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中医学人才医教协同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2021-03-25 03:58李兆燕曾元儿
关键词:医教湾区中医学

李兆燕 曾元儿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广东 广州 510405)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发布,提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1]。随后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更进一步要求“要依托粤港澳三地知名中医药院校,建立中医药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系列文件的印发,明确了湾区中医药人才培养发展的定位,对湾区医教协同合作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因此,探索湾区医教协同的规律,深化医教融合,强化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构建符合中医药学科知识规律的院校教育课程和教学体系[2]。这既是推动湾区中医药发展的迫切命题,也是中医药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举措。

一、湾区协同机制构建的困境

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地缘相近、习俗相同,有着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基因,更有优势互补、携手做强中医药事业的厚实基础和愿望,但是,由于各城市之间中医药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医院与中医药院校在管理体制、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障碍,使得医教协同协同存在着壁垒,高水平中医学人才培养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亟需找准问题,精准施策。

1.湾区协同机制不健全

当今时代,高等教育与中心城市的互动共荣关系愈发紧密,城市发展为高等教育提供资源,高等教育为城市建设提供创新动力[3]。粤港澳大湾区由“9+2”的城市构成,不同城市具有自身的特点,拥有不同的法律制度和卫生行政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学人才培养的提升空间,这就需要寻找区域城市间的公共切入点,设立区域联动协同中心,创新区域中医药发展的新模式,设计更加符合湾区中医学人才培养,以及未来中医药发展趋势的协同机制。

2.校院协同合作存在障碍

中医学人才培养,关联着医学院校和附属医院两个组织,医教协同的过程实际上是犬牙交错的权责关系。在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医学院校隶属于教育管理部门,其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而医院则归属于卫生健康部门管理,以医疗卫生服务为主要任务。由于两个组织分属教育、卫生不同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体制,以及组织目标和任务的差异,影响湾区内中医药院校和医院主体具体行为决策,使得医院则是校院协同合作面临的主要障碍[4]。

3.中医学人才培养研究开放合作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当前大湾区医学人才培养存在地方行政区域分割、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不足、政策制定孤立、执行过程碎片化等困境,区域内关于中医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仅局限于校内碎片化的、校院以及区域间不兼容的、效果不突出、水平不高的中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研究,远远不能满足中医药高地建设对具有辐射力、带动力高水平中医学人才培养研究改革的需求,亟需建立中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一流智库,开展湾区联合研究,为湾区中医学人才协同培养提供创新支持。

二、湾区中医学人才医教协同培养机制的内涵

机制是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5]。医教协同是一个不断深化、升级的过程,需要项目的支撑,制度的协同与创新。因此,粤港澳大湾区中医学人才医教协同培养机制,是在国家统一谋划和政策指引下,政府、医院、高校对中医学人才的合力培养[6]。

1.关键问题

湾区中医学人才医教协同培养机制构建的关键在于激发高校、医院、地方政府等的主体活力,整合三方的资源,按照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的战略性、长期性要求,从解决影响合作的长远性以及深层次的障碍出发,对中医学人才协同培养进行整体思考和顶层设计,通过打破高校与附属医院之间的壁垒,探索利益共享、责任共担、超越局部利益的常态化、持久化协同合作,聚集高校与医院的优质教学资源,建立系统、稳定、可控、长期的协同关系,使双方形成长期合作、有效运行的中医学人才协同培养的有机整体,促进教育资源与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供给。

2.实施路径

基于以上分析,湾区中医学人才医教协同培养机制需要从宏观的政策层面、中观的资源层面和微观的组织层面进行系统化的改革,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区域间医教协同的政策体系,构建基于中医学人才培养的整体性、系统性的湾区政府、学校、医院横向协同的模式,其中,政府在协同中起主导作用,高校和医院双方,则要围绕中医学人才培养存在的弊病,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整合人才队伍、创新合作平台,充分利用医院临床资源等优势[4],构建新医科导向下中医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通过中医基础与临床双阶段融合,以及湾区协同医院联合,形成高起点、有特色中医学人才培养的集聚优势和集群效应。

三、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应协同机制构建的实践

近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持续发挥中医药学科优势,积极融入“健康中国”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战略,不断挖掘与强化岭南医学特色优势,以湾区内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为中医学人才协同培养的核心城市,依托学校中医临床学科优势,在广州、深圳打造以直属附属医院为龙头,校地共建医院和临床医学院为延伸的湾区中医学人才医教协同培养新机制;同时不断拓展香港、澳门中医学人才培养的特色、规模和水平,以极带域、辐射周边,形成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的中医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政策、资源、组织层面,以协同实践经验,丰富湾区中医药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构建[7]。

1.基于中国国情和湾区特色,创新政策支持体系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模式是由高层决策者率先提出并长期推动的协同治理模式。从粤港澳协同发展思想的阐释,到中心城市建设的动议,再到湾区中医药建设方案的提出,都由中央最高决策层直接参与。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1],以及后续的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对发挥湾区城市之间协同合作,构建中医学人才协同培养一体化机制,完善区域中医学人才发展顶层设计,提供了根本保障。在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中,地方政府是主导校院医教协同的关键力量,发挥着政策主导作用。2020年深圳市印发了《促进中医药创出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对健全中医学人才教育体系,对“校-院”协同共建临床医学院给予了政策及经费的支持,随即宝安区等区级层面制定具体措施积极落实响应,形成了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分层次、有重点、有激励、可落实的系列政策措施的体系。

2.基于中医药传承与发展,整合产学研优质资源

产业与科研的创新资源与教育的顺畅对接、深度融合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粤港澳地区自古就是岭南地区中医药的发展核心地区,具有深厚的中医药底蕴,是全国中医药创新资源最为富集、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战略引领下,学校在湾区积极投入开展项目合作,通过整合一流临床医疗资源、一流中药企业资源,促进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的深度融合[8],为中医学人才培养打下了充满活力的创新资源。2018年学校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上与港澳多所高校及中医药机构签署合作协议。2019年学校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合作,参与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2020年10月学校与香港浸会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合作,与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建立了“粤港澳(顺德)中医药转化医学协同创新平台”。学校在湾区积极推进开展的医教研项目,推动了中医药研究的创新发展,为中医学人才培养的提供了有力资源支撑。

3.基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校-政-院”协同模式

医教协同是推进人才培养改革的良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广州中医药大学就率先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中医经典课程从基础转为临床,同时实行“院院合一”的医教研一体化管理体制。近年来,学校创新医教协同机制,加大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选取了广州、深圳中医特色明显的医院,创新性地开展“校-政-院”合作共建项目,共建中医院有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顺德医院、惠州医院,同时还与非直属附属医院合作建立校外临床医学院,形成“校-政-院”医教协同育人新机制。最早与深圳市中医院建立的第四临床医学院,已有三届学生毕业,考研录取率、毕业考试成绩、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等各项指标显著优于校内临床医学院,实现了湾区医教协同中医学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医教湾区中医学
草鱼养殖难,“钱”途何在?老渔医教您如何握好“方向盘”,走上高效路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医教协同背景下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成长体系研究
基于医教协同双主体的人才培养策略探索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医教协同视域下学生联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