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顾国产动画历史,“中国学派”不仅奠定了中国动画的艺术高度,也为中国动画人才队伍的构建、优化和提升做出了积极探索。与此同时,“中国学派”在商业性营销、电影语言运用、现实题材和全龄化故事讲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也成为其遭受欧美动画挑战和国内影视观众诟病的主因。全方位认识“中国学派”在模仿中蹒跚学步、在包容中独辟蹊径、在融合中开创未来的创作历程,对当下动画专业开展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啟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学派 人才培养 动画 模仿 包容 融合
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动画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行业界和理论界尊崇为“中国学派”。当下,中国动画面临数字技术、商业运作、外来文化等多重挑战,重新去审视“中国学派”的形成因素,细品“中国学派”从模仿走向创造、从包容走向多元、从融合开辟未来的艺术历程,对国内高校动画专业在坚持“守正创新、笃定前行”的人才培养理念等方面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
一、模仿:动画人才培养的起点
早期的“中国学派”,有三件标志性事件值得被记忆。第一件事:1956年,中国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获奖,但该作品却尴尬地被许多评委、观众误会为“前苏联作品”。第二件事:1956年,由成语“临阵磨枪”改编的动画作品《骄傲的将军》出品,该作品积极探索中国动画的民族化之路,在人物造型、场景、对话和伴奏等艺术创作环节,开创性借鉴京剧等传统戏曲因素,被誉为“中国学派”的开山之作。第三件事: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汇聚了诸如万氏兄弟长兄万籁鸣、新中国动画奠基者特伟、儿童文学家包蕾、动画导演王树忱等一大批大师,创作团队最多时达到200多人,他们拥有丰富的技术和艺术创作经历,为“中国学派”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上述三件事情,清晰勾勒出中国动画人从“模仿前苏联创作手法”走向“借鉴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直至奠定“中国学派”的清晰过程,既是中国动画人蹒跚学步的印证,又是当前动画专业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实施人才培养的极好借鉴。
1.形成一套“模仿”的教学框架。“模仿说”是人类艺术起源的主要理论流派之一,从古希腊文明的发轫至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大师的阐释,从西方美学史的典籍到国内占据主流的文艺学理论,“模仿说”的影响源远流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动画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写实、夸张、造型等训练都离不开对经典作品的模仿与临摹,以此达到对初学者笔法的匡正和校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第一,全片的结构分析。选定优秀的中外动画作品让学生反复观看,并进行结构段落的切分,这种切分一方面是让学生把握全片的编剧思路、故事线索,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感知所涉作品在“开场”“展开”“递进”“高潮”“结尾”等部分的比例搭配,通过对大量中外动画作品的拉片、分解等手段,将动态影像进行单画面的静态分析,让初学者了解作品的创作流程,还原人物动作、场景造型等形成的过程,引导初学者在模仿与临摹中渐入作品的内核。这个部分训练有三个重点:一是要引导学生的观影视角从情节赏析中剥离,转向对段落关系、情节层次、人物或事件铺陈、事件递进等方面的深入研习。二是要让学生对作品既形成总体的框架认识,又在重点段落的提炼、把控等方面有更深刻的体悟,正确认识整体叙事与局部情节渲染之间的艺术关系。三是要让学生形成对“开场”“开端”“展开”“递进”“高潮”“结尾”等影片结构的分析文本,各部分应包含时长、情节概括、艺术手法、创作目的等的详细分解,以此来检验教学质量和形成教学闭环。
第二,经典段落的动作分析。动画作为一种典型的依靠动作来完成叙事的艺术作品,“动作”与人物、与情节、与矛盾、与性格等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动画专业初学者要掌握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本领就是故事情节的动作化表达,这就需要在经典动画段落中去发现行动线与故事线的内在关联,并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造型语言叙事的能力。这部分的练习往往以分镜头脚本还原的方式进行:一是确定经典段落,将影片资源导入到编辑软件中,针对每个画面的服化道、音美照等造型艺术进行“静态分镜”,并详细记录在给定的表格里,让学生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一部动画作品形成背后的技术系统。二是对经典段落的工程文件或原画作品进行分析,通过相关软件绘制作品的“动态分镜”,并进行深入的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作品的节奏,理解原画与动态的关系,提高实操的能力。
