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

2021-03-24 11:49张长顺
学周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美术欣赏美术教学德育

张长顺

摘 要:美术欣赏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现行的美术教材中,美术欣赏选编的内容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大师名作,这些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对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美术欣赏中渗透德育教育对塑造小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美术教师必须要立足实际学情,挖掘美术欣赏中的德育价值,提升小学生的审美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欣赏;德育;价值;美术教学

自古至今,美术教育一直有着教化感知的作用,特别是在当代学科教育建设下,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不仅是为了向小学生传授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和审美能力,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在实际的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对德育教育的渗透不足,没有挖掘美术作品中的德育元素,影响了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想在美术欣赏中向小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美术教师就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营造开放、轻松的欣赏环境,提供多元化的美术欣赏资源,指导小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鉴赏,使其塑造美好的心灵,建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本文将对美术欣赏中德育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谈谈美术欣赏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旨在为小学美术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一、美术欣赏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师生对美术欣赏中的德育教育不够重视

美术欣赏教学中德育效果欠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师生对德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和学生更加关注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的学习,而忽略了对美术课程的关注。很多小学生都感受不到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在美术欣赏课上单纯的就是“看热闹”,没有端正的思想态度,体会不到美术作品背后蕴含的深层含义,更谈不上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存在着差距,经常把本该生动、丰富的美术欣赏课上的淡然无趣,限制了小学生审美能力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二)在学校教育中忽略了对美术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仍有很多学校在美术教育上的投入力度不够,美术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有些学校为了节省教育经费,经常会用一些非专业的美术教师去担任美术教学工作,这些教师由于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专业培训,缺乏创新意识,美术欣赏教学也比较肤浅,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能力有限,德育教育流于形式。此外,很多学校对于美术学科没有足够的重视,因而对现有的美术教师也缺乏继续教育和深造的机会,导致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陈旧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满足不了小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在美术欣赏中重理论轻德育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美术教师把学生绘画的好坏作为评判小学生美术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只注重向小学生传授各种绘画知识和绘画技巧,即使在美术欣赏课中也是如此,忽略了美术作品的教育价值,使美术欣赏课陷入僵局,没有把德育和美术教学相结合,这样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美术教学的发展。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大画家,而是要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运用多种教育方法丰富小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小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积极面对生活。因此,美术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特点,选择贴近小学生实际的欣赏素材,吸引学生喜欢美术欣赏。

二、美术欣赏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

(一)借助传统美术作品,培养爱国情怀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其中有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也有国人自强不息、绝地奋起的奋斗史,无论是哪个时代都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美术作品。这些美术作品最能体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无论是古代的悠久文化,还是当代的祥和安宁,都描绘的生动又翔实。在美术欣赏课中,小学生通过对不同时期绘画作品的欣赏,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领会其中蕴涵的历史知识,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教师要强化小学生对中国画和书法艺术的欣赏,在书画欣赏中体会蕴涵的诗情画意,对小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小学生深入理解美育的概念,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明确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标准和审美体系,将美育建立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美术教师选择的传统美术作品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爱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美术作品赋予生命,让小学生在感叹古人智慧的同时,学习古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增强小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多媒体辅助美术欣赏,提高公德意识

在当今时代,网络高度发达,各种音像制品和影视作品层出不穷,但质量却良莠不齐,而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塑造的重要时期,他们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心,因而很容易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美术欣赏课培养小学生的气质、品质、思想和行为。在众多的美术作品中,有很多反映社会公德的美术作品,特别是其中有很多漫画作品用夸张、幽默的表现手法,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有人违背社会公德的丑态,美术教师可以以这些美术作品作为小学生美术欣赏的资源,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这些作品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触动小学生的心灵,使其真正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内涵,将小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美术教师还可以在大屏幕上給小学生展示关于公序良俗的美术漫画,培养小学生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使小学生能明是非、知荣辱、辨美丑,能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三)美术作品融入文化氛围,培育健全人格

每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都凝结着艺术家复杂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每一幅作品都是画家道德品质、艺术修养和生活情操的反映和写照,经常引导小学生欣赏这些美术作品,就会像细雨润物一样,使小学生沉浸在美术作品创设的意境中,让小学生接受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帮助小学生认识到哪些东西是需要学习和效仿的,哪些东西是需要舍弃的。就像丰子恺先生说的“人们每天瞻仰这样完美无缺的美术品,不知不觉中精神蒙其涵养,感情受其陶冶,自然养成健全的人格”。为了更好地增强小学生的欣赏体验,美术教师要端正小学生的欣赏态度,以课标为依据,为小学生指明欣赏的方向,避免小学生漫无目的的欣赏,向小学生传递审美思维。同时,教师还要结合美术作品内容和创作背景,利用音乐、灯光、视频等技术营造趣味性的欣赏氛围,把美术作品放到一定的文化氛围中,从而让小学生用心去感受作品,探究其中的情感,促使健全人格的养成。教师要理清欣赏课的教学思路,构建科学的艺术观,从不角度给予小学生独特的审美感受,小学生的思想得以升华,逐步完善小学生的人格修养。

(四)结合生活培养欣赏兴趣,进行德育渗透

美术欣赏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激发小学生的艺术情趣,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扩大小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了达到美术欣赏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欣赏课上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艺术感悟延伸到生活之中,组织各类美术欣赏活动,将德育教育贯穿于美术欣赏的各个环节。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教师只有选择小学生身边的艺术作品,才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因此小学生对这些作品较为熟悉,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地方特色来选择美术欣赏作品,让每一幅欣赏作品都深深打动小学生的心灵,这样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欣赏兴趣,便于小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解读,表露出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知,让小学生认识社会中的千姿百态。教师还要带领小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大自然是最好的美术作品,鼓励小学生一边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一边作画,放飞自己的思绪,展开大胆的想象,体会大自然之美,进而也增强小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五)欣赏学生作品,培养学生自信心

美术欣赏不能局限于书画大家的作品欣赏,教师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还可以选取一些小学生的优秀作品,作为美术欣赏的资源,小学生在欣賞的过程中会受到感染和启发,教师可以借助这个时机对小学生进行鼓励,告诉小学生这些作品被选的原因,发挥榜样的作用,也让小学生认识到他们身边有很多好的作品,要学会取长补短,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教师也要鼓励小学生大胆拿出自己的画作,给周围的同学欣赏,以自己特有的眼光去发现美术作品中的美。教师要善于倾听和观察,及时发现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小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指导小学生美术创作和美术欣赏的方法,让小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小学生的上进心,帮助小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在美术欣赏中接受德育教育。教师要善于组织美术实践活动,带领小学生到美术馆或者艺术中心去接受心灵的洗礼,促进小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还可以动手制作雕刻、泥塑等,注重美术教学的开放性,构建完善的德育渗透模型。

三、结语

总而言之,美术是一种文化创造,是精神的文化,也是心灵的文化。美术欣赏教学具有其他学科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美术欣赏是以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小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和德育教育。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注重德育的渗透,不仅要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双审美的眼睛,树立审美观念,还要提高小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质,最终实现小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中的德育教育[J].中文信息,2015(11).

[2]杨媚.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浅析[J].神州,2017(15).

[3]包力.浅议美术欣赏课中的德育渗透教育[J].新一代月刊,2017(1).

猜你喜欢
美术欣赏美术教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