡变化”调查报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部分的内容,对应的实践主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访谈等等。
考核评价体系是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量化措施。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主要方式,科学的考核方式是保障高职院校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质量、实践教学规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结合课堂实际和学生特点创新考核方式和标准。第一,评价方式多样化。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评价环节形式多样,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要客观公正。可以采取小组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强调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同时还可以借助第三方来评价,促使学生在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既有自我监督和同学之间的监督,也有来自教师的监督和第三方的引导。另外,还可以根据实践情况采取笔试、实际操作应用和现场答辩等评价方式。第二,评价标准客观化。具体的评价标准应包含思想道德、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等方面。一方面,评价指标要具有科学性,要易于组织实施,要根据第二课堂实践教学项目和内容进行细化,力求评价的真实、公正;另一方面,评价指标要具有针对性。评价指标应根据不同的实践项目进行调整,做到精准评价。只有对实践效果进行科学评定,构建立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才符合思政课的课程性质,也才能使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得以延续。
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是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其创新和探索还在进行。毋庸讳言,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相对于第一课堂教学更为复杂,由于活动经费的限制、活动安全等问题的客观存在,难度也更大。这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思政课教师“双师型”素质能力都提出了全面的挑战。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最终达到优化高职院校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