当然,动画教学中的“模仿”,除了追求高度的形似以外,还应体现在对内容、对形式的深度把控上,这就需要动画专业初学者在模仿之后进行适度的反思,并形成具有条理性、理论总结性的文字,聚焦声音与场景、色彩与形象等艺术层面,以达到对不同题材、不同造型艺术、不同技艺手法的和谐搭配与熟练运用。
2.开设系列传统文化的熏陶课程。“中国学派”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向前苏联的模仿中蹒跚向前,“民族化”“传统文化”艺术创作路径的尝试,成为“中国学派”影响力彰显的关键。甚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传统文化介入到动画的创作之中,使“中国学派”彻底摆脱了模仿的阶段,变得更加自信、更加从容。因此,动画专业的教学内容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因素,动画专业的学子也只有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才能找到自己的独特方向。
第一,开设传统文化赏析课。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为动画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近年来中国动画叫好又叫座的精品,无一不是在古典名著、民间传说、寓言故事中汲取和挖掘了宝贵财富。动画专业应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赏析》课程,并设置五个教学专题:一是从百科的角度了解传统文化的属性及分类,让学生系统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二是从时间的角度了解原始、古代、近代和现代文化的演变,扩大学生选材的视野;三是从社会层面了解贵族、平民、官方、民间等文化的关系,提升学生草根化叙事的能力;四是从社会功能层面了解名号、礼仪、制度、服饰等文化的功用,丰富学生造型语言的素材;五是从经济形态了解牧猎、鱼盐、农业、工业、商业文化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职业群体的差异性,这对动画学子在创作过程中把握“中国题材”、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开设中国学派与经典作品赏析课。目前国内相关高校动画专业开设的史论课程主要为“世界动画史”“中国动画发展概论”等,集中在对动画历史的线性总结与梳理,既缺少对具体作品的赏析和互动,又缺乏对动画“中国学派”的集中研读。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中国学派的深入研究,形成了大量的理论成果,中国学派的形成、发展、沉寂及再出发呈现出清晰的演变轨迹,这些珍贵的历史故事应该被广大青年学子所记忆;中国学派所推出的优秀作品传递着浓浓的民族气息和深厚的美学思想,如《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等作品将古老的水墨艺术与动画艺术相结合,演绎出具有含蓄唯美意境的中国风骨;《猪八戒吃西瓜》《葫芦兄弟》《济公斗蟋蟀》等动画作品借鉴传统的剪纸、皮影等技艺,呈现出鲜明和高超的动画造型;《孔雀公主》《愚人买鞋》《崂山道士》等借鉴木偶艺术的表达方式,让人物和故事流露乡土气息……这些作品既是艺术经典,又成为民族文化符号,理应开设专门课程让青年学子集中学习和系统研究。
第三,探索中国动画叙事学研修课程。近年来,国内学者越来越重视对传统叙事手法、结构及意旨等层面的研究,推出了诸如《中国叙事学》《中国叙事诗学》《中国叙事美学》等理论研究成果,这对深入认识中国动画的角色塑造、故事搭建等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一方面,角色塑造是动画叙事的重中之重,“中国学派”成功塑造的诸如哪吒、阿凡提、黑猫警长、葫芦娃、孙悟空等经典形象,无一不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汲取的营养;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中的简约、留白等艺术手法也影响到动画作品的叙事风格,如《三个和尚》全片无对白、旁白,却诙谐幽默、回味无穷。深入研究传统文化、传统故事讲述手法,不仅能直接输送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而且还能给予动画学子创作理念、创作风格的顿悟与思考。
二、包容:动画人才培养的关键
“中国学派”是一个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家群体,他们虽然分属于不同的创作领域,拥有不同类型的艺术和技术禀赋,但却围绕着“民族动画创作”不懈努力,构成较为清晰一致的艺术理想。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之后,就十分重视美术、电影、摄影、音乐、编剧、灯光等各类艺术人才的汇聚与培养,以满足“动画”作为一种综合艺术的创作需要,这对于当前动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启示。
