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翌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浙江 温州 310000)
编剧是一个“好故事”的创造者,也是舞台艺术和演员表演才华的奠基者。如何解决编剧人才匮乏的问题是一个需要全面考虑的议题,需要我们从用结构化思维全方面地去展开研究:直面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目前国内文艺界对戏曲艺术的研究重心偏向舞台艺术呈现,而忽略了戏曲创作人才的针对性研究。浙江经过近几年戏曲舞台艺术精品创作的不断打磨历程,渐渐开始重视戏曲创作人才尤其是编剧的培养。
政策层面上,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自启动传统戏曲振兴工程以来,推出大量举措挖掘和培育中青年编剧,例如:连续举办十四届浙江省戏剧节,推出500余台原创剧目;2014年开始,实行浙江省中青年编剧扶持计划;2016年开始,委托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高价向社会力量购买戏曲剧本并提供给省内的戏曲表演团体使用;2018年在浙江音乐学院成立浙江文艺创研中心培育孵化省内中青年创作团队等等。这些举措从“挖掘——培养——创作——演出”这四个角度分别开展,对省内编剧的生存现状进行了提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剧本荒”的问题,但政策力度有限,无法从根源问题上解决编剧人才培养困境。
教育层面上,目前国内开设戏剧文学(编剧)相关专业的国家级艺术类高校主要有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等。其中,对戏曲剧本创作作针对性培养的高校为数不多,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高校有开设相关专业和继续教育进修班培养戏曲剧本创作人才。目前省内活跃在创作一线的部分中青年编剧也毕业于以上院校相关专业。同时,浙江省内开设戏曲类专业的艺术类高校主要有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以及浙江音乐学院,开设戏剧文学(编剧)相关专业的艺术类高校主要有浙江传媒学院,但其中却没有高校专门针对戏曲剧本创作做针对性的培养计划。纵观以上情况,结合目前省内编剧受教育程度和社会需求,不难发现,不管是在浙江还是全国范围内,针对戏曲编剧的专业性培养依旧处于被严重忽视的地位,亟待被重视及提升。
剧团层面上,目前浙江省内专设编剧岗位的剧团或研究院所比较少见,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宁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余姚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等在近几年设有少量专职编剧岗位面向社会招聘并对本院团编剧作针对性培养。但在剧本选择上,大多剧团还是倾向于“大编剧”效应,以合作模式采购剧本为主,合作的对象主要是国内知名编剧。另外,从近两年浙江的戏曲演出市场来看,剧团的新戏层出不穷,但这些戏往往在上演几番之后便沉寂,再被其他新戏取代,真正进行打磨并变成优秀精品的戏屈指可数。
从以上情况来看,虽每个层面都有从自身出发去改善编剧人才匮乏现状的举措,但效果并不明显。在剖析现状之后,可以发现,每个层面在解决编剧人才匮乏问题上都有其局限性,结合调查法,笔者总结归纳出以下主要问题。
成为一名合格的戏曲编剧难度极大,既需要和大众编剧一样拥有全面的文学知识体系和生活常识,对文字有极强的驾驭能力,还要求编剧对地方剧种的历史、方言、声腔体系、曲韵等有深刻了解。而一名优秀的戏曲编剧则需要同时具备文学性和戏曲性,在实践打磨过程中完善其作品的剧场性,并在热点和标准不断更迭的时代下提升其创新性。除却编剧自身要保持平稳的心态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文学性、戏曲性和剧场性需要整合大量资源、时间,配合机遇来完成。谁来主导培养的责任,谁来承担培养的工作,是需要从长计议的命题。
高校在设置专业时会根据社会及市场需求匹配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但浙江在此问题上的矛盾在于,社会及市场对戏曲编剧的需求量大,但却没有高校开设戏曲剧本创作类专业。原因有二,第一,剧团及研究院所大多不专设编剧岗位,毕业生就业得不到保障;第二,机构改革执行之后,撤并了一些专门研究剧目工作的单位,使得本身就少的工作岗位变得更加稀有。浙江省艺术类高校即使有心做戏曲编剧人才的培养工程,但考虑到就业问题,不敢大胆尝试。
