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培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党的“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因此,创办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新农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2019年6月28日,新农科建设研讨会发布了《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明确了新时代新使命要求高等农林教育必须创新发展的共识、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态建设必须发展新农科的任务、扎根中国大地掀起高等农林教育的质量革命目标[1]。作为一所具有近90年历史的地方农业院校,安徽省某农林院校以科教兴农为己任,走出了一条享誉全国的“大别山道路”,为安徽农业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等农业人才。以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创业孵化“四能统一”为基本原则,安徽省某农林院校在省内不同生态县域共建了8个新型农业推广服务平台(大别山试验站、皖南试验站、皖北试验站、皖中试验站、皖西北试验站、皖江试验站、江淮分水岭试验站、皖东试验站)与若干个特色产业试验站,建设校外试验示范基地5000多亩,直接服务新型经营主体近1000个,为安徽省某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最接地气的教学实习实践育人平台,为学生了解“三农”搭建了直通车。如何利用产学研共建平台,发挥产学研协同育人作用,培养牢固树立志于服务三农的新农科专业技术人才,是基于农林教育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重要使命背景下亟需探索的重要命题。
产学研共建新型农业推广服务平台,作用在于服务地方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切实推进办学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创造性的强大动力。平台中的综合试验站是安徽省某农林院校服务地方农业发展的载体,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最前哨,是校地共建共管共用的平台,为校地人才培养提供基础保障。
高校不断加强与企业及相关研究所合作共建,通过在校期间的工作实习锻炼,将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将专业知识与企业产能相结合、将专业知识与企业市场开拓相结合。学校、企业、农业研究机构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产学研协同相关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资源分配、管理运营监督的机制,为产学研协同育人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学校、企业、农业研究机构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统筹相关教师队伍、一线员工和科研队伍,为实现高质运转的协同育人成效提供队伍保障。
通过到共建平台开展实习实践,学生对校地合作共建模式,安徽省某农林院校办学历史、办学方向、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的理念,途径,方式方法等会有直观的了解与体验。如在皖北综合试验站举办的“现代农机规范化操作培训”,安徽省某农林院校青年农场主班2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培训,通过对综合试验站建设,皖北农业发展现状,埇桥区农业的了解,现场观摩,实际操作等环节,对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加深了了解,对安徽省某农林院校青年农场主班培养模式及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青年农场主有了深层次的认知与思考。
强化产学研用结合,将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提升融入到新农科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体系中,结合专业学科优势,深化大学生对学校学院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认同[2]。 重点打造“农”字特色和优势,构建集科技创新、技术研发和成果应用转化的科技创新体系[3]。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以赛促学,以赛促新,以赛促用。如“互联网+”大赛,“挑战杯”赛事,专业学科特色大赛等(大学生农业创意大赛、茶叶评审大赛、食品设计创新大赛、智能农业机械设备创新大赛等等)。
加强新农科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增进学科评估力度,开展学科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贡献度的综合评价,强化学科评估成果运用,实现从学科重申报向强建设转变,从单一学科向学科群转变、从学科孤岛向学科交叉融合转变、从常规建设向学科特区转变、从学科与产业松散联接向学科与产业深度对接转变。
高校应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在新农科人才培养中,不断探索大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传统学科专业与新兴学科专业、科学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生产、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有机融合的机理。通过校地共建,将地方行政主体、学校研发主体、地方推广主体、新型经营企业主体连接起来,形成“四体融合”的推广服务模式,也是一种新农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四体融合”的模式将政策、技术、服务与生产有机地链接,把各种生产要素上以政策链,技术链,服务链,资金链有效链接起来,共同为产业服务。此模式能让学生在实践中较快地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直观了解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形成与课堂教学相互补的完整育人链,促进学生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4]。通过与县域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基层乡镇村干部、农民协作沟通,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当前农村、农业、农民的真实状态。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增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深对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内化,促进对“三农”问题有关矛盾的思考探索。校地共建平台是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协作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学生可以了解国家政策在不同层次实施、推进的路径。从国家层面政策的宏观,到县域层面的具体操作,对学生正确了解政策如何在基层实施,对三农问题该如何看,怎么办等问题上提高理性认识。
通过在最基层了解能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前因与后果,了解“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体现在哪些方面,是如何不充分,如何不平衡,帮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并思考着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进一步理解党的治国方略,客观看待两个百年目标的战略步骤,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将自身成长,社会需要更加有效的结合起来。
