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和
摘 要:近年来,江苏省家庭农场发展势如破竹,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家庭农场主职业教育培训事关家庭农场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家庭农场主职业教育培训的现状、需求、问题入手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促进家庭农场主教育培训的建议。
关键词:家庭农场主; 职业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需求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3315(2021)2-192-002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质量较高。家庭农场主作为家庭农场的主要带头人,属于新型职业农民的范畴,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家庭农场的发展。为此,江苏省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一号文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号召,大力推进家庭农场主职业教育培训,在江苏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江苏省家庭农场主职业教育培训现状分析
(一)全国家庭农场主职业教育培训情况
自2012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家庭农场主培训,湖南省大力实施“万户”工程培育壮大家庭农场,浙江省就土地流转、政策体系、示范创建、指导服务等内容多措并举。广西、湖北、四川等地也相继推出了关于开展家庭农场培育的发展意见。江苏省也积极投入家庭农场主的教育培训工作,集聚市场营销和“互联网+”的智慧,省、市、县三级联动,共同探索家庭农场系统化的培训办法。
(二)江苏省家庭农场主培训情况
江苏省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积极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农业高校建立合作,专门开设了针对家庭农场主的教育培训。2016年以来,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累计培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主1100多人,大大提升了家庭农场主在生产技能、经营管理、法律意识、市场观念等方面的素质水平。江苏还全力打造“万人师资库”,以帮助全省范围内的家庭农场实现资源共享。
(三)江苏省家庭农场主学历教育情况
2015年4月,全国首家地级市家庭农场专业服务团体——泰州市家庭农场服务联盟率先着手开展家庭农场主学历提升行动。江苏省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努力协助省政府创新开展“委托培养”计划,联合各市区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举办有关专业的中职教育,联合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农业院校開展本科、大专层次农业高等教育。江苏省政府同时鼓励更多农业院校毕业生返乡务农,希望能够吸引更多有能力、有梦想的现代青年加入家庭农场的发展队伍。
二、江苏省家庭农场主职业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培训主体方面
在江苏省家庭农场发展的人才梯队里,家庭农场主的平均年龄在48岁左右,40岁以下的家庭农场主占比低于20%。青年农场主的缺失对全省家庭农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也加大了调动全体农场主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积极性的难度。另外,江苏省家庭农场主主动参与教育培训的意识薄弱,原因主要包括两点。第一,畏难心理;第二,缺少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教育培训形式方面
农民教育培训主要以“室内课堂”的形式展开,学历教育的开展主要也是依托于各大高校线下课堂进行。这样的教育培训形式枯燥无味,既不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又容易降低教育培训效果和教育培训的参与率。网络在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应用还只是停留在初始阶段。从客观因素来看,当前农村的网络覆盖还尚不全面,这对培训的广泛开展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阻碍。线下组织的培训仍是家庭农场主获取知识技能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线上线下相结合较少。
(三)教育培训内容方面
当前,江苏省家庭农场主职业教育的内容依然是以体制内的教学内容为主,并且是以学年为时间单位来安排教学课程,缺乏灵活性,教学安排中的一些课程也并不是农场主所喜欢或需要的,供需不对称。另外,信息上下流通的效率低下是导致教育培训内容和农场主需求不对称的最主要原因。很多培训组织者对阶段性培训内容的敏感性不强,他们也很少向下走访调查,收集农场主的培训需求。长期如此,农场主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
(四)政府方面
首先,政策扶持对象不够具体、全面。江苏省各地自2013年以来,不断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和农业补贴,而并未对扶持资金的分配和利用作出规划和建议。政策扶持对象不够全面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指受扶持对象的类型不够全面;第二,是指不同类型的受扶持数量不够全面。其次,扶持力度有待加强。由于家庭农场仍处于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资金需求大,农场主和培训组织者均存在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的现象。
三、促进江苏省家庭农场主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的建议