省内虽有个别单位专设编剧岗位和兼职编剧岗位,但在调查过程中,大部分在职编剧反应,编剧创作环境得不到保证。首先,剧团和研究院所除了创作工作之外也承担了大量行政工作,编剧身兼数职的现象也很常见。但对于剧本创作来讲,需要一段时间沉浸式地进入创作环境,同时配合外出采风、调研等,目前大量事务性工作使得在职编剧无法进入创作状态专心撰写剧本;其次,目前省内演出市场对编剧的学历及文化水平要求不高,在职编剧若想进行脱产学习提升剧本创作能力得不到所在单位支持,固步自封的写作无法创作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剧本;第三,一戏功成,演员成名,而编剧是鲜被人提及的幕后角色,一戏失败,编剧是“剧本剧本,一剧之本”的“罪魁祸首”。编剧的地位在一部作品中应是首要的,却一直被大众所忽视,这也是从事编剧人才难以坚持创作的原因之一。
剧团反映剧本少,编剧反映机会少,编剧手中的剧本对接不上合适的表演团体,剧团也很难遇上合适的剧本。正是因为剧本资源对接不上,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才会出面向社会力量采购剧本搭建平台对接资源,虽有改善作用,但“剧本荒”现象依旧存在,原因出在哪些地方?第一,政府财政拨款有限,高价采购社会剧本数量极少,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剧本资源对接问题;第二,政府收购的剧本要求高,能满足要求且通过政府采购渠道脱颖而出的剧本极少。第三,在浙江,戏曲编剧是被要求具有高度体制化的职业,作品需要具有高站位和和深远立意,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但这与大众审美有一定冲突,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大多具有生活性,反映社会现实。目前浙江的戏曲作品还未达到两者很好的融合。第四,剧团为了效益最大化,在选择剧本时会优先考虑“大编剧”,这将导致省内新人编剧一直得不到锻炼和培养机会。
近年来,虽有政策不断出台扶持优秀中青年编剧人才,也有各大高校、研究院所、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开展戏曲编剧培训课程,涌现了一批目前活跃在浙江省戏曲创作一线的中青年编剧人才,但后续储备力量不足,人才断层现象严重。若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力度可以再加强,政策可以再完善,找到编剧人才匮乏的问题根源,构成一套从“挖掘——培养——创作——演出”的全方位培养计划,环环相扣,并与各个层面展开合作,加强联动性,筹划系统性的编剧人才培养机制。
从结构化思维出发,在分析并提出以上五大问题后,如何解决问题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本章将结合五个问题,继续从三个层面给予发展建议。
目前,在戏曲表演人才的学校教育中,有一种培养方式叫做“订单培养”。“订单培养”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岗位需求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由校企双方合作开展教育,共同选拔学生,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组织实施教学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模式。借鉴表演人才的订单培养模式,戏曲编剧人才的订单培养或许也是应对演出市场需求的一种积极尝试。在订单培养的模式上也有多种选择,高校可以根据多个剧团的需求,和剧团共同制订教育内容展开长线合作教育,毕业后由剧团解决工作;另外,也可以以高校联合多家研究院所、剧团共同招生的形式,再根据各单位所需的专业性差异化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展开合作教育,毕业后由合作方解决工作。订单培养的模式在戏曲编剧人才培养领域虽从未有过尝试,但定向培养可以给予编剧教育充分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形成教育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在理论上有充分可行性。
由于高校专业性戏曲编剧人才培养的前例还未出现,而戏曲编剧要求高,培养难度大,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借鉴国内已开设此专业的高校,从文学性、戏曲性和剧场性等方面开设相应教学内容,聘请浙江省老一批著名戏曲剧作家和戏曲领域专家构成师资力量。同时,也可以与国内已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展开校际合作,输送符合条件的优秀编剧人才进行集训式培养,快速加强优秀编剧人才的能力提升。在实践性教学中,可以发挥剧团和艺术类高校的优势,增设“黑匣子”实验剧班等形式,完成“学写排演”的阶段式上升,养成学生打磨式创作的习惯,培养符合优秀编剧人才所具备的剧场性。
