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美术学科是小学阶段一门艺术类科目,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对艺术有最基本的认知,能够提高自身的艺术综合素养。所以,美术教师不应把教学目标停留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侧重上,而应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去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 能力培养 综合素养提升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教学任务从传统的追求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学习成绩转变为今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美术等艺术科目在小学阶段的安排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对艺术和美有着初步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美术画作有着最直观的美的感受,更需要学生有着自己动手实践的能力,创作出好的画作或者能够表达出自己心中情感的艺术作品,所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就成了教师教学的关键所在。
此外,不仅仅是动手能力,学生还需要在小学美术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自己对美术学科的独到见解,提高自己的艺术综合素养,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新课标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需要做出调整,以迎合当前的时代特点。本文针对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某一科目产生了学习兴趣,他们对学习才会更加具有主动性。美术学科自身就带有很强的趣味性,如果教师能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是很容易激發学生学习兴趣的。小学阶段学科普遍具有难度低的特点,这个时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最佳时机,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利用好美术学科本身对学生就有极大吸引力的优势条件,让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有所提升,能够主动提高自身的艺术综合素养和美术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很容易走进一个教学误区,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地追求学生对书本上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过于强调考试成绩,使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抵触心理。所以,作为新时代的美术教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升其综合素养的首要条件。
例如,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新型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颜色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完成一幅图片的涂色,让学生自己能够在完成涂色的过程中体会到色彩的美感,进而提高美术学习的兴趣。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死板地对照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而应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美术知识。教师要想办法利用多媒体上的图片和视频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新时代的美术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去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体会到乐趣又学到了知识,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鼓励学生创作,培养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和美术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必要的联系。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上,教师只是单纯地给学生讲解美术鉴赏知识,或者只是让学生去机械地画一幅画。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兴趣得不到提升,甚至有的学生觉得美术课堂就是单纯的玩耍放松,没有任何收获。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师需要去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创作,形成师生互动模式。在鼓励学生创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性思维。
美术教学是提高学生创新型思维的方式之一,因为艺术没有特定的局限性,学生如果能够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那么,他们就可以在绘画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新性思维。而创新性思维恰恰是未来社会新型人才所需要必备的。
例如,在教授《生活中的趣事》时,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在给出主题之后,让学生按照模板进行套做,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学习主动性较差。教师在教授这一节内容时,可以鼓励学生把一些自己想象中有趣的故事,或者是自己经历的趣事都用画笔记录下来,这样一来,每个学生的作品几乎都是带有自己想法的、生动的、独特的,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也就是说,这一节课主题是生活中的趣事,但是创作的过程中不应该只局限于这样的主题,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在创作的过程中不要有所拘束。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宝贵的,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他们并想方设法地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借此培养其创新性思维,那么,学生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到更多的东西。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艺术源于生活,美术学科的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平时的生活有更细微的观察,如果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注意细节,那么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难发现,任何一部好的美术作品,其成功的基础都建立在平时细微的观察上。所以,美术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注意观察,留心自己身边的事物,比如入秋后的第一片落叶,冬天下的第一场雪,夏天明媚的阳光,或者是秋天南归的大雁。如果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足够细心,那么学生也会在自己进行美术创作的时候有着更多的灵感,创作的作品更能贴近生活,更容易引起观者的共鸣。同时,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可以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从一些琐事里面体会到乐趣,这样一来,学生生活的幸福感也会直线上升。
例如,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强调细致观察的重要性,适当地给学生布置相关作业。在对自己身边一些常见事物进行细微观察时,可以先从外形、气味开始,如果是有生命的物体,也可以观察它的生活习性。观察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其特点,并记录自己在观察过程中的感受。总之,教师要针对小学生年龄和学习特点进行详细的观察指导,在教学的过程中耐心细致地做好教学引导工作,如此既能让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乐趣,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促进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提升,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四)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拓宽其眼界
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是提高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途径之一。传统教学方式下,如果不能让学生对名家的画作有近距离的接触,就很难有机会让学生真正地学会鉴赏美术作品。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引入了课堂,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丰富的教学资源,把一些好的作品用PPT或者图片的形式给学生呈现出来,让他们近距离欣赏这些优秀的美术作品。这样的教学方法避免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只能让学生对照书本去进行学习,很难接触到一些优秀画作而导致自己视野狭隘的教学弊端。拓宽学生的视野,拓宽他们的眼界,可以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只有对美術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他们自身的创作才会更上一个高度,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才会得到提升。
例如,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带学生去当地美术馆欣赏优秀画家创作的作品。如果没有这样的教学条件,教师也可以在课件上找一些相关的美术资料,把一些名家创作的美术画作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观看,然后结合教师所讲解的美术鉴赏方法,让学生自己进行鉴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方法去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真正地把自己学到的鉴赏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随着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提升,他们自身在创作作品的时候也会上升一个高度。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美术基础,美术综合素养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到提升。
三、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美术教师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迎合当前时代的特点,为新时代新型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对照书本给学生讲解枯燥的理论知识的方式,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等创新性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郭雪锦.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评述能力的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9,505(3):46-47.
[2]禚效锋.探究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J].好家长,2018(5):236-236.
[3]陈蓓.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渗透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6):40-42.
(作者简介:邵凌月,女,本科,江苏省高邮市卸甲镇八桥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美术)
(责任编辑 刘月娇)