以大别山站为例,2016年到站开展实习实践或考察学习学生约1200人,2017年约2000人; 2017年根据安排到8大试验站实习实践为5000多人次(含暑期社会实践),涉及全校12个学院,以大别山站与皖中站为重点,占总人数的70%以上,其他站点接收人数较少。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运行,师资选聘,考评体系等方面均需要进一步细化落实。
目前到共建平台的实习实践多为短暂的观摩学习或课程实习,时间较短,内容相对简单,实习实践内容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准,缺乏系统的组织,设计,与评价体系,更没有充分利用校地共建产业联盟与经营主体的这些资源,试验站的实验室,试验示范基地等教学科研设施的作用尚未发挥出来。平台与平台之间协同,学科与学科专业之间协同,学校、地方政府、企业间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尚未成熟。校地专家联合指导学生,学校、地方政府、企业或农业园区多方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亟需建立。
新农科人才培养是一个从专业学习、思想教育、实践教育全方位系统的命题,需要挖掘校内外各种资源,进行科学设计与系统的整合。目前,校地共建平台的育人作用仅体现在提供部分实习实践地点,指导教师还是学校专业教师,实习实践内容以教学任务要求为主,实践教育还没真正与地方农业发展相结合,没有形成校地专家协同,校地资源协同,理论与实际应用协同,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协同的全方位多角度实践教育课程体系。
整合学校人力物力资源与地方对接,构建从学校-政府领导—职能部门—实施载体—管理人员一体化的产学研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为学生在试验站、示范基地、新型经营主体或相关企业顺利开展实践教育创造条件。通过对接地方政府部门,推广专家,企业、农业园区,村镇等资源为学生走进农村,走进农民,走到田间地头与生产一线,了解农业,了解农民,了解农村建桥领路。
安徽省某农林院校通过校地合作成立了由200多名高校专家与300多名地方专家组成的农技推广队伍,遴选了近1000个具有一定规模新型经营主体,形成了技术研发—示范推广—集成转化—咨询服务完整的服务体系,也连接了地方丰富的人文、自然、科技资源,聚集了县域内实践经验丰富的农业科技人员,为实现产学研协同育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载体。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资源向地方专家学习,与创业农民、创业大学生、新型经营主体对话,接受最接地气的三农实践教育。
将教学、管理部门、科研、站点、地方部门形成组成育人的方阵,为多元驱动,多方参与,协力育人提供顺畅的体制机制与保障体系,发挥校地共建平台的资源聚集优势,人才聚集优势。比如,皖东试验站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教授工作站”等平台聚合校地现有队伍与资源形成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安徽省某农林院校成立研究生创新班,依托综合试验站,采用校地双导师联合培养的模式,掀开了该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新一页。
安徽省某农林院校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草地利用与生态岗位专家及其团队成员开展草牧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在团队老师的指导下,10名硕士研究生和20多名本科生以校地共建平台为载体,通过长期驻站,在地方专家,政府部门,企业等各方面帮助下进行产业调研,专业技能培养,综合能力锻炼等途径让学生从校园、实验室走向社会生产一线,实现了学生专业技能、思想教育、综合能力培养的协调发展,为借助校地共建平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了示范。
2017年12月,农业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意见》,指出农业科研院校要加强农业农村人才培养,为促进农业产业兴旺,农村生态宜居、农民生活富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5]。随着“三农”发展的变化需求,在产学研协同背景下,新农科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也需要重新建构,需要整合计算机科学技术、大数据分析、工业化设计、生命科学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传统农业学科知识技能。学校与政府、地方、与企业要围绕“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开展有效对接,进行顶层设计,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优化灵活设置农林院校专业学科,对“新农科”的教学科研专业体系进行重新建构,将学校理论教学、科学研究与地方农村产业发展和民生情况相结合,避免唱独角戏。基于上述新农科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重构,高校院系组织结构体系也将需要调整重建,单一的院系学科将无法满足新农科人才培养要求,因此高校可以坚持解决实际问题和研究创新导向原则,实体和虚体组织相结合构建新的机构,满足新农科人才培养的变化发展和需求。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6]。从整体层面来说,劳动教育对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的大学生培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一些大学生出现了对劳动消极懈怠的现象,不想劳动、不珍惜劳动、甚至是不会劳动,这种现象与我们国家人才培养发展目标是有很大差距的。在产学研协同育人背景下,将劳动教育和新农科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学校、企业、研究机构可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将劳动教育渗透其中,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团结合作、勤奋吃苦、热爱劳动、坚强意志等优质素养,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与农村高校合作的共建企业公司、地方工厂农场有序开放实践场所,为大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提供支持[7]。结合实际,农林类高校可以依托学科专业技术优势、企业研究所技术资源和地方区域特点,将学生劳动素养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相结合,践行探索一种基于产学研协同育人视角下的新农科特色的劳动育人模式。
整合资源,丰富实践教学方式,开辟人才培养新途径[8]。基于产学研协同的育人背景,高校相关学院可以将就业工作与新农科人才培养相结合,联络相关优秀的农林类企业,实施优质农林类人才“订单”计划,通过优质农林类企业实习和招聘,促进大学生对新农科专业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可以在地方专家、基层公职人员、职业农民、新型经营主体、大学生村官、农业企业人员中遴选学生实习实践导师,指导学生开展实习实践,掌握生产技能,了解基层三农现状,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形成理论学习、实践教学、基层生产、生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均有所涉及的实践教学指导体系,借助地方政府、乡镇、村落、企业的资源让学生在实践教育中,接受农耕文化的熏陶,增强科技兴农的使命感,加深与农民的感情,立志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科专业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