(一)壮大青年农场主队伍,提高整体参与意识
首先,大力推行定向委培,鼓励青年农场主创业。政府部门要加大推行青年农场主的定向委培,提高青年向青年农场主的转化率。深入到各村或社区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年龄、毕业院校、就业意愿等青年信息库,优选那些就业意愿强、学习能力强的青年参与家庭农场主人才的定向委培。同时,要大力宣传省内各市县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展现家庭农场创业的美好前景,加强青年对家庭农场发展的全面认知。其次,采用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完善教育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加强创新
首先,充分发挥线上线下优势,加强双线共推。既要利用手机、电视等客户端进行网络培训,又要一如既往地展开线下培训。双线共推模式的深入实施,必须要提高网络等基础设施在农村的覆盖率。线上主要集中落实教学信息的发布、传播和收集工作,并上传教学课件以供农场主自主学习。对于不太熟悉网络操作的农场主,一方面要加强线上学习技能的主题培训,另一方面也要同步开展线下课堂,要充分利用线下培训的集中性强、互动性强等优势,建立孵化基地以辅佐线上培训。其次,加强线下教学形式的不断创新。鼓励实施“沉下去、请进来、带出去”的教学模式。
(三)提高教育培训内容的时效性,促进供需对称
首先,加强农场主与教育培训组织之间的沟通。各地政府或其他教育培训组织必须深入了解各个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状况,结合农场的产业特色制定每个季度的教育培训课程计划安排。要鼓励农场主以社区或村组为单位,建立线上工作交流群和线下服务站。其次,规范管理信息流通过程。确保信息流通的及时性需要确保多渠道、短渠道。第一,要丰富农场主向政府部门传达信息的渠道,实施规范管理;第二,要缩短信息流通的渠道,提高信息流通的效率。
(四)加强扶持对象的全面性,加大扶持力度
首先,加大对农场主的扶持。针对农场主,必须要综合考虑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差异性,既要加强经济补贴,又要注意细化经济补贴的地区标准。其次,加大对教育培训单位的扶持。针对教育培训组织单位,要合理分配利用国家和本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职业教育培训的扶持资金,设立家庭农场培训的专项资金。同时,必须要加强对资金流动的有效监管,培训经费的申报必须要提供详细的培训材料及用资说明,努力做到标准化、透明化,务必确保专款专用。
参考文献:
[1]岳正华,杨建利.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现状和问题及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04):420-424
[2]梁云凤.进一步推进家庭农场建设的政策建议[C]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6):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2017:289-293
[3]吕莉敏.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8(10):38-42
[4]袁苗.河南烟葉家庭农场发展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8
[5]孙日源.烟台市家庭农场经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烟台大学,2019
[6]齐乃敏,吴建坤,田玉斌,等.加大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快培养现代职业农民[J] 吉林农业,2012(02):15
[7]袁青.苏州地区职业农民培训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
[8]刘美丽,刘春生.中等职校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的对策与建议[J]职教论坛,2005(28):34-36
[9]金宇.建湖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
[10]裴少维.黑龙江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策略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8
[11]裴少维,马云阔.黑龙江省农民创业培训问题浅析[J]成人教育,2018,38(05):60-62
[12]马建富,陈春霞.补齐乡村振兴短板:职业教育和培训精准扶贫的价值追求与推进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21):14-20
[13]陈春霞.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模型构建及培育路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14]吴兆明,郑爱翔,刘轩.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J]教育与职业,2019(20):27-34
[15]曾一春.完善制度设计强化实践探索——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几点认识[J]农机科技推广,2012(07):10-13
[16]蒋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几点思考[J]农民科技培训,2012(04):6-8
[17]朱启臻,闻静超.论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育[J]农业工程,2012,2(03):1-4
[18]滕明雨.家庭农场主的个人特质研究——以黑龙江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5(02):156-161
[19]费强,许长荣,李宝昌,毕施华,郑江平.以家庭农场主为代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604-11606+11608
[20]张照新,张海阳.家庭农场发展对策[J]农村经营管理,2013(04):19-21
[21]姜长云.农民的培训需求和培训模式研究[J]调研世界,2005(09):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