1.多艺术门类的综合培养。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应在兼顾美术、影视、游戏、计算机图形等多学科能力诉求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培养。
第一,构建动画本体教育课程体系,包含理论模块(如动画概论、艺术概论和文艺学理论等)、造型模块(包含运动规律、造型设计、场景创意等)、叙事模块(包含分镜头脚本、动画剧作、叙事训练等)、赏析模块(包含动画大师研究、动画流派研究、经典作品拉片等)。
第二,搭建动画技术教育课程体系,包含二维技术模块(如数字场景手绘、角色原画、Animate等二维动画软件,以及可用于制作MG动画的AfterEfects特效软件)、三维软件模块(如场景制作、角色建模、曲线编辑等)、影视后期技能模块(如Premiere、AfterEfects、Shake、Combustion、Nuke、VR端游、手游网游、页游等)。
第三,形成综合素养课程体系,包含影视模块(如视听语言、美术史、电影史、摄影艺术等)、有声语言模块(包含配音、台词、声乐等)、表演模块(包含动作表演、形体训练、无实物表演等)。上述课程要真正开设完整并达到其育人目的,最大的困境就是师资队伍的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教师队伍应用性能力的不足、知识结构失衡、偏重理论研究等问题,如何加大培养、引进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实操和指导学生创作的能力,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2.多艺术环节的匠心打造。动画创作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团队活动,“中国学派”在创作《大闹天空》时,原画创作人员就达到二十余人,他们遍寻各类壁画、宫殿和图文资料,在初期绘制阶段就耗时两年多、创作了十多万张原图,摄影师再一张张拍摄下来,组合成连续性画面完成动画叙事,正是因为老一辈动画艺术家的艰苦努力、精诚合作,才开创了“中国学派”独有的民族风格,也使得国产动画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第一,在动画工作室开展合作性教学。合作性教学是以学生团队为主体,教师仅起监督、指导和验收的作用,每個团队由三至五名学生组成,每个阶段围绕一个创作主题和整合几门课程资源,集中开展项目教学。合作性教学便于发现学生在基础课程阶段的优点及缺点,将暴露出的问题及时弥补、加强训练,将表现出的优势及特长进一步提升和引导。合作性教学是师生之间基于成果导向的相互启发、取长补短的平等过程,对于职业素养的培育、艺术及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内培外引教学团队和创作团队。动画教学离不开美术、摄影、影像制作等应用型师资的通力配合,开展校企合作是培养教学团队的重要途径,国内动画专业可以尝试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多种。一是将教学计划细化为多个模块,形成校内和企业培养交叉结合的“分段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在让学生掌握学科理论知识后,由导师带入动画企业全面、系统学习项目运作和图形技术,实现校内独立培养和校外辅助培养相结合的联合导师制目标,在达成学生能力诉求的同时,也能够锻造教师的项目开发能力,从而反哺课堂教学的应用性、行业性的不足与匮乏。二是有效利用假期、周末等课余闲暇时间,在教师带领下参与企业长线项目开发与运作的“项目驱动模式”,让学生在参与人物创作、故事创作、拍摄制作、后期合成等步骤后,实现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如成都大学影视与动画学院与企业共同完成的公益电影《三十年》、与四川新闻网共同推出的系列作品《筑梦70年 我与祖国共成长》,就是通过此种模式实现校企合作的大胆尝试。三是将企业引入到校内,采取校方建设工作环境、企业出资购置设备的“校企共建模式”,该模式可以全面整合校企双方的社会资源,共同承担市场风险,共同研发教学课程,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实现师生项目实战水平提升和企业效益最大化回报的双赢局面。
三、融合:动画学子走向市场的安身立命之本
“中国学派”在为国产动画艺术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在市场化运作、衍生品开发、资本运营等商业性方面存在不足,在人物调度、镜头运动、景别纵深等电影视听语言的运用上存在缺陷,在现实题材、时代精神、全龄化等叙事角度也缺乏更深入的探索。这些都成为“中国学派”走向低潮,遭受欧美动画作品挑战和国内影视观众诟病的主要原因。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既关注动画作品的艺术性,又不忽略经典作品传播的商业性因素,是实现动画专业学科性教育与职业性人才培养融合的关键。
