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些天,我一直在读一本传记,主人公是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张充和。虽然她已经在2015年6月18日香消玉殒,但她那种独特的人生样本,她那种所谓“无用之学”,会给我们许多启发。
张充和出生八个月后就离开苏州,被合肥叔祖母(李鸿章侄女)收养为孙女,在合肥那个老宅里,她3岁背唐诗,4岁临帖,10岁与朱谟钦先生学习古文和书法,她接受的是一种传统私塾式的教育。
张充和的叔祖母,是位有眼光、有见识的女性,张充和每天都会见到叔祖母敬香念佛,那种静默的宗教气氛让她记忆犹新。祖孙俩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一起在园子里散步,讲故事,比如遇到一只死青蛙,祖孙二人立马要做的事,就是将青蛙“入土为安”。叔祖母还让张充和与一位收养回来的小盲女做朋友,一起玩耍,让她学会平等待人和尊重他人。正是这些耳濡目染,让张充和从小就明白什么叫慈悲和善良。张充和10岁那年,叔祖母教她学吹箫,虽然那时张充和的小手指吹箫还够不着,但是没关系,重在培养兴趣,正是这种兴趣的培养,为她以后学昆曲、吹昆笛埋下了伏笔。
那些年,张充和在叔祖母的老宅中,沉浸于琴棋書画,沉思默想,虽然过得几乎是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但她有时坐在花园里,心已经飞向千里之外。
2
1927年,合肥上空出现飞机,张充和竟以为那是巨大的风筝。这个细节,如果用现在一些家长的口吻来评点就是:如此幼稚,将来到社会怎么混到饭吃啊?
1930年,叔祖母去世,17岁的张充和回苏州与家人团聚,入父亲所办的乐益女中就读。相比之下,她的姐姐们经常与社会接触,有都市年轻人的优势:上戏院,摩登,说着流行的话,而张充和却显得“特立独行”,尤其在学习上,有自己的主见。她并没有循规蹈矩,追求门门功课都是优秀,而是投入百分之八十的精力,用于学习,余下百分之二十的精力,学习课外的“无用”东西。
比如她师从昆曲名家沈传芷、张传芳等人,与“江南笛王”李荣忻学习吹昆笛,作为一个名门出身的淑女,在那个年代似乎有点不合时宜。
写到这里,我们要特别点赞张充和的叔祖母,包括生母陆英和继母韦均一,她们都是真正懂教育的人。
叔祖母的耳濡目染的慈悲教育,生母陆英的温暖疼爱,她们在教育上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给张充和请名师,眼光高,路子正——好的教育就是内心开花,什么人来教,开什么样的花,这点太重要了。张充和的生母陆英36岁就英年早逝,太惋惜。庆幸的是,后来的继母韦均一,也是懂教育的女性。张充和与继母的关系,更像是姐妹淘,她们在一起论书画、唱昆曲,一起拜访昆曲和书画名家,还一起演出田汉的剧作《咖啡馆之夜》,剧中充和演女友,继母韦均一演房东。张充和赴京城读书时,继母还为她画了两幅画,一幅是《仕女笛子》,一幅是山花小品,而《仕女笛子》的画中人就是张充和。
考量古今中外真正有成就者,成才无非有三条规律:一是家庭熏陶,二是名师指导,三是自我悟性。庆幸的是,这三条,张充和完全对得上。
也许有人会说,只有像张家那样的名门望族,才会有这样的学习条件,言下之意,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具备这样的机会。但我要提醒诸位一句:外部条件再好,最关键还是取决于是否有心。假如张充和没有在童年、少年打下古文和昆曲的底子,又如何对昆曲有如此痴迷的兴趣?就像现在只要有钱,各种“名师家教”都可以找来一对一教学,关键还是看学生能否学出来,对吧?
这里还要补充一个细节:在苏州的三年,张充和除了在校读书,业余学昆曲,还兼任报社的副刊编辑,开始发表诗歌散文,经常会收到稿费。这个当年连风筝和飞机都搞不清的孩子,不但与同学合群,还可以在社会上混到饭吃。
教育就是培养兴趣的,一旦兴趣培养好,无论身在何处,外部环境怎样,都会遵从内心的召唤,沿着光亮的方向奔跑。
3
1934年,20岁的张充和以数学零分、国文满分的成绩,入读北京大学中文系。24岁时,她为自己编了一本《曲人鸿爪》,收集各方昆曲名家、学士才人的即兴书画。现在看来,这本书的真正价值,不仅仅是记录风雅轶事,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真善美”人群的样本。
张充和从小到大,哪怕1949年之后在大洋彼岸,都延续着少年时代读诗、习字、吹笛、唱曲的生活形态,世界上那些纷争纠结她是有意避开的,在她的心里,昆曲和书法,才是她一生的知己。她似乎一直活在忠孝节烈、才子佳人的故事里,活在自己的审美世界里。
不要看轻昆曲和书法的滋养作用,它最大的好处就是把人还原成人。在她看来,新世界对她来说是黯淡的、陌生的,唯有在旧世界的文化酒缸里浸泡,才会让她真正心安。
说到这里,大家也不要误以为张充和只是一位业余玩票,她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昆曲、诗词大家。张充和书法各体皆备,她写得一手娟秀端凝的小楷,被誉为“当代小楷第一人”。她昆曲也唱得好,当年她的名字是和俞振飞、梅兰芳等大师连在一起的,被称为是台上演唱最不走样的人。她的书法老师沈尹默先生夸她在古典艺术的领域,达到“无所不能”的造境。
这个“无所不能”,正是与她早年所接受的“无用之学”有关,事实也是,像慈悲和善良,像昆曲和书法,这些东西看似无用,却是支撑一个人一生的精神力量。
张充和在晚年,依旧以种瓜、收信、喂鸟、写诗、观松鼠、乘凉等事感到自足,感到喜悦。最为难得的是,她可以随时进入唱曲和挥墨的心境。
一位活到102岁的老人,一生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属于她的审美人生,这种所谓“无用”的人生样本,值得我们好好玩味。
老克:本名徐克明,资深媒体人,文化记者,散文作家。著有文化散文集《南京深处谁家院》《南唐的天空》《暮光寻旧梦》等。
编辑 沈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