高校开设戏曲编剧人才培养专业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符合就业市场需求,所以从教育层面来说,剧团增设编剧岗位是高校开设此专业的充分条件。剧团专职编剧长期沉浸于剧场演出环境中,更加了解该剧团的剧种特色、演出风格和所处地域人文环境,也更能够量身定制创作出符合剧团本身特质的优秀作品。同时,剧团可以以编剧培养为出发点,通过实验性剧场的形式,反复磨合打造自己的演出创作团队,包括导演、演员、舞美等,形成良好的舞台协作关系,树立风格化演出典型。“大编剧”效应有其存在必要性,但毕竟不是量身定制,省外大编剧创作的剧本引入浙江后,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剧团和剧种去适应剧本,所以容易造成剧种语言语境与情节不符,语言情绪表达跟不上情节发展等观演感受。此时,若剧团有自己的专职编剧,可以根据剧团特质来改编原有剧本避免出现以上情况,同时也可以锻炼专职编剧自身的剧作能力。专职编剧需要潜心创作的条件和不断提升的创作能力,剧团若想好好培养自己的编剧,也应在此方面尽量满足,给予充分能动性,减少事务性工作安排,并提供培训机会。
仅有以上措施远远不够,剧团在培养人才时也需要从理念上根本性改变对编剧的要求。谈到“剧本荒”,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原创剧本的匮乏,但“十年磨一戏”,衡量一个好编剧的标准并不是原创剧本的数量,而是有多少能够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好剧本。纵观当下浙江院团,几乎没有剧团愿意花费时间金钱和精力去反复打磨一出戏,剧本需求大的原因是每一年都需要大量新戏产出,编剧们也被迫背上了“业绩压力”。但这与舞台艺术的创作规律相悖,对于舞台艺术来说,正是因为它可以不断修改、上演、完善才有其独特魅力。因此,剧团和文化部门不必执着于原创剧本,若能将现有优秀剧本重新拾起,反复打磨改编搬上舞台,打造属于浙江剧种的经典剧目也不失为另一条捷径。
政策对于戏曲编剧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高校和剧团的重视程度。近年来因为政策的扶持,浙江戏曲编剧地位有了极大的提升。但编剧人才培养问题产生于多方面,政府作为问题解决主导方,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中青年戏曲编剧论坛,同时邀请高校、剧团、文联、剧协、研究院所等机构发言,听取各方对中青年戏曲编剧人才培养的意见,为下一步政策的出台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建立省内编剧人才库,实时更新了解编剧人才培养情况,搭建省内编剧人才信息共享平台。在为戏曲编剧人才提供机会的同时,也为剧团解决剧本问题。
浙江作为戏曲大省,同比其他戏曲大省有我们独特的起源优势,但在对戏曲人才培养的研究上略显薄弱,机构改革后撤并了一批原本有剧目研究工作的单位后,戏曲编剧人才的出路更窄了。从戏曲人才培养角度出发,有必要保留戏曲剧本创研机构,整合资源为编剧培养和剧本创作提供智库支持。同时,剧本创研机构主要承担剧本研究任务,对于亟需革新的“优秀剧本”标准进行深入市场调研,接纳创新,挖掘同时符合大众审美和体制化审美的优秀剧本,完善剧本评议制度,打造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剧本扶持计划。借鉴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发起、宽友(北京)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办的“培源·青年戏剧人才培养及剧目孵化平台”计划,一部作品的扶持创作计划周期在2-3年,也就是说,从推动艺术创作良性循环的角度出发,人才培养和剧本扶持应共同进行,且需要政策资金的长期支持。
最终作品的呈现效果决定了人才培养计划是否成功,好剧本需要经得起观众和市场的考验。所以一套完整的戏曲编剧人才培养工程应将对演出效果的评判也纳入计划之中。省内中青年戏曲编剧的作品汇演不一定适合大型戏剧节,且浙江戏剧节评选三年一届,很难在创作时间上达成一致。增设中小型戏剧节针对省内重点培养的中青年戏曲编剧人才,同时开设评奖制度,既可以为人才提供展现平台,又可以让作品接受观众和市场的考验,一步步深入挖掘优秀人才和优秀剧本。当然,成为一名优秀的戏曲编剧除了以上外界提供的条件之外,更多的在于自身的造诣以及努力,所以鼓励机制需要与考核、淘汰机制并存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
在浙江戏曲演出市场繁荣发展的今天,我们能够将戏曲编剧人才培养作为专题进行研究说明了它对浙江戏曲发展“瓶颈期”的突破有着重大作用。戏曲事业的进步离不开戏曲作品的创作,在戏曲编剧人才培养初步实践的时期,更需要从各个层面多角度深入地去剖析问题,发现问题,并展开各层面的联动来解决问题。高校、剧团、政府都承担着戏曲编剧人才培养的任务,正确发挥自身作用,扮演好培养计划中角色,为戏曲编剧人才提供外部支持。作为创作者本身,更需要对得起社会资源,担当起发展戏曲事业的责任,创作出更高质量的戏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