1.艺术性与商业性的融合。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学派”走过了一个非常艰难的转型时期,遭受到来自文化市场的猛烈冲击,原有的计划经济生产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新一代动画人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动画生产方式和经营体制,需要从创作观念和思维模式上进行转变。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在汲取“中国学派”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吸收新时代各种积极因素,试图开拓更加辉煌的“新中国学派”,概括起来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探索:一是商业性上的探索。2015年根据传统神话故事进行演绎的3D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有效利用各类自媒体开启了“自来水”营销的先河,赢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电影语言上的探索。2019年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刷爆朋友圈,该片1400多个特效镜头、1600多人集体创作,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达到了双赢的结果。三是现实性叙事上的探索。2020年动画电影《姜子牙》用线条、色块营造的“封神世界”,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尤其是通过对主人公姜子牙青年、中年、老年等三个阶段的现代化讲述,展示了姜子牙信仰建立、信仰打破和信仰重塑的过程,改变了人们对该人物的刻板印象,还原了动画人物作为“人”的心理动机、行为动机,最终塑造了一个让观众信服的人、尊重的人。
当下的中国动画已逐步融入到国际文化市场的洪流之中,经营公司、管理团队、宣发营销等已成为中国动画深入探索的领域,这些都是动画学子不应该回避的方向。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一度禁锢在“艺术的世界里”,缺少市场营销、动画产业链、动画商业包装、文化创意产业等必修和选修课程。其实,必要的商业性课程内容的开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际国内动画市场的发展、规模和偏好,促进其在选题、创意和创作阶段中市场意识的形成。“商业”“市场”“营销”等既至关重要又沉甸甸的词语应该尽快进入到动画专业的教学体系之中,并聘请真正在影视市场上打拼过、运作过具体项目的制作人来讲授。
2.学科性与职业性的融合。动画专业现有的诸如造型、设计、绘本、制作等课程,主要是集中在对学生学科性素养的培养,教学的主要环节是将动画成品的制作过程进行分割,教师在每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逐步教会学生创意和制作手法,这种单纯的艺术教育模式正在遭受文化创意时代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动画作品已经从单纯的美术学科领域向数字新媒体、视觉传达、3D、VR等多学科综合型领域转换,动画教育的开放性会越来越明显,这就一方面要求动画作品本身应该与文化消费、文化管理、品牌营销等内容深度接轨和融合,另一方面也要求动画专业的课堂教学应该与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岗位等职业性层面密切联系,既培养学科专业性人才,又培养会策划、懂营销、善管理、精研发的综合型人才。
加强学科性与职业性的融合,就是要将实战化案例引入到动画专业的课堂教学中。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课程教学中的“个案分析”,大多止于对其艺术层面的学理性解构与赏析,很少涉及对个案形成的市场环境、受众偏好、版权、授权、衍生品等方面的解读。很多动画学生之所以选择动画专业,也大多因为源于对“艺术”的热爱,但对于一名即將走入动画市场的创作者而言,显然不应该因个人的喜好而在学习之中对“商业”和“艺术”有所取舍。一部成功的动画作品背后不外乎有艺术、商业和政策三个主要的因素,个案剖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在商业运作、政策因素等角度深入探索,让学生更多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其他推手和动力,从而逐步形成一套整体的、全面的艺术创作思维体系。
作者系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教授、四川动漫研究中心副主任
本文系成都大学“地方本科高校影视类专业党建学术‘双带头人333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CDJGB2019017)的阶段性成果;受成都大学课程思政“1212”工程和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重大学科经费资助(项目编号:CDKCSZTD202014)。
参考文献
[1]刘彤,许志强.“电影机器”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扩散[J].电影艺术,2020(06).
[2]闫彩琴.内蒙古阴山岩画在中国动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
[3]董海斌.动画专业教学中对民间美术的借鉴分析——评《动画造型与民间美术》[J].中国教育学刊,2019(08).
[4]梅谐.“美影人”谈“中国动画学派”[J].上海采风,2019(05).
[5]刘彤.“国标”视域下传媒专业“融合工作室”模式构建[J].传媒,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